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心

慈悲心

指一個人對某物或某事懷有不忍之心。中國古象雄文化的宗教體系經過幸饒佛陀和不同時期的佛陀傳播,將 慈悲心靈魂不滅輪迴轉世因果報應象雄文化中的核心價值觀更有效和深入地在中亞等廣大地區傳播,影響著古時印度教耆那教、後來印度佛教的產生。佛典上總講:中國有大乘根器,是佛法歸處。藏區以及印度、尼泊爾、布丹、蒙古國、俄羅斯等地區仍然有很多古象雄文明中產生的宗教文化的遺蹟和寺廟、僧侶,從藏區到世界各地有很多的人信奉象雄文化中的古象雄佛法。中國古象雄文化是世界佛教的起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慈悲心
  • 性質:人的一種感情
  • 物質:非物質
  • 用處:用於改善關係
  •  源自中國古象雄文化
慈悲心是大乘菩提心,大智度論說:“慈悲是佛道之根本”。慈愛眾生並給與快樂,稱為慈;同感其苦,憐憫眾生,並拔除其苦,稱為悲;佛陀之悲乃是以眾生苦為己苦之同心同感狀態,故稱同體大悲。大般涅槃經記載,慈悲有三種:(一)生緣慈悲,又作有情緣慈、眾生緣慈。即觀一切眾生猶如赤子,而與樂拔苦,這是凡夫的慈悲。三乘(聲聞緣覺、菩薩)最初的慈悲亦屬這一種,故亦稱小悲。(二)法緣慈悲,指開悟諸法乃無我之真理所起之慈悲。系無學(阿羅漢)之二乘及初地以上菩薩之慈悲,又稱中悲。(三)無緣慈悲,為遠離差別之見解,無分別心而起的平等絕對之慈悲,此系觀音菩薩發之大願,故特稱為大慈大悲、大慈悲。以上三種慈悲,並稱為三緣慈悲。所以慈悲心是佛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