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於至善(漢語詞語)

止於至善(漢語詞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止於至善,拼音:zhǐ yú zhì shàn,漢語成語。謂處於最完美的境界。

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鄭玄 註:“止,猶自處也。” 孔穎達 疏:“在止於至善者,言大學之道,在止處於至善之行。” 朱熹說:“止者,必至於是而不遷之意。至善,則事理當然之極也。” 魯迅 《而已集·黃花節的雜感》:“革命無止境,倘使世上真有什麼‘止於至善’,這人間世便同時變了凝固的東西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止於至善
  • 外文名:aim at absolute perfection;arrive at supreme goodness.
  • 拼音:zhǐ yú zhì shàn
  • 出處:《禮記·大學
  • 相關河南大學的校訓
成語,英文,出處與詳解,相關連結,論述,近義詞,反義詞,實例,相關成語,

成語

止於至善,拼音:zhǐ yú zhì shàn

英文

aim at absolute perfection;arrive at supreme goodness.
What the Great Learning teaches, is to illustrate illustrious virtue; to renovate the people; and to rest in the highest excellence.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出處與詳解

一 .處於最完美的境界。
1、《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鄭玄 註:“止,猶自處也。” 孔穎達 疏:“在止於至善者,言大學之道,在止處於至善之行。” 陳澔 集說:“止者,必至於是而不遷之意。至善,則事理當然之極也。”
2、《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朱熹 集註:“言明明德,親民,皆當至於至善之地而不遷,蓋必其有以盡夫天理之極,而無一毫人慾之私也。”
朱熹在《大學章句》中解釋說:“止者,必至於是而不牽之意;至善,則事理當然之極也。言明明德、親民,皆當至於至善之地而不遷。”其意為:修身育人,都必須達到完美的境界而毫不動搖。

相關連結

止於至善,是一種以卓越為核心要義的至高境界的追求。止於至善,上升到人性的層面來說就是大真、大愛、大誠、大智的體現。是自我到無我境界的一種升華。
“止於至善”出《禮記·大學》,此篇開篇即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裡的“大學”,當時是針對“國小”而言的,“國小”即禮、樂、射、御、書、數,屬於“藝”的層面,稱六藝,而“大學”是修身之學,使人成為道德上的完人之學,屬於“道”的層面。道和藝,一為形而上,為體,為性,一為形而下,為用,為相。朱熹稱“大學”為“大人之學”(《四書集注·大學章句》),也是恰當的,“大人”指道德完善之人。
對“止於至善”要從三個方面來理解,第一是“止於至善”本身的意義,第二要結合三綱來理解,第三要結合八目來理解。也就是說,要結合整個《大學》來理解,這才能完整反映此訓的原初意義,才能在此意義上開出時代性的新釋。

