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吏(杜甫作品)

三吏(杜甫作品)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三吏,是指唐朝詩人杜甫的三首詩:《石壕吏》、《新安吏》、《潼關吏》。三吏作品體現了杜甫的思想核心——儒家的仁政思想,以及“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

基本介紹

石壕吏,全文,注釋,譯文,賞析,創作背景,新安吏,全文,注釋,譯文,賞析,創作背景,潼關吏,全文,注釋,譯文,賞析,創作背景,作者簡介,

石壕吏

全文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聽婦前致詞:三男鄴(yè)城戍(shù)。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
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老嫗(yù)力雖衰,請從吏夜歸,
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注釋

  1. 暮:時間名詞作狀語,在傍晚。
  2. 投:投宿。
  3. 石壕村:今河南三門峽東南。
  4. 吏:小官,這裡指差役。
  5. 逾:越過;翻過。
  6. 走:逃跑。
  7. 一何:多么。
  8. 啼:哭啼。
  9. 苦:悽苦。
  10. 前致詞:走上前去(對差役)說話。 致:對......說。
  11. 鄴城:即相州,在今河南安陽
  12. 戍:防守 ; 念shu的第四聲
  13. 附書至:捎信回來。
  14. 新:近期一段時間
  15. 且偷生:苟活。且:苟且;姑且。偷生:苟且活著。
  16. 長已矣:永遠完了。已:已經,這裡引伸為完結
  17. 室中:家中。
  18. 更無人:再沒有別的(男)人了。更:再。
  19. 乳下孫:還在吃奶的孩子。
  20. 未:沒有
  21. 去:離開,這裡指改嫁的意思。
  22. 完裙:完整的衣裙。“裙”古代泛指衣服,多指褲子。
  23. 老嫗:老婦人。請從吏夜歸:請讓我今晚跟你一起回營去。猶得:還能夠。嫗:念“yù”。
  24. 衰:弱。
  25. 請從:請求跟從。從:跟從,隨從的意思。
  26. 應:應徵。
  27. 河陽:今河南省孟縣,當時唐王朝官兵與叛軍在此對峙。
  28. 猶得:還能夠。
  29. 夜久:即“半夜”的意思。夜:時間名詞作狀語,在夜裡。
  30. 絕:斷絕,沒有。
  31. 聞:聽。
  32. 幽咽:不出聲的哭泣。
  33. 登前途:前面的路。

譯文

傍晚投宿於石壕村,在夜裡有官吏來捉人。
老翁翻牆逃走,老婦走出去應對。
官吏喊叫的聲音是那樣凶,老婦啼哭的情形是那樣悽苦。
我聽到老婦上前說:“我三個兒子都服役去參加圍困鄴城之戰
其中一個兒子托人捎了信回來,其中兩個最近剛戰死了。
活著的人暫且偷生,死的人永遠逝去。
家中再也沒有什麼人丁了,只有個吃乳的小孫子。
因為有小孫子,所以兒媳婦沒有離開這個家,但進進出出沒有一條完好的衣服。
老婦我雖然身體衰弱,請允許我跟從您夜歸。
趕緊應付河陽需要的勞役,還趕得上做早炊。”
入夜說話的聲音也已經消失了,但好像聽到低聲哭泣抽咽。
天亮後我繼續趕前面的路程,只能與逃走回來的老翁告別。

