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52年

公元152年

公元152年,是農曆壬辰年。年號:東漢元嘉二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公元152年
  • 外文名:無
  • 農曆:壬辰年。
  • 年號::東漢元嘉二年。
概述,大事記,人物出生,關羽,王朗,董昭,華雄,人物逝世,

概述

公元152年,是農曆壬辰年。年號:東漢元嘉二年。

大事記

公元152年,東漢的西域長史王敬,欲效法傅介子殺于闐國王以揚威;但他的嘴力遠不如傅介子,于闐也不是樓蘭,局勢並未因殺掉國王而得到控制,王敬自己反被于闐軍官殺死。傅介子行刺後,新的樓蘭王尉屠耆清醒地看到自己的處境之難。以前數代樓蘭王都是因為身處漢、匈奴兩強之間無法平衡,而身遭橫死,自己擺脫厄運的方法就是不在“騎牆”,而是完全依附於漢。於是他向漢昭帝請求派兵到樓蘭駐紮,漢昭帝應允,立即派司馬1人,率吏士40名,前往伊循屯田,並借之鎮撫樓蘭,伊循城後又設定都尉,成為漢控制西域的重要支撐點。
公元152年發生地震,粱冀要桓帝以“地動”為由免了黃瓊之職,後復為太僕。
公元152年,安提阿哥四世之子亞歷山大伊皮法紐在多利買登入,並且占領了這座城。之後,處於兩大帝國之間的猶大地就成了爭奪的對象。底米丟首先給約拿單伸出橄欖枝,給他送來一封信,向他討好,希望他與自己站在一邊,共同對抗亞歷山大。為了表示過去對猶太人的所作所為表示懺悔,底米丟下令把監禁在耶路撒冷的人質交還給約拿單,還授權他招募一支軍隊。約拿單耶路撒冷設立司令部,並著手修復工作。異族人也放棄了巴克西得建築的城堡,紛紛離開哨所,回自己的國家去了。
東漢元嘉二年(公元152年)漢桓帝劉志下詔,祭祀孔子依社稷春秋行禮,開始實行春、秋兩祀制,其後又發展到春夏秋冬逢節必祭,但以春、秋兩祭為主,秋祭為重。
公元152年東漢元嘉二年十月二十八日,首都洛陽三度地震。

人物出生

關羽

字雲長,東漢河東解縣常平里(今運城長平村)人,生於公元160年,死於219年,三國時劉備手下著名的將領,以忠勇聞於各諸侯。關羽生前雖然武藝超強,能征善戰,但同時期與之相當的武將也有許多,他今天所具有的廣泛聲名,與後來統治者的不斷神化有關,到清代,已是民間信仰的主要神祉之一(同時,也是佛教和道教的主要護法神),並成為秘密結社和某些行業所崇拜的對象。

王朗

景興。生於公元152年,卒於公元228年。東海郯(今山東郯城縣西南)人。以通經典被任命為郎中,歷任菑丘長,會稽太守,諫議大夫,魏郡太守,御史大夫,最後死在司徒(相當與宰相)任上。諡號“成侯”。有一子名王肅,乃三國曹魏的一代經學家。

董昭

字公仁,生卒公元156—236(81歲),籍貫兗州濟陰定陶(山東定陶)。原仕袁紹,多有功勞,因受讒言而離開,成為張楊的謀士,後隨張楊迎接漢獻帝,被拜為議郎。董昭建議曹操將漢獻帝遷往許昌,從此成為曹操的謀士,深受曹操信賴。後來,在董昭的建議下,曹操加九錫,成為魏公魏王曹丕曹睿執政期間,董昭也多有謀劃,官至司徒。

華雄

(152-190),關西人(據《三國演義》),東漢末年武將,於董卓手下為都尉之職。三國志中記載孫堅參與討伐董卓之役,一度敗北,但後來收拾敗軍,進行反擊,將華雄斬首。《三國演義》中有關羽溫酒斬華雄之說,對華雄這個角色有較多的發揮,描寫華雄為董卓的猛將,自薦抵抗山東地區反對董卓的諸侯聯軍於汜水關前,他先後斬殺濟北相鮑信之弟鮑忠孫堅部將祖茂、以及袁術部將俞涉韓馥手下潘鳳等人,最後關東聯軍派出關羽與之一對一決鬥而被殺。《斬華雄》也成為京劇中的一出著名的劇目。

人物逝世

西域長史王敬冤殺于闐王。于闐人憤而殺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