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門鱷(短吻鱷科凱門鱷屬動物的統稱)

凱門鱷(短吻鱷科凱門鱷屬動物的統稱)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凱門鱷是短吻鱷科凱門鱷屬動物的統稱,屬於中小型鱷魚,它們和短吻鱷有親緣關係,是像蜥蜴一樣的兩棲肉食動物。凱門鱷咬力不如同等體型的真鱷屬鱷魚,它跟其他鱷魚一樣張開嘴的肌肉不發達,一個成年男子就可以輕易讓它張不開嘴,鱷魚獵人都依據這一弱點來捕捉凱門鱷。

凱門鱷生活在江河及其他水域的邊緣。雌鱷築巢產卵並護卵。卵硬殼。共2屬:短吻鼉屬(Caiman),包括寬吻凱門鱷(C. latirostris)、眼鏡短吻鼉(C. crocodilus);南美鼉屬(Paleosuchus),俗稱光臉凱門鱷,包括錐吻南美鼉(P. trigonatus)及盾吻南美鼉(P. palpebrosus)兩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凱門鱷
  • 拉丁學名:caiman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爬行綱
  • 亞綱:雙孔亞綱
  • 鱷目
  • :短吻鱷科
  • :凱門鱷屬
  • 分布區域:中、南美洲
簡述,外形特徵,生活習性,生長繁殖,棲息環境,分布範圍,利用及保護,人工養殖,

簡述

分布於中、南美洲河流的兩棲爬行動物。體長1.2—4.5米,以魚、鳥和昆蟲為食。屬:短吻鼉屬(Caiman),2種;亞馬孫鼉屬(Melanosuchus),1種;南美鼉屬(Paleosuchus),2種。亞科:鼉科(Alligatorinae,包括短吻鱷和凱門鱷)。

外形特徵

凱門鱷屬於鱷魚家族,是擁有四足的爬行類動物。凱門鱷與美洲鱷魚外表長得很像,尾巴又長又厚,末端尖細,鼻子細長。一般說來,凱門鱷比其他的鱷魚小一些,平均身長4英尺到6英尺(1.2米到1.8米)。它們的身體布滿了多骨的鱗邊,顏色為黑色或褐色,還有一些淺色的斑記。
凱門鱷凱門鱷
凱門鱷一般長1.2-2.1米。眼鏡鱷最長的有2.7米,產於從墨西哥南方到巴西的熱帶地區。由於它們的眼睛中間有凸起的脊骨,像是片的眼鏡架子一樣,因此而得名。它們大量在水流緩慢而多泥底的水中繁殖。自從美國的密西西比短吻鱷受到法律保護以後,數量巨大的眼鏡鱷被捕捉運往美國出賣。凱門鱷中體型最小的是兩種平頭凱門鱷。它們分布在亞馬遜水流湍急而多石的河流中。由於頭上眼鏡鱷那樣凸起的脊骨,所以叫平頭凱門鱷。
凱門鱷這一屬的動物在眼睛的前端有一橫骨嵴,很像人戴的眼鏡架,因此它們的英文名有眼鏡鱷之稱。普通凱門鱷體長最大可達250厘米,常見成體為150-200厘米,初孵幼鱷為20-25厘米。吻稍延長,端部略高起,吻長略大於吻基寬度。兩眼眶前端有一發育很好的橫骨嵴,形似眼鏡架。上眼瞼高起成瘤狀。兩頜有槽生錐形齒,不顯露。較老的成體第一下頜齒與第四下頜齒一樣,可突出上頜,後面齒長在一公共的齒槽內。下頜骨聯合延伸到第四或第五齒水平面。後枕鱗由6-8塊鱗片排列成2-3橫排。項鱗4-5橫排,前後緊密相靠,其中有2排或2排以上,每排含有4鱗,與背鱗相接。背鱗 18-19橫排,每排8-10鱗。尾背前部有雙列鬣鱗12-13對,後部具單列鬣鱗18-19個,尾下鱗環列。腹領由稍擴大的單橫排鱗組成。腹鱗缺皮膚感官,20-24橫排,前後排彼此略疊蓋。僅趾間有蹼。背面呈橄欖綠色,頭、體和尾上有無數深色斑,背和尾上有深棕色或黑色的橫帶紋,腹面呈純米色或淺黃色。初孵小鱷頜部兩側有淺色斑,全長約35厘米時全部消失。
凱門鱷凱門鱷

