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離心

出離心

出離心,佛教辭彙,為解脫輪迴苦,滅盡諸煩惱(再簡單點就是:離苦得樂)之意,出離心基本上是希望從娑婆世界的苦海中解脫出來。娑婆世界被稱為苦海是因為它有存有三界即欲界色界無色界生命體,並且含有有情的生命和無情的器世間,從佛陀的諦觀,三界的眾生都感受到苦,所以在他開悟後第一次的轉法輪時就講述四聖諦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出離心
  • 含義:希望從娑婆世界的苦海中解脫出來
簡介,修法,標準,釋義,

簡介

出離心基本上是希望從娑婆世界的苦海中解脫出來。娑婆世界被稱為苦海是因為它有存有三界即欲界色界無色界的生命體,並且含有有情的生命和無情的器世間,從佛陀的諦觀,三界的眾生都感受到苦,所以在他開悟後第一次的轉法輪時就講述四聖諦法。

修法

人身難得壽無常,修此可斷今生執,無欺業果輪迴苦,修此可斷後世執!

標準

於諸輪迴諸盛事,剎那不生羨慕心,日夜欲求得解脫,爾時已生出離心。(宗喀巴大師 《三主要道論》)

釋義

四聖諦的第一諦就是苦諦,所以我們首先要明白什麼叫做苦,苦的現象是什麼,這樣才能使我們升起出離心。
其實人類一出生時就感受到肉體的痛苦,母體跟嬰孩都如此。另外一種苦就是病苦,不管任何年齡的人,一生中都會有生病的經驗,老苦也是每個人都會體驗到的,比如身體之力,視覺模糊等等,而死苦也是必然的。所謂生老病死苦就是人的一生寫照,不管是國王或乞丐,都有這四類型苦的經驗,即使有一些人因過去世的善行,使他這一生比較少苦,比如說他比較少生病,可是他仍然會有病苦的經驗。"求不得苦"是另一類型的苦,即是不能滿個人的願望而遭受到失望的痛苦。另一類式的苦是怨憎會苦,就是我們常常碰到我們不喜歡的人而生起憎恨心,相反的卻是愛別離苦,即跟我們喜歡的人相處不久就要分離,快樂不能持續下去,那最大的苦卻是來自無常的苦,我們發覺到世間的東西都不能永恆存在,隨順著各種因緣而集散,這種的苦受非常強烈。
所以當我們升起要脫離上述這些苦的時候,就是升起出離心,這個出離的方法就須要一個正確的道路。但是升起出離心也須要有一個正確的態度,有的人的出離心是希望下一世轉生到天道來享受天福,可是天道眾生也有他的苦,在他的功德享用完後,他仍然會隨落入三惡道,而有的人的出離心是希望避免墮入三惡罷了,這些的出離心都是不足夠的,我們都要明白六道的苦處,這樣才能真正升起脫離六道的出離心。
根據佛陀的教法,苦的分類還可更詳細的分解,但是肯定的每個人都不希望嘗到苦,以及希望從苦中得到解脫。那我們應該怎樣尋求快樂呢?即使作為一個人或是三上道的眾生,他們的快樂也是短暫的,都不是最終的目標。所以苦的本質是無常和變化,我們要的是永恆的快樂,那我們應該怎樣做呢?就是從娑婆世界裡面解脫出來,這樣才有真正的快樂,即明白苦的原因,即熄滅苦的方法。
苦的原因是來自我們的惡業,什麼是業呢?業是來自我們身口意的作意行為,比如說我們的心升起貪念,嗔恨心或痴心時,我們會造作惡口,或傷人的行為,即造成惡的業力,這個惡的業力會招來苦的果報。那什麼是快樂的原因呢?快樂的原因是來自我們的善業,就是我心中有慈悲心,有菩提心,沒有欲望,沒有傷害別人的心,沒有無明,自然培育善的果報。因此善心,自會有善的行為,如幫助別人,自然會得快樂。所以如果我們要離苦得樂的話,應該做種種的善業,而撇開種種的惡業。但既然知道了六道眾生苦的原因後,我們就會升起出離心,因為娑婆世界裡找不到永恆的快樂,以出離心來作為修學佛法的基礎,那最後我們會得到永恆的快樂。因此出離心是原始佛法中最基本的教法,也是修大乘金剛乘所必備的,只有出離心才能讓我們導向正確的修行。因為這個出離行心,南傳佛法的修行者就會出家修行,守持戒律精進禪定,而最後得到解脫成就阿羅漢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