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歊

凌歊

líng xiāo,古代一般指凌歊台,唐代姑孰縣境十個代表性景觀:姑孰溪、丹陽湖、謝公宅、凌歊台、桓公井、慈姥竹、望夫山、牛渚磯、靈墟山和天門山,李白曾作《姑孰十詠》,其中一首是《凌歊台》。《太平寰宇記》:姑孰溪,在太平州當塗縣南二里。姑熟(姑孰),即古縣名。此水經縣市中過,故溪即因地以名之也。《江南通志》:姑熟溪,在太平府當塗縣南二里,一名姑浦,合丹陽東南之餘水,及諸港來會,過寶積山入大江。周必大《泛舟游山錄》:姑熟溪,水色紺碧,與河流不相雜。陸放翁《入蜀記》:姑熟溪,土人但謂之姑溪,水色正綠,而澄澈如鏡,纖鱗往來可數。溪南皆漁家,景物幽奇。

據《方輿勝覽》記載,凌歊台在太平州城北黃山上。宋武帝南遊,嘗登此台,乃建離宮焉。《江南通志》:凌歊台,在太平府當塗縣黃山,有石如案,高可五尺,頂平而圓,宋武帝建宮避暑處。周必大《泛舟游山錄》:出北門五里余,登凌歊台,台在黃山上,本不高,而望甚遠。西南即青山,卻顧採石、天門及溧陽、和州諸山,皆在目中。

凌歊 
líng xiāo
ㄌㄧㄥˊ ㄒㄧㄠ
指 凌歊台 。 明 唐寅 《金粉福地賦》:“ 凌歊 借地,嘉福分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