賞析

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首句“暮投石壕村”,單刀直入,直敘其事。“暮”字、“投”字、“村”字都需玩味,讀者不能輕易放過。封建社會裡,由於社會秩序混亂和旅途荒涼等原因,旅客們都“未晚先投宿”,更何況在兵禍連線的時代。而杜甫,卻於暮色蒼茫之時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個小村莊裡借宿,這種異乎尋常的情景就富於暗示性。他或者是壓根兒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近的城鎮已蕩然一空,無處歇腳。總之,寥寥五字,不僅點明了投宿的時間和地點,而且和盤托出了兵荒馬亂、雞犬不寧、一切脫出常軌的景象,為悲劇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環境。“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綱,以下情節,都從這裡生髮出來。不說“徵兵”、“點兵”、“招兵”而說“捉人”,已於如實描繪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加上一個“夜”字,含意更豐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時常發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無法“捉”到;第二、表明縣吏“捉人”的手段狠毒,於人民已經入睡的黑夜,來個突然襲擊。同時,詩人是“暮”投石壕村的,從“暮”到“夜”,已過了幾個小時,這時當然已經睡下了;所以下面的事件發展,他沒有參與其間,而是隔門聽出來的。“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兩句,表現了人民長期以來深受抓丁之苦,晝夜不安;即使到了深夜,仍然寢不安席,一聽到門外有了響動,就知道縣吏又來“捉人”,老翁立刻“逾牆”逃走,由老婦開門周旋。
從“吏呼一何怒”至“猶得備晨炊”這十六句,可看作第二段。“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兩句,極其概括、極其形象地寫出了“吏”與“婦”的尖銳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強烈的對照;兩個狀語“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縣吏如狼似虎,叫囂隳突的橫蠻氣勢,並為老婦以下的訴說製造出悲憤的氣氛。矛盾的兩方面,具有主與從、因與果的關係。“婦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來的。下面,詩人不再寫“吏呼”,全力寫“婦啼”,而“吏呼”自見。“聽婦前致詞”承上啟下。那“聽”是詩人在“聽”,那“致詞”是老婦“苦啼”著回答縣吏的“怒呼”。寫“致詞”內容的十三句詩,多次換韻,表現出多次轉折,暗示了縣吏的多次“怒呼”、逼問。這十三句詩,不是“老婦”一口氣說下去的,而縣吏也決不是在那裡洗耳恭聽。實際上,“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不僅發生在事件的開頭,而且持續到事件的結尾。從“三男鄴城戍”到“死者長已矣”,是第一次轉折。讀者可以想見,這是針對縣吏的第一次逼問訴苦的。在這以前,詩人已用“有吏夜捉人”一句寫出了縣吏的猛虎攫人之勢。等到“老婦出門看”,便撲了進來,賊眼四處搜尋,卻找不到一個男人,撲了個空。於是怒吼道:“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兒去了?快交出來!”老婦泣訴說:“三個兒子都當兵守鄴城去了。一個兒子剛剛捎來一封信,信中說,另外兩個兒子已經犧牲了!……”泣訴的時候,可能縣吏不相信,還拿出信來交縣吏看。
總之,“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處境是夠使人同情的,她很希望以此博得縣吏的同情,高抬貴手。不料縣吏又大發雷霆:“難道你家裡再沒有別人了?快交出來!”她只得針對這一點訴苦:“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因為“更無人”與下面的回答發生了明顯的矛盾。合理的解釋是:老婦說:“家裡再沒有別的男人了!只有個孫子啊!還吃奶呢,小得很!”“吃誰的奶?總有個母親吧!還不把她交出來!”老婦擔心的事情終於發生了,她只得硬著頭皮解釋:“孫兒是有個母親,她的丈夫在鄴城戰死了,因為要餵奶給孩子,沒有改嫁。可憐她衣服破破爛爛,怎么見人呀!還是行行好吧!”(“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兩句,有的版本為“孫母未便出,見吏無完裙”,所以縣吏是要她出來的。)但縣吏仍不肯罷手。老婦生怕守寡的兒媳被抓,餓死孫子,只好挺身而出:“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老婦的“致詞”,到此結束,表明縣吏勉強同意,不再“怒吼”了。
最後一段雖然只有四句,卻照應開頭,涉及所有人物,寫出了事件的結局和作者的感受。“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表明老婦已被抓走,走·時低聲哭泣,越走越遠,便聽不到哭聲了。“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婦一再哭訴、縣吏百般威逼的漫長過程。“如聞”二字,一方面表現了兒媳婦因丈夫戰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聲,另一方面也顯示出詩人以關切的心情傾耳細聽,通夜未能入睡。“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兩句,收盡全篇,於敘事中含無限深情。前一天傍晚投宿之時,老翁、老婦雙雙迎接詩人,而時隔一夜,老婦被捉走,兒媳婦泣不成聲,只能與逃走歸來的老翁作別了。老翁的心情怎樣,詩人作何感想,這些都給讀者留下了想像的餘地。

創作背景

公元758年,為平息安(安祿山)史(史思明)之亂,郭子儀李光弼等九位節度使,率兵20萬圍攻安慶緒(安祿山的兒子)所占的鄴郡(河南安陽),勝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於史思明派來援軍,加上唐軍內部矛盾重重,形勢發生逆轉,在敵人兩面夾擊之下,唐軍全線崩潰。郭子儀等退守河陽(河南孟州市),並四處抽丁補充兵力。杜甫這時剛好從洛陽回華州,途經新安、石壕、潼關等地,根據目睹的現實,寫了一組詩,《石壕吏》是其中的一首。石壕,也叫石壕鎮,河南三門峽東南。吏,小官,這裡指差役。
公元759年(唐肅宗乾元二年)春,已經四十八歲的杜甫,由左拾遺貶為華州司功參軍。他離開洛陽,歷經新安、石壕、潼關,夜宿曉行,風塵僕僕,趕往華州任所。所經之處,哀鴻遍野,民不聊生,這引起詩人感情上的強烈震動。當時唐王朝集中郭子儀、李光弼等九位節度使率步騎二十萬,號稱六十萬,將安慶緒圍在鄴城。由於指揮不統一,被史思明援兵打得全軍潰敗。唐王朝為補充兵力,便在洛陽以西至潼關一帶,強行抓人當兵,人民苦不堪言。這時,杜甫正由新安縣繼續西行,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於是就其所見所聞,寫成這篇不朽的詩作。

