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筧

冰筧

多冰斗、冰窯、冰川U形谷,由於地形相對較為平坦,歷來就成為人類文化活動與避暑休養的勝地。幾乎每個冰斗、冰窯、U形谷中都有寺廟。高山頂上特有的牯嶺鎮就位於窯窪冰窖之中。同全球一樣確實產生過冰川,而且是海洋性山麓冰川,由老至新依次劃分出了四個亞冰期和相應的間冰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冰筧
  • 分類:地質地貌形態
  • 原因冰川運動
  • 特點:避暑休養的勝地
簡介,冰川地貌,地貌形態,

簡介

冰筧是冰川運動所形成的一種地質地貌形態冰川從山坡向下運動時所造成的冰坡較狹,坡面成平滑的槽狀斜面,兩側伴有小崗沿斜坡下延的地貌。而冰坡則是冰流隨著陡峻山坡流溢下滑造成的山坡面。在冰川形成和運動過程中,其會對地表進行磨蝕、掘蝕和齧蝕等冰蝕作用,造成各種不同的地貌形態。如冰斗冰窖、冰川U谷(又稱冰川槽谷)、懸谷、冰筧、角峰、刃脊、冰坎冰臼、及羊背石等。
一般來說,冰筧底部寬而平,底部可見有少量粘土礫石堆積,形成於國第四紀冰川晚期。其主要分布在高原地帶(四川、西康、內蒙古等)和部分丘陵地帶(江西等),代表性的地貌有江西廬山蘆林盆地以西牧馬場、雲南香格里拉的稻城等。

冰川地貌

摘要廬山位於長江中游,最高漢陽峰海拔1473m。在第四紀時,廬山發育有多次冰期,留下了大量冰川侵蝕地貌,其中有冰斗、U谷、懸谷、冰窖、冰筧、冰溜面、角峰、刃脊等;廬山冰磧地貌可以從山上一直分布到山麓地帶,主要有終磧壟、側磧壟、冰水階地、漂礫等;第四紀時期廬山地區冰川發育,造成廬山峻秀綺麗、壑深谷幽的地貌景觀。加強對廬山第四紀冰川遺蹟的保護, 將促進廬山世界地質公園可持續發展。廬山不但是中國的名山,也是世界級的名山。199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在巴黎召開了世界地質公園評審委員會議,中國申報的黃山、廬山等8個地質公園全部通過。廬山成為中國、也是世界首批世界地質公園。廬山有獨特的自然景觀和文化歷史。廬山的美是大自然鬼斧神工造成的,其獨特的景觀是在冰河時代被冰雪雕塑而成。雖然廬山冰河時期的冰川地貌,許多地方受到後期流水等外動力作用破壞,不像現代青藏高原那樣一目了然,但冰川作用所遺留下來的大量地貌特徵,沉積物中含有的許多信息,均可幫助我們恢復廬山在第四紀時期宏偉、壯麗的古冰川面貌。

地貌形態

李四光在《冰期之廬山》一文中,在廬山命名的冰斗有7處,他們是大坳冰斗、鼓子寨冰斗、五乳冰斗(包括4個小冰斗)及黃龍冰斗。除這7個冰斗外,在其他地方還可找到一些冰斗,雖有些冰斗經後期流水侵蝕作用外貌有所改變,但總體來說,還是能很好的恢復和分辨出原來冰川地貌形態。筆者之一在1972年對王家坡冰川U谷考察時,在王家坡U谷北側的大寨山一帶見到了2個冰斗,在恩德嶺U谷中也有冰斗。大坳冰斗:位於王家坡U谷南側,大月山西北坡之大坳處。冰斗長約300m,寬250m,深約100m,斗底高程1200m;冰斗發育於女兒城背斜北東部,由震旦系南沱組片麻狀含礫石石英岩夾石英片岩組成,地層產狀為傾向北面50°,傾角10°冰斗口向西北,四周皆為岩壁圍繞,冰斗窄口下成懸崖,其東、南、西三面皆為山崖所圍繞,遠視酷似一個凹進的巨大圍椅,嵌入谷坡上部。冰斗出口處可見冰檻殘存於冰斗口西側,高出於冰斗地面20-30m,其斗口的東側為一缺口,為後期流水侵蝕破壞,現仍有斗內溪水流出,注入王家坡谷地。冰斗底部堆積有大量經寒凍風化形成的石塊,還可見到一層泥炭堆積,說明在冰檻未被完全切穿前,這裡有泥沼存在。 冰筧這種地貌形態在廬山多處可見。
冰筧
冰筧地貌冰筧地貌
大寨山冰筧
在蘆林盆地以西的牧馬場一帶可以見到,在王家坡U谷的兩側也可見到,其中大寨山冰筧最為清楚和典型。大寨山冰筧位於王家坡U谷的北側,海拔高程約1000m,它系震旦系南沱組地層的長石石英砂岩所組成。冰筧底部寬而平,底部可見有少量粘土礫石堆積。此外在將軍河、斗米窪、月輪峰等處也可見到冰筧。
斗米窪、月輪峰等處也可見到冰筧。  斗米窪、月輪峰等處也可見到冰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