論述

首先要明了“止於至善”本身的含義。“止於至善”,孔穎達釋為“言大學之道在止處於至善之行。”(《禮記正義》)朱熹釋“止”為“必止於是而不遷”,一定要達到這個境界而不再改變,釋“至善”為“事理當然之極”(《四書集注·大學章句》),事情的最高原則,即最高的善。
止於至善止於至善
王陽明釋“至善”為“性”,即本性,人類的本生是純善無惡的,“至善者,性也。性元無一毫之惡,故曰至善。”(《傳習錄上·語錄一》)至善之性是人類的固有本性,所以“止”就是一種對本性的復歸,“止之,是復其本然而已。”(同上)歷史的解釋雖然表達有異,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都是要通過道德修養而達到並保持人類最高的善。
其次應該結合《大學》三綱來理解“止於至善”。“止於止善”境界如何達到?這就涉及到成就完善道德的方法和階段等問題,《大學》提出了三綱八目。首先是“三綱”: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明明德、親民兩綱是達到止於至善境界的方法,也是兩個不同的階段。“明明德”,指個人達到道德的覺悟,前一個“明”是動詞,明了、達到之意,“明德”是指人們都具有的至善的道德本性,“明德”之“明”,表示純淨無染的、圓滿的,是對善的描述。個人達到道德的覺悟之後,還要推己及人,幫助、教育他人,使其也成為有道德的人,這就叫“親民”。“親”有“親屬”、“愛”、“接近”等義,因為愛他人,而想推己及人,這就是“恕”道。所以孔穎達釋“親民”為“親愛於民”(《禮記正義》)。朱熹釋“親民”為“新民”,“新者,革其舊之謂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當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舊染之污也。”(《四書集注·大學章句》)這種解釋融入了佛教的如來藏思想。
王陽明不同意朱熹之釋,認為如果說是“新民”,應該是“自新之民”,不需要人他的教誨而能自覺。而“親民”則含有“教養”的含義,“猶孟子‘親親仁民’之謂。”(《傳習錄上·語錄一》)強調恢復“親民”的本義。王陽明的解釋比較符合《大學》的本義。《禮記》中關於大學之道的另一段話,也可以幫助我們理解“明明德”和“親民”的意義,突出教育的作用,認為古代教育,首先是對個人的培養,必須通過九年的時間,達到大成,“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禮記·學記》)“知類”指掌握普遍的規律性、本質、本體,“通達”指知識運用的普遍性,觸類旁通,無所障礙,“不反”指不退轉,大成境界的穩固性,不會再返回到未受教育或低層教育的境地。這是“明明德”的過程。在此基礎上,才能夠以仁愛之心教化他人,“然後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說服而遠者懷之。”(同上)化導民眾,使近者悅而遠者來。這是講的“親民”之道。
經過明明德和親民兩個階段,就會達到至善的境界。作為校訓,從簡潔的要求出發,只要強調最高階段或者結果之“止於至善”即可,作為過程、階段的“明明德”、“親民”,其意義已含攝於其中。
第三應該結合八目來理解“止於至善”。八目為格、致、誠、正、修、齊、治、平,“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禮記·大學》)這八目的核心在於修身,而基礎在於格物。依朱熹的解釋,格、致、誠、正作為修身的方法,屬於明明德的內容,而齊、治、平作為修身的功用,是新民(親民)的內容(《四書集注·大學章句》)。因此,八目是對三綱之“明德”綱和“親民”綱的進一步說明,最後要達到的境界仍然是“止於至善”綱。
這裡分為兩條道路,內聖之路和外王之路。內聖是格致誠正之路,外王是修齊治平之路。這兩條路的起點是“格物”,傳統的解釋,鄭玄釋曰:“格,來也;物,猶事也。”(《禮記注》)基本的意義是和事物加以接觸,認識事物。格物的對象,各家解釋不同,但基本上是兩方面,一是向內格心,二是向外格事,兩者都有一個知識論和人性論上的預設。向外格事,是程朱理學一派的觀點,知是人們先天所固有,但要通過格物才能得到。
程頤解釋說:“格尤窮也,物猶理也。猶曰窮理而已矣。”(《二程遺書》卷十八)朱熹釋“格物”為“即物而窮其理”(《四書集注·大學章句》),窮究事物之理,具體的方法,程頤認為要一點一點地積累,“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積習既多,然後有脫然貫通處。”(《二程遺書》卷十八)所格之事,包括社會生活、自然界中的一切對象。向內格心是陸王心學的觀點,認為人們先天具有良知,即道德上的至善和認識的本能,王陽明釋“格”為“正”,“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其正者之謂也。”(《大學問》)正的具體方法,就是道德實踐上的為善去惡。
致知”,是由格物而達到對於知識、智慧認識和掌握,致知必有一個格物的過程,是所謂“物格而後知至”(《禮記·大學》)。東南大學有“致知堂”,典出於此。王陽明的心學將“致知”解釋為實現良知,“格物致知”就是正念頭,實現良知,王陽明的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就是對心學的“格物致知”的具體實現的闡明。
“誠意”,《大學》釋為“勿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也就是說,心的發動,要真實無妄,誠實,其價值指向是善,思想意識以善為準則。遠離惡要象討厭惡臭那樣,追求善要象喜愛美景那樣。謙通慊,滿足之意。應該以此為滿足。要達到這種真實無妄心,最重要的是“慎獨”,在個人獨處,沒有社會關係的制約時,仍然要自律,遵守道德準則。這是最難之處。誠意的前提是致知,是所謂“知至而後意誠”(《禮記·大學》)。而誠意又是達到“正心”的條件,所謂“意誠而後心正”(同上)。 “正心”就要求心不傾邪。
至此,構成大學之道的內聖之路,即內求聖人之德,在此基礎上,經過修身階段,開出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外王之境。這樣,以修身為核心,內聖是修身的內容,外王為修身的功用,由己及人,由近而遠,由內而外,由道德事功,實現人生的價值。

近義詞

登峰造極、完美無缺、十全十美

反義詞

毫無是處 漆黑一團

實例

東南大學校訓:止於至善
廈門大學校訓:自強不息,止於至善
江南大學校訓:篤學尚行止於至善
河南大學校訓:明德新民止於至善
河南師範大學校訓:厚德博學 止於至善
西安外國語大學英文學院院訓: 止於至善Commitment to Excellence
四川大學錦城學院校訓:止於至善
廣東高州中學校訓:止於至善
蔣介石先生曾為長沙市明德中學題詞:止於至善
大仁健康管理理念:大仁健康 止於至善
至善教育集團理念:明德致遠,止於至善
南方科技大學樹仁書院院訓:居高懷仁,止於至善
華東交通大學校訓:日新其德,止於至善
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校訓:自強不息。止於至善

相關成語

淺嘗輒止
改惡從善
好善樂施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