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寧陵

初寧陵

初寧陵位於南京城東麒麟門外的麒麟鎮,是南朝宋武帝劉裕的陵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初寧陵
  • 位置:南京城東麒麟門外麒麟鎮
  • 修造年代:422年(南朝宋永初三年)
  • 保護級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概述,宋書記載,陵前石刻,

概述

初寧陵是宋武帝劉裕陵墓,位於今天的江蘇省南京市麒麟門外的麒麟鋪。初寧陵是原有規模較大的陵園,內有寢殿和陵廟建築。據《宋書》記
1915年的南京麒麟門麒麟鋪老照片1915年的南京麒麟門麒麟鋪老照片
載:"自元嘉以來,每正月輿駕必謁初寧陵",但是現在陵園建築多毀於兵火,僅存陵前神道兩旁的天祿和麒麟石雕。天祿居東,已經殘缺不全,目嗔口張,昂首寬胸,五爪抓地,雙角已失,有須子和雙翼,翼呈鱗羽和長翎狀,捲曲如勾雲紋,極富裝飾意味。麒麟居西,四足已失。體態與天祿對稱,僅頭略向後仰,獨角尖已殘斷,雙翼的形狀與天祿相似。兩售石雕造型凝重、古樸,與漢代石雕刻風格有脈息相通的聯繫。
初寧陵多次被盜掘,陵冢已經被夷為平地。地宮布局,史無記載,尚待發掘。

宋書記載

宋武帝初寧陵是原有規模較大的陵園,內有寢殿和陵廟建築。據《宋書》記載:"自元嘉以來,每正月輿駕必謁初寧陵",但是陵園建築多毀於兵火,僅存陵前神道兩旁的天祿和麒麟石雕。天祿居東,已經殘缺不全,目嗔口張,昂首寬胸,五爪抓地,雙角已失,有須子和雙翼,翼呈鱗羽和長翎狀,捲曲如勾雲紋,極富裝飾意味。麒麟居西,四足已失。體態與天祿對稱,僅頭略向後仰,獨角尖已殘斷,雙翼的形狀與天祿相似。兩售石雕造型凝重、古樸,與漢代石雕刻風格有脈息相通的聯繫。
初寧陵

陵前石刻

宋劉裕初寧陵石刻,位於南京麒麟門外的麒麟鎮。陵前現存雙翼石獸一對,東為天祿、西為麒麟,長高各3米,天祿胸、腹部剝蝕嚴重,缺四肢,股殘尾斷;麒麟頂、齶殘缺,腰、四肢均有裂紋。石獸造型穩健莊重,與漢代石刻的風格相似,是南朝最早的石刻。陵前石刻原來還有石柱等物,時隔不久,石柱便被狂風吹折,現已不存。兩石獸原來相距54.5米,1956年9月維修時位置有較大的移動。現相距23.4米,但方向未變。
這兩隻石獸最早著錄於清嘉慶十六年(1811)的《嘉慶江寧府志》卷十《古蹟志》中,在1935年出版的《六朝陵墓調查報告》一書中,它們被朱希祖考定屬南朝宋武帝劉裕初寧陵神道前石刻。也有人為石刻屬於宋文帝劉義隆長寧陵。理由出自《宋書》:“孝武帝大明七年(463),風吹初寧陵隧道口左標折。”可見宋武帝初寧陵前僅設簡易的竹木製的“標”。“標”之制承東晉,是西晉的節葬傳統的延續。古文獻還記載,劉宋孝武帝劉駿在位時曾對陵寢制度進行了很大的改創,南朝陵墓神道石刻的始創就源自劉宋孝武帝劉駿為乃父劉義隆闢建的長寧陵。所以按理說初寧陵陵前不大應該有石獸的。
天祿頭部完整,但是四足不存。南宋有詩云:“地悴天荒丘陵平,難從野老問衰興。蒼煙落日低迷處,折足麒麟記壞陵。”又云:“短樊長塹起寒煙,知是何人古墓田。千載石腐相對立,肘鬃膊焰極依然。”看來千年之前就已經是飽經風霜的模樣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