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電影(電影)

公路電影(電影)

公路電影(roadmovie),主要是以路途反映人生的一類電影。1969年由丹尼斯·霍普執導,他和彼得·方達主演的《逍遙騎士》在美國瘋狂賣座,並由此產生了一種叫做公路電影的“準類型電影”。一般認為《逍遙騎士》為第一部公路電影。

公路電影(英語:Road Movie)或稱為公路片,是一種將故事主題或背景設定在公路上的電影類型,劇中的主角往往是為了某些原因而展開一段旅程,劇情會隨著旅程進展而深入描述主角的內心世界。

第一部華語公路電影是台灣導演虞戡平執導電影作品《台北神話》,後來又有何平的《國道封閉》,以及李志薔的《腳踏車上路》。另外台灣有一部類公路電影《十七號出入口》,大陸有張楊導演的《落葉歸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公路電影
  • 外文名:Road Moive
  • 或稱:公路片
  • 基本解釋:以路途反映人生的一類電影
電影評論,電影類型,電影結構,誕生與定義,公路電影誕生,公路電影定義,首部電影,經典電影,邦妮和克萊德,我心狂野,末路狂花,天生殺人狂,德州巴黎,玻璃玫瑰,上榜電影,主要元素,意義,2002年韓國同性題材電影,

電影類型

這種電影類型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旅遊文學,或是如《奧德賽》、《埃涅阿斯紀》等的史詩。現代公路電影的劇情鋪排上,往往帶有中古勇者探險故事的影子。公路電影的誕生則可以追溯到二戰後的美國電影,在二戰結束後的幾年內,汽車工業開始在美國迅速發展,汽車也因為成為當時繁榮和青年文化的象徵而登上大映幕,即便如此,公路電影發展成為一種電影類型則是發生在60年代以後,《逍遙騎士》(Easy Rider)和《我倆沒有明天》(Bonnie and Clyde)被認為是公路電影的源頭。

電影結構

公路電影的標準故事模式多半是講述主角在經歷生活上的挫折後,選擇自我放逐的生活方式,之後在一連串的事件後,慢慢地開始學會成長和改變。公路電影的結局在一般傳統上有五個選擇:
主角達成了所希望的“勝利”,返回他們原來出發的地方,變得更聰明睿智。
主角在最後的旅程找到一個新的家園。
主角持續不斷的旅程。
主角因為他們的旅程而無法回家,要么選擇死亡或被殺。
主角在影片結束後進行一段沒有任何意義的短途旅行。

誕生與定義

公路電影誕生

在1969年的美國,一部電影的誕生永遠改變了美國人看待自己國家的方式。由丹尼斯·霍普執導,他和彼得·方達主演的《逍遙騎士》在美國瘋狂賣座,並由此產生了一種叫做公路片的“準類型電影”。

公路電影定義

按照美國的電影類型細分法中,有種roadmovie,即公路電影,雖不能說出它的確切含義,但大體也明白那是怎樣的內容,主要是以路途反映人生。 公路電影身為類型片(genre)的一種,與西部片(frontiermovie)頗有相似之處:兩者都是美國文化特有的產物,兩者描繪的也都是對美國邊疆的探索。
公路電影海報公路電影海報
不同之處在於,西部片的時代背景是19世紀到20世紀初,片中的英雄們騎馬越過遼闊的草原沙漠,公路電影的時代背景則設定在20世紀,車輛成為冒險探索的工具;西部片影片強調人與自然搏鬥而勝利的過程,以及沿途所出現的種種困難險阻,如紅番、狼群、暴風、冰雪等,多半是主人翁需要奮鬥克服的,自然或野蠻的目標。
公路電影>則受到現代主義的影響,主人翁在沿途所遇到的事件與景觀,多半是在為本身的孤獨疏離作註腳;西部電影裡的旅程,是為了主角要完成某一特殊目的而存在.公路電影裡的旅程,則多半是主角為了尋找自我所作的逃離,旅程本身即是目的,而通常發生的結果是這條路把他們帶到空無一物之處(nowhere),他們的自我也在尋找的過程中逐漸消失了。簡而言之,西部片突出個人的冒險刺激,而公路片則反應人的內心情感。

首部電影

《逍遙騎士》Easy Rider 丹尼斯·霍普 1969
就情節而言,《逍遙騎士》是一部非常簡單的電影,由丹尼斯·霍普飾演的比利和彼得·方達飾演的瓦特是兩個典型的嬉皮青年。兩人在倒賣毒品大賺了一筆錢之後,駕著他們的哈雷機車離開洛杉磯,前往紐奧良,目的是尋找一個他們心目中的美國。作為這樣一種追尋的載體,影片至少有一半篇幅都在拍攝沿途的風景,並且配以令人印象深刻的鄉村音樂和搖滾樂。作為觀眾,我們也隨著瓦特和比利一起,領略了美國本土各不相同的風景和人文畫卷。
或許,始於一場犯罪的旅途,從一開始就注定了兩人命運的不幸。但這畢竟是一場尋夢的旅程,因此逍遙騎士們在旅途中遇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各自都極具代表性。其中有心地善良的,曾經也想去尋夢的農場主人,有靠種植大麻維生,過著吉普賽式生活的嬉皮士,有無知卻對他們充滿敵意的小鎮人,也有在看似神聖的建築內經營色情業的老鴇和她的姑娘們。在這些人當中,最令人刻骨銘心的,就是傑克·尼柯爾森飾演的,酗酒成性的律師——喬治漢森
在這個小鎮上,喬治算得上是有臉面的人。他有著令人羨慕的職業,卻決定拋棄這些,與逍遙騎士們一起前往紐奧良。喬治是本片的核心人物,他身上所帶有的那种放盪不羈的氣質,既與瓦特和比利在某些方面有著重疊,又在其它一些方面更多地體現了本片中的核心的問題,那就是:什麼是美國,什麼又是自由?也因此,在旅途中喬治常常會有驚人之語,他時而高談闊論美國對外星人存在的隱瞞,時而輕聲細語著一些對世間事尖銳的批判,做為聆聽者的瓦特和比利則取代了觀眾,默默地在心中為他的言語共鳴。
這樣一個看透了美國式自由的人,卻在漆黑的夜晚中被一些不明身份的人打死。喬治沒有來得及到達紐奧良。他和他的美國一起死在了路上。
《逍遙騎士》中有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道具,就是瓦特和比利的那兩輛大型哈雷機車。在與特寫鏡頭的推移中,我們首先看到的是瓦特將賺來的錢裝入塑膠管,塞進自己機車的油箱裡。接著,我們看到了車身和油箱上面繪滿了美國國旗圖案的哈雷摩托,這輛車還有個貼切的名字,叫做“美國船長”。而瓦特也很配合地穿著背後有星條旗圖案的緊身皮衣。在瓦特騎上機車和比利揚長而去之前,他有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動作。這個丟棄手錶的動作,不僅從畫面上表示了他對於現代時間的丟棄,更從象徵意義上表達了逍遙騎士門重新找回自由的決心。
但是,即使是這樣兩輛承載著夢和自由的機車,也沒能在影片的結尾找到真正的美國。陌生的過客竟然因為看不慣比利的長髮,而對他們舉起了獵槍。本片雖然以三個尋夢者的死亡而告終,但是逍遙騎士們尋找美國的旅途,正是那個時期的美國年輕人們心中疑惑的縮影。作為跨掉的一代,或是失落的一代,他們對於現存世界的厭惡,使得他們義無反顧地面對著前方的未知。

