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源百合

凌源百合

凌源百合,遼寧省朝陽市凌源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凌源百合莖稈粗壯,株型勻稱,葉片大小均勻,寬厚平展,葉色濃綠;花苞膨大堅挺,無裂苞和畸形苞,生長枝多在85厘米以上;花色純正鮮艷,花香清新濃郁;切花耐儲性好,瓶插期長,株型勻稱挺直,葉片的均勻性和花苞長度均優於其它地區產品。

2012年12月7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凌源百合”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凌源百合
  • 產地名稱:遼寧省朝陽市凌源市
  • 品質特點:莖稈粗壯,寬厚平展,花苞膨大堅挺,花色純正鮮艷
  • 地理標誌: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 批准文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公告第1870號
  • 批准日期:2012年12月7日
產品特點,外在感官特徵,內在品質指標,產地環境,地形地貌,土壤情況,氣候特徵,水文情況,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外在感官特徵

凌源百合莖稈粗壯,株型勻稱,葉片大小均勻,寬厚平展,葉色濃綠;花苞膨大堅挺,無裂苞和畸形苞,生長枝多在85厘米以上;花色純正鮮艷,花香清新濃郁;切花耐儲性好,瓶插期長,株型勻稱挺直,葉片的均勻性和花苞長度均優於其它地區產品。
凌源百合凌源百合

內在品質指標

百合是一種保健食品和常用中藥。因其鱗莖瓣片緊抱,象徵著團結友好、百事合意,故而得名。凌源百合含有澱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1維生素B2泛酸胡蘿蔔素等營養物質,還含有類似秋水仙鹼的一些特殊營養成分。這些物質綜合作用於人體,不僅具有營養滋補之功,而且還有潤肺止咳、養陰清心等作用。

產地環境

地形地貌

凌源市地處遼西低山與丘陵地形區的中部,屬華北山地與高原一級地形區。境內廣布低山丘陵,與河谷盆地相間排列,具有平行嶺谷地貌特徵。地勢由西向東傾斜,中部略呈隆起。山地面積占總面積的60.5%,屬努魯兒虎山、七老圖山、燕山與松嶺山的分支和余脈;丘陵占總面積的25.7%,主要分布於山地外圍,盆地河谷邊緣地區,以北部、東部和南部最集中;盆地占總面積的13.8%,面積較大的盆地有4個:小城子—萬元店盆地、三十家子盆地、四官營子盆地、三家子盆地;較大河谷4條:大凌河西支谷地、青龍河谷地、滲津河谷地、黃金帶河谷地。

土壤情況

凌源市土壤以褐壤土為主,棕壤土和草甸土次之,土壤質地疏鬆,有機質平均含量1.40%,全氮含量0.101%,全磷0.0975%,速效鉀含量5.27毫克/千克,土壤和水質呈微酸性。

氣候特徵

凌源市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冬春風力較大,春季乾旱少雨,夏季雨量集中,冬季乾旱少雪,年降水量400-600毫米,平均498毫米。全市年平均氣溫8.3℃,最低溫度-27.7℃,最高溫度35℃,季節溫差明顯,年大於10℃以上積溫3320℃。由於凌源乾旱少雨,所以氣候較乾燥,日照充足,平均全年日照時數達2844小時,高於全省平均數100-150小時。凌源地處遼西山區,空氣和水質質量優良,適宜凌源百合種植生產。

水文情況

凌源市境內主要有四大水系:大凌河西支、青龍河、滲津河、四官營子河。境內河流總長度1164.4公里,河網密度為0.36公里/平方公里。凌源境內河流的特點是:河谷處於未形成階段,河叉多,呈分散型東西或北南匯入幹流。

歷史淵源

凌源野生百合資源豐富,歷史上很早就有食用、藥用和栽培野生百合的習俗。凌源百合栽培已有30多年的歷史,20世紀80年代初,百合種球從國內外引進凌源種植,當時獲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當地花農在生產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引進先進技術,使凌源百合生產技術水平、產品質量、經濟效益不斷提高,特別是日光溫室的興起與快速發展,使凌源鮮切花實現了同年生產面積迅速擴大,凌源市建設了花卉專業批發市場,已成為北方最大的鮮切花交易市場,百合切花已成為凌源市農村經濟成長的支柱產業。
凌源百合凌源百合
20世紀90年代,凌源市開始種植亞洲百合、東方百合。
2012年凌源百合切花在北京市場占有率達到70%,百合種球供應全國三分之一市場,在國內花卉界享有“南有雲南,北有凌源”和“北方花都”之譽。

