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磚入石

出磚入石

“出磚入石”是閩南建築一種獨特的砌牆方式,利用形狀各異的石材、紅磚和瓦礫的交錯堆疊,構築牆體,交壘疊砌。磚石雖然質地各不相同,以大塊的灰白花崗石與片狀的朱紅色條磚穿插組合,用它築牆、起厝、鋪埕,呈現出方正、古樸、拙實之美。多樣不規則的結構,反而整體烘托出渾厚、剛毅的磚石氣勢。用這種方法砌牆不但堅固防盜、冬暖夏涼,而且古樸美觀。因而,被人們廣泛採用,沿襲成風,成為我國民居建築藝術的一大奇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出磚入石
  • 性質:獨特的砌牆方式
  • 所屬地區:閩南
  • 原料:石材、紅磚和瓦礫
起源傳說,傳說一,傳說二,建築工藝,近代套用,楊阿苗故居,分布,傳承與發展,

起源傳說

傳說一

“出磚入石”的出現,傳說最早是明代泉州沿海一帶遭倭寇襲擾後,人們利用倒塌房屋殘垣斷壁的磚石重建家園而形成的一種建築方式。也有傳說是明朝萬曆年間閩南的一次大地震的災後,災民們在一片廢墟里,就地取材,利用坍塌破碎的磚、石、瓦、礫來構築牆體,重新營造自己的家園……
工匠們的這種信手砌就、隨體附形的原創性方法獲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它的經濟性、實用性及牢固性深為住民們所讚許。有趣的是,“出磚入石”本是就地取材、“廢物利用”的無奈之舉,但它在無意中竟產生了一種紅磚白石色彩對比強烈的殘缺之美,產生了一種人造的卻又是“順其自然”的不規則之美,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閩南地域鄉土文化符號的獨特魅力。閩南住民們以“金包銀”“雞母生雞仔”“百子千孫”等意蘊吉祥的名稱描述獨特的民居結構“出磚入石”的建築形式,體現出閩南人在苦難中在崛起的堅韌,生動地反映了閩南住民在營建安居福祉時,祈求大富大貴、繁衍不息的心態。

傳說二

相傳來自一個民間故事:閩王王審知的皇后黃惠姑是泉州人,每到連綿陰雨天氣,便想起了娘家房屋破漏,不能阻擋風雨。於是閩王說:“賜你一府皇宮起。”聖旨傳到泉州,民眾誤以為泉州一府都可以建皇宮式建築,遂大興土木。
紅磚所呈現的紅色是一種宮廷色、喜慶色,而大厝的牆的構造和裝飾則更有審美特點,即是牆石混砌的“出磚入石”。紅磚與白石混砌,形成質地與顏色的強烈對比。同時石塊作為面、點,而磚縫作為線,點、線、面的組合又形成了獨特的幾何裝飾美。山牆上還有裝飾,主要用炭泥塑紋花,貼嵌彩色瓷片,上雕有火紋、雲紋及細緻生動的人物、動物、魚蟲、花鳥等各種優美圖案。

建築工藝

用倒塌房子的殘存磚石瓦礫來建新居,富有創造力的閩南人將它糅合在一起進行有規則的混合砌築。石為豎砌,磚為橫疊,砌築到一定高度後,石塊與磚互相對調,使其受力狀態平衡,牆厚40cm左右前後磚石對搭,使用泥水漿石灰粘合,輔於殼灰紅糖水,磚通常要比石塊面略出來一點,即形成“出磚入石”的特點稱謂。
同時,根據各工匠的習慣及現有材料的條件,“出磚入石”中石塊的形態種類繁多,點狀、條狀、塊狀都有。“出磚入石”中石塊所占的面積比例,有的是一兩塊石頭作為點綴,有的卻是滿鋪滿排。“出磚入石”中灰縫的處理,凹縫、平縫均有。“出磚入石”的運用部位,有的是整個牆面,有的是下部牆體,有的是在拐角處設定。這種石塊與磚縫所形成的點、面、線相結合,很好地利用了石材表面與磚表面所形成的色彩與質感對比,其白色石塊面與紅色磚瓦穿插組成變化多樣的不規則構圖。無論是石、磚的明暗度對比,還是兩者色彩上的和諧共融,以及其中所表達的緩和與衝突的意境,都是紅磚文化的別具風格之處。

近代套用

自1913年起修建的集美學校建築,系華僑領袖陳嘉庚的創新之作。他把閩南紅磚民居的“出磚入石”方法最佳化到了極致,利用廈門盛產多色花崗石的優勢,以閩南石、木、磚、土為原料,聘用閩南工匠施工,將“出磚入石”工藝發揮到了極致。在建築主體和立面以及柱子上也使用彩色花崗石鑲成圖案,色彩本原,美觀大方,穩重和諧,使整體的美感大增,個性更加鮮明。陳嘉庚先生是創新彩色“出磚入石”建築工藝的第一人。
建於1870年前後位於廈門鼓浪嶼漳州路五號的原英國駐廈門領事館建築為三層紅磚樓,四角出磚入石,結構方正嚴謹,落地門窗,均配百葉調節陽光,擋避風沙,還飾有壁爐,體現出閩南傳統風格與西式建築完美合璧的風格。