生活習性

凱門鱷和其他鱷一樣,食物隨年齡、季節和棲息地的不同而變化。雛鱷和幼鱷主要以無脊椎動物為食,特別是鞘翅目昆蟲是其主要食物。幼鱷和成鱷也吃螺、蝦、蟹。半成體和成體主要以脊椎動物為食,包括水生和陸生脊椎動物。捕食策略包括靜伏不動,偷襲路過的陸生脊椎動物,躺在水中偷襲游近的魚類和其他水生脊椎動物,有時也利用身體和尾巴驅趕魚類到淺水處或在開闊水體將魚類驅趕到狹窄的岸邊再捕食。
凱門鱷

生長繁殖

雌鱷約於全長1.2米時達性成熟,每年旱季前,凱門鱷聚集到天然的小水體進行求愛和交配活動。求愛行為包括躍出水面,炫耀尾巴,輕咬和摩擦頭頸部等。凱門鱷於不同地點的造巢期有所不同,一般多在濕季。中美亞種終年有繁殖現象,但造巢活動的高峰期為1-3月,巢由葉子、小樹枝、雜草和泥堆成小丘狀,其巢的平均直徑為80-110厘米,高40-50厘米。每窩產卵14-40枚,平均29枚。卵呈橢圓形,白色殼硬而粗糙,其大小為:指名亞種,平均64毫米*41毫米,重約60克;中美亞種(63-70)毫米*(38-41)毫米,重40-45克;窄吻亞種66毫米*63毫米。其孵化期雌鱷有規律地關心和保護巢址。
凱門鱷凱門鱷
幼鱷出殼時發出叫聲,雌鱷(有時雄鱷也協助)將巢挖開並護送雛鱷進入水中,間或雌鱷也用嘴幫助胚鱷破殼而出,並用嘴攜帶幼鱷進入水中。凱門鱷的孵出時間在委內瑞拉是10-12月,高峰期為11月,而其在巴西的孵出期多在3月。孵出的幼鱷群聚在一起,持續時間可達一年或一年以上。成體聽到幼體群發出遇險警叫聲時,會立刻前往保護。凱門鱷野外種群的生長率因各種棲息地條件下不同會表現出差異。經在委內瑞拉和蓋亞那的大草原鹹水湖調查發現,凱門鱷長至全長達1m的時間需6年,頭兩年生長較穩定,可終年生長,不過遇旱季則生長較慢或基本不生長。蘇利南種群的凱門鱷生長較快,長至全長近1.3m僅需5年。比較兩地的差異,發現後者食物條件比前者優越得多。凱門鱷在其一生中的不同時期有不同敵害。吃鱷卵的鳥獸有黑點雙領蜥(Tupinambis nigropunctatus)、發冠長腳鷹(Polybonus plancus)、食蟹狐(Cerdocyon thous)、浣熊、長鼻浣熊(Nasua nasua)和戴帽猴等。以雛鱷和幼鱷為食的有:鯰魚(Hoplias macrophthalmus)等食肉性魚類、靛青蛇(Drymarchon corais)、毛緣髭龜(Chelus funbriatus)、蟾龜(Phrynops geoffroanus)、虎鷺(Heterocnus mexicanus)、白領鷺(Ardea cocoi)、夜鷺(Nycticorax nycticorax)、美洲林鸛(Mycteria americana)、南美雜色鸛(Euxenure maguari)、傑伯魯鸛(Jabiru mycteria)、大黑鷹(Buteogallus urubitinga)、食蟹狐、虎貓(Felis pardalis)等。黑鱷、美洲鱷、奧里諾科鱷、美洲豹和綠森蚺則可捕食成鱷。