生產情況

2012年,凌源市花卉生產總面積6.5萬畝,其中設施花卉生產面積3.5萬畝,裸地切花和種球繁育面積3萬畝,年產鮮切花4億支。
2017年,凌源東方百合種球每年進口量為5000萬-6000萬粒,切花產量達到8000萬支。亞洲百合裸地繁殖1000多畝,生產種球2000萬-3000萬粒,亞洲百合切花產量為4000萬-5000萬支。在凌源市,約有1萬戶農戶從事百合生產。
部分農民把部分農民把

產品榮譽

2012年,凌源市被中國園藝學會球根分會評為“中國百合第一縣(市)。
2012年12月7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凌源百合”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凌源百合地域保護範圍主要分布在遼寧省朝陽凌源市中北部的城關街道紅山街道東城街道小城子鎮萬元店鎮宋杖子鎮大王杖子鄉北爐鄉瓦房店鎮烏蘭白鎮16個鄉鎮(街道)共147多個村,總生產面積3.5萬畝,地理位置為北緯40°55′24″-41°25′16″,東經118°50′26.6″-119°12′20″。

質量技術要求

質量控制技術規範編號:AGI2012-03-1009。
凌源百合凌源百合
安全要求
1、土壤:種植凌源百合必須選擇土壤肥沃、土質疏鬆、地勢平坦的地塊,有機質含量在15%以上,土壤pH值5.5-6.5之間,同時必須具備良好的排灌條件。
2、水質:要選擇使用微酸性水灌溉,水的pH值在5.5-6.5之間,最好用地下水滴灌,不允許使用有污染的鹼性水。
3、空氣:生產地塊要選擇距離重工業區較遠的地方,空氣品質必須達到國家規定的優、良標準。
特定生產方式
凌源百合全部採用日光溫室生產,並在全市推廣凌源百合標準化生產技術。
1、克服連作障礙技術
凌源百合
1.1種球消毒與土壤消毒
1.1.1種球消毒
帶菌和腐爛較多的種球用多菌靈500倍+惡霉靈500倍消毒20分鐘。一般情況用多菌靈(或福美雙)+甲霜靈500倍液浸泡種球20分鐘陰乾再種。浸球時根據蟲情添加相應殺蟲劑。
1.1.2土壤消毒
節前花(前茬)推薦用壟鑫消毒,節後花(後茬)用惡甲合劑(博雅土淨)+殺蟲劑消毒,一般每茬消毒一次。惡甲合劑可直接噴淋在苗床種植溝內,使藥劑與表層土壤很好地混合。對根腐病發病率超過10%的地塊,套用氯化苦熏蒸消毒。
壟鑫土壤消毒步驟:a.施藥前準備:清潔田園,施入腐熟農家肥,灌水增加土壤濕度,使土壤含水量達到60%,以便讓線蟲、病菌和草籽萌動,5天后翻鬆土壤。b.施藥:按面積計算用藥量,使用劑量為25-30克/平方米,均勻撒施在土壤表面,將藥劑與20厘米的耕層土壤拌勻,澆水增濕土壤,立即覆蓋塑膠四周用土壓實,密閉10-15天c.揭膜通風5天,鬆土1-2次。d.定植作物前做安全性檢驗:在施藥處理的土層內隨機取土樣,裝半玻璃缸,在缸內放入粘有小白菜種子的濕潤棉花團,然後立即密封缸口,放在溫暖的室內48小時萌芽,同時取未施藥的土壤作對照,如果施藥處理的土壤有抑制發芽的情況,則應再鬆土通氣;當發芽測試證明壟鑫氣體散發乾淨後,才可栽種作物。
凌源百合凌源百合
1.2灌水洗鹽
為防止鹽分在土壤表面的積累,應在種植前採用大水漫灌進行土壤洗鹽,利用6-8月換茬空隙揭去棚膜,深翻土壤,灌水浸田2-3天后把水放乾,或在高溫季節大水漫灌,地面蓋膜使水溫升高,達到洗鹽和殺滅病菌的目的。
1.3土壤pH值調整
凌源地區土壤pH值在6.5-7.5之間,種植東方百合應調整土壤pH值到5.5-6.5。為了降低土壤pH值,可以往表土施土壤調製劑50-100千克/畝或硫磺粉50-100千克/畝,一定量的硫磺粉還可促進植株生根。施肥時應施尿素和氨態N肥料。pH值過高會導致磷、錳和鐵的吸收不足,產生缺素症。
1.4農業措施
清除病殘體:百合病害的一些病菌可在病殘體上存活15個月以上,是一些病蟲的初侵染源,在整地時要把百合病殘體清除出去,集中燒毀,以減少百合病害初侵染病原菌。加強翻耕,使病原菌翻入土中失去傳染機會,加速病殘體分解和腐爛。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減少有害微生物傳入機會。建議:採用租棚輪作的方式躲避重茬障礙效果不明顯,原因是土傳病蟲害可在溫室中存活兩年以上,輪茬作物可能同為寄主。另外租棚輪作管理不方便,增加生產成本。
