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達嶺岔道

八達嶺岔道

古時候,岔道作為關溝古道上的重要節點,軍事地位非常重要。明初被稱作"永安甸",明成化九年(1473 年),在岔道築堡,其後因許多帝王曾到過這裡而聲名大噪,漸漸被稱作岔道城。

歷經幾百年的風雨滄桑,岔道城的歷史地位逐漸被人們遺忘。如今岔道是八達嶺鎮下轄的行政村,包含東關、岔道古城、西關三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八達嶺岔道
組成,名稱來源,護城河,岔道,劃分,東城門,岔道城,

組成

岔道是八達嶺鎮下轄的行政村,位於鎮政府駐地東北1.5 公里處。全村分為三部分,即東關、岔道古城、西關。村落呈長方形,沿溝谷東西延伸。岔道城就建在八達嶺這段山谷接近谷口的拐彎處,整座城呈不規則多邊形,中間略鼓,兩端略縮,依山勢而建,北部城牆建在半山腰上。城設東西二門,東西長510 米,南北寬120 至180 米不等,全城占地面積8.3 萬平方米,城牆高8.5 米。按照清代《延慶州志》的記載,岔道城城牆連女牆高三丈五尺,周長二里十三步。規模和氣勢要比今天看到的岔道城壯觀得多。西門外有一座瓮城,東門外有一座石橋。岔道城平面上看兩頭較窄,中間略鼓,酷似一艘彎彎的小船,而城南北兩側山上的烽火台傳說就是專門固定這艘"船"的"拴船橛"。也許正是由於這絕佳的風水設計,幾百年來,岔道城這艘"船"才得以平安保留到今天。

名稱來源

岔道村歷史上曾叫過"三叉口",明初又稱"永安甸"。而岔道的得名也與過居庸關的這條古道有關,岔道正好處於這條古道的第二個節點上。據明《隆慶志》記載:(岔道)"為口外入居庸關之要道"。"在州城南二十里,出居庸關,東西路由是而分,故名。"《昌平山水記》又更加詳細地描繪,過了岔道之後,分成兩路,"一自懷來衛、保全州,歷榆河、土木、雞鳴三驛至宣府,為西路。一至延慶州、永寧衛、四海冶為北路。"

護城河

岔道城始建年代至今仍然沒有一個準確的說法,近年來岔道城修繕過程中,發現城牆裡有不同年代修繕的痕跡。有夯土城牆、石砌城牆、磚砌城牆等。元代,八達嶺被稱為北口,北口外面築沒築城沒有記載。在岔道城修繕過程中,在西城牆包磚牆體的裡面還有一層牆體,牆體頂部曾發現多塊帶有"官"字款的城磚,這種磚的尺寸與包砌城牆的明代城磚不同,略顯薄一些。這段城牆是不是明代之前就已經存在,還有待進一步考證。
從目前掌握的史料看,最早記錄岔道築城的年代是明成化九年(1473 年)。《明實錄·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一百十二記載,成化九年春正月增築宣府雞鳴山驛、岔道二堡。此後,從明代的文獻中或多或少地可以看到岔道堡的存在。而《延慶州志》中"嘉靖三十年以警報頻仍議築,為護關縮守之計始築"的記載,實際上應該是岔道城修繕和包磚的年代,當時的岔道堡早就存在了。

岔道

岔道作為關溝古道上的重要節點,軍事地位非常重要。明代編纂《西關志》的王士翹在《居庸關論》中曾記述:"居庸之險,不在關城,而在八達嶺。是嶺,關山最高者。憑高以拒下,其險在我,失此不能守,是無關矣。逾嶺數百步,即岔道堡,實關北藩籬。守岔道所以守八達嶺,守八達嶺所以守關也。"把岔道城作為八達嶺藩籬的軍事作用描繪得十分恰當。明王朝建立後,為了防禦北元的殘餘勢力和其他遊牧民族的侵擾,先後在明朝的北部防線設定了甘肅鎮、寧夏鎮、宣府鎮等九個軍事重鎮,將明朝北部邊境劃分為九個防區進行防禦,稱為"九邊"或"九鎮","邊"即指邊牆、長城。明嘉靖年間,為加強京城的防務和保護帝陵(明十三陵)的需要,又在北京西北增設了昌鎮、在北京西南增設了真保鎮,總計為十一鎮, 合稱為"九邊十一鎮"。

劃分

按著明代九邊的劃分,岔道應屬宣府鎮管轄。宣府東路所轄邊牆即"自四海治至靖胡堡(今白河堡)"(《山西宣大三鎮圖說》),其所轄地域相當於現今延慶、懷來二縣。嘉靖三十六年(1557 年),始設懷(來)隆(慶)兵備道,宣府東路革屬之。嘉靖四十五年(1566 年)
置南山路參將於柳溝。而南山位於宣府東路。而岔道原屬東路,萬曆六年(1578 年)改屬南山路。宣德年間,明王朝先後棄興和(今張北)、開平(正藍旗),防線後撤300 余里,使宣府鎮成為直接護衛皇陵、京師的要衝。而岔道正處於薊鎮、宣鎮的交界處。
八達嶺岔道

