初過漢江

《初過漢江》是唐代詩人崔塗(一說無名氏)的作品。此詩第一、四句寫自然景色,寫景物的同時為詩人的心境作了烘托。第二、三句有敘事、有言情,說明在時代之末人才稀疏,隱含今不如昔的感嘆。全詩以淡語抒寫感慨憤疾,形象鮮明,風格沉鬱。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初過漢江
  • 作品別名:初渡漢江
  • 創作年代晚唐
  • 作品出處:《全唐詩
  • 文學體裁七言絕句
  • 作者:崔塗(一說無名氏)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初過漢江
襄陽好向峴亭看,人物蕭條值歲闌
為報習家多置酒,夜來風雪過江寒。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漢江:一稱漢水,為長江最大支流,源出於陝西寧強縣北蟠冢山。作者所游漢江是指流入湖北西北部和中部這段水域。
⑵襄陽:古郡名,建安十三年(208年)分南郡、南陽西郡置,隋唐時代或稱襄州,或稱襄陽郡,治所在襄陽(今湖北襄樊市)。峴亭:指峴山之亭,峴山又名峴首山,在湖北襄陽縣南,東臨漢水,為襄陽南面要塞,東晉桓宣曾于山上築戍守。晉羊祜鎮守此地時,嘗登此山置酒言泳,在任時務德政,身後民眾為他在山上置碑,即“墮淚碑”,有亭必有碑,此碑乃羊公碑也。
⑶值歲闌:時值歲末。闌,晚意。
⑷習家:指習姓之人。這個習家是指姓習的望族,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如習鑿齒,《晉書》卷八十二《習鑿齒傳》記:“習鑿齒,字彥威,襄陽人也。宗族富盛,世為鄉豪。鑿齒少有志氣,博學聞,以文筆著稱。荊州刺史桓溫闢為從事”,“累遷別駕……所在任職,每處機要,蒞事有績,善尺牘論識,溫甚器遇之。”由於有文才,後來人常喻指才俊之士。在晉代是十分重視名士的,故習家為名士之家,受人尊重。

白話譯文

襄陽的景致應數峴亭最好看,渡口行人稀少一年將要過完。
替我告知習家多多置辦美酒,夜裡迎風冒雪過江倍覺嚴寒。

創作背景

詩人在一個冬天的夜裡迎風冒雪渡過漢江,寫下當時的見聞和感受而成此詩,其具體創作年份未詳。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這首寫風雪渡江的詩,用極古簡的筆法,繪出一幅饒有情致的圖畫。首句點出地點,詩人正“渡”的是漢江環繞襄陽、峴山的一段,這同時也是寫景,淡淡勾勒出峴山的輪廓,在灰色的冬晚天空背景襯托下,峴亭的影子顯得特別惹眼和好看。次句點節令(“歲闌”),兼寫江上景色。由於歲暮天寒逆旅主人,故“古道少行人”。然而“渡口只宜寂寂,人行須是疏疏”,反而增添了一種詩情畫意。三句是寄語備酒,藉此引起末句“夜來風雪過江寒”:江間風雪瀰漫,峴山漸漸隱沒在雪幕之中,一葉扁舟正衝風冒雪過江而來。末二句用“為報”的寄語方式喝起,在讀者面前展示了一幅天生的圖畫,而且仿佛人在畫圖中。
說它如畫,似乎還遠不能窮盡此詩的好處。雖然詩人無一語道及自己的身份、經歷和心情,但詩中有一股鬱結之氣入人很深。
襄陽這地方,不僅具有山水形勝之美,歷來更有多少令人神往的風流人物,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晉代的羊祜。史載他鎮守襄陽,務修德政,身後當地百姓為他在峴山置碑,即有名的“墮淚碑”。詩的首句說“襄陽好向峴亭看”,絕不僅僅是就風光“好”而言的,那盡人皆知的羊公碑,詩人是不會不想到的。而且,詩的後面,越來越深蘊了一種懷古之情。前面提到峴山“峴亭”,緊接就說“人物蕭條”,也不僅僅是就江上少人行而言的,還有一種“時無英雄”的感喟盤旋句中。
“習家池”乃襄陽名勝之一。在那注重名士風度的晉代,“習家”曾是襄陽的望族,出過像習鑿齒那樣的大名士。在重冠冕(官階爵祿)壓倒重門閥的唐代,諸習氏自然是今不如昔了。第三句不言“主人”或“酒家”,而言“習家”,是十分有味的。它不僅使詩中情事具有特殊地方色彩,而且包含濃厚的懷古情緒,引人產生一種“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的感慨。懷著這樣的心情,所以詩人“初渡漢江”就能像老相識一樣“為報習家多置酒”了。不光“置酒”而且要“多”,除因“夜來風雪過江寒”的緣故,而聯繫前文,還有更深一層涵義,這就是要借酒杯一澆胸中塊壘,不明說尤含蓄有味。這兩句寫得頗有情致,開口就要主人“多置酒”,於不客氣中表現出豪爽不羈的情懷。
於是,在那風雪漢江渡頭如畫的背景之上,一個人物形象(抒情主人公形象)越來越鮮明地凸現出來。就像電影鏡頭的“迭印”,他先是隱然於畫面中的,隨著人們對畫面的凝神玩賞而漸漸顯影。這個人似乎心事重重而舉措落落大方,儘管他有一肚皮不合時宜,卻沒有儒生的酸氣,倒有幾分豪俠味兒。這大約是一個落魄的有志之士吧。他別有懷抱,卻將一腔感慨憤疾,以淡語出之,詩的風格十分沉鬱。而這種風格,在絕句中是不多見的。

名家點評

(明代)蔣仲舒曰:此等用事乃得趣。(《唐詩絕句類選》)

作者簡介

崔塗,唐代後期詩人。字禮山,江南人。文德(唐僖宗年號,公元888年二月至十二月)進士。久在巴、蜀、湘、鄂、秦、隴等地作客,多羈愁別恨之作,情調抑鬱低沉。《全唐詩》存其詩一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