經典電影

邦妮和克萊德

1、《邦妮和克萊德》Bonnie and Clyde
公路片中通常都有不止一個主角。導演們習慣於把兩個或者更多的人湊在一起,通過他們之間的互動製造出更多的戲劇效果。而這些在路上的人也都是各不相同的。在好萊塢公路電影類型化之後,路上最常見的就變成了那些淪落天涯的亡命者們。因為,通常只有亡命者會馬不停蹄地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逃亡本身就是他們唯一的使命,而逃亡的過程在好萊塢導演的手中也變得跌宕起伏。這樣就使劇情本身有了足夠的強度和張力,符合了公路片主流觀眾,也就是年輕人的需要。或許這就是好萊塢攝影棚制度的強大威力,電影創作者們為生計考慮不得不在自己的作品中安置許多的商業元素。這樣也使得公路片具有了眾多類型片的成份,動作片中的驚險刺激,文藝片當中的愛恨情仇,懸疑片當中的峰迴路轉,有關亡命徒的公路電影逐漸成為了此類影片的主流。也因此,我們在公路電影當中常常都能看到亡命天涯的雌雄大盜。《邦妮和克萊德》就是此類影片的典型
阿瑟·潘(Arthur Penn)導演的《邦妮和克萊德》(Bonnie and Clyde),無疑是亡命者公路電影的經典之作。這部電影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而成。Bonnie Parker 和 Clyde Barrow是一對雌雄大盜,在30年代橫行德州,持槍搶劫銀行,最後為警方擊斃,是聳動一時的社會新聞。而阿瑟·潘在1967年所拍的這部電影,用的手法亦頗受爭議。他們搶銀行在電影中被正當化為向當時社會秩序挑戰的行為。30年代美國全國籠罩在一片不景氣的低潮下,失業率急劇攀升,銀行關門,股市崩盤,許多人生計發生問題。當國家機器不能夠保障個人生存時,社會大眾開始對現有的秩序懷疑。Clyde在一間空屋前面看見一家人駐足觀望,依依不捨,詢問之下才知道這原是他們的房子,後來因為付不起貸款被銀行沒收了。激於義憤,Clyde對屋門前銀行的封條開了一槍,而決定開始搶銀行。影片的背景雖是30年代,但其中所表達對現存體制和國家機器不滿的情緒,正好與60年代末美國社會反戰反政府的氣氛相吻合。
事實上兩人並非一路上相依為命,而是有一群同夥跟著:Clyde的哥哥Buck和他的太太Blanche,以及一個會修車的小個子CW。故事的主線即是圍繞在這一夥人之間的衝突上:Clyde與哥哥難兄難弟,感情甚篤,Bonnie和Blanche則勢成水火。因此四人之間呈現微妙的關係:Clyde要維繫和Buck之間“哥兒們”(buddy)的感情,另一方面又要時時安撫Bonnie。Bonnie則經常在追求自由理想和因為愛人所作的犧牲之間掙扎。最後這種緊張關係在Buck被擊斃與Blanche被逮捕後結束。兩人獲得獨處的機會,也達到了完滿的性高潮。然而這還是暗示兄弟哥兒們的關係和男女之間的情愛往往是不相容的。這種主題,常常在以男性為觀眾對向的動作片中。
車子在全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男女主角相遇是因為Bonnie看到Clyde正要偷她媽媽的車,而兩人的結局也是以在車中被亂槍打死而告終。他們每搶劫一次就換一次車,當然一輛比一輛更好更新。車子在本片中不僅是作案逃亡的工具,也正是對物質欲望的投射和通往自由的機器。
最後一幕是暴力美學的經典之作:一群鴿子飛上樹梢,兩人正欣賞一剎那的美感。告密者忽然鑽到車底下。男女主角往樹叢看一眼,心知大勢已去。兩人對望,男主角急速跑向車中,但此時亂槍已起。慢動作,兩人被打成蜂窩。這裡面有許多元素被往後的電影一再借用。大家必不陌生。
《邦妮和克萊德》雖以兩人伏法結束,但這部電影非宣揚“惡有惡報”的陳腔濫調。相反的,它的影像語言的運用是希望我們同情認同死者的。事實上本片推出以後造成極大的爭議。當初被Bonnie和Clyde所殺害的人其家人紛紛指責電影美化了兇手;而另一方面青少年卻奉二人為偶像。飾演Bonnie的菲·唐納薇(Faye Dunnaway)在片中的穿著甚至成為當年最流行的款式。在那個以抗爭、罷課、反戰為風潮的年代,這部電影的確亦有推波助瀾的效果。

