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國

焦國

焦國(1)姜姓焦國:關於姜姓焦國的封地所在,目前史界說法不一,或謂之河南陝縣,或謂之山東嘉祥。《史記·周本紀》曰:“武王追趕思先聖王,乃褒封神農之後於焦。”焦國的始封君主,為神農氏後裔

何光岳認為姜姓焦國被迫東遷,西周時在今河南中牟,東周初時迫於鄭國而遷豫東商水縣,再遷今安徽亳州周武王神農之後於此建立姜姓焦國,修築焦城(今亳州)。

(2)姬姓焦國(約前775年-前575年):西周時期召公之子譙侯的封國,國都在今陝州東北部。被晉武公所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焦國
  • 相關記載:《史記·周本紀》
  • 祖先:神農氏、召公
  • 國都:焦國(今亳州) 
姜姓焦國,姬姓焦國,焦國問題考,焦國遺址---焦城村,

姜姓焦國

何光岳先生認為姜姓焦國被迫東遷,西周時在今河南中牟,東周初時迫於鄭國而遷豫東商水縣,再遷今安徽亳州。西周初,周武王神農之後於此建立姜姓焦國,修築焦城。
焦國

姬姓焦國

姬姓焦國約於西周初年,被晉武公所滅,原焦國王族之後遂以國名為姓。宋人羅泌在《路史·國名記》中謂陝縣焦國乃“召公子譙侯舊國,譙,雲焦,故城在陝州東北部”。

焦國問題考

是西周時期周王室所封的重要諸侯國,也是三門峽歷史上最古老的古國。但是,關於焦國的情況,因文獻記載過於簡略零碎,致使有些問題至今還爭論不休,莫衷一是。本文依據歷史文獻和考古發掘資料,就焦國的始封及相關問題做一探討,不妥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一、焦國的始封
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戰武王克商,建立了西周王朝。為鞏固周王室的統治,周天子除在伊、洛、瀍、澗之濱營建洛邑,建立了西起陝西寶雞、東到鄭州滎陽的千里王畿外,同時進行了以軍事占領為基礎、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大分封,在全國戰略要地授民授疆土,建立眾多的諸侯國。《左傳·昭公二十八年》記載:“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國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國者四十人。”《左傳·僖公二十四年》記載富辰在諫周公時說:“大上以撫民,其次親親,以相及也。昔周功吊二叔之不鹹,故封建親戚,以藩屏周。”西周初年的分封不僅僅局限於王畿之外,而且還特別留意王畿之內,在王畿之內封有焦、東虢、西虢、毛、華、原、胙、雍等國。《左傳·襄公二十九年》載:“虞、虢、焦、滑、霍、楊、韓、魏,皆姬姓也。”杜預注曰:“八國皆晉所滅,焦在陝縣。”由此可見,焦國封於王畿之內,成為周王室直接統轄對象,肩負著護衛王室、隨王室征伐、協助周天子統治全國的重任。
據文獻記載,西周王朝歷史上的焦國就有兩個:其一為神農之後的姜姓焦國;其二為姬姓焦國。
1.姜姓焦國
周朝初年,周武王大肆分封諸侯,除分封有功之臣和王室貴族外,還對前代聖賢之後裔進行了分封。《史記·周本紀》載,周滅商後,“武王追思先聖王,乃褒封神農之後於焦,黃帝之後於祝,帝堯之後於薊,帝舜之後於陳,大禹之後於杞。”酈道元在《水經注·河水注》也有“焦國,武王以封神農之後於此”的記載。《史記·正義》引《帝王世紀》云:“神農氏,姜姓也。”秦嘉謨輯補《世本·氏姓》說:“姜姓,炎帝神農之後。”由此看來,姬姓焦國為炎帝神農之後的說法無法自圓其說。因此筆者認為,周初所封者應為姜姓焦國。
關於姜姓焦國的封地所在,目前史學界說法不一。或謂之河南陝縣,或謂之山東嘉祥縣。《廣韻急就章注》記載作為傳說中的神農之後的姜姓焦國,其地望當在今山東省嘉祥縣南十五里焦城村。《嘉慶重修一統志》中也有類似的記載:“焦城,在嘉祥縣南十五里青山之東,縣誌俗傳周武王封神農之後於焦,即此,今其地為焦城村雲。”《左傳·僖公二十三年》載:“秋,楚成得臣帥師伐陳,……遂取焦夷。”杜預注曰:“焦,譙縣也;夷,一曰城父,皆陳邑。”譙縣,晉時屬譙郡,唐時屬亳州,在今安徽省亳縣。何光岳先生認為,姜姓焦國西周時在今河南中牟,東周時迫於鄭國而遷豫東商水縣,再遷今安徽省亳縣。此二地又被陳國兼併,最終遷至山東省嘉祥縣,春秋中葉之前併入魯國。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省三門峽市李家窯周代遺址進行考古發掘時,在M44中發現了二件有銘銅器——追夷簋①。其銘文考釋如下:“佳正月初吉丁亥,追屍(夷)不敢昧先人之□,對揚厥顯祖之遺寶,用作聯皇祖宄仲尊簋。追屍(夷)用祈賜眉壽永命,子子孫孫其萬年永寶用。”王龍正先生認為,簋銘追夷亦即焦夷,原本是作器者私名,器主是姜姓焦國的後裔,因某種原因成為新封姬姓焦國的臣民。他說:“從字形看,焦字從隹作鳥形,作為國名,它很可能與本氏族的鳥圖騰崇拜密切相關,而山東正位於以‘鳥為名’的東夷部落。……說明焦地原在東夷區域,與中原之陝地不合。”②根據以上情況我們認為,姜姓焦國就在山東境內,其受封者應為炎帝神農之後。