新安吏

全文

客行新安道,喧呼聞點兵。
借問新安吏:“縣小更無丁?”
“府帖昨夜下,次選中男行。”
“中男絕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獨伶俜
白水暮東流,青山猶哭聲。
“莫自使眼枯,收汝淚縱橫。
眼枯即見骨,天地終無情!
我軍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豈意賊難料,歸軍星散營。
就糧近故壘,練卒依舊京。
掘壕不到水,牧馬役亦輕。
況乃王師順,撫養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僕射如父兄。”

注釋

  1. 新安:地名。今河南省新安縣
  2. 中男:指十八歲以上,二十三歲以下成丁。這是唐天寶初年兵役制度規定的。
  3. 伶俜:形容孤獨。俜:pīng。
  4. 更:豈。
  5. 次:挨次。

譯文

旅客走在新安縣的大路上,聽到按戶籍冊點兵。
請問新安吏:“難道因新安縣小,壯丁已抽完,才抓這些不成丁的青年?”
“府帖昨夜才下達,並令沒有壯丁就依次抽中男。”
“抽來的中男實在太小了,如可能守住王城呢?”
健壯的中男還有母親相送,瘦小的由於父母在戰亂中去世,可就孤苦伶仃。
河水日夜向東流,青山還留著哭聲呢!
“不要讓眼淚哭乾,收住你們縱橫的淚水。
眼淚哭幹了會露出頭骨,天地都不能改變這悲痛的安排,終歸是無情的。
我們官軍(指九節度使)攻取相州,日夜盼望收復其地。
可是賊心難料(指史思明歸唐,又支援安慶緒),致使官軍潰敗。
就去原先營壘就食(因離洛陽不遠),練兵也依憑著洛陽。
挖掘壕溝也不會深得見水(指勞役不重),放牧軍馬的勞役也還算輕。
何況朝廷官軍是符合正義的,一切必然順利,愛護戰士一目了然。
送行戰士不要哭得那麼悲傷,長官(指郭子儀)本像你們的父兄。”

