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夾弦(兩夾弦)

二夾弦

兩夾弦一般指本詞條

兩夾弦,民眾也稱它為“大五音”。中國傳統戲曲劇種之一。主要流行於山東西部以及河南東部及北部,江蘇北部,安徽省北部一帶的地方戲。因為它的伴奏樂器四胡(四弦胡琴)是每兩根弦夾著一股馬尾拉奏,因而其流行地的民眾按照其方言習慣稱它為“兩夾弦、大五音。它與流行在黃河以北的聊城、德州、濱州地區的“四根弦”(也稱“一勾勾”、“河西柳”、“哈蟆嗡”)有密切的血緣關係。

2008年6月7日,山東省定陶縣、安徽省亳州市、 河南省開封市、滑縣聯合申報的“二夾弦”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二夾弦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遺產編號:Ⅳ-113
  • 遺產類型:傳統戲劇
  • 申報地區:定陶縣、亳州市、開封市、滑縣
歷史淵源,雛形期,成熟期,玩友班期,科班時代,建國以後,藝術特色,傳統劇目,傳承保護,劇種傳承,歷史科班,

歷史淵源

雛形期

兩夾弦是在魯西南一代流行的曲藝形式“花鼓丁香”的基礎上發展演變而成。“花鼓丁香”主要流行在魯西南地區,因為經常上演《休丁香》(《張郎休妻》)而得名。“花鼓丁香”最晚在清代中葉也就已在菏澤流行,其演唱形式主要是“坐板凳頭”(清唱)或“打地攤”(簡單化妝演唱),只用一面手鑼,一個梆子,一個挎在腰側的凸肚花鼓,沒有絲弦樂器伴奏。常用的曲調有:[贊子]、[序子]、[砍頭撅]、[貨郎調]、[寒韻]、[平調]、[哭迷子]、[過序子]等。經常演出的劇目,除《休丁香》外,還有《站花牆》、《梁祝下山》、《安安送米》、《呂蒙正趕齋》、《小姑賢》、《王定保借當》等數十齣。
清鹹豐初年(1851年),山東濮州引馬集(今屬山東鄄城縣)有個窮秀才白殿玉,擅詩詞,通音律,酷愛花鼓丁香,常編些花鼓新詞,教妻吟唱。後來,他對花鼓小唱只配一面凸肚腰鼓擊節伴唱,深感乏味,常思增加絲弦,以壯聲色。其妻紡棉時常哼曲詞,其每唱一句,接著便“嗡、嗡、嗡”紡抽棉花,紡車聲成了唱腔的自然伴奏,白秀才深受啟發,經過多次試驗,終於做出了如二胡狀的“弦子”為妻伴奏,節奏和諧,大增其色。白殿玉在花鼓丁香的基礎上,編詞清唱,並根據詞意,突破原始腔調的節奏規範,融入其他姊妹藝術的唱腔,博得了廣大聽眾的喜愛。白殿玉在引馬集收了三個乞討人為徒弟,他們是莘縣李季安、東平的戚成興和濟寧的梅福成。
鹹豐八年(1858年),濮州遭水災,李季安北歸,白殿玉帶戚、梅二徒,乞討至曹州(今菏澤)東北的大徐莊落戶,後由戚、梅二人在大徐莊收徒數十人,在菏澤、鄄城、鄆城、定陶、曹縣、巨野、梁山、東平一帶農村“打地攤”賣唱。這期間,由於人員的增加,以由一人清唱,逐步發展到七、八個人分包趕角形式,其體裁也由說唱式的敘事體,過渡到戲曲化的代言體,具有了較複雜的表演程式,演唱出比較完整的戲曲故事,其樂器除一個凸肚花鼓,又增加了絲弦(兩根弦的“弦子”),還有一面手鑼、一個梆子。兩夾弦劇種初具皺形。

