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聖(中華文學史上的六聖)

六聖(中華文學史上的六聖)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六聖指的是司馬遷張芝張仲景王羲之吳道子杜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六聖
  • 外文名:Saint of six
  • 類別:指代人物
  • 代表人物:司馬遷,張芝等
史聖——司馬遷,草聖——張 芝,醫聖——張仲景,書聖——王羲之,畫聖——吳道子,詩聖——杜 甫,

史聖——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或前135~?),西漢史學家,文學家。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今陝西韓城西南)人。
生於漢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一說生於漢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卒年不可考。
司馬遷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史學家,“他因直言進諫而遭宮刑,卻因此更加發憤著書,創作了名震古今 中外的史學臣著《史記》。

草聖——張 芝

張芝(?——約190至193年),字伯英,敦煌酒泉人。
我國最早的一個今草大師,有草聖之稱。他敢於創新,省略章草的繁難之處,在運筆上使用了流利的筆鋒,顯示出的奮逸的力量,
打破了章草的常規,從而創造了“今草”這種書法體。
今草行筆自然,剛柔相濟,疏密相宜,後世將張芝列為“草聖”。連後世“書聖”王羲之也說自己的草書不如張芝。

醫聖——張仲景

張仲景名機,生於東漢桓帝元嘉、永興年間,(約公元150~154年),死於建安末年(約公元215~219年),被人稱為醫聖。南陽郡涅陽(今河南省鄧州市穰東鎮張寨村,另說河南南陽市)人。
相傳曾舉孝廉,做過長沙太守,所以有張長沙之稱。
張仲景刻苦學習《黃帝內經》,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它確立的辨證論治的原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在方劑學方面,《傷寒雜病論》也做出了巨大貢獻,創造了很多劑型,記載了大量有效的方劑。其所確立的六經辯證的治療原則,受到歷代醫學家的推崇。這是中國第一部從理論到實踐、確立辨證論治法則的醫學專著,是中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後學者研習中醫必備的經典著作,廣泛受到醫學生和臨床大夫的重視。

書聖——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字逸少,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後徙居山陰(今浙江紹興)。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故世稱王右軍、王會稽。
王羲之楷書師法鐘繇,草書學張芝,亦學李斯、蔡邕等,博採眾長。他的書法被譽為“龍跳天門,虎臥鳳闕”,給人以靜美之感,恰與鐘繇書形成對比。他的書法圓轉凝重,易翻為曲,用筆內厭,全然突破了隸書的筆意,創立了妍美流便的今體書風,被後代尊為“書聖”。
王羲之作品的真跡已難得見,我們所看到的都是摹本。王羲之楷、行、草、飛白等體皆能,如楷書《樂毅論》、《黃庭經》、草書《十七帖》、行書《姨母帖》、《快雪時晴帖》、《喪亂帖》等。他所書的行楷《蘭亭序》最具有代表性。

畫聖——吳道子

吳道子(680-759年),河南陽翟(今河南省禹州)人,大約生於唐高宗朝(約685年左右),卒於唐肅宗朝(約758年左右),是中國唐代第一大畫家,被後世(唐宣宗847年)尊稱為“畫聖”,被民間畫工尊為祖師。畫史尊稱吳生,唐玄宗賜名道玄。
吳道子的《送子天王圖》,是他的代表作,遺存的是宋人李公麟的臨摹本。這幅畫的內容是描寫佛教始祖釋迦牟尼降生以後,他的父親淨飯王和摩耶夫人抱著他(悉達太子)去朝拜大自在天神廟,諸神向他禮拜的故事。

詩聖——杜 甫

杜甫(公元712--770),漢族,字子美,唐代詩人,河南鞏縣(今鄭州鞏義)人,世稱杜工部、杜拾遺,自號少陵野老,是我國唐末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為國為民,人稱:詩聖,世界文化名人,與李白並稱“大李杜”。
杜甫祖籍襄陽(今湖北襄樊市),遠祖為晉代功名顯赫的杜預,乃祖為初唐詩人杜審言,杜甫曾任左拾遺、檢校工部員外郎,因此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詩被譽為“詩史”。
杜甫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被後世尊稱為“詩聖”。杜甫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傳頌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別”,並有《杜工部集》傳世;其中“三吏”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關吏》,“三別”為《新婚別》《無家別》和《垂老別》。杜甫的詩對後世影響深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