2.姬姓焦國
姬姓焦國既然為西周初期的同姓封國,那么該國之始封者必當為周王室的同姓貴族。雖然該國始封者因文獻記載缺乏難以考察,但其封地當在河南陝縣,即今三門峽市。《左傳·襄公二十九年》載:“虞、虢、焦、滑、霍、楊、韓、魏,皆姬姓也。”杜預注曰:“焦在陝縣。”《漢書·地理志》弘農郡條下云:“陝,故虢國,有焦城,故焦國。”有學者認為姬姓焦國是召公之後,並進行了考證③。《讀史方輿紀要·卷四十八》載:“陝州,周為周公、召公分陝之所。”《公羊傳·隱公五年》記載:“自陝而東,周公主之;自陝而西,召公主之。”何休注曰:“陝者,概今弘農陝縣是也。”根據上述文獻記載可推斷,姬姓焦國當為周初周公或召公之後的封國。需要指出的是,宋人羅泌在《路史·國名紀》中謂陝縣之焦國乃“召公子譙侯舊國,譙,雲焦,故城在陝州東北部。”我們認為此說是有一定歷史根據的。
關於姬姓焦國的受封年代,可以從周初三次大規模分封中得到佐證。第一次分封在文王時期。文王伐崇之後,今河南省境內,達汝水以迄漢水的廣大地區,都成為周人的勢力範圍,故《毛詩·周南·召南譜》說:“文王典治南國江漢汝旁之諸侯。”第二次分封在武王克殷之時。《史記·管蔡世家》說:“武王已克殷,平天下,封功巨昆差。”管叔、蔡叔、周公、召公、師尚父等都在這次得到分封。第三次分封是周公東征取得勝利之後。《旬子·儒效篇》說,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焉。周之子孫苟不狂惑者;莫不為天下顯諸侯”。崔述在《豐鎬考信錄》卷一說,周公、召公“皆至式王之世始顯,追誠王朝始分陝而治”,因此焦國不可能在文王以至武王之時得到分封。焦國既然為召公之後的封國,其受封時間必當主召公受封之後。由些推斷,姬姓焦國的受封時間最早當在第三次大分封之時甚至更晚,具體說來,大致應在成王、康王年間。其滅亡的年代為西周末年,即今本《竹書紀年》云:“幽王七年,虢人滅焦。”時在公元前775年,前後存在時間大約200年左右。
二、焦國都城的位置
關於姬姓焦國都城——焦城的位置,歷史不乏記載,史學界爭議不大。《漢書·地理志》云:“弘農陝縣有焦城,故焦國也。”《水經注·河水注》記載:“河南即陝城也。昔周邵分伯,以此城為東、西之別,東城既虢邑上陽也。虢仲之所都為南虢,三虢此其一焉。其大城中有小城,故焦國也。”《史記·秦本紀》載“(惠文君)十一年,縣義渠。歸魏焦、曲沃。”曲沃,春秋時有二,一在今山西省曲沃縣境內,為春秋曲沃武公的封地;一在今陝縣與靈寶市交界處的黃村附近。可見焦國應在陝城無疑。《史記·秦本紀》引《括地誌》亦云:“焦城在陝州城內東北百步,因焦水為名,周同姓所封。”又引戴延之《西征記》云:“城南依山原,北臨黃河,懸水百餘仞。”陝州城位於今三門峽市西郊陝州風景區內,其殘垣斷壁尚有保留。焦國得名於焦水,焦水亦今蒼龍澗河,位於陝州城西南,向北注入黃河。根據這些文獻記載可以斷定,古焦城是一座位於虢都上陽城內東北角的小城。
但是,上述文獻記載對焦城的認定,或以陝縣為基礎,或以上陽城為基礎。《史記·魏世家》正義引《括地誌》又云:“故焦城在陝縣東北百步古虢城中在東北隅。”《元和縣誌》亦有“故焦縣在陝縣東北百步”的記載。這就是說,虢城的東北隅即是焦城,焦城屬虢城的一部分,在虢城之中。由此推知,焦國滅亡後,虢國占有了焦國的領地,隨後又以焦城為基礎,在其西南營建新城,使原焦城成為新虢城的一部分,即虢城的“東北隅”。近年來,考古工作者在三門峽市李家窯遺址上發現了部分城牆遺址④,城牆是城邑或都城的重要考古依據,從而確定了虢都上陽城的具體位置。虢都在陽城位置的確定,表明古焦城在上陽城的東北部,或在其附近不遠的地方。我們相信隨著今後田野考古工作的進一步開展,古焦國都城位置之謎最終會被揭開的。
三、焦國墓地的位置
關於姬姓焦國公共墓地,目前雖然還沒有找到確切的位置,但在近20年來的考古發掘工作已初見端倪。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為配合三門峽市城市基本建設,考古工作者在李家窯虢都上陽城內發現了一批數量可觀的西周時期的中小型墓葬和數座車馬坑及馬坑。這批墓葬和車馬坑、馬坑的開口層位均在虢國文化層之下,皆為口小底大的長方形豎穴土坑墓,隨葬器物大部分為陶器,以鬲、豆、盂、罐為基本組合形式,只有個別墓葬中出有青銅器。這批墓葬除幾座出土青銅器為低級貴族墓外,大部分為貧民墓,且有些墓葬就在上陽城宮殿區內或在宮殿區附近,這表明與虢國墓地年代相同的上陽城建在一處早期的墓地上。從地層的疊壓關係上看,這批墓葬明顯要早於虢國文化層。再根據古人尊崇宗廟和祖墳習俗及觀念,推斷這批墓葬不是虢國人自己的祖墳,而應是被虢國人毀壞了宗廟社稷的焦國人的墓葬。這批墓葬年代的下限當在公元前775年,即虢國人滅焦之年。
注釋:
①三門峽市文物工作隊:《三門峽市李家窯四十四號墓的發掘》,《華夏考古》2003年3期。
②三門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三門峽文物考古與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年8月。
③周書燦:《姬姓焦國始封考》,《中州今古》1993年6期。
④李家窯遺址考古隊:《河南三門峽發現虢都上陽城》,《中國文物報》2001年1月10日。