東城門

岔道城位於關溝古道的溝口,為居庸關門戶,宣府鎮管轄的南山路邊垣經清水頂、西撥子、岔道西北,然後經程家窯向西折向小張家口方向。岔道城兩側的邊牆、聯墩、壕塹、烽燧,構成了一個嚴密的防禦體系。正如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 年)燕東參將高延齡在岔道黑龍潭覽勝碑描述的那樣:"南山重設險,環抱鞏京畿。"通往南山的各個隘口都被層層設防,而岔道城防守的則是這些通道中最重要的一條,即居庸關大道。因此,明、清兩代十分重視岔道城的防守,均設重兵駐守。

岔道城

歷史上岔道城很出名,這不僅僅是由於岔道軍事位置重要,很多戰事都與岔道城有關,還有就是歷史上很多名人包括一些帝王都曾經過岔道,並留下了很多記載和詩歌,使岔道的名氣越來越大。遠的因缺乏文獻記載無法考證,僅明、清兩代就有永樂、宣德、康熙、光緒、慈禧太后等在岔道城駐蹕。據《明實錄》記載,永樂二十年(1422 年)九月丙辰日永樂皇帝朱棣到達岔道,還派遣太常寺丞陳希道祭祀了居庸山川。宣德皇帝朱瞻基雖然很有作為,但也是個十分愛玩的皇帝,宣德五年(1430 年)、宣德九年(1434 年),他曾數次到岔道駐蹕和打獵。宣德五年冬十月,宣德皇帝到岔道、懷來一帶打獵,曾兩次駐蹕岔道。而且還派人把打到獵物鹿肉送回宮中讓皇太后品嘗。皇帝狩獵並不單純為了遊玩,宣德皇帝從小尚武,在隆冬季節帶領部隊出居庸關狩獵,同時還達到了在農閒季節操練軍隊、宣示明朝武力的目的。
在岔道城住過的最落魄的皇帝應該算是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了。1900 年8 月15 日(農曆七月廿一)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倉皇出逃,為了安全起見,他們都換上了漢族平民百姓的衣服。他們一路向居庸關、延慶方向走來,沿途見不到百姓和官吏。因為出來的匆忙,沒帶什麼衣服、乾糧,這一行人又餓、又渴、又冷,路過村莊時想讓太監從井裡打點水喝,可是井裡還漂著人頭。沒辦法,太監們只能從路邊給太后和皇帝采點秫稈解渴。8 月16 日(農曆七月廿二),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逃到了岔道城,城裡早就被劫掠一空了,找來找去也沒找到合適地方,只能在西瓮城的關帝廟內坐了一個晚上。按著老佛爺的說法,"昨夜我與皇帝僅得一板凳,相與貼背共坐,仰望達旦。"想想至高無上老佛爺在一個漆冷的秋夜與光緒皇帝在一座破敗的關帝廟裡,擠在一條板凳上背靠背地坐了一夜,真是歷史對老佛爺莫大的諷刺。
岔道城的美還在於其特有的山水環境,"岔道秋風"是明清時期著名的"延慶八景"之一。每到秋季,站在岔道城樓,滿山色彩斑闌,秋風颯颯撲面而來,帶給人無限的遐想空間。明代重建隆慶州的兵部尚書趙曾在《秋道秋風》一詩中寫到:"歷盡羊腸路忽通,山村搖曳酒旗風。燒原飛淨荻灰白,落葉飄殘錦樹紅。"對岔道城的地理形象、秋日絢麗多彩的風景進行了形象的描繪。
歷經幾百年的風雨滄桑,岔道城的歷史地位逐漸被人們遺忘。城牆坍塌,城壕湮滅,民居被改建,很難讓人再聯想到岔道城昔日恢宏的景象。2001 年以來,市、縣文物部門開始投資對岔道城城牆進行搶救性修繕,岔道村也積極籌措資金,出台獎勵政策對城內的古街道、城隍廟、關帝廟、衙署等進行了修繕和保護,基本上再現了岔道城的歷史輪廓和風貌。2006 年岔道還被評為北京市首批最美鄉村之一。
如今,每當行走在岔道這條連結歷史和今天的古道上,不時讓人聯想起它昔日繁忙的景象和戰爭過後的蕭條場景。岔道堡雖小,但它卻見證了歷史的興衰、朝代更迭、時事變遷,見證了延慶發展變化的每一幕。岔道正用它那深邃的目光迎接著每一位來訪者,向他們講述自己輝煌的過去。隨著國家逐步向建設文化強國的宏偉目標邁進,延慶打造"縣景合一"的國際旅遊休閒名區的步伐不斷加快,岔道必將煥發出新的色彩和活力,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