成熟期

清同治年間(約1864年左右),曹州城西南魏堂村貢生魏金玉聘請戚成興、梅福成為師,在村里成立了兩夾弦玩友班,隨後趁本村慶賀王姓夫人立貞節牌坊之機,在四輛太平車搭成的戲台上,演出了《安安送米》,這是兩夾弦有地攤上小唱走上舞台的開始。戚成興、梅福成在演唱時常把蒲扇作為簡單道具,民眾送他們“大蒲扇”、“二蒲扇”的藝號。
這一時期的兩夾弦戲,仍是農閒唱,農忙散的“玩友會”,沒有嚴格的科班制度,其唱腔也沒有“格”和“規”的種種束縛。這種機動自由的特點,加上藝人們要把自己的俗俚小曲變成“大戲”的強烈欲望,使其大量吸收了其他藝術的優點,得以迅速發展。在唱腔方面皆突出地受到當地民歌(如:划船調、打你八棒錘、大鋸缸等)、曲藝(如:山東琴書山東大鼓、墜子等)、戲曲(如:山東梆子柳子戲大平調等)的影響,使之日益豐富,表演方面,則學習、借鑑了其他戲曲的程式。
1853年(清鹹豐三年),在努力提高演出質量的同時,對樂器也進行了改革。為擴大主弦音量,他們把原“弦子”(似二胡)上的兩根弦,增加到四根弦,弓子上的一股增加為兩股,這就是沿用至今為主弦的“四胡”(又叫四弦)。之後,“文樂”又增加了琵琶、二胡,“武樂”增加了大鑼、手鈸、堂鼓等,多用於開戲之前的“打通”。不過表演形式仍較簡單,人員很少。藝人們常稱:“緊七慢八,六人抓瞎”。樂師往往一人兼奏幾樣樂器。服裝道具也很少,一個班中,一般只有一身褶子,兩身布衫,一身官衣,一頂紗帽等“行頭”。所演劇目也多是以“三小”(即小生、小旦、小丑)為主角的生活小戲。如:《安安送米》、《休丁香》、《小姑賢》、《蘭橋會》、《王漢喜借年》、《拴娃娃》、《站花牆》、《換親》、《梁祝下山》、《呂蒙正趕齋》、《抱靈牌》等。至此,兩夾弦劇種逐漸成熟。
與此同時,流落在黃河以北的莘縣、臨清一帶的白殿玉的另一徒弟李季,儘管也收徒傳藝,但吸收其他藝術的營養很少,其曲牌、板式,基本上還屬白氏初傳,不如曹州(菏澤)“大蒲扇”的兩夾弦唱腔委婉、細膩,易於表達各種感情。他們之間,因流傳區域關係,觀眾便稱鄄城以北、莘縣一帶的兩夾弦為北詞兩夾弦,稱曹州(菏澤)一帶的兩夾弦為南詞兩夾弦。南詞兩夾弦發展迅速,從藝者甚多,流傳區域很快擴大到河南省的安陽、新鄉、開封、商丘等地。而北詞兩夾弦繼李季安之後,只有鄄城的王貫得、吳志修等稍有名氣。較近的北詞兩夾弦名演員要數鄄城的王自端,他以唱《王婆罵雞》出名,吐詞爽快流暢,一口氣可唱二百多句,有“翁倒山”之譽。

玩友班期

光緒初年(約1875年),戚成興、梅福成在定陶縣張灣村再度收徒傳藝,教授玩友班,後成名者有旦角王玉華等。
1878年春,菏澤東關泰山奶奶廟大會,專請戚成興的兩夾弦班來演家庭小戲,當時連唱四天,曹州府台、縣令、都觀看了演出,並賞銀五十兩。從此,兩夾弦由村鎮舞台走向城市舞台。
光緒六年(1880年),“大蒲扇”的傳人劉大煥、張慣通、徐效言、王玉華及張慣同的藝徒徐廣思(大徐莊人)、徐廣遠(大徐莊人)、馬天倉(醜,藝名“馬老平”,菏澤呂陵鎮人)和劉大煥的藝徒徐啟敬(司鼓,大徐莊人)等,進入豫東大城市開封,起初在較偏僻的城隍廟內演出,因很受歡迎,後移到繁華的相國寺市場演出,名震豫東,當地民眾稱之為二夾弦

