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子天王圖

送子天王圖

《送子天王圖》(又名《天王送子圖》、《釋迦降生圖》)是唐代吳道子根據佛典《瑞應本起經》創作紙本墨筆畫,一說宋人摹本。該作現藏於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

全圖分為三個部分:第一段描繪一位王者氣度的天神端坐中間,兩旁是手執筋板的文臣、捧著硯台的仙女,以及仗劍圍蛇的武將力士面對一條由二神降伏的巨龍。第二段畫的是一個踞坐在石頭之上的四臂披髮尊神,身後烈焰騰騰。神像形貌詭異,頗具氣勢,左右兩邊是手捧瓶爐法器的天女神人。第三段即《釋迎牟尼降生圖》,內容是印度淨飯王的兒子出生的故事。從畫面上,可以看到釋迎牟尼降生時,他的父親抱著他到寺廟朝謁見自在天神的情景。

此圖寫異域故事,而畫中的人、鬼神、獸等卻完全加以中國化、道教化,當是佛教與中國本土變化至唐日趨融合之勢所致。此圖意象繁富,以釋迦降生為中心,天地諸界情狀歷歷在目,技藝高超,想像奇特,令人神馳目眩。該圖著色較淡,近乎白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送子天王圖
  • 外文名:Born of Gautama Buddha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者:吳道子
  • 畫作類型:墨筆畫
  • 規格:縱35.5厘米,橫338.1厘米
  • 現收藏地: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
  • 材質:紙本
畫作內容,創作背景,藝術鑑賞,名家點評,後世影響,歷史傳承,作者簡介,

畫作內容

吳道子《送子天王圖》全景吳道子《送子天王圖》全景
《送子天王圖》按照故事情節可分3段,前段描寫送子之神及其所乘瑞獸與天王及侍從天女等。有兩位天神力士正試圖拖住賓士的瑞獸,氣氛緊張而愉快。天王神態威嚴,雙手按膝,密切注視眼前的瑞獸,好似完成某一重大決斷而呈現出較為輕鬆的沉思情形。天王左右則有文武侍衛環拱侍立,或圍蛇,或仗劍,或執筆書寫。前面一武臣緊張注視,手握劍柄以防不測,文臣端然肅立,手執毛筆、笏板,正預備書寫,面色凝重。天王身後天女則神態安詳,或磨墨,或手持器物,恭敬肅立於身後。此處天王和瑞獸之間的緊張關係成為前段畫面的中心,天王的嚴肅凝視與瑞獸的咆哮欲行形成強烈的對立,緊張的氛圍大有一觸即發之勢,扣人心弦。
中間一段則作如來護法神大自在天端坐石上情形。大自在天作四臂披髮形象,踞坐石上,背後烈焰騰騰,火焰中現出虎、象、獅、龍、鳥頭,形貌詭怪,左右作有捧花瓶、香爐法器的天女和執帚天神。
畫幅後一段繪淨飯王抱持嬰兒正穩步前行中,摩訶波闍波提夫人拱手相隨,後面一侍者肩扇在後。無能勝明王作跪伏禮拜狀,來迎接釋迦牟尼佛的到來。無能勝明王一見佛祖便低眉跪拜,襯托出新生嬰兒的無限尊貴。

創作背景

時代背景
吳道子生活的年代,正是唐代國勢強盛,經濟繁榮,文化藝術飛躍發展的時代。唐代的東西兩京—洛陽和長安,更是全國文化中心。畫家們上承閻立本、尉遲乙僧,群星璀璨,繪畫之盛,蔚為大觀。吳道子吸收民間和外來畫風,確立了新的民族風格,即世人所稱的“吳家樣”。與此同時,佛道內容經南北朝畫風的滲透融合,至唐代而發生了巨大變化,集中表現在吳道子筆下的釋道人物身上,便產生了宗教藝術與“吳家樣”的完美結合。《天王送子圖》正是在這種條件下誕生的。
作者考證
《送子天王圖》原作無印款,根據卷後南唐待詔曹仲玄的題語和北宋李公麟節錄的《瑞應經》,一直被認為是唐代吳道子的作品。但學術界對此仍是眾說紛紜。