賞析

“客行新安道,喧呼聞點兵。”這兩句是全篇的總起。“客”,杜甫自指。以下一切描寫,都是從詩人“喧呼聞點兵”五字中生出。借問新安吏:“縣小更無丁?”這是杜甫的問話。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定製:男女十六歲為中男,二十一歲為丁。至唐玄宗天寶三年(744年),又改以十八歲為中男,二十二歲為丁。按照正常的徵兵制度,中男不該服役。杜甫的問話是很尖銳的,眼前明明有許多人被當作壯丁抓走,卻撇在一邊,跳過一層問:“新安縣小,再也沒有丁男了吧?”大概他以為這樣一問,就可以把新安吏問住了。“府帖昨夜下,次選中男行。”官吏很狡黠,也跳過一層回答說,州府昨夜下的軍帖,要挨次往下抽中男出征。官吏敏感得很,他知道杜甫用中男不服兵役的王法難他,所以立即拿出府帖來壓人。講王法已經不能發生作用了,於是杜甫進一步就實際問題和情理髮問:“中男又矮又小,怎么能守衛東都洛陽呢?”王城,指洛陽,周代曾把洛邑稱作王城。這在杜甫是又逼緊了一步,但接下去卻沒有答話。也許官吏被問得張口結舌,但更大的可能是官吏不願跟杜甫囉嗦下去了。這就把官吏對杜甫的厭煩,杜甫對人民的同情,以及詩人那種迂執的性格都表現出來了。
“肥男有母送,瘦男獨伶俜。白水暮東流,青山猶哭聲。”跟官吏已經無話可說了,於是杜甫把目光轉向被押送的人群。他懷著沉痛的心情,把這些中男仔細地打量再打量。他發現那些似乎長得壯實一點的男孩子是因為有母親照料,而且有母親在送行。中男年幼,當然不可能有妻子。之所以父親不來,是因為前面說過“縣小更無丁”,有父親在就不用抓孩子了。所以“有母”的言外之意,正是表現了另一番慘景。“瘦男”的“瘦”已叫人目不忍睹,加上“獨伶俜”三字,更顯得他們無親無靠。懷著無限的痛苦,但卻茫然而無法傾訴,這就是“獨伶俜”三字展現給讀者的情形。杜甫對著這一群哀號的人流淚站了很久,只覺天已黃昏了,白水在暮色中無語東流,青山好像帶著哭聲。這裡用一個“猶”字便見恍惚。人走以後,哭聲仍然在耳,仿佛連青山白水也嗚咽不止。似幻覺又似真實,使讀者驚心動魄。以上四句是詩人的主觀感受。它在前面與官吏的對話和後面對征人的勸慰語之間,在行文與感情的發展上起著過渡作用。
“莫自使眼枯,收汝淚縱橫。眼枯即見骨,天地終無情!”這是杜甫勸慰征人的開頭幾句話。本來中男已經走了,他的話不能講給他們聽。這裡,既像是把先前曾跟中男講的話補敘在這裡,又像是中男走過以後,杜甫覺得太慘了,一個人對著中男走的方向自言自語。那種發痴發獃的神情,更顯出他茫然的心理。抒發悲憤一般總是要把感情往外放,可是此處卻似乎在進行收束。“使眼枯”、“淚縱橫”本來可以再作淋漓盡致的刻畫,但杜甫卻加上了“莫”和“收”。“不要哭得使眼睛發枯,收起奔涌的熱淚吧。”然後再用“天地終無情”來加以堵塞。“莫”、“收”在前,“終無情”在後一筆煞住,好像要人把眼淚全部吞進肚裡。這就收到了“抽刀斷水水更流”的藝術效果。這種悲憤也就顯得更深、更難控制,“天地”也就顯得更加“無情”。

創作背景

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冬,郭子儀收復長安和洛陽,旋即,和李光弼、王思禮等九節度使乘勝率軍進擊,以二十萬兵力在鄴城(即相州,治所在今河南安陽)包圍了安慶緒叛軍,局勢十分可喜。然而昏庸的唐肅宗李亨對郭子儀、李光弼等領兵並不信任,諸軍不設統帥,只派宦官魚朝恩為觀軍容宣慰處置使,使諸軍不相統屬,又兼糧食不足,士氣低落,兩軍相持到次年春天,史思明援軍至,唐軍遂在鄴城大敗。
郭子儀退保東都洛陽,其餘各節度使逃歸各自鎮守。安慶緒、史思明幾乎重又占領洛陽。幸而郭子儀率領他的朔方軍拆斷河陽橋,才阻止了安史軍隊南下。這一戰之後,官軍散亡,兵員亟待補充。於是朝廷下令徵兵。杜甫從洛陽回華州,路過新安,看到徵兵的情況,寫了這首詩。

潼關吏

全文

士卒何草草,築城潼關道。
大城鐵不如,小城萬丈余。
借問潼關吏:“修關還備胡?”
要我下馬行,為我指山隅:
連雲戰格,飛鳥不能逾。
胡來但自守,豈復憂西都。
丈人視要處,窄狹容腳踏車。
艱難奮長戟,萬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戰,百萬化為魚。
請囑防關將,慎勿學哥舒!”

注釋

  1. 草草:勞苦的樣子。
  2. 胡:即指安史叛軍。
  3. 要:邀。
  4. 逾:越逾。
  5. 哥舒:人名,哥舒翰

譯文

士卒勞役是多么的艱辛,在潼關要道築城。
大城比鐵還要堅固,小城也有萬丈多。
我請問潼關吏:修道是為了防史思明軍嗎?(這是杜甫明知故問)
潼關吏邀請我下馬步行,為我指著山隅說:
潼關高與雲相連,城上堡壘把城牆區分成一格格戰柵,飛鳥也不能越逾。
胡賊來犯只要守住,哪要擔心西都長安。
您看這個要害的地方,狹窄到只能一輛車子通過。
艱難時刻就拿起長戟防守,因形勢險要,利於防守,萬古守關也只用一人。
“悲哀啊!桃林塞(即潼關之古稱)那一仗,哥舒翰潼關之敗死傷極多,慘死黃河。
請囑咐防守潼關竹將領,謹慎啊!千萬別重蹈哥舒翰倉卒促應戰的覆轍。”