我心狂野

2、《我心狂野》Wild at heart
尼古拉斯·凱奇(Nicholas Cage)現在紅極一時,恐怕很少有人記得他在1990年演過的那部《我心狂野》(Wild at heart)吧?這部電影由大衛·林奇(David Lynch)導演,根據Barry Gifford的短篇小說改編。Gifford的原著只有五頁,電影卻洋洋灑灑地擴充到兩小時。林奇的電影以懸疑和風格詭異著稱。這部片在表現形式上詭異,本質上則不折不扣是個愛情童話。
Sailor和Lula是一對戀人,但是Lula的母親極力反對二人交往,還派了一個混混去對付Sailor。Sailor一下子就把混混幹掉,他也因而坐了兩年牢。出獄後他攜女友遠走高飛,Lula的媽媽間接找上一群變態殺手去追回女兒並解決那小子。於是情節就在漫長的汽車旅程中詭異的經歷,殺手的追殺,和由回憶中抖露出 Sailor的媽媽與人勾結害死丈夫的陰謀中展開。
如果說邦妮和克萊德的旅程向觀眾展示資本主義社會的不公平與黑暗,進而正當化他們的行為的話,Lula和Sailor的旅程則幾乎全都是反映其內在的經驗。片名叫做《我心狂野》,本片著重的是一個狂亂的心靈如何因愛情的浸潤而被“馴服”(結局Sailor對Lula唱的正是《Love me tender》)。火焰是本片最常出現的主題。除了代表Lula的父親被火燒死的記憶片段以外,也暗喻狂暴難安的心靈。Lula許多段不愉快的回憶,如被父親的朋友強暴、墮胎等,也是為了強調擾動難平的心理狀態。即使連他們在一路上碰到的詭異事物——例如騎掃帚的巫婆,因車禍而死的男女孩,小鎮上裸著上身跳舞的肥女人,和滿嘴黑牙長相猥褻的傢伙——都似乎像是存在他們的幻想和夢中。能撫平他們狂野的心的,是兩人肉體的結合和由肉慾升華而成的愛情。就如大多數的愛情故事一樣,兩人最後以圓滿結合結束。
八十年代通俗文化最重要的事件是MTV的興起。MTV之異於以往之處,不在於它把影像和音樂連線起來 (在這之前歌舞片早已行之有年了),而是在於它用一連串斷裂的、快速變化的影像來搭配音樂,而賦予音樂新的意義。後現代主義理論家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提出“作者已死”的觀念,認為每個讀者可由文本中讀到不同的意義。我們在看MTV時,對影像的詮釋依我們本身的生活經驗、心理狀態和欲望而有所不同,確實有一點後現代的味道。《我心狂野》雖然沒有使用斷裂和快速變化的影像,但它加入了許多詭異而與本身主題較不相干的影像元素,再加爵士樂、重金屬搖滾和貓王的情歌穿插交織,不免讓人覺得有MTV的味道。

末路狂花

3、在層出不窮的公路電影中,我們可以發現一個比較共通的規律,那就是無論這些人的旅途是如何開始的,大多都是基於一種叛逆和自由上路的精神,都是對於自己所現存的世界不滿而開始的一種叛離。《逍遙騎士》中的瓦特和比利反抗著,《邦妮和克萊德》中的主人公反抗著,特拉維斯也在《德克薩斯的巴黎》中反抗著。但是,這些反抗之外還有一種反抗,一種對整個父權社會的否定。最能夠體現這種雙重反抗的,就是主動向整個社會宣戰的末路狂花們。
末路狂花》又名《女人的公路》Thelma & Louise 雷德利·斯科特 1991
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導演的《末路狂花》(Thelma&Louise)為公路電影開啟了新的方向——成功地引介女性主義到這個一向為男性陽剛意識型態所主宰的文類。Thelma和Louise是一對閨中密友,Thelma是一個小女人,平凡的家庭主婦,Louise則是個長相普通(甚至有些醜陋),有些男子氣概的餐廳女侍,兩人相偕開車出遊。這原本應是一次簡單而愉快的旅行,但最後卻成為兩個女人對抗男性社會壓迫的奮鬥。
在一間酒吧里一個男人與Thelma搭訕,原本只是單純的應酬,但是那男人卻進一步企圖強暴她。情急之時Louise趕到開槍將男人打死。原本這是單純的自衛殺人,但是現場沒有其他證人,在恐懼證據不足會被判重罪下,兩人展開逃亡的旅程。
在逃亡的過程中父權在社會對他們的壓迫一一展現開來:Thelma的丈夫除了在電話中大聲吼叫要她回來(主要是因為他沒有辦法應付家事)以外,什麼忙也幫不上。警察不斷尾隨追逐她們,進一步把她們逼上梁山而不考慮自衛殺人的可能性。唯一相信她們清白的檢察官,卻因為好幾次陰錯陽差而始終連絡不上她們。連途中碰到和Thelma發生一夜風流的情人,到頭來也不過是偷人錢的騙子壞蛋。換言之,她們唯一能靠的就是自己。然而她們卻發現自己作為一個與男性社會對抗的女戰士,要比當一個小女人要適合得多。她們搶劫,把性騷擾她們的司機的卡車打爛,並且搶奪警察配槍。這些舉動也把她們逼向無路可走的地步。最後她們在新墨西哥州被警察重重包圍之下,寧死不屈地開車沖入萬丈峽谷之中。
《末路狂花》所描繪的旅途,無疑的是兩個女人對抗整個父權社會的過程。沿途所發生的事物或遇到的人,對她們來說大多是危險的,充滿敵意的。這程環境下只有自己的夥伴是能倚靠的對象。Thelma與Louise兩人間的情感,是同志間相依為命的革命情感,但亦不能否認其中包含了同性戀的成分。這在以往的公路電影是看不到的。傳統的公路電影,結伴而行的多半是一男一女的情侶,要不然就是氣味相投的哥兒倆,因為只有男女之間的愛情和男人之間的友情被允許出現在這種陽剛味重的,以冒險為主題,以男性觀眾為主要對向的影片中。然而本片的出現,肯定了電影中“另類”旅行拍檔的可能性。《末路狂花》之後,各種組合在公路電影中紛紛出現:同性戀、愛滋病患者、少數族裔、殘障或智障。這些人的旅行經驗提供了不同的世界觀,也豐富了公路電影的多樣性。