科班時代

1910年(宣統二年)左右,王玉華(旦角)在曹縣馬樓一帶組織了第一個兩夾弦職業班社“洪興班”,進行營業性演出,每天戲價八百銅錢。這一時期,兩夾弦借鑑其他劇種的做法,根據兩夾弦的具體條件,對生、旦、淨、末、醜各行當進行了細緻、明確的分工,改變了過去“三小”獨占兩夾弦舞台的局面。為豐富上演劇目,排演了公案戲(如《清宮斷》)、功架,武打戲(如《九女庵》)、連台本戲(如《金鐲玉環記》)。徐廣思還於1911年左右,先後收曹縣的崔蘭琴(藝名“大金牙”)、大腳二妮(鄄城人)為徒,培養了兩夾弦第一代女演員。他們優美柔和的唱腔和婀娜的舞姿,很快轟動菏澤、曹縣、開封、商丘等城市。1925年左右,徐光思又收下討飯人黃二潤之妻張秀香(東明縣人)授藝,張秀香由演《站花牆》出名,因其初登時穿的是白靴,觀眾便送藝號“大白靴”(後又叫“老白靴”)。她便是兩夾弦後來著名女演員黃雲芝的母親和宗師。
1928年,徐廣遠的高徒王文德(中、青年時期從旦行,後改為鬚生,藝名“小印(藝)”),召集二十多位藝人在本村(菏澤市安興鎮賢聖寺)廟院內,成立“共藝班”(洪藝班),主要演員有王文德和其弟王文勝(藝名“二寶”)、王文亮(藝名“二燕子”)、張秀香、崔蘭琴、趙秀真(藝名“二金牙”)、馬福勤等。這個班社在王文德的帶領下,吸收了山東梆子、柳子戲的表演程式,使表演更趨完美,在音樂方面,改革、豐富了兩夾弦的唱腔、板式,比如在“原北詞”的基礎上,又創造了“慢北詞”和“連北詞”。增加了笛、笙、嗩吶等樂器。培養了一批新生力量。如:河南開封地區二夾弦劇團的主要演員楊桂蓮(藝名“二馬峰”)、張海蓮(藝名“三馬峰”、“水上漂”),當年都在“共藝班”(洪藝班)學過藝。通過他們的努力,兩夾弦這個獨具風格的劇種最終走向了成熟。同時,也由於這些優秀演員的出現,使兩夾弦這個年輕的劇種,日益廣泛的流行起來,它的活動範圍,當時北到河北省的大名、廣平、館陶;東到濟寧,南到安徽省蚌埠,江蘇省的浦口,西南流傳到河南省的開封、民權、蘭考、扶溝、安陽、武涉等縣,以及安徽省的亳縣、阜陽等地。

建國以後

建國後,兩夾弦藝術得到了迅速發展,不少地方成立了專業表演團體,僅山東菏澤地區就有:菏澤縣新藝劇社(菏澤專區兩夾弦劇團前身)、巨野縣新藝劇團、單縣新民劇團,東明縣兩夾弦劇團,河南省的開封、商丘兩地區及延津縣台前縣,安徽省的亳縣,也都有兩夾弦專業劇團。而北詞兩夾弦卻無專業表演團體,其優秀營養業已被納入北詞兩夾弦的範疇傳承發展下來。

