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水產跨越工程的實施意見

2010年3月29日,六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以六政辦〔2010〕18號印發《關於水產跨越工程的實施意見》。該《意見》分主要目標、發展重點、保障措施3部分。

發展重點是:加快優勢區域水產發展;培育壯大水產龍頭企業;推進水產種苗體系建設;改善水產基礎設施條件。

信息公告,主要內容,

信息公告

2010年3月29日,六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關於水產跨越工程的實施意見》。

主要內容

六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水產跨越工程的實施意見
六政辦〔2010〕18號
各縣區人民政府,試驗區管委,市政府有關部門、有關直屬機構:
為認真貫徹落實《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農委關於實施水產跨越工程意見的通知》(皖政辦〔2009〕108號)要求,經市政府同意,現就推進我市水產跨越工程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主要目標
以農民增收、產業增效為核心,堅持優質、高效、生態、安全原則,立足水產資源優勢,到2015年,全市水產品總產量36萬噸,年均增長6%;水產經濟總產值38億元,年均增長8%;水產品加工、流通業產值占水產經濟總量的30%以上;農民人均水產純收入占同期農民增收的10%以上。
二、發展重點
(一)加快優勢區域水產發展。整合資源,促進國有水面使用權有序流轉,扶持養殖大戶開展適度規模經營,加大項目爭取力度,促進產業集聚,形成產業規模,全面提高水產綜合生產能力。建設壽縣、霍邱兩縣沿淮創匯水產經濟產業帶和優勢水產品基地;建設舒城、霍山金寨水庫群有機魚養殖區,金安、裕安、葉集丘崗庫塘特色養殖區,沿淮湖泊名優水產養殖區,城市郊區休閒水產區等四大養殖區;規範引導黃蟮、龍蝦鮰魚生產,形成區域品種經濟。壽縣、霍邱縣躋身全省水產強縣,舒城縣邁入全省水產大縣行列。
(二)培育壯大水產龍頭企業。實施“外向帶動”戰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推進優勢互補,壯大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萬佛湖水產總公司綜合經濟實力,帶動全市六大水庫有機魚生產,形成萬噸以上年生產規模,建設華東地區最大有機魚生產基地;扶持霍山恆興烤鰻廠、壽縣華祥食品有限公司、霍邱龍華水產加工廠等一批省、市級農業產業化水產加工企業,著力在精深加工、多層次加工、高檔次加工等方面取得突破,提高產品質量,提升產品檔次,提高水產品加工能力和水平,形成水產加工產業集群。
(三)推進水產種苗體系建設。新建舒城萬佛湖水產良種場,改擴建壽縣安豐塘漁場、霍邱縣水門塘水產良種場、舒城縣水產良種場、葉集三元興武綜合養殖場等一批省、市級水產良種場及配套規模化苗種生產基地,支持建設一批水生野生保護動物馴養繁育基地,提升水產苗種綜合生產能力。
(四)改善水產基礎設施條件。以池塘環境修復為重點,爭取把金安區城北鄉商品魚基地,壽縣東大圩漁場、肖嚴湖漁場,霍邱縣范橋鄉池塘精養帶等四個連片池塘精養基地列入國家投資池塘環境修復改造項目,改善池塘條件,渠系配套,排灌分離,修復池塘生態,發展設施水產業、規模水產業。
三、保障措施
(一)組織水產科技創新。圍繞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和先進適用技術推廣,深化水產科技推廣體系改革,穩定和健全水產技術推廣機構,增強公益性服務職能。在優勢產區有針對性地推廣一批成套技術,通過建設水產標準化科技示範場、無公害水產品養殖基地,組織推廣套用水產健康養殖技術、設施化集約精養技術、種苗繁育及小網箱養殖等技術,鼓勵專業大戶和龍頭企業圍繞基地建設,建立自我服務的科技推廣服務網路,支持水產技術人員興辦或領辦民營服務組織,採取技術轉讓、合股經營等多種形式,加快養殖技術的示範、推廣,逐步形成一個社會化的養殖技術推廣體系。
(二)強化水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切實加強對養殖環節的質量管理和水產環境質量、藥物殘留等方面的監測管理,發揮水生動物病害監測機構作用,提高對水生動物疫情的防控能力。通過對養殖主產區、批發市場及企業加工水產品質量狀況定期檢測,實現檢驗檢測工作的制度化、規範化。進一步加強水產品質量認證,繼續抓好無公害水產品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促進無公害水產品、綠色水產品發展。以水產養殖、加工標準為重點,選擇市場占有率高的大宗水產品,加快制定和完善水產品質量安全行業標準,鼓勵出口加工企業建立與出口國技術標準和市場準入相適應的標準體系,按照國際質量標準組織生產,實現水產品種、養殖、加工、銷售全過程的標準化管理。
(三)保護水產生態環境。貫徹落實《中國水生生物資源養護行動綱要》,大力推廣水產健康養殖,改變單純“以水養魚”觀念,樹立“以水養魚、以魚養水”新觀念,發展健康水產業。建立水生野生水產資源保護制度,加強水產自然保護區建設,加大對水生野生保護動物的保護力度,對淮河六安段等9處45萬畝大水面實施禁漁期、禁漁區制度,爭取建設2-3個國家級沿淮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擴大對開放型、流域型水域增殖放流規模。依法打擊各種損害水產資源作業行為,堅決查處水產水域污染事故,保護和改善水生生物的生存環境。
(四)加大漁業行政執法力度。規範漁政執法隊伍建設,建立健全基層漁政執法機構。更新漁政執法裝備,改善辦案條件,嚴格漁政執法監督。強化水產安全生產和水產品質量安全依法監管,重視水生生物疫病檢驗監測。進一步推進養殖證制度建設,加強漁船漁港監督管理,做好水產燃油補貼發放工作,嚴格控制機動漁船數量,有效開展節能減排。全面落實漁業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漁業安全生產長效機制,確保漁業安全生產,做到依法治漁、依法興漁。
(五)落實水產發展扶持政策。拓寬投資渠道,加大水產投入,為水產發展提供資金保障。各級發展改革部門要會同水產主管部門積極申報爭取國家和省級投資項目,支持水產良種引進、繁育、示範與推廣,加強優質安全水產品生產示範基地建設。建立對實施水產跨越工程激勵機制,積極爭取省水產大縣獎勵資金,重點縣區要適當安排水產發展引導資金,並安排適當資金用於以獎代補。農業綜合開發、扶貧、庫區移民資金要適當向水產傾斜。金融部門要逐步增加對水產養殖、流通服務和加工領域的資金支持,特別是對加工出口企業及其訂單生產基地,給予有效的貸款支持。其他各有關部門都要結合各自職責,積極支持水產建設,主動配合做好相關工作,努力形成工作合力。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引導社會資金投入水產生產經營,促進在優勢區域形成全民興漁創業的發展格局。
(六)切實加強對水產工作的領導。各縣區要切實加強對水產工作的領導,建立水產發展工作任期目標責任制,把水產發展納入地方國民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縣區政府目標管理考核內容,擺在現代農業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大局之中,支持水產部門工作,加強水產隊伍建設,組織協調各方面力量,為水產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各級水產主管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切實承擔起推進水產發展的責任,全力以赴抓好各項工作任務的落實。
各縣區要根據本實施意見,結合實際,制定具體工作方案,認真落實相關政策措施,實現全市水產業又好又快發展。
六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二○一○年三月二十九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