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生理效應

冷生理效應是低溫引起的生理反應和影響。在低溫環境中,人體可通過代償性生理調節功能來抵禦寒冷,表現為:(1)外周血管收縮,更多的血液流向內部,皮膚溫度下降,促使人體的對流和輻射散熱量減少。(2)骨骼肌活動水平增強,人體出現寒顫。(3)代謝率有所提高。(4)與代謝率提高相適應,心率、心搏量、血壓、呼吸率和肺通量都有所提高。

在低溫環境中,人體可通過代償性生理調節功能來抵禦寒冷,表現為:(1)外周血管收縮,更多的血液流向內部,皮膚溫度下降,促使人體的對流和輻射散熱量減少。然而,在不很強的低溫條件下,手足等部位會出現寒冷性血管舒張,使皮膚升溫。這雖然不利於保護深部體溫,但可起防止凍傷和改善手功能的作用。(2)骨骼肌活動水平增強,人體出現寒顫。強烈的全身性寒顫可產生約休息水平時6倍的熱量。寒顫的產熱量可使體溫不再下降或減少下降,但不能使體溫上升。(3)代謝率有所提高。這是由一連串的神經一體液作用完成的,被稱為“非寒顫性產熱”。(4)與代謝率提高相適應,心率、心搏量、血壓、呼吸率和肺通量都有所提高。人體的抗寒代償能力是有限的,超過限度,低溫將對人產生傷害。在低溫條件下,對於31℃的平均皮膚溫度,坐姿被試感到不舒適冷,皮溫30℃時引起寒顫冷,皮溫29℃時感到極度冷,25℃皮溫為平均皮膚臨界主觀耐受限度。肢體末端如手指、腳趾最易受到冷刺激的影響。手的皮膚溫度降至18℃~20℃時,手部的觸壓感受器的靈敏度開始下降,從15℃降到5℃左右,會引起痛感覺,5°C以下,會喪失感覺,失去手活動靈活性和協調性。若溫度進一步下降,則出現凍傷。在極冷的環境中,皮膚與金屬接觸會使兩者發生粘連,稱為“冷金屬粘皮”。低溫引起體溫的變化不如皮膚溫度那樣敏感。當散熱量大於產熱量時,人體內出現熱債,深部體溫下降。直腸溫度降至34℃以下時,人表現出健忘和定向障礙。降至32℃時,體溫調節功能衰竭,寒顫停止,代謝產熱量下降。降至30℃左右時,心臟功能紊亂,肺換氣量減少,全身劇痛,意識模糊。28℃為生存臨界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