藝術特色

兩夾弦的基本唱腔為大板、二板。另外還有三板、北詞、娃娃、山坡羊、捻子、贊子、砍頭橛、栽板、哭迷子等腔調。伴奏樂器,以四胡和柳葉琴為主,輔以二胡、板胡、三弦、橫笛等。打擊樂器與京劇相同。在唱法上,除老生受高調梆子影響用“二本腔”(假聲)外,小生、旦、醜、淨均以真聲為主,尾聲翻高用假聲,保持了傳統的演唱特色。
兩夾弦的傳統習慣是唱功重於做功,所以它的唱腔是戲劇布局的核心。初期,生、旦角都用本嗓演唱,紅臉、花臉行當都用二本腔(假嗓)演唱。20世紀20、30年代以後,兩夾弦得以迅速發展,角色行當齊全,音樂、唱腔基本形成,唱腔基本上用真嗓,尾音翻高的用假嗓,只有紅臉用二本腔演唱。從這一時期開始,兩夾弦唱腔就基本固定下來。
兩夾弦的唱詞有兩種不同的結構表式;一是以七字句和十字句為主的上下句式,韻腳為上仄下平,下句押韻。在這種結構形式中,亦有一種字數多少變化不定的長短句結構形式,這種結構形式的唱詞,雖仍為上下句體,但句體的排比羅列、韻腳的要求等不太嚴格,垛句上下的呼應也不一定對稱;另一種結構形式是“三、三、二”結構的[娃娃]句體,這種詞格,除第四句和第七句跳韻外,其餘各句均為同一韻腳。第三句為“平、平、仄”,中間三句為“仄、平、仄”,最後兩句為“仄、平”。在實際套用中,對此要求並不十分嚴格。
兩夾弦所用的語言,為魯西南地區的方言,與國語相比,聲韻基本相同,但其四聲調值都有著明顯的差異,語彙稱謂不盡相同。
文場樂隊配置、大小不等,一般是四至八人。使用的樂器以四弦(也叫四胡)為主,它類似二胡,有四根琴弦,分別夾著兩股馬尾進行演奏,以發出雙印,音量較大,琴師在演奏時常戴有金屬指帽按弦,音色鏗鏘有力,其它弦樂器有二胡、矮稈墜胡,有時也用小提琴、大提琴配合。撥彈樂器有琵琶(早年是使用柳葉琴、與山東拉魂腔所用相同,現已改為通用的琵琶)、中阮、三弦等。管簧樂器有竹笛、笙、悶子等。
在武場音樂中最關鍵的是司鼓,他是文武場音樂的總指揮,兼奏手板、邊鼓及堂鼓。雲鑼、木魚、小鈸等使用很少,一般不另設專人,而由操持大鑼、鈸的人分別兼奏,嗩吶由弦樂師兼奏。
兩夾弦經典傳統劇目有所謂“老八本”(《頭堂》、《二堂》、《休妻》、《花牆》、《大帘子》、《二帘子》、《花轎》、《抱牌子》)之稱。另有《站花牆》、《梁祝下山》、《安安送米》、《呂蒙正趕齋》《小姑賢》、《王定保借當》等90餘出,多是反映民間的小戲;還有不少是從柳子戲等地方戲中移植過來的。
新中國成立後,兩夾弦創作(或改編)了大量反映社會主義新時代、新生活的優秀劇目,使兩夾弦這一劇種獲得了新的生命,為廣大民眾所喜愛。
兩夾弦是以唱為主,以唱制勝的劇種,在發展中也吸取了其它劇種的表演程式,使表演技藝得到了極大的提高,與劇目相關,行當以“三小”(小生、小旦、小丑)為主。其它行當也多是仿製其它姊妹劇種。
兩夾弦的伴奏樂器,在傳統樂器中稱為“三大件”的是四弦、墜琴和柳琴。建國後,多以琵琶代替柳琴。
四弦;是兩夾弦文場伴奏中的領奏樂器,木製。其規格為:弦身共分弦桿、弦柱、千金、弦馬、弦桶、托板、蟒皮、弓桿、馬尾(兩股)九部分。
墜琴:是兩夾弦“三大件”主奏樂器之一。音色柔和,與四弦形式對比,相互補充。早期為八角形木製琴筒,現在改為圓型銅製。
琵琶:是兩夾弦“三大件”主奏樂器之一,彈撥樂器,色彩豐富,聲音與四弦、墜琴搭配諧合,共同形成兩夾弦伴奏樂隊中的音響核心,是該劇種音樂風格特點的重要體現。
另外,兩家弦文場樂器還配有笙、笛、三弦。現在又增加了大提琴、小提琴、電子琴、揚琴、二胡等樂器。
打擊樂器與山東梆子相同。
兩夾弦臉譜吸收了京劇、山東梆子等劇種的臉譜造型藝術,大致分為“白臉”、“紅臉”、“黑臉”、“二花臉”及其他“勾臉”等種類。
兩夾弦的“紅臉”臉譜,有時在表演中並不勾臉。