棲息環境

普通凱門鱷棲居於廣泛的水域棲息地。在從海平面到海拔500米,個別可到海拔800米,等溫線24到27攝氏度這個範圍內的各種水體(甚至於含鹽水的港灣)內,均可發現它們。

分布範圍

凱門鱷有多個亞種,不同亞種分布地區不同:
(1)指名亞種C.c.crocodilus,廣泛分布於奧里諾科河的排水區,委內瑞拉的南美大草原和從哥倫比亞經過巴西北面和玻利維亞東面到秘魯的亞馬遜排水區。
凱門鱷凱門鱷
(2)中美亞種C.c.fuscus,分布於哥倫比亞的馬格德林(Magdelena)河進入委內瑞拉西部的大西洋沿岸。
(3)太平洋亞種C.c.chiapasius,分布於墨西哥南部沿太平洋沿岸經哥倫比亞、厄瓜多到烏巴拉(Uruba)海灣,有些專家認為此亞種與中美亞種屬同一亞種。
(4)窄吻亞種C.c.apaporiensis,與其他亞種有明顯區別,吻部很窄,只分布於哥倫比亞的阿帕玻里斯河(Apaporis)上游的瀑布間,但窄吻形的漸變群能橫穿哥倫比亞和委內瑞拉南美大草原。

利用及保護

凱門鱷腹部鱗片下骨質板發育得很好,這影響了腹麵皮膚的商業價值,通常僅軀幹部兩側面有利用價值,皮張的利用率低,價值較低,因此20世紀50年代以前,這種鱷未被開發利用。此後由於其他價值高的鱷類種群開始萎縮,國際市場上的鱷皮出現供不應求,凱門鱷也開始被開發利用,當時每年可提供給市場上百萬張的鱷皮。商業上的凱門鱷皮包括雅卡凱門鱷,其鱷皮從被開發利用後在國際市場上始終占據著重要位置。儘管這種鱷每年被獵捕的數量相當大,但其種群數量並未因此而衰退。據近些年的調查,發現其種群比過去還大,原因是由於其他經濟意義較大的鱷如黑鱷、奧里諾科鱷和美洲鱷由於過度獵捕種群萎縮,它們退出的棲息地被凱門鱷占據了,加上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巴西南美大草原等地的人造水體劇增,凱門鱷的棲息地亦隨之大增。凱門鱷生態適應能力較強,輸入美國和古巴的種群已經建立,發展迅速,古巴種群被認為對拉尼爾濕地的古巴鱷滅絕起著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拉美許多國家建立了持續利用凱門鱷的管理綱要,根據野外種群的收穫量規定了獵捕量,被獵捕的多為經濟價值相對較高的大型雄性個體,不會影響種群持續利用,且國際貿易有嚴格監測和控制系統,對鱷的種群動態進行監測,生產者、加工者需持有許可證,進出口有定額和統一的價格控制等。因此,凱門鱷整體種群狀況較好。在不同地區和國家,野外調查的密度和推論的數量差距很大,這與調查的季節不同有關。一般標準調查可觀測到每公里有鱷5-50個。但對窄吻亞種的種群了解得極少,它棲居的水體較暖和,水溫25-28攝氏度,而鄰近的水溫為21-22攝氏度,為侏古鱷所占據。凱門鱷所面臨的問題是非法貿易始終未能得到有效抑制。
凱門鱷凱門鱷

人工養殖

南美許多國家都飼養凱門鱷,哥倫比亞人工養殖場每年產30萬-45萬張皮,巴西也建立了100多個人工飼養場。除美洲外,其他地方也飼養有凱門鱷。中國台灣就有凱門鱷飼養場,但規模都不大。由於凱門鱷的鱷皮價值低,迅速發展起來的飼養常數量較多,經濟效益低下,有些飼養場難以維持。至今,凱門鱷連同雅卡凱門鱷提供給國際貿易的法定鱷皮,約占整個鱷皮市場的3/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