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目

八目

八目即為“八條目”,《大學》提出了"三綱領"和"八條目",簡稱“三綱”“八目”。強調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為了齊家、治國、平天下,說明治國平天下和個人道德修養的內在聯繫。

儒家提倡的個人進行道德修養和立身治世的八個步驟。它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八目
  • 外文名:BARMU
  • 涵義:個人進行道德修養和立身治世
  • 內容:格物誠意正心修身治國平天下
  • 學派:儒家
儒家把認識論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政治論的治國、平天下聯成一個不可分離的體系,這使儒家的道德論更加系統化、理論化,更加適應封建宗法等級制的需要,更加適應封建統治者的需要。《禮記.大學》:“古之欲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修身,修身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天下平。”
明代對官員的考察標準,分別為“貪、酷、浮躁、才力不及、老、疾、疲軟無為、素性不謹”
《大學》里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就是後人所說的《大學》"三綱領"。所謂"明德",就是發揚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賦的光明道德。所謂"親民",是使人棄舊圖新、去惡從善。這裡的"親"同"新",是革新、棄舊圖新之意。所謂"止於至善",就是要求達到儒家封建倫理道德的至善境界。"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這是《大學》提出的教育綱領和培養目標。
《大學》說:"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後世稱之為《大學》的"八條目",這是實現"三綱領"的具體步驟。"八條目"的中心環節是修身,格物、致知是修身的外部途徑,誠意、正心是修身的內在前提,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修身的更高一個層次的自我實現,所以《大學》第一篇在末尾的時候又說"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所謂三綱,是指明德、新民、止於至善。它既是《大學》的綱領旨趣,也是儒學"垂世立教"的目標所在。
所謂八目,是指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它既是為達到"三綱"而設計的條目工夫,也是儒學為我們所展示的人 生進修階梯。
縱覽四書五經,我們發現,儒家的全部學說實際上都是循著這三綱八目而展開的。所以,抓住這三綱八目你就等於抓住了 一把打開儒學大門的鑰匙。循著這進修階梯一步一個腳印,你就會登堂入室,領略懦學經典的奧義。 就這裡的階梯本身而言,實際上包括"內修"和"外治"兩大方面:前面四級"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是"內修";後面 三級"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外治"。而其中間的"修身"一環,則是連結"內修"和"外治"兩方面的樞紐,它與前面的 "內修"項目連在一起,是"獨善其身";它與後面的"外治"項目連在一起,是"兼善天下"。
兩千多年來,一代又一代中國知識 分子"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盡心下》),把生命的歷程鋪設在這一階梯之上。所以,它實質上已不僅僅是一系 列學說怯質的進修步驟,而是具有濃厚實踐色彩的人生追求階梯了。它鑄造了一代又一代中國知識分子的人格心理,時至今日,仍 然在我們身上發揮著潛移默化的作用。不管你是否意識明確,不管你積極還是消極,"格、致、誠、正,修、齊、治、平"的觀念 總是或隱或顯地在影響看你的思想,左右著你的行動,使你最終發現,自己的人生歷程也不過是在這儒學的進修階梯上或近或遠地展開。事實上,作為中國知識分子,又有幾人是真正出道入佛的野鶴閒雲、隱逸高士呢?說到底,依然是十人九儒,如此而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