傳統劇目

兩夾弦經典傳統劇目有所謂“老八本”(《頭堂》、《二堂》、《休妻》、《花牆》、《大帘子》、《二帘子》、《花轎》、《抱牌子》)之稱。另有《站花牆》、《梁祝下山》、《安安送米》、《呂蒙正趕齋》《小姑賢》、《王定保借當》等90餘出,多是反映民間的小戲;還有不少是從山東柳子戲、山東梆子子等地方戲中移植過來的。兩夾弦的劇目將近百出。它的基本劇目有“大帘子、二帘子、趕關,提籃子(武家坡)”,“花牆、藍橋、抱牌子”或“織機、拐馬、柳迎春、花牆、藍橋、太陽牌”等說法。這些劇目主要是比較流行的民間傳說故事。如《大帘子》,即梁山伯與祝英台隔簾相會。
《抱牌子》是何文秀私訪;《織機》是秦雪梅弔孝的後半部。另外,還有相當數量的民間生活小戲,其中丑角戲占有一定的比重,如《七錯》、《打老道》、《打棒槌》、《打城隍》、《打麵缸》、《打瞎子》、《窮勸》、《武大仨下工》、《拴娃娃》等,幽默風趣,富有:眼郁的鄉土氣息和民間文學特色。
定陶縣兩夾弦劇團《皆大歡喜》劇照定陶縣兩夾弦劇團《皆大歡喜》劇照
兩夾弦的獨有劇目有《王小過年》、《打老道》、《吃臘肉》、《唐二賣桿草》、《翻箱子》、《窮勸》、《富勸》、《賈金蓮拐馬》等,從山東梆子移植過來的有《康府弔孝》、《海潮珠》、《王莽篡朝》、《斬楊人》、《背箱子》等。

傳承保護

劇種傳承

山東兩夾弦發展
菏澤縣新藝劇社成立於1951年,以原“共藝班”(洪藝班)演員為主體成立。1954年,劇社經過登記,歸菏澤縣人民政府領導,成為國家正式的職業藝術團體,同時吸收了一批青年演員,全團發展到50餘人。1959年劇社調到專署,成為菏澤專區兩夾弦劇團。
在黨的“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方針指引下,兩夾弦演員的藝術水平進一步提高。菏澤專區兩夾弦劇團著名演員黃雲芝(藝名“小白鞋”)以細膩、婉轉、悠揚的唱腔和優美、輕盈的台步而聞名,它促使兩夾弦戲曲在重唱功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對舞蹈技巧的提高,使兩夾弦戲曲成為完美綜合藝術的統一體。
1952年和1954年。山東省第一屆和第二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時,黃雲芝演出現代戲《離婚》和整理的傳統劇目《站花牆》、《換親》獲得演員一等獎,馬福勤、李京華等獲得三等獎,劇目獲得一等獎。並由上海製片廠灌制了唱片,黃雲芝出席了全國群英會。1959年10月,毛澤東在濟南觀看兩夾弦《三拉房》等劇目的演出。同年11月,山東柳子戲、兩夾弦、柳腔聯合演出團進京匯報演出,菏澤專區演出了兩夾弦《三拉房》、《站花牆》、《拴娃娃》、《三進士》等劇目,在北京演出期間,受到劉少奇、朱德、陳毅、郭沫若等國家領導人的接見。1960年黃雲芝被選為山東省政協委員。1964年春,又在濟南向朱德、賀龍匯報演出現代劇目《向陽人家》。
“文化大革命”期間,兩夾弦劇種遭受重創,許多劇團包括菏澤專區兩夾弦劇團被迫解散,劇種瀕於絕境。1970年,更名為定陶縣兩夾弦劇團,並吸引了一批新生力量。1979年,定陶縣兩夾弦劇創作演出的現代劇目《相女婿》,參加了文化部舉辦的國慶三十周年獻禮演出,編劇王岳芳獲文化部劇本創作二等獎,定陶縣兩夾弦劇團獲文化部演出三等獎。1982年山東省戲劇月演出期間,定陶縣兩夾弦劇團演出《紅果纍纍》,孔凡凱、武斌編劇,獲劇本創作獎;李京華飾春嬸,獲優秀表演獎;韓艷萍、牛輝慶、張兆夫獲表演獎。近幾年又排演了祝兆明編導的《抬爹嫁娘》、《愣姐讓房》等劇目,均參加了省地藝術節,分別獲得了優秀劇目獎和演出一等獎。
河南二夾弦發展
60年代曾在河南省內許多城市演出,還在山東、河南、江蘇等省的城市引起強烈反響。現在卻僅僅在豫魯皖蘇交界地區還有零星演出,專業劇團卻在上世紀戲曲最不景氣的時候關閉了,屬瀕危劇種。為了搶救該稀有瀕危劇種,二夾弦表演藝術家田愛雲賣了房產多方籌措創辦了二夾弦戲校,目前已經培養40多名學生。2004年6月恢復組建了開封市二夾弦實驗劇團,到各地演出。
2008年6月,國務院正式公布了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河南省滑縣申報的民間戲劇二夾弦名列其中。
安徽亳州二夾弦
清末以來,二夾弦戲班就經常活躍在皖北大地上。1958年底縣委根據當地民眾的建議,成立了亳縣二夾弦劇團。《桑園會》、《張文生趕考》、《花廳會》三個二夾弦傳統小戲應運而生,立上舞台。1959年10月亳縣二夾弦劇團演出的《金龍盞》受到阜陽行署領導的高度讚揚,被 二夾弦
譽為“躍進劇團”。1960年3月,二夾弦劇團因成績卓著,又被評為省文化工作先進單位。1962年亳縣二夾弦劇團的高中賢、王玉芹曾與山東定陶二夾弦劇團赴北京人民大會堂演出《二度梅》,受到劉少奇、陳毅等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1963年山東定陶二夾弦劇團特邀高中賢、王玉芹、馬璐等人再度赴北京景山公園演出《金龍盞》,受到了朱德等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朱德、陳毅等老一輩領導人對這一稀有劇種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撕綾羅,打茶盅,不如二夾弦哼一哼”,“二夾弦哼一哼,不穿棉襖能過冬”,“不吃不穿不過年,也要去聽二夾弦”,這些來自亳州廣大人民民眾的村言俚語,表達了對二夾弦這一劇種的喜愛和讚美,也充分證明了這一稀有劇種的珍貴价值。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及眾多原因的影響,全國僅有的幾個二夾弦劇團都相繼消失。到目前為止,亳州譙城區梆劇團是唯一能夠演唱二夾弦這一稀有劇種的文藝團體,但僅僅是一些小劇目。二夾弦基本上瀕臨滅絕。為了使二夾弦這一稀有劇種能夠保存下來,亳州市譙城區決定,在不影響春秋季演出的同時,利用業餘時間,確保每年排演一台《二夾弦》大戲,並進行公演。從1999年以來,亳州二夾弦劇團參加安徽省折子戲、小戲大賽,《刎經堂》、《尋妻》、《三更情緣》等劇目均獲得了好的獎項。

