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青瓷

六朝青瓷

六朝青瓷在中國陶瓷史上,占有十分特殊的地位,它上承漢代瓷器創造的成就,下為隋唐青釉瓷器鼎盛期奠定了基礎,在中國古代陶瓷發展史上起著承前啟後的重要作用。

東漢以後,是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接著有西晉與東晉的前後交替,再就是北朝的北魏、北齊、北周和南朝的宋、齊、梁、陳國家分裂;割據愈演愈烈。但是作為新興產業的瓷器生產卻在偏安江左的小國中漸漸發展起來——這就是著名的六朝青瓷。所謂“六朝青瓷”是指當時生產於江南地區的青瓷器。這六個朝代分別是:三國時期的吳、東晉(包括西晉)及南朝的宋、齊、梁、陳等。“六朝”的都城都在建業(今南京市)。六朝青瓷上承東漢青瓷,下接唐宋青瓷,具有承上啟下之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六朝青瓷
  • 性質:器件
  • 類型:陶瓷
  • 初始年代:漢代
產地,越窯,甌窯,婺州窯,洪州窯,岳州窯,造型,魂瓶,青瓷羊,獅形器,雞首壺,虎子,唾壺,裝飾,捏塑,模印貼塑,刻劃壓印,點彩和彩繪,

產地

瓷器的產地俗稱“窯口”,主要是近、現代考古和文物工作者根據古代文獻記載,通過窯址調查和科學發掘逐步了解和認識的。關於六朝青瓷的窯口,雖然未見於古代文獻記載,但是經過近幾十年的調查與發掘,其來龍去脈已基本清楚了。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地區,以越窯、甌窯婺州窯洪州窯岳州窯最為著名。
六朝青瓷

越窯

越窯,又稱“越州窯”,因其地唐代屬越州而得名。創燒於東漢,至北宋時期逐漸衰落。其名始見於唐代文人的記載,如有“茶聖”之譽的唐代大文豪陸羽在其論茶專著《茶經》中就有“碗,越州上……”的記載。三國吳時越窯屬會稽郡管轄,窯址主要分布在寧波、餘姚、上虞、紹興、蕭山一帶。越窯青瓷的特點,是胎質細膩緻密,胎色青灰(類似現代優質青磚);釉質瑩潤具有玉質感,釉色為深綠色,色澤純正;胎釉結合緊密,無開片,釉不易剝落。其代表作品有浙江慈谿市文物管理處收藏的東晉青瓷蛙形尊(圖1)。此尊高19.7厘米,口徑16.1厘米。造型為直口、圓腹、平底。肩部前後左右分別貼塑蛙首、蛙尾和四肢。蛙首突起,雙目圓睜,有咄咄逼人之勢;四肢彎曲,呈躍躍欲跳之態。充分表現出六朝時期越窯工匠高超的捏塑技藝。

甌窯

“甌窯”的名稱出現在清代。清人藍浦的《景德鎮陶錄》就有“甌,越也,昔屬閩地,今為浙之溫州府,自晉已陶,其瓷青……”甌窯的燒造歷史東漢——宋。三國時屬臨海郡永寧縣。窯址分布於今溫州市的永嘉、樂清、瑞安等地。甌窯青瓷的特點,是胎質不及越窯細膩,胎色較白,白中帶灰;釉層較薄,透明度高,釉色淡青或青中帶黃,胎釉結合不夠緊密,有細小開片,釉易剝落。甌窯精品是浙江省博物館收藏的東晉青瓷牛燈(圖2)。該燈胎色灰白,施青釉,釉色青中帶黃,釉面有細小開片,胎釉結合還比較緊密。高13.4厘米,底徑17.5厘米。燈座呈淺盤形,燈柱上塑有一黃牛。牛作匍匐狀,雙眼、嘴部點褐彩,雙目炯炯有神。造型生動,形象逼真,是甌窯青瓷中極為罕見的上乘佳作。
東晉青瓷牛燈(圖2)東晉青瓷牛燈(圖2)

婺州窯

“婺州窯”一詞最早見於《茶經》:“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婺州窯的燒造歷史也是東漢——宋。三國時屬會稽郡管轄,孫吳寶鼎元年置東陽郡。窯址分布在今浙江省金華市的金華、武義、東陽、義烏四縣。婺州窯青瓷的特點,是胎質比較粗糙,胎色淺灰;釉色為淡青色,亦有青灰或青中泛黃者;釉層厚薄不均,常常凝結成芝麻點狀;釉面密布細小開片,裂紋處往往有奶黃色結晶析出。代表作品是金華市博物館藏的西晉青瓷狗盆。