2、土壤改良和配方施肥技術
2.1土壤類型選擇及改良
應選擇肥沃、土層深厚、結構疏鬆、富含有機質、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種植百合。對粘性強和表層熟化不夠的土壤應逐年進行改良。每年向土壤表層施入腐熟牛糞15立方米/畝+草炭(或腐熟秸稈)10立方米/畝,2-3年將土壤改良好,提高土壤表層腐殖質含量。
2.2施肥標準和施肥方案
東方百合切花生產中N:五氧化二磷:氧化鉀的施肥量及比例為24:12:24。在計畫種植地塊取土測定土壤中N、五氧化二磷、氧化鉀的含量,根據測定數據和標準施肥量及比例制定施肥配方,按照配方比例將長效緩釋肥配比後一次性深施,保證土壤中的養分平衡。生長期根據生長情況追施肥料,可噴施腐殖酸肥、2-3%磷酸二氫鉀或0.15%尿素+0.2%磷酸二氫鉀。注意補施硼、鎂、鐵肥。如果植株下部葉片有發黃現象,需追施硫酸鎂0.15-0.20千克/100平方米,如果植株上部新葉發黃,需用螯合鐵噴霧或灌根,如果葉面整體發黃,則噴施0.5%的尿素。百合忌鹼性和含氯、含氟的肥料,使用不當易引起葉燒病。未腐熟的農家肥通常含有過高的鹽分和致病微生物,雞、豬糞養份過於充足,施用後可能使EC值大幅上升灼傷百合根部,不宜使用。
3、栽培模式改進
3.1種球選擇
種球新鮮飽滿、鱗片緊實完整、基本無病蟲、基盤主根粗壯數量較多。周徑14-18厘米、均衡度好。新芽生長點高度占鱗莖高度70%以上。種球莖眼修復良好、芽粗壯、芽心粉紅色,新芽高度小於3厘米。
3.2種球解凍
種球抵達後應及時打開塑膠包裝袋,冷凍的種球,必須將塑膠箱置於10-15℃的遮蔭環境中緩慢解凍,已解凍的種球應即時下種。已解凍的種球若不能馬上下種,應在2-5℃的環境下存放。超過一周不能下種應置於0-2℃的環境中保存。儲藏溫度太高或時間過長都會導致種球品質下降。
3.3種植密度
根據品種特性:硬枝條品種應密一些、軟枝條品種應稀一些;種球規格大小:種球小密一些、種球大稀一些;按季節因素:夏秋季密一些、冬季稀一些;周徑14-16厘米的種球株行距通常為25厘米×10厘米,行距為種球周徑的1.5倍。每畝種植數量為1.3-1.5萬球。
3.4推薦定植方法
播種畦型式:平畦3行+滴灌。定植程式包括:做床、撒土壤調製劑、撒長效緩釋肥、與表土混拌均勻、開溝栽球、復土平床、澆透水、安裝滴灌,有條件的可以覆稻草或碎麥秸。擺球時頂芽垂直向上,種球上方土層厚度為6-8厘米,土壤濕度應保持在80%,空氣濕度保持在70%,避免濕度大起大落。種植前用遮光、通風和冷水灌溉等方法使土壤濕潤、降溫,種植後馬上澆一次透水,2-3天后再澆二水,過7-10天后視土壤濕度和天氣情況澆第三次水,以後視土壤排水性的好壞,用滴灌或微噴帶5-10天澆一次水。
4溫光調控技術
4.1溫度管理標準在莖生根長出之前,土壤溫度最好保持在12-13℃,生長期最適氣溫為16-25℃,超過28℃會降低植株高度,減少花蕾數,並產生盲花。夜間溫度低於13℃會導致落蕾,葉片黃化,降低觀賞價值。栽培溫度最低為8℃,低於8℃時植株停止生長。為保證百合適宜的溫度需求,冬季應注意加溫保溫,夏季則通過通風、噴霧、遮蔭或地面蓋草等方式降溫。冬季生產控溫措施儘量縮短最低溫度的持續時間。有加溫設施的應採用午夜以後加溫;無加溫設施的,應選擇厚草簾和棉被,放簾時重疊處要嚴密,塑膠棚膜透光要好。利用白天光照提高地溫。早上日出後(8時左右)起簾見光,起簾過早會使冷氣侵入傷害植株。晚上日落前(16時左右)放下帘子維持棚內溫度,放簾過晚會使棚內溫度散失,致使夜間棚內溫度過低。放簾前應利用光照將棚內溫度提升到25-28℃。冬季氣溫低,通風換氣、降溫需在中午外界氣溫高時進行,儘量減少通風次數和換氣量,每次通風換氣不超過30分鐘,建議安裝內吹換氣扇通風。冬季澆水和施肥一定要在早上起簾後進行,以便利用白天光照恢復被降下的地溫。
