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排行

出生排行

出生排行亦指出生排行順序,及一個家庭中一個人在兄弟姊妹中的出生時間排行。

現心裡學家提出,出生排行可能對性格有影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出生排行
  • 釋義:指一個人在兄弟姊妹中的排行順序
  • 影響因素:出生間隔、父母性格及社會因素等
  • 議題:出生次序對性格的發展造成影響
  • 外文名:birth order
  • 中文名:出生次序
基本內容,理論及矛盾,出生次序智力,參考,

基本內容

出生次序,亦作出生排序或出生排行,是指一個人在兄弟姊妹中的排行順序。奧地利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Alfred Adler)指出,視乎一個家庭的大小,一個人的出生次序往往會對他的性格有影響。他就此發展出一套出生次序與性格關係的理論。近年在學術界對於這個理論有所爭議。

理論及矛盾

在心理學,出生次序會否對性格的發展造成影響,仍然是一個具爭議的議題。雖然大眾普遍相信出生次序對性格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但反對者對這個理論提出了不少批評與質疑。

出生次序智力

1975年,Robert B. Zajonc與G. B. Markus在《Psychological Review》發表了一個理論,解釋為何長子女比在家庭中排序較後的子女的智力較高。這個理論,到今時今日仍是一個備受關注的理論,稱之為群集理論(confluence model)。根據這個理論的論點,一般而言出生排序愈前,智力水平相對較高;相反地出生排序愈後,智力水平相對較低。這是因為在家庭內,長子女在他們早年的成長時期只有成年人與他們相伴,因此他們的日常生活都經常與智力水平較高的人相處。而另一方面,出生排序較後的子女有其他兄弟姊妹共享資源,所以家庭的資源被稀釋,所以其在學業成就的表現不如長子女或獨生子女。而這個現象不獨在西方社會出現,即使在東亞地區亦一樣。
不過,這個理論仍有一個弱點,就是有些出生排序較低的子女,研究發現他們所得到的資源不比長子女差。通常這些子女對上的兄弟姊妹都比他們年長至少五年。因此,一方面他們的兄弟姊妹對家庭的倚賴相對較少,使他們可以得到成人更多的照顧;另一方面,較年長的兄弟姊妹亦能夠領導這些弟妹。技術上,這一類出現與長子女相近智力水平的弟妹,被稱為“功能長子女”(functional firstborns)。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的貢獻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Alfred Adler,1870年-1937年),一位奧地利的精神科專家及與佛洛依德和容格同期的人物,把出生次序的變化納入他的人格形成理論里。

參考

1^ Zajonc, R. B., & Markus, G. B .(1975年). Birth Order and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Psychological Review, 82, 74-88.
2^ 林枝旺,(2005年),家庭背景因素對子女學業成就之影響,《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49期,2005年10月15日。
3^ 謝穎慧、莊英章,(2005年),出生序、社經地位、婚姻與生育:日治時期竹山、峨眉,和竹北等四個閩客社區的例子,《人口學刊》, 第31期,2005年12月,頁41-68。
Belmont, M., & Marolla, F.A.(1973年).“Birth order, family size, and intelligence”.Science,182:1096–1101.
Harris, J. R. (2006). No Two Alike: Human Nature and Human Individuality. WW Norton & Company.
康健雜誌:你是老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