洪州窯

洪州窯之名也是出現在唐人的文獻中,如《茶經》就稱:“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陸羽從飲茶的角度對唐代的洪州窯瓷器頗有微詞,但是洪州窯的燒瓷歷史卻也可以上溯到六朝時期。1977年,江西省博物館在豐城縣曲江公社羅湖大隊發現了六朝至唐代的青瓷古窯遺址。三國時豐城屬吳國的豫章郡。洪州窯青瓷的特點,是胎質細膩,胎色呈青灰或灰白色;釉色有青綠、米黃或黃綠等,釉面開冰裂紋;胎釉結合不夠緊密,釉易剝落。江西省博物館藏有一件東晉青瓷雞首壺,是洪州窯的典型器:壺高29.6厘米,口徑13.6厘米,底徑12.5厘米。造型為盤口、長頸、削肩、平底。頸部飾有兩道凸弦紋,肩部附一對豎耳,前後分塑雞首和雞尾,腹部刻有雙勾仰覆蓮瓣紋。

岳州窯

岳州窯,因窯址在今天的湖南省湘陰縣,所以又稱“湘陰窯”。燒造歷史西晉——五代。還是《茶經》說:“越州瓷、岳州瓷皆青,青則益茶。”從這段文字看,陸羽對唐代的岳州窯還是比較推崇的。岳州窯創燒於西晉,其時地屬荊州長沙郡管轄。岳州窯青瓷的特點是胎質比較細膩,釉色青黃,多開片,釉層厚薄不均且易剝落。岳州窯青瓷傳世作品較少,最為典型的器物為1958年長沙金盆嶺西晉永寧二年墓出土的一批青瓷俑。根據造型不同可分為對座文吏俑、持刀俑、執盾俑、騎馬俑、騎馬樂俑等。
六朝青瓷的其它窯口還有浙江的德清窯,江蘇宜興的均山窯(又稱“南山窯”),福建的懷安窯、瓷灶窯,四川的邛崍窯,山東淄博的寨里窯,等等。

造型

圓器——盤、碗、壺、罐、缽、四系罐、唾壺。
動物造型——青瓷羊、獅形器、熊形燈、神獸尊、雞籠、狗盆、豬圈、虎子、蛙盂、兔盂 。
人物造型——男俑、女俑、佛像、仙人。
六朝青瓷不但產地幅員遼闊,造型也是豐富多彩。按用途的不同可分為冥器、日用器、陳設器、文房用具等。冥器又稱“明器”,是古代人專門用來隨葬的用具。六朝青瓷中魂瓶、神獸尊、雞籠、狗盆、豬圈屬於此類。日用器有盤口壺、缽、四系罐、唾壺以及各式盤、碗之類。香熏、青瓷羊、獅形器等屬陳設器。瓷質文房用具出現於六朝時期,瓷硯、水盂、蛙盂、兔盂等都是文房用具。

魂瓶

魂瓶是六朝青瓷中最典型的器形之一,也是六朝青瓷所特有的造型之一。因出土時有些還裝有穀子,所以又叫“穀倉罐”,也有稱之為“堆塑罐”。魂瓶一般分為上下兩個部分:上面是堆塑一些喪葬或祭祀場面,有樓閣人物、飛鳥走獸等。在屋宇飛鳥之間還常有五隻圓罐若隱若現,中間一隻較大,四周四隻較小。所以有人認為魂瓶是從五連罐演變發展而來的。魂瓶流行於東吳到西晉時期。魂瓶上的各種造型都是手工捏塑成型,工藝比較複雜。因此都出土於大地主或王公貴族墓葬,是當時江南地區莊園經濟、風俗習慣以及宗教信仰的一個縮影。