4.2光照管理標準遮光程式口訣:節前花(前茬)6全4大3更大3小1更小。節後花(後茬)5全3大2更大2小1更小。不同的品種根據生長期長短稍做調整。頭茬花從種球定植到苗高40厘米左右應全遮蔭,遮陰時間6周左右。花蕾分化期至花苞長出時是葉燒敏感期,光照和濕度變化不能過大,光照很強時要求中午10-15時遮蔭,避免使棚內溫度過高造成對葉片及花蕾的傷害。這個時期約4周左右。當花苞1-3厘米長時應適當增加光照,以利花苞生長和成花物質的積累,光照很強時要求中午11-14時遮蔭,在陰天或太陽不太強時儘可能加強光照,但需防陽光燒傷。這個時期約3周左右。當花苞長至4-6厘米時又要加大遮蔭,避免強光照射出現早熟現象,促使花苞正常發育,一般10-15時遮蔭。這個時期約為3周左右。採花前一周應全遮蔭,促進花苞伸長,這個時期約為1周左右。光照的調節應以品種特性為依據。建議:東方百合標準切花的高度應到達110厘米,通過數據口訣遮陰措施,可以達到理想高度,周徑稍小的種球可以適當降低高度。
5、病蟲害防治
5.1葉片枯焦病因:植株吸水和蒸發之間的平衡被破壞,吸水或蒸騰不足引起幼葉細胞缺鈣,造成細胞損傷並死亡。這種現象跟植株較差的根系、土壤中高的鹽含量、溫室中相對濕度的急劇變化及種植敏感品種和使用較大鱗莖有關。防治方法:種植前應讓土壤濕潤,種植具有良好根系的鱗莖。最好不要用易受感染的品種,儘量不用大鱗莖,因大鱗莖對葉枯更敏感。種植深度要適宜,在鱗莖上方應有6-8厘米的土層。在敏感性增強的時間裡(現蕾),避免溫室中的溫度和相對濕度有大的差異,儘量保持相對濕度水平在75%左右。
5.2缺素症(鈣鐵)防治:土壤pH值過高和磷過量易引起鐵缺乏症,鉀過剩易造成鈣、鎂缺乏症問題,總結提出缺素症防治方法。鐵缺乏症可用螯合鐵進行預防,施用調製劑效果更佳。平衡施肥預防鉀過剩或在土壤中施硝酸鈣、碳酸鎂有助於減緩缺鈣症狀的發生。
5.3葉枯病(灰霉病、炭疽病)防治:溫度高、長期陰雨則病害加速流行。施用未腐熟的有機肥、氮肥過多、棚內濕度過大均有利於發病。防治方法:加強棚內通風,降低空氣濕度。不過於密植,不施過量氮肥。及時清除、銷毀感病植株、病葉。灰霉病(葉枯病):發病初期用40%施佳樂懸浮劑1500倍液或65%甲霉靈(硫菌·霉威)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噴施新生葉片及周圍土壤表面。炭疽病:種植前用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浸泡帶病種球20分鐘,發病初期用50%施保功或使百克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
5.4百合蟎:a.選用無病、蟎的鱗莖作種;b.燒毀田間枯枝落葉、病蟲殘體,減少病蟲源;c.有機肥經堆漚發酵腐熟後再施於土壤下層,應深溝高畦,清溝瀝水,控制土壤含水量;d.對受害球根,貯藏前用40%三氯殺蟎醇1000倍液浸泡2分鐘;e.播前種球用20%二嗪磷和氯氰菊酯按1:1混配後300倍液浸種20分鐘;f.發病初期用21%滅殺斃乳油2000-4000倍液、73%克蟎特乳油1000-2000倍液噴霧防治。
5.5地種蠅:a.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施肥後應立即覆土;b.播種前用90%晶體敵百蟲或40%樂果乳油1500-2000倍液浸泡2分鐘;c.成蟲發生初期用5%高效氯氰菊酯或10%氯氰菊酯1500倍,2.5%功夫菊酯2000倍噴藥防治。用紅糖:醋:水為1:1:2.5誘液加少量鋸末和敵百蟲誘殺成蟲。e.幼蟲發生後用1.8%愛福丁乳劑3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藥液灌根,每株30-50毫升。
5.6百合根莖腐線蟲病防治:a.用殺線蟲劑進行土壤熏蒸處理。可選用98%棉隆(壟鑫)顆粒劑,10-20克/平方米。

專用標誌使用

“凌源百合”地域保護範圍內的生產經營者,如若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凌源百合”農產品地理標誌,須向證書持有人提出申請,雙方簽訂“凌源百合”地理標誌使用許可協定,方能使用。使用者應按照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管理辦法》等相關要求規範生產和使用標誌,統一採用產品名稱和農產品地理標誌公共標識相結合的標識標註方法。
凌源百合凌源百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