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井台

冰井台

冰井台曹操三台(銅雀、金鳳、冰井)之一。位置見銅雀台條。建安十九年(214年)建於銅雀台北。因上有冰井而得名,高八丈,有屋一百四十間,南距銅雀台六十步。

臨漳古稱,西晉為避愍帝司馬鄴諱,將鄴城易名“臨漳”,因北臨漳河而得名。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鄴城作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六朝都城,居中國北方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長達四個世紀之久,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歷史文化,使臨漳享有“三國故地、六朝古都”之美譽。

古鄴臨漳,是建安文學發源地,佛教文化繁榮地,鬼谷子誕生地,西門豹投巫治水發生地,銅雀台所在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冰井台
  • 地位曹操三台之一
  • 建於建安十九年
  • 得名於:冰井
  • 位置銅雀台
歷史演變,臨漳鄴城,戰備意義,

歷史演變

中間有閣道式浮橋相連結。銅雀台金鳳台之間的聯繫也是這樣。所以三個台每台既有獨立性又是整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冰井台上有三座冰室,每個冰室內有數眼冰井,井深十五丈,儲藏著大量的冰塊、煤炭、糧食和食鹽。(水經注)
後趙石虎(約335年)也用這些冰井貯藏過冰塊。到夏天最熱時拿出來分給大臣們吃。從後趙、前燕至東魏、北齊對三台都不斷加以整修,比曹魏初建時還好。光緒《臨漳縣誌》特別是在北齊天保七年(556年)徵用工匠三十萬,對三台大加整修,竣工後把“冰井”改名“崇光”。
北宋時,冰井台上還有曹魏初建時的鐵梁。韓琦在築休逸台,從冰井台上搬走四根鐵梁。韓琦築台曰:“休逸台得魏冰井台鐵梁四為柱。”
元代許有壬還親眼看到過冰井台。但到了至正五年(1345年)冰井台就被漳水沖毀一角,台身殘高三丈,周圍僅一百多步。至明朝中期,冰井台還遺蹟可循,“舊基略無可見者,今惟三廢台存”。
崇禎三年(1630年)呂維祺在《登銅雀台二首》詩中說:“所謂南城、北城、金鳳、冰井皆不可復識,惟見孤台荒廟,漳水湯湯而已。”他說的“孤台”指的是銅雀台,實際就是現在的金鳳台。從呂詩跋語中可知,冰井台在明末已被漳水沖毀。

臨漳鄴城

臨漳古稱,西晉為避愍帝司馬鄴諱,將鄴城易名“臨漳”,因北臨漳河而得名。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鄴城作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六朝都城,居中國北方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長達四個世紀之久,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歷史文化,使臨漳享有“三國故地、六朝古都”之美譽。
古鄴臨漳,是建安文學發源地,佛教文化繁榮地,鬼谷子誕生地,西門豹投巫治水發生地,銅雀台所在地。

戰備意義

冰井台是1700多年以前曹魏時建築的,用以貯藏冰塊、煤炭、糧食等物,準備在緊急時套用,實有戰備意義。《中國煤炭史》載:“中國曹魏冰井台是貯藏煤炭最早的地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