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球蛋白血症血管炎

冷球蛋白是免疫球蛋白,其遇冷沉澱遇溫再溶解。已知有三種不同類型的冷球蛋白:Ⅰ型,是一種單克隆免疫球蛋白,通常見於骨髓增生異常,如多發性骨髓瘤和瓦爾登斯特倫巨球蛋白血症;Ⅱ型,原發性冷球蛋白血症,冷球蛋白既包括多克隆IgG也包括單克隆類風濕因子;III型,混合的多克隆冷球蛋白,IgG和類風濕因子都是多克隆的。在過去II型或原發性冷球蛋白血症被認為是繼發於EB病毒和B肝病毒感染。然而,現在清楚認識到大多病例與C型肝炎病毒感染有關。Ⅲ型或混合多克隆冷球蛋白常見於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紅斑狼瘡、乾燥綜合徵和血液系統惡性腫瘤以及C型肝炎病毒感染。在原發性冷球蛋白血症中,80%至95%的患者有C型肝炎病毒的循環抗體,在血漿中也有病毒的RNA表現。本病是一種伴有股臀部皮損的冷球蛋白血症或冷纖維蛋白原血症(CFE)的疾病,其臨床和免疫學的表現與一般的冷球蛋白症性血管炎不同,病程長,可反覆發作。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血管內科
  • 多發群體:肥胖的中青年女性
  • 常見發病部位:股臀部
  • 常見症狀:股外上方和臀部發生多形性紅斑樣皮損,覺輕癢或輕觸痛
病因,臨床表現,鑑別診斷,治療,

病因

病因除與寒冷刺激有關外尚不完全明了。CGE患者可無任何誘因,又無內臟損害,呈慢性經過,屬特髮型。CFE患者病程冗長,無內臟病變,常為原髮型。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具有免疫複合物和冷凝的雙重致病作用,除促使血液黏度增高引起的手足發紺、網狀青斑外,還可造成血管炎損害。
本病好發於肥胖的中青年女性,病變局限於股臀部。這是因為該區皮溫低及局部的皮下脂肪肥厚,符合CG(冷球蛋白)沉澱和激活補體所需的條件。而手指皮溫雖低,但不適合於補體的激活,故很少發生皮損。

臨床表現

冷球蛋白血症性血管炎的臨床特點包括:白細胞碎裂性血管炎和紫癜性皮疹。系統表現有關節痛、關節炎、淋巴結病、肝脾腫大、周圍性腎病以及低補體血症(尤其是C4水平減低)、類風濕因子陽性。20%~60%的患者有腎臟疾病的表現,腎臟疾病更多見於II型冷球蛋白血症。腎活檢顯示增殖性腎小球腎炎,免疫螢光可見內皮下沉積、瀰漫性IgM在毛細血管孔環沉積、內膜血栓由冷球蛋白沉積物組成是其典型表現。臨床常見股外上方和臀部發生多形性皮損,病程長,可反覆發作。寒冷季節發病,夏季消退。好發於中青年女性,特別是股臀部肥胖者易見。根據臨床表現的情況不同而分成下列三型:
1.多型紅斑型
損害為輕微隆起的對稱性鮮紅色水腫性紅斑,中心呈暗紅或紫紅色,境界清楚,可向周圍擴大而互相融合,呈多形紅斑樣。經過緩慢。自覺輕癢或輕觸痛。同時伴發網狀青斑。
2.青斑性血管炎型
損害為青紫或青褐色網狀紅斑,部分呈暗紫色浸潤性網狀紅斑,表面輕度糜爛、結痂、脫屑,中央具有淺瘢痕。皮疹單側或對稱分布。手足發紺或具有雷諾現象。病程冗長。自覺疼痛。
3.紅斑結節型
損害為暗紫色或紅褐色豆大到指頭大的紅斑和結節,對稱分布。手足皮膚往往呈青紫色。
免疫學異常伴發CGE患者CG(冷球蛋白)常增高。伴發CFE患者CF(冷纖維蛋白原)增高,CH50(50%補體溶血單位)減低。有的患者抗補體試驗陽性。皮膚免疫螢光檢查血管壁陰性。

鑑別診斷

依據臨床特徵和免疫學異常,本病不難確診。但應與寒冷性多形紅斑進行鑑別。
寒冷性多形紅斑發病多有前驅症狀,特徵性的虹膜狀紅斑多見於手、足及面部等暴露部位,不伴發網狀青斑。
冷球蛋白血症的診斷應考慮到患者皮膚的血管炎以及系統症狀,尤其有低補體血症表現時,特別是如果肝功能化驗異常時,患者應做C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相關檢測。皮膚活檢可顯示白細胞碎裂性血管炎。為了檢測到血清中的冷球蛋白,至少需要20ml血,為避免血清脂質干擾,應在禁食後採血,血樣應立即送往實驗室,放置於37℃環境中,離心後樣本放在冰櫃4℃至少一周,如發現有冷沉積物應立即在37℃中再溶解。冷沉積物也能用來檢測C型肝炎病毒抗體和病毒RNA。

治療

1.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有原發病時應及時治療。目前尚無特別有效的藥物與治療方法。有報導試用血管活性藥物、維生素C、糖皮質激素或免疫抑制劑如環磷醯胺可能有效。
2.局部對症處理
有人試用TDP(特定電磁波譜輻射器)照射獲得較好的療效。
3.中醫藥
可用溫陽活血法或活血化瘀法,方用溫陽活血湯和桃紅四物湯加減。若扶正抗寒可用人參養榮湯或補中益氣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