天生殺人狂

4、《天生殺人狂》Natural Born Killers 1994
奧利弗·斯通(Oliver Stone)攝於1994年的《天生殺人狂》(Natural Born Killers)是這裡提到的公路電影最晚近的一部。它放映後也造成極大的爭議。與《邦妮和克萊德》不同的是,《天生殺人狂》並非改編自某一社會事件,卻似乎“預演”了社會事件:該片放映之後有一個棉花工人在密西西比州被謀殺,兇手被逮捕後宣稱自己的舉動是受到該片的啟發。
承襲了《生於7月4日》、《刺殺甘迺迪》的主題,斯通在《天生殺人狂》也以譴責美國主流社會的文化為主。這一次的對象是媒體。電影描寫一對殺人不眨眼的雌雄大盜Mickey和Mallory的故事,兩人絕非正義的化身,而是如片名所說的“Natural born killer”,所到之處腥風血雨,只留下一個活口宣揚他們的事跡。但是他們的事跡被新聞媒體渲染以後,竟成為全世界崇拜模仿的對象。
兩人在一次槍戰中被捕,分別被關入監獄。但是一家電視台的新聞主播希望在“American maniacs”的節目中訪問Mickey,於是說服典獄長讓他在獄中訪問。不料當訪談節目傳到獄中時,其他囚犯群起暴動。Mickey趁機劫持記者一行,救出Mallory並闖出監獄。記者為了要搶新聞,也想到他們為了出風頭不會殺他,於是和他們一起劫獄衝出重圍。但最後仍免不了一死。兩個殺人累累的黑天使從此逍遙法外,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斯通是玩媒體的高手,他用現有的各種媒體表現迥然不同的題材,因而達到顛覆觀眾對媒體成見觀感的目的。他用一個電視情景喜劇的格式來描述男女主角兩人的相會,罐頭笑聲內封裝的卻是粗鄙的對話的血腥的場面這些電視媒體不可能出現的成分。他用電視新聞報導的格式來敘述槍戰、劫獄等場面,讓人更加混淆真實與虛假的分界。再加上卡通影片的暴力打鬥畫面,文藝片羅曼蒂克的畫面。各種斷裂急促的鏡頭複雜地交錯在一起,把我們平常熟悉的電視劇、電影、新聞、動畫、電子遊戲的強度乘上十倍加起來,讓人有飽和得想吐的感覺。然而弔詭的是他對媒體的批判仍不免要借重媒體,而且他的弄真成假——揭露媒體對新聞事件的誇張報導,而使之虛假化——反而最後弄假成真——觀眾將片中呈現出來的虛幻情景內外成自己的一部分,並將謀殺付諸實現。就這一點而言,斯通是要負道德責任的。
《天生殺人狂》中公路與旅程本身己完全淪至邊緣次要的地位。中途碰到的人物,只是提供男女主角血祭的犧牲品,而旅行的主要目的,也只是讓新聞媒體在後苦苦追趕,好產生更多報導而已。它的風格也正好反映了當前美國的文化氛圍。在這個“虛擬真實”(virtual reality)當道的時代,真真假假的分界越來越混淆不清。同樣的,激進與保守反動的區隔也變得越來越沒有意義。激進的作品其內容與形式很快地被資本主義體系所吸納,再生產為可在市場銷售的商品了。

德州巴黎

5、《德州巴黎》Paris, Texas
其實,同樣在票房上獲得巨大成功的《邦妮和克萊德》拍攝時間早於《逍遙騎士》,也比後者擁有更多的商業元素,但它一開始並不是作為一部公路電影被人們記住的。本片的重點在於它對於暴力的刻畫,直接而又無情,所以一開始它是作為一部犯罪題材或是黑幫題材的電影入主美國影院的。但就是這樣一部在當時可以稱得上是血腥的電影拯救了美國電影業,並且為後來類型化的公路電影提供了可模仿的範本。片中的很多元素都為之後的電影頻繁借用,由此奠定了這部電影在同類題材的影片中的不朽地位。
維姆·文德斯(Wim Wenders)是所謂“德國新浪潮”運動中的精銳導演。雖然身為德國人,文德斯對公路電影和美國西部的自然與人文景觀卻特別著迷。他的作品幾乎都是公路電影,而且甚至把自己的製片公司命名為“Road movie production”,對公路電影的執著可見一般。
《德州巴黎》(Paris, Texas)是一部以發掘一個人過去為主題的公路電影。Travis在德州的沙漠裡獨自行走了好幾年,當他回到文明的世界時起初他拒絕說話,即使最關心他的弟弟Walt一再追問,他也三緘其口,不肯透露這幾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他們沉默著繼續從德州到洛杉磯的旅程,車子駛過沙漠。突然 Travis講了一句“巴黎,德州”,那是德州中部的一處荒蕪之地,他父母第一次做愛的地方,也應該是他開始的地方。Travis說。
他們回到Walt家以後,Travis漸漸適應文明的生活,也漸漸學會和兒子Hunter相處。但是他始終不肯透露他和妻子Jane發生了什麼事。
從Walt的妻子Ann的口中,Travis得知Jane的下落,於是帶兒子開車前往德州,在一家銀行門口等待妻子。Jane出現又走了,Travis跟蹤她到一棟老舊的建築前。他來到一個小房間,牆壁是半透明的可以看到對面,但是對面看不過來。他的妻子在這裡從事色情行業。Travis將過去的事娓娓道來,終於讓妻子認出是自己:Jane一心想要離開,他則因妒嫉把妻兒鎖在車庫。半夜醒來發現家裡失火,趕忙去車庫看,但他們已經走了。這時他心中一片空白,只是漫無目的地跑著,跑著,跑出文明的疆界。
Travis告訴妻子兒子旅館的住址,讓她們母子團聚,自己則悄悄地走了。
在這部片中,記憶在兩次旅程中漸漸展開。L.A.是文明生活的象徵,德州則是Travis的起點與終點。那裡包含了他的過去,他在4年前跑到沙漠時遺留在那裡了,所以當他回到文明生活後,還必須要再回去一次把它找回來。前面介紹的幾部公路電影,沿途的景觀多半只是陪襯劇情的背景。文德斯對公路的喜愛,使得《德州巴黎》花了很大一部分在描繪沿途的景觀,原本他想要拍一部從阿拉斯加縱貫北美洲到德州的電影。不過他的編劇告訴他“你可以在德州發現美國全部”。而事後他同意這點。他在拍攝本片時也用相機捕捉了美國西部的風貌,而有攝影集問世。