青瓷羊

青瓷羊,是流行於東吳和東晉之間的六朝青瓷典型器。羊是一種性情特別溫順的動物。羊又與“祥”諧音,所以古代人就用它來表示幸福和吉祥。青瓷羊的造型借鑑於漢代的青銅器。河北滿城中山王劉勝墓中就曾出土過一件青銅羊形燈。關於青瓷羊的用途,目前仍說法不一:一說是照明用的燭台,另一說是盛水用的水注。六朝時期的青瓷羊比魂瓶更加稀少,並且有“綿羊”和“山羊”之分。東吳和西晉時青瓷羊造型豐滿圓潤,腹部飽滿,形體較大,被稱之為“綿羊”;東晉時的青瓷羊造型瘦弱纖細,腹部內收,形體較小,下齶還貼塑有鬍鬚,所以被稱之為“山羊”。近年來浙江的上虞、寧波、蕭山以及廣東的潮州、饒平等地紛紛出現仿製的六朝青瓷,收藏家們須格外小心,謹防上當受騙。鑑別真假六朝青瓷應從青瓷的胎、釉、成型工藝等方面入手:
1.胎:真品一般胎質細膩、堅硬,瓷化程度高,胎壁比較薄,分量也較輕。仿品恰恰與之相反,胎質粗糙、鬆軟,瓷化程度低,胎壁較厚,分量重。
2.釉:真品一般施釉均勻,釉層較薄,釉色往往青中帶黃,常有剝釉現象。仿品施釉厚而不均,常有聚釉現象,釉色青中帶灰,有較強的玻璃光澤。
3.成型工藝:真品,圓器拉坯手法嫻熟,造型端莊秀麗,胎壁厚薄均勻,底足常有拋物線形的線割痕。青瓷羊、獅形器、虎子等琢器以左右兩片手工捏塑後貼上成型,接縫不明顯。仿品,圓器拉坯手法生硬,造型呆板,胎壁厚而不均,底足無線割痕。琢器多用合模範制,有明顯的“哈複線”。

獅形器

獅形器,又稱“獅形水注”或“獅形燭台”,也有人稱之為“青瓷辟邪”,是六朝青瓷中又一種獨特的動物造型。它的尺寸比青瓷羊要小一些,但數量卻比青瓷羊要多一些。造型為昂首、垂尾,背部設有柱形圓孔。下齶的鬍鬚和背部的棕毛均歷歷在目。根據姿勢的差異可以分為立式和臥式兩種。立式較為少見,臥式較為常見。獅形器的腹部兩側大多刻有陰線羽翼紋,少數器物則飾以凸起的勾雲紋。

雞首壺

雞首壺,又稱“天雞壺”。西晉到南朝青瓷中常見的器形之一。它是從盤口壺演變而來的,為當時流行的一種水具。開始僅僅是為了美觀而在盤口壺的肩部貼塑一隻小小的雞頭,再在與之相對應的位置貼上雞尾。因此,早期雞首壺的雞頭部是封死的,後來為了出水的方便,才在雞的嘴裡開了一個洞,於是雞首便成了壺嘴。雞首壺的演變規律是時間越早,壺身和雞首越短;反之時間越晚,壺身和雞首就越長。西晉雞首壺器形較小,雞首無頸,匍匐於器身,肩部常貼條形雙系和模印網狀斜方格紋。東晉雞首壺器形較大,器身渾圓,雞首加長,肩部貼橋形雙系和飾雙弦紋或水波紋,雞尾被上接壺口的圓柄所取代。南朝雞首壺身首頎長,雞冠高聳好似雄雞正在啼鳴,壺身陰刻蓮瓣紋是它的又一特色。

虎子

虎子,水具。因口部或柄處塑有虎頭而得名。虎子起源於漢代,東漢時期就有漆虎子和釉陶虎子。1955年,南京中華門外趙士崗一座三國時期的吳墓中出土了一件聞名中外的青瓷虎子。這件虎子不僅造型獨特而且其腹部還刻有“赤烏十四年會稽上虞師袁宜作”銘文。這段文字表明了該虎子的製作時間、地點和作者,是目前所見最早的帶有銘文的瓷器之一。六朝青瓷虎子有長形和圓形之分,吳、西晉和南朝多為長虎子,東晉則以圓虎子居多。一般來說時間越早,虎頭貼塑越明顯,東晉和南朝虎子已基本不見虎頭裝飾了。

唾壺

唾壺,又稱“渣斗”,是貴族階層承唾或盛放魚刺骨渣的用具。六朝青瓷唾壺的器形都不大,但造型和裝飾都非常講究,尤其是西晉時期。西晉青瓷唾壺的肩腹部經常戳印連珠紋和菱形紋,並且還等距離的貼印鋪首、佛像、鳳凰、辟邪等。東晉唾壺器形稍大,為廣口扁腹,一般不加裝飾。南朝唾壺腹部更加扁圓,印有凸起的蓮瓣紋。
六朝青瓷的造型還很多,如盤口壺、蛙形水盂、兔形水盂、四系罐、水井、豬圈、狗盆、雞籠、扁壺、香熏、瓷硯、瓷灶、瓷俑、耳杯、蓮花尊以及碗、盤、杯、燈,等等。