歷史科班

洪興班
1910年,曹縣老藝人王玉華在馬樓一帶組織了第一個兩夾弦職業班社“洪興班”,進行營業性演出,每天票價八百銅錢,闖開兩夾弦戲曲職業化的新路。這期間,他根據兩夾弦的具體條件,對生、旦、淨、末、醜各行當進行了細緻、明確的分工,改變了過去“三小”獨占兩夾弦舞台的局面。為豐富上演劇目,開始排演了公案戲(如《清官斷》等),功架、武打戲(如《九女庵》等),連台本戲(如《金鐲玉環記》等)。後來他於1911年左右,先後收曹縣的崔蘭琴(藝名“大金牙”)、大腳二妮(鄄城人)為徒,培養了兩夾弦第一代女演員。她們優美柔和的唱腔和婀娜的舞姿,很快轟動菏澤、曹縣、開封、商丘等城市,使兩夾弦的流傳區域擴大到江蘇省的浦口,安徽省的蚌埠,河北省的南部和本省的泰安等地。
共義班
1928年,兩夾弦戲曲著名老藝人徐廣遠的高徒王文德(中、青年時期從旦行,後改為鬚生,藝名“小印”),召集二十多位藝人,在菏澤市安興鎮賢聖寺廟院內,成立“共義班”,演員都是大徐莊人的徒弟,所以對外又稱“父子班”,主要演員有王文德和其弟王文勝(藝名“二寶”),王文亮(藝名“三燕子”),張秀香(藝名“大白靴”),崔蘭琴,王文勝之妻趙秀真(藝名“二金牙”),馬天倉及其子馬福勤,司鼓是徐啟敬。這個班社在王文德的領導下,吸收了山東梆子的表演程式,使表演更趨完美。在音樂方面,改革、豐富了兩夾弦的唱腔、板式,比如在“原北詞”的基礎上,又創造了“慢北詞”和“連北詞”,增加了笛、笙、嗩吶等樂器。培養了一批新生力量,如河南省開封地區兩夾弦劇團的主要演員楊桂蓮(藝名“二馬蜂”),張海蓮(藝名“三馬蜂”、“水上漂”),當年都在“共義班”學過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