焦國遺址---焦城村

紙坊鎮焦城村位於嘉祥縣城南8公里,紙坊鎮駐地北4.5公里。由西焦城、張馬街、朱街、東山頭4個行政村組成。西靠青山,東依鉤魚山。全村1666戶,5222人。
村南有焦國故城遺址,村也因此得名。焦城遺址南北長467米,東西寬468米,占地21.9萬平方米。東、南城牆殘跡尚可辨認,周圍暴露許多紅、灰素麵及繩紋陶片、瓦片,並曾發現少量陶紡輪、銅鏃、網墜等。1985年公布為濟寧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朝初年,周武王大肆分封諸侯,除分封有功之臣和王室貴族外,還對前代聖賢之後裔進行了分封。《史記·周本紀》載,周滅商後,“武王追思先聖王,乃褒封神農之後於焦,黃帝之後於祝,帝堯之後於薊,帝舜之後於陳,大禹之後於杞。”酈道元在《水經注·河水注》也有“焦國,武王以封神農之後於此”的記載。《史記·正義》引《帝王世紀》云:“神農氏,姜姓也。”秦嘉謨輯補《世本·氏姓》說:“姜姓,炎帝神農之後。”由此看來,姬姓焦國為炎帝神農之後的說法無法自圓其說。因此筆者認為,周初所封者應為姜姓焦國。
關於姜姓焦國的封地所在,目前史學界說法不一。或謂之河南陝縣,或謂之山東嘉祥縣。《廣韻急就章注》記載作為傳說中的神農之後的姜姓焦國,其地望當在今山東省嘉祥縣南十五里焦城村。《嘉慶重修一統志》中也有類似的記載:“焦城,在嘉祥縣南十五里青山之東,縣誌俗傳周武王封神農之後於焦,即此,今其地為焦城村
焦國,為西周諸侯小國,魯國附庸。周武王克商,封神農之後於焦。據《焦氏族譜》載,焦國始君名大王,為周武王御醫,周朝受封於焦。傳16世,至春秋前期,現在該家譜已經繁衍到99代孫。
青山西麓有惠濟公廟,俗稱青山寺,是祭祀焦國國君的祠廟。焦大王去世後即在青山建祠奉祀。其後加封典祭累世不絕。漢建寧元年(168年)碑稱為青山君。晉永安元年(304年)奉車都尉金鄉申弘立碑加以頌揚。宋崇寧元年(1102年)封為寧應侯,賜崇祐廟。宣和三年(1121年)改封惠濟公,廟改稱惠濟公廟。明魯肅王朱壽鏞因獲病痊啟奏皇帝,復封正尊,守青山以享四方香火。地方官員每年春秋祭祀。據傳歷代遇旱而禱雨者,無不沛然大雨。舊時當春夏之交,乞靈者數百里不絕。
青山寺依山而建,坐東面西,分上中下三進院落,南部為一跨院,縱深約90米,南北闊約80米,占地面積約7200平方米。經宋、元、明、清諸朝多次重修擴建,現存建築主要有泰山行宮坊、三門、惠濟公殿、南北享殿、寢殿、子母殿、泰山行宮、迎客廳、萬佛閣、振遠亭、弘願亭、角門、僧房、感應泉、玉液池等建築。宋代以後,青山寺不斷修繕擴建,成為遠近聞名的景點。現為濟寧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泰山行宮坊位於青山腳下,是青山寺的門戶,建於明崇禎十一年(1638年),為明魯王朱壽鏞修建的泰山行宮附屬建築。石坊為仿樓閣式三跨門石質建築,做工考究,巍峨壯觀。正面題“泰山行宮”,背面為“雲林勝概”。中門內外兩側立有4個石獅,門額上浮雕“明魯王朱壽鏞進見焦王”圖。兩側門門額上雕有浮龍、麒麟等。
