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

永(拼音:yǒng)是漢語常用字,最早字形見於商代甲骨文。一說“永”的古字形像人在水裡游泳,本意指游泳,這個意思後來由“泳”表示。一說“永”的古字形像長長的流水,本義指水流長。由水長流不斷的意思引申,指長久、久遠,如:永樂、永生。

(基本信息欄主要參考資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永
  • 外文名:long, perpetual, eternal, forever
  • 拼音:yǒng
  • 注音字母:ㄩㄥˇ
  • 部首:丶、水
  • 總筆畫:5
  • 五筆:YNII(86、98)
  • 倉頡:INE
  • 鄭碼:SK
  • 筆順:丶亅フノ丶
  • 四角號碼:30902
  • 統一碼:6C38
  • 平水韻:上聲二十三梗 
  • 異體:𠘷、𣱵
  • 字形結構:獨體
  • 字級:一級(0324) 
字源解說,詳細字義,古籍釋義,說文解字,說文解字注,康熙字典,字形書法,字形對比,書寫提示,書法欣賞,音韻集成,

字源解說

字形演變流程圖字形演變流程圖
“永”字最早出現在商代的甲骨文中。關於“永”字的構型,主要有兩種說法:
1.甲骨文(圖1)的“永”字由“人”和雙人旁“”及“”組成。這是個會意字。雙人旁“彳”本是行字的左旁,有前進之意。人在水中行走,即人在水中游泳,按這個意思分析,“永”的本義指游泳,它應該是“泳”字的本字。後來為了與永遠的“永”相區別,另外加了三點水,造了個“”字,用於游泳之“泳”。
2.甲骨文的“永”字是象形兼會意字。其字形像長長的流水,中間是主河道,旁邊是支流。按這個意思分析,“永”的本義指水長流不斷。
金文(圖3)的“永”字由甲骨文演變而來,只是右側水形變成一條實線。小篆(圖6)的字形與金文相似,都有水流不斷的樣子。楷書筆畫化,失去原形,但字的下部為水,仍表示與水有關。

詳細字義

詞性釋義英譯例句例詞
形容詞
〈文言〉水勢長流的樣子。
(of stream) long
《詩經·周南·漢廣》: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久遠;深長。
permanent;distant
尚書·高宗肜日》:降年有永有不永。
永恆;永久
名詞
(Yǒng)水名。源出湖南省零陵縣西南,東北流入湘江。
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湖廣七·永州府》:永水在府南九十里,源出府西南百里之永山,東北流入湘江,州以此名。
(Yǒng)古州名。隋改零陵郡為永州,元改為永州路,明、清為永州府。郡治在今湖南省零陵縣。
柳宗元《捕蛇者說》:募有能捕之者,當其租入。永之人爭奔走焉。
(Yǒng)古州名。遼置。故址在今內蒙古自治區西拉木倫河與老哈河會合處。契丹部族的發祥地。
李兆洛《歷代地理志韻編今釋》:永:遼,州,上京道。今翁牛特左翼潢河合老河處。
(Yǒng)姓氏用字。
動詞
〈文言〉延長。
lengthen
《尚書·盤庚上》:天其永我命於茲新邑。
〈文言〉猶度過、消磨。
《詩經·小雅·白駒》:縶之維之,以永今朝。
〈文言〉游泳,後作“泳”。
swim
六書故》:潛行水中謂之永。
〈文言〉通“”。依一定的腔調緩慢地誦吟。
chant;sing;intone
《書·舜典》:詩言志,歌永言。
副詞
表示時間長久,沒有終止。
forever
茅盾《春蠶》三:他永不相信靠一次蠶花好或是田裡熟,他們就可以還清了債,再有自己的田。
永遠;永別;一勞永逸;永垂不朽
①《漢書·禮樂志》引作“歌詠言”,《漢書·藝文志》引作“歌詠言”。一說“永”仍為“長”義。 《史記·五帝本紀》引作“詩言志,歌長言”。

(以上參考資料)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十一】【永部】於憬切(yǒng)
也。象水坙理之長。《詩》曰:“江之永矣。”凡永之屬皆從永。
【譯文】永,(水流)長。象水的直流和波紋的漫長。《詩經》說:“長江那麽長啊。”大凡永的部屬都從永。
【注釋】①長: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作“水長”。

說文解字注

水長也。
註:引申之,凡長皆曰永。釋詁,《毛傳》曰:永、長也。《方言》曰:施於(於)眾長謂之永。
象水巠理之長永也。
註:巠者,水脈。理者,水文。於憬切。古音在十部。
《詩》曰:江之永矣。
註:《周南·漢廣》文。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字部】永 ·康熙筆畫:5 ·部外筆畫:1
《唐韻》《集韻》《正韻》竝於憬切,音栐。《說文》:水長也。象水巠理之長。《詩·周南》:江之永矣。
又《爾雅·釋詁》遠也,遐也。揚子《方言》:凡施於眾長謂之永。《書·大禹謨》:萬世永賴。《詩·周頌》:永觀厥成。
又州名。《韻會》:唐置以二水名。
又姓。《列仙傳》:有永石公。
又《集韻》《正韻》竝與詠同。《書·舜典》:詩言志,歌永言。傳:謂歌詠其義,以長其言也。音詠。
又如字。
《說文解字》書影《說文解字》書影
《說文解字注》書影
《康熙字典》書影《康熙字典》書影
《說文解字》書影
《說文解字注》書影
《康熙字典》書影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字形對比

書寫提示

❶首筆點在田字格豎中線上端。
書寫演示動畫書寫演示動畫
❷㇆的橫段較短,豎段在豎中線。
❸㇇的橫段在橫中線。
❹撇和捺相接於橫中線。

書法欣賞

(以上參考資料)

音韻集成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韻部聲調四呼清濁擬音
上古音
ɢʷraŋʔ
廣韻
於憬
庚三合
三十八梗
上聲
三等
合口
次濁
ɣjuɐŋ
中原音韻
東锺撮
東锺
上聲
撮口呼
全清
iuŋ
庚青撮
庚青
上聲
撮口呼
全清
iuəŋ
洪武正韻
於憬
十八梗
上聲
次濁
oyəŋ
為命
十八敬
去聲
次濁
oyəŋ
分韻撮要
第七英影應益
陽上
(以上參考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