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圖書館規劃與建設標準解析

《公共圖書館規劃與建設標準解析》是2009年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國新、馮守仁。

基本介紹

  • 書名:公共圖書館規劃與建設標準解析
  • 類型:各類型圖書館
  • 出版日期:2009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1328178
  • 品牌: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 作者:李國新 馮守仁
  • 出版社: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 頁數:131頁
  • 開本:32
  • 定價:20.00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公共圖書館規劃與建設標準解析》是中國圖書館學會承擔的中國科協2007年立項項目“公共圖書館建設標準的編制、推廣及工作經驗研究”的最終成果之一。全書主要從公共圖書館規劃與建設標準的編制背景與主要作用、公共圖書館建設的基本原則、公共圖書館的規模分級和分級指標、公共圖書館的布局與選址等方面進行了系統的闡述。 《用地指標》和《建設標準》本身,只包括條文和條文說明。但在兩個標準編制過程中,進行了範圍較為廣泛的實地調研,形成了若干調研報告;實施了大範圍的問卷調查以及歷時性統計數據的蒐集和分析,形成若干統計數據分析報告;對兩個標準涉及的重點問題進行了專題研究,形成了若干專題研究報告;同時,在標準的送審、報批時,還形成了闡述條文理據的送審報告和報批報告。《公共圖書館規劃與建設標準解析》就是兩個標準編制組的主要成員以上述材料為主要依據,按照標準編制過程中形成的最終思路以及自身對標準的理解,對標準有關規定的緣由、背景、依據、方法的較為詳細的闡述,對標準有關指標實際套用的示範性詮釋。目的是希望標準的使用者能在對兩個標準全面、系統、準確理解的基礎上,在公共圖書館規劃和建設的實踐中加以正確的使用。

作者簡介

李國新,男,1957年11月生,管理學博士,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教授,北京大學信息傳播研究所所長。兼任中國圖書館學會學術研究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圖書館法律與智慧財產權研究專業研究委員會主任,中國索引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版協年鑑研究會特約學術委員,《中國圖書館年鑑》主編。主要研究方向:圖書館法治與管理、文獻信息資源檢索、文獻目錄學、古籍資源數位化 。2次獲北京大學最受學生愛戴的老師稱號。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公共圖書館規劃與建設標準的編制背景與主要作用
第一節 我國公共圖書館設施建設現狀
第二節 公共圖書館規劃與建設標準的編制過程
第三節 《用地指標》和《建設標準》的性質與作用

第二章 公共圖書館建設的基本原則
第一節 構建覆蓋全社會的普遍均等的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
第二節 節約和合理用地
第三節 滿足現代圖書館功能需求

第三章 公共圖書館的規模分級和分級指標
第一節 規模分級與分級指標
第二節 規模分級的基本依據和兼顧因素

第四章 公共圖書館的布局與選址
第一節 公共圖書館的網點布局
第二節 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半徑
第三節 公共圖書館的選址條件
第四節 公共圖書館規劃與設定示例

第五章 公共圖書館的建設用地
第一節 公共圖書館建設用地構成與控制指標
第二節 公共圖書館的綠地率與停車場地
第三節 公共圖書館建設用地的節約和集約措施

第六章 公共圖書館的總建築面積和分項面積
第一節 公共圖書館的總建築面積控制指標
第二節 總建築面積測算方法
第三節 用房項目設定和分項面積比例指標

第七章 公共圖書館的總體布局與建設要求
第一節 建築設計和總平面布置
第二節 公共圖書館的建設要求

第八章 公共圖書館的建築設備和技術設備
第一節 公共圖書館建築設備
第二節 公共圖書館技術設備

附錄
《公共圖書館建設用地指標》表1
《公共圖書館建設用地指標》表3
《公共圖書館建設用地指標》表4
索引

文摘

第一章 公共圖書館規劃與建設標準的編制背景與主要作用
第一節 我國公共圖書館設施建設現狀
一、1949年以來我國公共圖書館建設的歷程
1949年以來,我國公共圖書館設施建設經歷了3個階段。第一階段為1949-1978年間。這一階段公共圖書館設施建設的主要特點是數量的大幅度增加,許多地方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少到多的變化。1949年全國公共圖書館僅有52所,到1978年發展到1218所,三十年問增加了23倍多。但是,此間建設的公共圖書館大多是利用了原有的文化設施,平房居多,面積不大,條件有限。
第二階段為1979-1999年間。“文革”結束後,在各項事業全面恢復發展的過程中,全國各級公共圖書館普遍得以新建、擴建或改建,設施、環境和條件獲得了極大的改善。全國公共圖書館的數量從1218所增加到2669所,增長了一倍多;總建築面積從86.6萬平方米增加到506萬平方米,增長了近5倍;單館平均建築面積從500多平方米增加到1900平方米,增長了2.6倍(見表1.1)。這一時期建設的公共圖書館新館,基本還是按照傳統圖書館模式建設的,如空間布局較少考慮開放服務、藏閱一體的需要,大多數中小型圖書館都建有藏書庫等。

序言

編制公共圖書館設施建設的國家標準,是列入《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的一項重要任務。2005年5月,根據原建設部、國土資源部和文化部有關通知的精神,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組建了《公共圖書館建設用地指標》(以下簡稱《用地指標》)編制組,中國圖書館學會組建了《公共圖書館建設標準》(以下簡稱《建設標準》)編制組,分別開始了兩個標準的編制工作。經過三年多時間的緊張工作,2008年4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土資源部、文化部發布《公共圖書館建設用地指標》(建標74號),自2008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2008年8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文化部發布《公共圖書館建設標準》(建標150號),自2008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
兩個標準的編制,趕上了相對較好的事業發展的社會環境。2005年以來,在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背景下,黨中央、國務院陸續發布了一系列規劃、指導包括圖書館事業在內的公共文化事業發展的綱領性檔案,其核心是把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提到了實現和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權益、滿足廣大人民民眾基本文化需求主要途徑的高度,要求按照“普遍均等、惠及全民”的原則構建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事業發展的目標和前景已經明確,《用地指標》和《建設標準》的任務,就是要把黨和政府有關事業發展的方針政策落實在公共圖書館設施的規劃和建設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