玻璃玫瑰

6、《玻璃玫瑰》The Voyager
《玻璃玫瑰》(Voyager)是德國導演沃爾克·施隆多夫(Volke Schlondorff)1991年的作品。這部電影與其稱為公路電影不如說是“旅行電影”(因為搭飛機和坐船亦占有很重的份量)。全片是由兩個相關的片段組成。男主角 Walter Fabor搭乘的飛機中途失事,迫降在墨西哥的沙漠中。他閒來與一個德國商人攀談,發現商人的同學正好是他在二次大戰前的同窗好友。而好友的前妻亦正是Walter青梅竹馬的女友。
Walter是一個水利工程師,做事一向理性。但是當他們獲救以後,Walter卻突然和商人一起去墨西哥叢林找他哥哥,而不顧在紐約堆積如山的工作。但當他們前往那好友的住處時,發現的卻是一具懸吊在樑上的屍體。
葬禮之後Walter匆匆回到紐約。為了擺脫情婦的糾纏,他決定坐渡輪前往巴黎參加一個會議。在渡輪上他碰到一個年輕女孩Elizabeth,兩人似乎是不同世界的人,在任何一方面都不相配:Walter是純粹的理性主義者,Elizabeth則酷愛存在主義哲學;Walter專長於科學技術,Elizabeth則鐘情於藝術;Water己過中年,Elizabeth正當豆蔻年華。但兩人卻彼此互相吸引。
在巴黎兩人再度巧遇,並相偕前往南歐旅遊。途中並發生了超友誼關係。但在無意中Walter得知Elizabeth是年輕時女友Henna之女。驚詫之中他不得不懷疑這個女孩是她女兒。在希臘Elizabeth不慎為毒蛇咬傷,危急之下送醫急救,在醫院Walter遇到多年不見的Henna,也得知Elizabeth就是他的親生女兒。第二天 Elizabeth就死了。
本片看似普通的愛情文藝片,不過前後兩段迥然相異的旅行經驗,卻足以豐富其本身的意義。男主角身為一個理性主義者,對任何事都抱持科學的態度冷然對待,連飛機失事也無動於衷。然而理性並不能解釋他為什麼要和一個素不相識的人去墨西哥叢林找尋多年未連絡的朋友,不能解釋他為什麼會和自己的女兒墜入愛河,更不能解釋花樣年華的少女為什麼會猝然而死。他在旅程中的經歷,除了跟他過去的回憶牢牢糾結在一起以外,也凸顯出人生的偶發性和荒謬性。