藝術鑑賞

人物刻畫
圖分二段,前段有兩位騎著瑞獸之神賓士而來,天王雙手按膝,神態威嚴。隨臣侍女態度安祥,武將則欲撥劍以防不測。人物雖多,表情名異,一張一弛,很有節奏起伏。後段淨飯王抱著初生的釋迦,從姿勢看,淨飯王是小心翼翼的。王后緊跟其後,一神驚慌拜迎,人物身份、心理、形態刻畫入微,很好地反映了人物之間的衝突和矛盾。
圖中繪人物、鬼神、瑞獸二十多個,人物則天王威嚴,大臣端莊,夫人慈祥,侍女卑恭,鬼神張牙舞爪,瑞獸靈活飛動,極富想像力而又畫得極富神韻。就這兩部分來看,激烈與平和,怪異與常態,天上與人間,高貴與卑微,疏與密,動與靜,喜與怒,愛與恨,構成比照映襯又處處交融相合。天女捧爐、鬼怪玩蛇、神獸伏拜的另一部分內容,則將故事的發展表現出了層次,通過外物的映襯將主要人物的內在心態很好地表現出來。獨特的“吳家樣”線描,粗細頓挫,隨心流轉,無論是表現人物的衣紋、鬼神的猙獰,還是描繪閃爍的火光,都表現得生動貼切,遊刃有餘。
《送子天王圖》局部圖《送子天王圖》局部圖
其人物有“八面,生意活動”,“虬須雲鬢,數尺飛動,毛根出肉,力健有餘。”“天衣飛揚,滿壁飛動”,設色亦服從於形象的塑造,“朱粉厚薄皆見骨高下,而肉陷起處”,還創造了一種淡著色法,“其傅采於焦墨痕中略施微染”,被稱為“吳裝”。吳道子早年的畫“行筆差細”,比較工細,中年“行筆如蓴菜條”,出現了蘭葉般的變化,他把張僧繇的“筆才一二,象已應焉”的“疏體”加以發展。用線時“離披其點畫”,設色“敷粉簡淡,淺深暈成”,不再追求絢麗,“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毫放之外”,落筆雄勁,氣勢博大。他還有著極為熟練的技巧,不需粉工,並記在心,畫人物“如燈下取影,逆來順往,橫斜平直,各相乘除,得自然之數不差毫末”。
在此畫中,除了線的運動外,人物眼神也透視出內在心理的虔誠與中國傳統理想君王形象的端莊。他善於使形象達到“守其神,專其一”,以致“竊眸欲語”,顯示了高度技巧與功力。
技巧
這幅作品的描繪技法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在畫面布局上,將人物分組安排,使塊面產生大小、鬆緊變化,而組與組之間又相互關聯、照應二是採用對比手法來烘托主題。三是畫面線條極富特色、線條的輕重節奏與粗細變化,使線條具有動感與生命力;四是作品不著顏色,以“墨蹤為主”,改變了傳統重彩畫法,為白描畫、水墨畫的出現與發展奠定了基礎。
起落轉折的蘭葉成為了畫面人物的裙帶衣褶、表現各異的線條來表現神怪和婦女之間不同的肌膚特點……從《送子天王圖》用墨、運筆方面來看吳道子作畫的行筆堪稱勁利,在整個畫面的細節處理方面,吳道子也堪稱完美。除了細節、線條等的處理之外,從整體上來看,《送子天王圖》的天神、帝王、嬰兒、隨從侍女、神怪等的服飾、造型已經完全走向了漢民族的本土化。儘管這幅圖所表達的宗教教義與之當時的主流宗教完全不同,但吳道子卻堅持運用中國畫的繪畫技巧、用當時的世俗化來展現自己的作品。這不僅僅體現了吳道子畫工的精湛,更能看出他的超前眼光、藝術直覺、審美表達。佛陀、菩薩等等原本是佛教中的形象,而在中國本土宗教的道教中就成為了天尊、星君等。在這幅圖中,畫面中君土后妃等的形象則成為唐代上層貴族的真實寫照,從服飾、神態、舉止等方面來看,中國唐代皇帝及后妃的形象乃是融於淨飯王、摩耶夫人的形象之中;其他的侍女、官員的造型也與當時盛唐的宮女、官員等都十分相似。值得一提的是,圖中的瑞獸也似乎是中國圖騰龍的變形。
《天王送子圖》技法首重線條和用筆,行於所當行,止於所當止,故線條流轉隨心,輕重頓挫合於節奏,以動勢表現生氣,具有疏體畫的特性,是典型的“吳家樣”。《天王送子圖》這幅畫反映了吳道子的基本畫風,他打破了長期以來歷代沿襲顧愷之的那種遊絲線描法。吳道子開創蘭葉描,用筆講究起伏變化和內在的精神力量。
吳道子在創作《天王送子圖》時,深受隋唐佛教壁畫的影響,常常以大片的紅、綠、黃等暖色著於人物之上,整圖色彩鮮艷華麗,畫中人物均身著華美服裝,體現出高貴,莊嚴的氣質。另外在光線的運用上,主要人物—如天王、聖嬰、摩耶夫人等與隨從等次要人物用光較協調,起到突出主體,兼顧其餘的作用。

名家點評

明代書畫收藏家張醜《清河書畫舫》:“吳道子《送子天王圖》,紙本,水墨真跡,是韓氏(存良)名畫第一,亦天下名畫第一。”

後世影響

在《天王送子圖》,吳道子打破了長期以來沿襲的顧愷之等人“緊勁聯綿,如春蠶吐絲”那種遊絲描法,開創了蘭葉描。《天王送子圖》開創了中國宗教畫本土化的新時代,給日後的宗教題材繪畫尤其是佛教壁畫帶來深刻的影響。

歷史傳承

《送子天王圖》未見有明代以前的任何記載,自明清以來被認為是吳道子真跡,然而現代學者表示懷疑,估計它是宋人摹本,或吳道子傳派高手的作品。
《送子天王圖》先為日本阿部考次郎家藏,後歸大阪市立美術館。

作者簡介

吳道子(約680—759年),唐代畫家。畫史尊稱畫聖。又名道玄。漢族,陽翟(今河南禹州)人。約生於永隆一年(680) ,卒於乾元元年(758)前後。少孤貧,初為民間畫工,年輕時即有畫名。曾任兗州瑕丘(今山東滋陽)縣尉,不久即辭職。後流落洛陽,從事壁畫創作。開元年間以善畫被召入宮廷,歷任供奉、內教博士、寧王友。曾隨張旭、賀知章學習書法,通過觀賞公孫大娘舞劍,體會用筆之道。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鳥獸、草木、樓閣等,尤精於佛道、人物,長於壁畫創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