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陝而治

分陝而治

分陝而治,是中國西周初期一大政治決策。

即以今河南省三門峽市陝州區境內的“陝塬”為分界線,把西周王朝的統治區劃分為東、西兩大行政區,由周王朝的開國重臣分頭治理。

古籍所稱“陝西”,均指陝塬以西(今河南省三門峽市陝州區以西)的地區。元、明兩朝之後,陝西省之得名亦源於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分陝而治
  • 詞條性質:政治決策
  • 發生年代:公元前十一世紀(西周)
  • 相關人物:周公旦和召公奭
  • 相關文物:周召分陝石柱
決策過程,史料記載,分陝石柱,決策效果,

決策過程

西周王朝建立四年後,周武王勞病而逝,由於即位的周成王年幼,便由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和召(shào)公奭(shì)輔政。當時,西周天下很不穩定,周公旦和召公奭二人遂決定分陝而治。
根據“夏商周斷代工程”成果,西周王朝於公元前1046年建立。周武王姬發在位不到4年即去世。周成王於公元前1042年繼位。“分陝而治”的決策當發生在此前後。
當年周、召二公商定,鑿了一根高三米五的石柱栽於分界之處,稱作“立柱為界”。據史籍《左傳·隱公五年》記載:“自陝而東者,周公主之;自陝而西者,召公主之”。
周公旦就可以把主要的精力用於防備殷商遺民的反叛,穩定東部新拓展的領地;而召公奭的責任就是進一步開發黃河中游地區的農業生產,建立鞏固的經濟後方,為周王朝進一步開拓疆土解除後顧之憂。
據《括地誌》記載:"陝塬,甘棠西南也,分陝以塬為界。自陝而東;周公主之;自陝而四,召公屯之。"據說,輔佐周成王的周公和召公曾在塬上立了"分陝石",三門峽市文物陳列館裡現還存有一柱形界石,叫做"分陝石柱",也叫"周召分界石"。
古籍所稱“陝西”,均指陝塬以西(今河南省三門峽市陝州區以西)的地區。元、明兩朝之後,陝西省之得名亦源於此。

史料記載

《史記·樂書》:五成而分陝,周公左,召公右。
《水經注》中記載為以陝城(陝陌)為界,
《括地誌》中記載為以陝塬為界。

分陝石柱

“周召分陝石柱”原立於陝塬(今河南省陝縣張汴塬),後移至陝州北城牆上,唐朝時期有人作銘於上,謂“周召分陝所立界石”。考驗其字,屬於唐朝武則天時期所勒。今名漫漶,字剝蝕脫落不可復識。
召公像召公像
民國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3月,“周召分陝石柱”北移至陝州民眾教育館。1957年因三門峽大壩蓄水,陝州城屬淹沒區,移至人民公園。1967年移至市圖書館。1977年移至文化宮。1981年移石於三門峽博物館,當時石柱位於院子正中間,1988年移到車馬塑像展廳門口的水池旁保護收藏。2005年7月20日,採用封閉式保護。
據歷史學、考古學、地質學專家考證,“周召分陝石柱”是中國歷史上有文字記載的最早一塊界石。古籍所稱“陝西”,均指今河南省陝縣以西的地區。元、明兩朝之後,陝西省之得名亦源於此。
成語有“分陝之重”:陝:古地名,今河南省三門峽市一帶;重:重任。指周成王時,周公、召公分陝而治。後指朝廷對守土重臣的委任。

決策效果

自“分陝而治”後,召公奭負責的開發黃河中游地區的農業生產,建立鞏固的經濟後方,推行較為順利。西周王室在此立都長達三個世紀,既就是經歷“國人暴動”,也就是換了主政者,而對西周的統治沒有大的撼動。應該說與召公奭的初期建設有莫大關係。
周公旦主要的精力用於防備殷商遺民的反叛,穩定東部新拓展的領地。他做的也是兢兢業業,其間殷商舊人曾勾結王室貴族管叔、蔡叔謀叛,周公曾經背負了莫大的壓力。但是最終還是平定了叛亂,流放了管、蔡等親族。可以說周公能夠流芳百世,與他在東方的奮鬥密不可分。這裡還為周王朝準備了另一塊根據地,當鎬京殘破之後,周平王東遷洛邑。他能夠繼續周的統治,應該感謝當年這一決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