三門是青山寺的大門,為五間硬山式建築,灰瓦覆頂,始建於北宋淳化元年(990年),迄今仍保留部分宋代建築構件和風格。因中門兩側各建偏門一座,故又稱“三門”。立於該門南側的《青山君廟三門記》碑,記載了當年北宋皇族濟州知事趙德恭主持修建三門經過。
惠濟公殿是青山寺的主體建築,宋、元、明、清多次重修,面闊5間,進深3間。為五脊歇山式建築,頂覆綠琉璃瓦,三踩斗拱,飛椽挑角,梁枋均施彩繪。大殿前檐下矗立著六根粗大的八棱石柱,殿內雕樑畫棟,粉牆彩繪,朱漆雕龕中供奉高達2.5米的惠濟公金色塑像。殿門上方懸掛“惠濟公殿”木匾。南、北兩座享殿為配殿,據廟內碑刻記載,元代曾重修,現建築為1997年重修。
玉液池位於惠濟公大殿前。池為石砌八角形,直徑3米,周圍砌以石欄,池水清澈見底,久雨不溢,大旱不涸。玉液池與大殿之間為一座石龍樓,下雕一龍頭,虬須怒目,張口噴水。感應泉常年不息,玉液池水也經年不斷。龍亭的北側刻有清末進士王俊卿題刻的《青山十八樂》《七絕詩十八首》。廟內還有木幼 榆抱碑奇觀,木幼 榆是稀有樹木,所抱碑為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碑刻。
泰山行宮為青山寺的最高點,建於明崇禎七年(1634年),為魯王朱壽鏞所建。1987年重修。大殿依山而建,為五脊歇山式建築,頂覆黃琉璃瓦,斗拱結構為一斗二升。殿內祀有泰山碧霞元君及八位侍女塑像,故又稱“九女閣”。殿前月台寬敞平坦,外砌石欄。登臨遠眺,松濤陣陣,不絕於耳。
神遊洞是一處天然山洞。該洞蜿蜒崎嶇,分上下兩層,下洞深奧幽長,能容納數百人。據說當年劉伯承元帥在神遊洞中指揮了著名的羊山戰役。洞內冬暖夏涼,每逢盛夏總引不少遊人進洞避暑。當地流傳有“三月賞景看桃花,六月納涼進洞天”的佳話。
焦城村之西、青山之陽有千年古剎發雲寺。明代重修發雲寺碑有“邑南有寺曰發雲,繇梁季洎今閱千祀余”的記載,說明該寺院建於南朝梁末。相傳每逢乾旱之年求神祈雨,便從此處飄出片片白雲,不日便普降甘露,故名。
發雲寺主建築為一歇山式大殿,殿後有一山泉,名甘露泉,一年四季湧水不絕,山如雨屏,泉水交映。原殿中塑三尊高大佛像,下坐蓬花墩,墩下有四大金剛作負重狀,上邊為泥塑雲彩,雲中有形態不同的神像,殿左右為十八羅漢,塑像均在2米以上,身著彩色袈裟。另有坐地神仙和一隻金睛猛虎。諸多塑像,神態各異,栩栩如生,實為泥塑珍品,素有“天下神,數發雲”之稱,不幸毀於“文革”中。2004年1月恢復重建。現殿內供奉的三座玉佛坐像,各重11噸;兩側供奉十八羅漢,全為緬甸玉雕刻而成。發雲寺是目前我國規模最大,數量最多,構建完整的玉佛寺廟。
焦城村東北1000米處,釣魚山西側,有北宋文學家晁端友、晁補之父子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