上榜電影

《走到底》
上榜理由:電影《走到底》,票房慘到底。
經典指數:★★
國外的公路電影,始於60年代,之後便一發而不可收拾,如今,已經無從統計到底有多少部公路電影了。公路電影也可以單獨作為一個課題來研究了,而中國的公路電影卻格外的簡單,2001年的一部《走到底》已經可以代表中國公路電影的全部,因為到目前為止,中國只有這一部公路電影。 國外的公路電影起步帶有很強的試驗性,在內涵上比較沉重,之後的國外公路電影大都繼承者這一特點,總是把很多關於社會的、關於人生的思考融入其中,而中國的公路電影作為商業電影起步,少了幾分晦澀,多了幾分輕鬆。
劇情:
司機小王以為人送車為生,終日在陌生的公路上重複著單調乏味的生活,卻因為一個搭順風車的女孩莫莉打破了生活的程式。莫莉搭乘小王的車是為了去見自己的男友阿東,兩人卻一起目睹了阿東的一場黑吃黑的搶劫,兩個莫名其妙捲入其中,成為了阿東的人質。 心有不甘的黑社會勢必要搶回寶物,警方更不能坐視不理,袖手旁觀,一場的追逐不可避免的展開。既然《走到底》是一部妹妹什麼內涵的商業片,那么票房是評判他的一大標準,可惜這部電影的票房卻慘敗而歸。按說這部電影的宣傳攻勢不弱,反覆的炒作公路電影的概念,還有莫文蔚姜武張震岳三位主演,可惜觀眾並不買賬。很顯然,一部商業公路電影,也不是靠單純的累積搞笑,愛情、暴力、警察、美麗的風景、動人的音樂,就可以成功的。這部中國唯一的公路電影最後喜劇開場,悲劇結尾。套用影片中的一句台詞:我們已經走到底,需要重新上路。
《不準掉頭》
上榜理由:不準掉頭,或走進光明,或步入陰影,人生就是個選擇的過程,但是永遠停不下來
經典指數:★★★
劇情:
電影《不準掉頭》的海報上一個明顯的交通符號,就仿佛告訴人們這是一部公路片。是的,這就是一部標準的公路電影,但是它給觀眾們帶來的是一個其它公路電影所沒有的陰險狡詐,近乎瘋狂的故事。時運不濟的巴比在賭城欠下巨款,於是他想要逃跑,將所有的爛攤子丟在腦後,重新開始生活。 可是他的車子不幸拋錨在亞歷桑納州的一個荒涼小鎮,小鎮中的居民全都是大怪人,原本是一趟浪跡天涯的瀟灑之旅,竟變成了驚心動魄的變態遊戲。他只想從小鎮抽身逃跑,可是自打他進入小鎮,就早已注定了一場不可掉頭旅途。鮑比被小鎮中最神秘的美女格雷斯誘惑,正當二人糾纏在一起時,被格雷斯的丈夫傑克撞見。 出乎意料的是,傑克竟掏錢雇鮑比把妻子殺掉,以獲得保險金。窘迫的鮑比面對金錢的誘惑決定接下這個工作。就在他準備下手時,格雷斯提出反計,讓鮑比殺掉傑克,然後帶著財產與她遠走高飛。然而這遠非故事的結局,更詭異的事情還沒有到來。
《逃獄三王》
上榜理由:《荷馬史詩》的公路版
經典指數:★★★☆
劇情
逃獄三王》背景是20 世紀30 年代。這裡是密西西比河畔的一座監獄,犯人們正辛苦地勞動著。某天,其中的三個人越獄了! 這就是埃佛雷德、皮特和德爾瑪。埃佛雷德曾經是個律師,口才極好,就是他舌燦蓮花,誆來了這兩個跟班。三個人的目的地是埃佛雷德在密西西比河邊的小木屋,因為他說自己在那裡藏了價值120萬美金的寶藏。但是,他們只有四天時間,因為四天后小木屋所在的地方將被水力發電公司沖成一片汪洋。為了這一偉大的任務,三個極富喜劇色彩的的犯人磕磕跘跘地展開了他們的逃亡之旅…… 這部電影有著濃郁的古雅典式的神話色彩,而三人在旅途中的種種際遇,也和神話人物和神話傳說緊緊聯繫在一起。三人先是遇見了用歌聲引誘旅人的海妖女,三個把持不住自己的人上了當,而皮特也因此失蹤。至於神話中的單眼巨人塞克羅波斯,就是那位凶神惡煞的獨眼傳教士。他假意與他們交朋友,並趁機打劫了他們,但是最後奧林匹斯的諸神終於眷顧了他們。 這部電影可能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公路片,因為主角們是在一個巴洛克式的古怪世界裡穿行。如果說一段道路,一次旅程真的有一個最終點,那么,無論是賓士的摩托還是赤足的漫步,我們最後到達的地方,應該是我們心靈的家園。故事的結尾也頗有神話特色,主角們最後被水力發電公司幸福地衝到了自己嚮往的地方。一切都開始變化,生活美好了起來。
《第八日》
上榜理由:人生的道路,和毅力有密切關係,和情商有某些關係,和智商沒有關係
經典指數:★★★★★
劇情
影片《第八日》開始的時候,因為新奇而關注!影片結束的時候,因為感動而回味!喬治是誰,喬治是一個弱智的男孩。一天,喬治碰上了事業上如魚得水,但生活上卻妻離子散的哈里。像多數此類影片一樣,哈里一開始對喬治唯恐避之不及。 可慢慢的,看似心智健全的一方卻被表面弱智的一方改變,並重新開始領悟生活。
這部影片不同於其它類似題材影片的地方還在於,觀眾會產生周莊夢蝶般的感覺。到底在哈里和喬治之間,誰是不正常的人。一般來說,多數人的一方是正常的,可是多數人的一方是否是正確的?有是否時快樂的呢?我們是不是買櫝還珠了?是不是南轅北轍了?
《加州殺手》
上榜理由:公路片和犯罪片結合後的典型變異
經典指數:★★★★
劇情
加州殺手》講述了一個作家為了自己正在創作的連環殺手小說,和攝影師妻子追尋殺手的足跡,進行一番實地的考察但為了分擔路上高額的費用,不得已拉上了一對形容邋遢愣頭愣腦的青年男女。但從此便踏上了一次九死一生的兇險旅程。 影片對大衛·杜楚尼飾演的作家,人物刻畫並不是十分的用力,但也許是殺手俄利和女友艾黛的形象過於飽滿所致。俄利粗俗好鬥且狂躁不安 ,是極惡的代表。艾黛雖然智力底下,但內心深處有種蠢蠢的善良。她一直感懷和嘉莉之間的友情,並憧憬到加州一起住在大房子裡的美好生活。可憐的她愛上俄利 只是因為他有世上“最迷人”的眼睛,且在大部分的時間裡不會毒打她。而俄利並不真的愛她,他需要的只是一個穿著熱帶衣裙的女郎,因為這樣看起來更像是一對 露水鴛鴦。 作為一部公路片,《加州殺手》顯然缺少了很多文化上的符號意義。但是布拉特·彼特和茱莉葉特·劉易斯的表演,吸引了我們幾乎所有的視線。而且導演巧妙 地把加州虛設為一個類似終極的樂土,這使影片有了追尋夢想的意味。至於殺手的動機,影片只是作冰山一角的提及。兒時的痛苦經歷?無法揮去的現實夢魘?這些 疑問都在最後變得若隱若現。
《沙漠妖姬》