楊阿苗故居

楊阿苗故居
楊阿苗故居楊阿苗故居
楊阿苗,名嘉種,菲律賓華僑,宅建於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至宣統辛亥年(1911年)全部完工,歷時18年,三進五開間,懸山式屋頂,東西兩側各有護厝一組。屋前大石埕圍以三面磚牆,主體建築前辟一大庭院,兩側的東西梢間與東西廂房之間又各自形成兩個直向小巧的庭院,俗稱“五梅花天井”。
整座建築顯得美觀大方,寬敞明亮。房屋內外的牆上、檐下、壁間、柱頭和門窗裝飾著十分精美的木雕、磚雕、漆雕、灰雕和輝綠岩、花崗岩石雕。採用透雕、浮雕和平雕手法,精雕細琢大量的珍禽異獸、花鳥游魚、山水人物、三國故事、博古圖案,廳堂壁垛摹刻唐顏真卿、宋蘇軾、明張瑞圖、清吳魯等古代書畫家的書法藝術作品。整座建築富麗堂皇,在閩南民間建築中並不多見。
楊阿苗故居,其窗欞雕刻堪稱一絕,浮雕、空雕的花鳥,姿態不一,以靜顯動,栩栩如生。房屋內外的牆上、檐下、壁間、柱頭和門窗裝飾著十分精美的木雕、磚雕、漆雕、灰雕和輝綠岩、花崗岩石雕。採用透雕、浮雕和平雕手法,精雕細琢大量的珍禽異獸、花鳥游魚、山水人物、三國故事、博古圖案,廳堂壁垛摹刻唐顏真卿、宋蘇軾、明張瑞圖、清吳魯等古代書畫家的書法藝術作品。整座厝面前堂裝飾、配色協調雅致,是體現“雕樑畫棟皇宮式”的傑出代表。可由於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的長期影響,目前已出現多方面的病變,特別是最具藝術價值的建築表面裝飾彩畫病變非常嚴重。

分布

“出磚入石”的建築形式,主要分布在福建閩南一帶的泉州、廈門、漳州等地。著名的有石獅巷中“五房”的牆壁、厝巷“桂厝”後牆壁等;古鎮安海現仍存多處這種建築形式,安海文化宮拆除圍牆後也露出了被遮擋已久的朱祠西側一堵十分漂亮的“出磚入石”牆壁;泉州范志巷、泉州西街116號的宋宅、泉州的承天寺、同安縣東鄉新民宅、安溪縣民居、南安官橋蔡資深古民居建築群等均為典型的閩南“出磚入石”的古民居建築形式。
與廈門一衣帶水的寶島台灣,特別是金門有保護得較好的古民居建築,也是“出磚入石”,屋頂也有高高的燕子尾。台灣金門以前屬泉州府,那裡的很多老建築和閩南的基本一樣,也有許多相同的“出磚入石”建築。溯其淵源,是閩南人在播遷台灣的時候把具有家鄉特色的“出磚入石”建築也帶到了海峽的對岸。

傳承與發展

“高檐紅頂,延承嘉庚建築風格;碧水白鷺,續存自然田園意趣”。一條銀江路,把集美大學的新老校區隔開,但沒有割斷嘉庚精神和嘉庚風格的傳承。“穿西裝,戴斗笠”式的中西合璧,在集美大學新校區得到了新的演繹。嘉庚瓦、燕尾脊、紅磚牆、坡屋頂、三重檐和兩重檐、“出磚入石”工藝,這些人們熟悉的嘉庚建築元素、符號,運用在了新校區裡的每一棟建築上,同時與現代工藝完美結合,顯得更豐富、更大氣,更符合新時代高校的教學需求。除了外在的建築符號,從新校區的建築物上,我們更看到了內在的傳承和延續。已故建築、園林專家陳從周教授指出:“陳嘉庚先生思想和藝術境界的主導構思是鄉情、國思躍然其建築物上。”在古城保護和現代建築中重視挖掘和展示閩南文化,在建築設計上重視閩南建築文化藝術的傳承。泉州廣泛採納在古建築及近代建築的細部處理手法,使用紅色屋頂的色調,“紅磚白石”的地產建材,拼磚、石雕、“出磚入石”傳統工藝,以及坡屋頂、騎樓、燕尾脊等標誌性閩南傳統建築形式。塗門街、東街、新門街等街道以其地域性的建築作風和飽含文化積澱的臨街立面,與周邊的文物建築相映成輝。近年來建設的中國閩台緣博物館、鄭成功公園、梨園古典劇院、南音藝苑、泉州博物館、南建築博物館、南少林寺等建築,正是挖掘泉州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展示閩南建築文化魅力的點睛之作。
中國閩台緣博物館是一座反映祖國大陸(福建)與寶島台灣歷史關係的國家級專題博物館。博物館坐落於歷史文化名城泉州西湖之畔、清源山下。占地154.2畝,主體建築面積23332平方米,高度43米。博物館採用了“天圓地方”的設計理念,運用閩台兩地傳統建築“出磚入石”的特色工藝,紅白相間,渾然天成,充分體現了海峽兩岸的人文精神與地域特色。
泉州火車站綜合交通樞紐工程,樞紐站主立面使用了泉州民居建築“出磚入石”與“翹檐”的傳統元素,與泉州火車站的設計風格遙相呼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