賞析

“借問潼關吏:‘修關還備胡?’”這兩句引出了“潼關吏”。胡,即指安史叛軍。“修關”何為,其實杜甫是不須問而自明的。這裡故意發問。而且又有一個“還”字,暗暗帶出了三年前潼關曾經失守一事,從而引起人們對這次潼關防衛效能的關心與懸念。這對於開拓下文,是帶關鍵性的一筆。
接下來,應該是潼關吏的回答了。可是他似乎並不急於作答,卻“要(邀)我下馬行,為我指山隅”。從結構上看,這是在兩段對話中插入一段敘述,筆姿無呆滯之感。然而,更主要的是這兩句暗承了“修關還備胡”。杜甫憂心忡忡,而那位潼關吏看來對所築工事充滿了信心。他可能以為這個問題不必靠解釋,口說不足為信,還是請下馬來細細看一下吧。下面八句,都是潼關吏的話,他首先指看高聳的山巒說:“瞧,那層層戰柵,高接雲天,連鳥也難以飛越。敵兵來了,只要堅決自守,何須再擔心長安的安危呢!”語調輕鬆而自豪,可以想像,關吏說話時因富有信心而表現出的神采。他又興致勃勃地邀請杜甫察看最險要處:老丈,您看那山口要衝,狹窄得只能容腳踏車通過。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這八句,“神情聲口俱活”(浦起龍《讀杜心解》),不只是關吏簡單的介紹,更主要的是表現了一種“胡來但自守”的決心和“艱難奮長戟”的氣概。而這雖然是通過官吏之口講出來的,卻反映了守關將士昂揚的鬥志。
緊接關吏的話頭,詩人卻沒有贊語,而是一番深深的感慨。因為詩人並沒有忘記“前車之覆”。三年前,占據了洛陽的安祿山派兵攻打潼關,當時守將哥舒翰本擬堅守,但為楊國忠所疑忌。在楊國忠的慫恿下,唐玄宗派宦官至潼關督戰。哥舒翰不得已領兵出戰,結果全軍覆沒,許多將士被淹死在黃河裡。睹今思昔,杜甫余哀未盡,深深覺得要特別注意吸取上次失敗的教訓,避免重蹈覆轍。“請囑防關將,慎勿學哥舒。”“慎”字意味深長,它並非簡單地指責哥舒翰的無能或失策,而是深刻地觸及了多方面的歷史教訓,表現了詩人久久難以消磨的沉痛悲憤之感。
與“三別”通篇作人物獨白不同,“三吏”是夾帶問答的。而此篇的對話又具有自己的特點。首先是在對話的安排上,緩急有致,表現了不同人物的心理和神態。“修關還備胡”,是詩人的問話,然而關吏卻不急答,這一“緩”,使人可以感覺到關吏胸有成竹。關吏的話一結束,詩人馬上表示了心中的憂慮,這一“急”,更顯示出對歷史教訓的痛心。其次,對話中神情畢現,形象鮮明。關吏的答話並無刻意造奇之感,而守關的唐軍卻給讀者留下一種堅韌不拔、英勇沉著的印象。其中“艱難奮長戟,萬古用一夫”兩句又格外精警突出,塑造出猶如戰神式的英雄形象,具有精神鼓舞的力量。

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詩題下有小註:“安祿山兵北,哥舒翰請守潼關,明皇聽楊國忠言,力趣出兵,翰撫膺慟哭,而出兵至靈寶潼關遂失守。”
杜甫原在朝中任左拾遺,因直言進諫觸怒權貴,被貶到華州。乾元元年(758年)底,杜甫暫離華州,到洛陽、偃師探親。第二年三月,唐軍與安史叛軍的鄴城之戰爆發,唐軍在相州(治所在今河南安陽)大敗,安史叛軍乘勢進逼洛陽。如果洛陽再次失陷,叛軍必將西攻長安,那么作為長安和關中地區屏障的潼關勢必有一場惡戰。杜甫從洛陽返回華州的途中經過這裡時,剛好看到了緊張的備戰氣氛,見到戰亂給百姓帶來的無窮災難和人民忍辱負重參軍參戰的愛國行為,感慨萬千,便奮筆創作了不朽的史詩——“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和“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並在回華州後,將其修訂脫稿。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漢族,唐朝河南鞏縣(今河南鄭州鞏義市)人,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生活於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杜甫出身在一個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學淵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現理想抱負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則表現他“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間許多作品 反映當時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動亂、揭露統治者的醜惡行徑,從此踏上了憂國憂民的生活和創作道路。隨著唐玄宗後期政治越來越腐敗,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貧困失望的境地。在顛沛流離的生活中,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繫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乾雲。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