上榜理由:九十年代電影界宣布類型題材解禁後的第一個將易裝 癖、同性戀搬上銀幕的影片
經典指數:★★★★
劇情
沙漠妖姬》的故事主人公包括一個變性人,兩個同性戀,他們三人乘坐大巴士橫越沙漠,打扮得像金剛鸚鵡一樣去異地表演易裝秀。用柏樺的一句詩來形容 他們最伏貼不過:“這白得耀眼的愛情這白得耀眼的夏天這白得耀眼的神經病!”這一路上除了在停留的兩個小鎮上發生了點兒不愉快——在A鎮的酒吧遇到蠻橫胖 女人惡意挑釁,第二天早晨發現巴士車身被漆刷上咒罵侮辱的字樣,在B鎮差點被一夥地痞強暴,以及中途巴士在沙漠中拋了錨,好不容易遇到路過救助者,一身灰 頭土臉的艷妝彩服,卻使得別人嚇得猛踩油門一溜煙兒地跑掉等等之外,總體來說他們載歌載舞的旅程還算“順利”。而三個人在這三天兩夜的旅程中似乎也發現了 生活中一些別樣的意義。 影片質地精良,不僅獲得次年英國電影學院的最佳服裝設計獎,還同時獲得最佳化妝獎。導演以華麗的影像和真摯的終極關懷,刻畫了在社會邊緣生活的同性戀 歌舞表演者,這被大多數人視為異類的群體,在面對婚姻、生存、交際時遇到許多困難,他們內心世界不乏惶惑和茫然,但對外部世界也有著率性而為的樂觀和善 良,老牌性格演員特倫斯·斯坦普、聲名鵲起的雨果·維文、以及年輕演員蓋伊·皮爾斯這三位主角,表演得非常出色,那些誇張滑稽的裝束和在ABBA音樂聲中 的舞蹈,簡直讓人大開眼界,而那輛名為“沙漠妖姬”的破舊巴士,也成為了公路電影中最為妖嬈張狂的符號。
《中央車站》
上榜理由:最溫情的影片
經典指數:★★★★
劇情
中央車站》里的朵拉是個在中央車站打著幫人寫信寄信的幌子,詐欺錢財的不良老太。所以這樣的一次旅行,對她而言同樣 具有一種精神上的洗禮作用。從最初惡毒地把約書亞賣掉,到動了惻隱之心將之救出;從半途想將約書亞棄置不顧而獨自溜走,到最後和約書亞產生骨肉一般的親 情。朵拉內心的善良,在這一過程中被一點點喚起。尤其在途遇那個好心的司機後,她甚至對之產生了愛情的萌動。
《斯特雷德的故事》
上榜理由:最執拗的影片
經典指數:★★★
劇情
《斯特雷德的故事》這部以割草機為交通工具的公路電影,是根據1994年前發生在美國的真人真事改編。73歲的斯特雷德身體狀況不佳,走 路都要靠撐拐杖,沒有駕照卻又個性執拗。為了去探望十多年未見、突然中風的哥哥,他駕著一台1966年份的老式割草機,從愛荷華到威斯康辛州,以十五里的 時速,搖搖晃晃在中西平原上行進了300里路。跟許多公路電影一樣,斯特雷德沿途遇見了許多人:一個懷孕的離家出走的少女、一個每天上班路上都會撞死一頭 鹿的瘋狂婦人、一個善良的神父、和一位受過心靈創傷的二戰退役老兵,還有一群呼嘯而過的腳踏車少年。斯特雷德把割草機停下來,微笑著和他們打招呼。斯特雷德 的女兒蘿絲的不幸遭遇,斷續地浮現在他與路人的交談之中。他對陌生人們皆有意蘊悠長的點化,自己也得到某些啟發。 一向風格飄忽詭異的林奇,這次一改陰鬱沉重的影像,以充滿愛的視線,望向美國的鄉村,像描摹散文詩一樣記敘了一段質樸的歲月之旅。他鏡頭下的愛荷華田 野在漫天晚霞下像波浪一般綿延起伏,金色的夕陽下,一架老式割草機緩慢地突突移動在遠方蜿蜒而去的狹窄公路上,讓人如沐春風,隨著斯特雷德老人堅定的意志 前行……影片配樂中柔和的鋼琴與清脆的吉他和弦交錯相疊,老人的眼眸澄澈、堅毅,又閃爍著一股慈祥的光芒,79歲的老演員理察·法恩斯沃斯的演出令人非 常動容,除他之外,別無人選再能如此生動地詮釋影片中滿面風霜的老人。而影片結尾的那個定格鏡頭,滿頭繁星下,千言灣語化作沉默,讓人陡留惆悵和哀傷。
29棵棕櫚樹
上榜理由:最毀滅的影片
經典指數:★★★★
劇情
29棵棕櫚樹,在影片中是個小鎮的名字,也是兩位主人公此行的目的地。從名字來看,它就明顯地帶有烏托邦的特質。因為 在這樣一個熱帶沙漠地帶,大概是絕無棕櫚樹這樣在潮濕氣候中生長的植物。的確,直到影片的最後,這個小鎮也沒有出現。而大衛和加茜婭逃離了喧囂的城市,卻 同樣避不開來自那個世界的人,最終一起葬身在這片灼熱的沙漠之中。 公路片一貫的時代背景和人物自身處境,這裡似乎都沒有,雖然這個攝影師主人公也是為了尋找靈感而上路,但是我們看到的更多是這對戀人之間的角力。他們 總是情緒多變,為一點小事爭吵或狂喜,但最終都結束於一場澎湃的性愛。而且他們對愛的表達方式,更接近於這片粗糙而乾渴的地域氣質。 導演有一點沒有直接說明,但用了一種暗喻的方式。就是主人公對於城市的恐懼,和各自對自我身份的認同。加茜婭被大衛趕出門,一個人在街上漫無目的地地躲藏起來。而大衛最後的毀滅,也是來自最後一點尊嚴的喪失。作為一個男人,他被另外一個男人強姦了。 可能更多的人願意把這看成是一部情色片,因為片中每到一處都會穿插這對戀人的交媾,或在旅館,或在路邊的露天游泳池,甚至是在一片溫燙的岩石上。但是 中途的時候,他們曾經感到過孤獨,只是偶然駛過的汽車,讓他們覺得也有人和自己一樣。但事實的真相是,他們隨時都可能受到同路人的侵害。這是個悖論。
摩托日記
上榜理由:最深沉的影片
經典指數:★★★★
劇情
摩托日記》是一個以公路片為載體的名人傳記,片中的主人公相信大家一定都很熟悉,著名的古巴革命英雄切·格瓦拉,影片通過他二十三歲那年穿越拉丁美洲的歷程,既揭示了五十年代拉美社會的各種嚴峻現實,又記錄了這位英雄年輕時代的心靈成長軌跡。 影片沒有一上來就極力宣告一個英雄的存在,相反卻更像是對一個普通青年躁動青春的寫實。二十三歲的切·格瓦拉和每一個精力充沛想入非非的青年一樣,最 初只是為了上路而上路,眼前的那條彎彎曲曲的公路,似乎有著無窮的趣事在等著他們,沿途綺麗的風光,還有不同地區熱情的女郎等。但隨著旅途的深入,拉美社 會平靜的表面下暗藏的創面,開始向他們一一展現,貧苦生活的人們、無家可歸的孩童、以及亞馬遜河深處的那些麻風病人……這些接踵而來的見聞,讓兩個年輕人 的心開始變得沉重。虛無的狂躁逐漸褪去,代之的是冷靜理性的思索。這段長達一萬多里的形成,最終結束於切·格瓦拉二十四歲生日,他用在秘魯鄉村醫院照顧被 隔離的麻風病患者,作為對過去自我的告別。也許這時他已感到了學醫的無奈,革命才是醫治民族苦難的唯一出路。