裝飾

作為瓷器成熟標誌的六朝青瓷不僅造型豐富多姿,而且裝飾手法也多種多樣。從工藝手法上可以分為兩大類,即胎裝飾和彩裝飾。六朝青瓷絕大多數是用胎裝飾,其中有立體的捏塑、淺浮雕狀的模印貼塑以及平面的刻、劃、壓印等手法。彩裝飾僅有釉下點褐斑和釉下繪褐彩兩種。

捏塑

捏塑,又稱“堆塑”。是用手工捏塑一些立體的人物、動物以及亭台樓閣等然後貼上在器體上。如魂瓶上極為繁雜的祭祀場面都是一個一個用手工捏塑成型後再貼上上去的。再如雞首壺上的雞首,蛙形水盂上的蛙頭,雞籠、狗盆、豬圈中的雞、犬、豬等都是手工捏塑裝飾。

模印貼塑

模印貼塑,簡稱“貼花”。是先將小塊泥料在模具中成型後,再貼塑於器物的表面。這種裝飾手法在西晉青瓷上使用非常普遍。如在唾壺、盤口壺、青瓷缽、青瓷洗、青瓷簋、魂瓶的肩部貼塑的鋪首(即獸頭)、佛像、鳳凰、辟邪和羽人騎獸等都是此類裝飾。其中以鋪首紋最為常見,其餘的佛像、鳳凰、辟邪、羽人騎獸等都比較少見。除魂瓶外,一般是在器物的肩部等距離的貼上三個同樣的紋飾。亦有極少數例外者,筆者就曾見過一隻西晉青瓷唾壺的肩部分別貼有鋪首、佛像和辟邪各一,十分獨特,應屬工匠別出心裁的產物。

刻劃壓印

刻劃壓印,如果說前兩種裝飾手法屬於立雕和浮雕的話,那么這裡這裡所要介紹的刻劃壓印就是屬於平面的裝飾了。刻劃是用極細的竹刀在器物的表面刻劃線條和圖案作為裝飾。如東吳、西晉青瓷羊、虎子和獅形器腹部的羽翼紋,東晉圓器肩部常見的弦紋,南朝青瓷上常見的陰線蓮瓣紋等都是刻劃裝飾。壓印裝飾由來已久,新石器時期晚期出現於長江中下游地區的印紋硬陶,就是一種在器表壓印各種幾何形紋飾的陶器。東漢到東吳早期青瓷罐上仍然保存著壓印的麻布紋裝飾;東吳晚期到西晉時期一些盤口壺、雞首壺、唾壺、青瓷缽、青瓷洗、青瓷簋的肩部或外壁上部常壓印有一周斜方格紋,以及青瓷水盂上常見的通體菱形紋飾等,都是從東吳早期青瓷罐上的麻布紋演變而來的。

點彩和彩繪

點彩是西晉晚期出現的釉下彩裝飾,東晉的青瓷圓器上經常使用這種裝飾。多在器物的口沿上用濃重的氧化鐵等距離的點上一些褐色斑點,以改變青瓷的單一色調,起到畫龍點睛之作用。彩繪顧名思義是用一些礦物顏料在器物的表面進行繪畫,它具有很強的藝術效果。新石器時代流行的彩陶就是中國最早的彩繪裝飾。瓷器上的彩繪裝飾有釉上彩和釉下彩之分。釉上彩是在釉上進行繪畫,最早出現在宋代;釉下彩出現於東吳,1983年在南京中華門外長崗村一座吳墓中出土了一件十分精美的青瓷釉下彩盤口壺。此壺的出土,標誌著彩繪瓷器的誕生。
綜觀六朝青瓷的裝飾特點,一般來說東吳早期,崇尚簡約、樸素,裝飾技法簡單明快。常見壓印和刻劃的麻布紋、弦紋、水波紋、葉脈紋以及貼塑的鋪首、蛙紋等。東吳晚期和西晉時期裝飾技法顯著增多,捏塑、模印貼塑、刻劃壓印應有盡有。常見圖案,有捏塑和貼塑的各種人物、動物,如佛像、羽人騎獸、鋪首、鳳凰、辟邪等;壓印的網紋(斜方格紋)、連珠紋和連續的菱形紋飾等等。東晉時期青瓷紋飾又重歸簡樸,僅有少量的刻劃弦紋、水波紋、羽翼紋以及褐色點彩等。南北朝時期,由於佛教的盛行,青瓷上大量出現各種蓮瓣紋,或刻劃,或模印。特別是1972年南京麒麟門外靈山南朝梁代大墓中出土的青瓷大蓮花尊,通體模印、多重高浮雕蓮瓣紋,巍巍壯觀,將六朝青瓷的製作推向高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