主要元素

無論是在影像作品中還是文字作品中,道路永遠都是充滿隱喻和象徵的一個元素。在公路片中,人們無一例外地在追尋著一些東西。一條充滿黃沙、塵土和岩石的道路,或者一個空曠的、世界盡頭般的地方,都用它們的影像見證了人生的旅途。似乎只有在那裡,內心中最真的、最自然的、或者最嚮往的、記憶中最深刻的,才能夠被找到。
其實,以前也好,現在也好,美國也好,其他國家也好,公路片中的每一個主角所投射的都是現實中面對日復一日枯燥生活的我們。他們的旅途也就是我們的旅途。所以,當電影院中漆黑的螢幕上光漸漸亮起,出現一條路時,您願意忘記身後熟悉的世界,到一個陌生的地方開始冒險之旅嗎?
公路片發展到現在,似乎已經能夠容納無限的形式了。很多導演借用公路和旅程做載體,對自己內心的世界做出呈現,所以說,無論是怎樣的一段旅途,我們都期望能夠到達內心中嚮往的彼岸。

意義

我們在自己的人生中可能經常遇到這樣的選擇:停留還是上路?是在鋼筋水泥的叢林中為生計而流汗,還是踏遍千山萬水去尋覓生命的意義?面對選擇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困惑。也許,電影給我們提供的是一個解決困惑的途徑,在今天的我們的公路電影的旅程中,那些遇到的人和事充分將世界的複雜性和多樣性呈現在了我們的面前,對於這些不同的人們和他們的生活方式和態度,我們無須去做出好與壞的判斷。我們只是希望能夠帶著一顆渴望了解生活的真誠的心,去看,去傾聽,去了解。
電影的視覺藝術是展現多種藝術視覺效果的最佳載體 電影是綜合的藝術。同時它也為我們展現了多種多樣的藝術形式:通過電影使我們更加真實的認識和理解某中藝術的精神價值與核心意義。

2002年韓國同性題材電影

片名:公路電影
英文名:Road Movie
公路電影(電影)
原作:Kim In-Sik
改編:Kim Dae-Wu
導演:Kim In-Sik
主演:Seo Lin(a)
鄭贊 Hwang Jeong-Min
徐然 Jeong Chan(a)
音樂:Jeong Gwang-Ho
服裝設計:Kim Hyang-Hee
類型:劇情/情感
韓國級別:18歲以上
片長:114分鐘
出品:Sidus
發行:大藍電影公司 Big Blue Film
語言:韓語
國別:南韓 South Korea
上映日期:2002年10月18日(南韓)
獲獎:第3屆釜山影評人獎最佳導演新人獎(Kim In-sik)最佳新人男演員獎(Hwang Jeong-min)
-------------------------------------------------------------------------------
劇情簡介
這是韓國第一部正式的同性戀電影,講述的是男人之間的情感問題。錫元(KIM Suk won)是一位基金經理人,金融風暴後變得身無分文,無家可歸,只好四處流浪。
在途中,錫元獨自鬱悶地喝酒,不想醉倒在路上,淪落為乞丐,曾經多次想自殺,被身為乞丐老大的大植(Dae shik)救起。和大植一起過了一段乞丐的生活,但是錫元並不甘心做一個乞丐,想出了“三種方法”“只要有一種奏效了,就可以離開這”但無論是找朋友、親人、還是妻子,都無一例外的失敗了,期間他們遇到了大致的朋友民舒和脫衣舞女郎一珠,一珠非常愛大植,但大植卻不能同樣的愛一珠,在一起陪錫元找妻子救助時大植與咖啡廳的waiter發生關係被錫元撞見,從此錫元就認為大植對他好就是“為了他的屁股”常常挖苦嘲笑他,雖然他們一起為了生活乾苦力,錫元還是對大植充滿厭惡,時刻想離開他。
比較戲劇性的一個情節是錫元為了離開大植讓民舒帶他去找工作,大植為了錫元離開了一珠,而一珠見大植留不住就留下不想跟大致在一起的錫元……
經過一些變故,錫元還是跟大植到了一起,但錫元對大植的好感並沒有增加多少,只是有一些朦朧的感覺而已,他們一起乾苦力討生活,一起經歷了民舒的自殺,一起去大植前妻家看到了大植的兒子卻不能相認,每個人過的都很艱辛。
在一次爭吵中,錫元得知大植曾與自己的舊同事聯繫出來了一個職位,但是由於大植不想離開錫元就一直瞞著他,錫元憤怒離開,大植則在建築工地酗酒被爆破山體的炸藥炸傷。
即將離開的錫元臨時改變主意,回去找大植接他一起走,但是看到的確是奄奄一息的大植,在黑暗的鹹鹽倉庫中,大植說出了自己深藏已久的問題”我可不可以愛你?“此時的錫元早已無話可說,兩人在倉庫里赤裸相擁,錫元也看著重傷的大植停止呼吸。
最後只剩錫元一人穿著當初破產時穿的早已破爛的淺色西裝,帶著往事獨自踏上行程……
公路微電影
上榜理由:最短小立志的公路微電影
經典指數:★★★★
劇情
性情灑脫的莫文蔚在微電影中飾演自己。鎂光燈的包圍讓人失去自我,前往美國演出的莫文蔚“撬班”,背著經紀人開著一台凱迪拉克前往心中的自由之路——橫貫美國東西的66號公路。這裡的歷史遺存,這裡的自由空氣甚至這裡的敗落讓莫文蔚有時間拿著照相機在鮮有人來往的66號公路上邂逅內心的自己。在一家小店,她邂逅了一位攝影師,兩人相見恨晚,用灑脫的公路旅行詮釋了什麼才是真正的自由。
在攝影師的勸說下,莫文蔚回到現實,繼續星途,但很顯然,影片還沒有結束,許多細節讓人不由得期待其續集的到來。一部90秒的影片詮釋了對自由的追求,這部微電影也堪稱史上最短的公路電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