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丁香

花鼓丁香

又名“花鼓丁香”、“花鼓腔”、“打花鼓”、“花鼓秧歌”,是一種走唱形式的民間說唱藝術。早在元明時期,就常被以所謂“淫詞盪調”等罪名而屢遭禁演。然愈禁愈是活躍,並與各流行地區俗曲小詞結合,形成許多地方曲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花鼓丁香
  • 又名:“花鼓丁香
  • 形式:走唱的民間說唱藝術
  • 演唱:《安安送米
簡介,歷史沿革,藝術特色,表演形式,戲曲唱腔,

簡介

清末山東西南部流行一種歌舞並重的民間小戲,演唱《安安送米》、《呂蒙正趕齋》、《張郎休妻》等劇。因張郎之妻名丁香,故《張郎休妻》也叫《休丁香》。當地稱這種民間小戲為“花鼓丁香”。
“花鼓”,早時亦稱“花鼓丁香”或叫“打花鼓”,是“打地攤”演唱藝術形式,少則三五人,多則七八人組成一班,樂隊演員不分,每班有大小鑼各一面,鼓一個,一對手鈸,一個梆子(打鑼兼打梆子)。一人扮演幾個角色,在村鎮、集場、廟會演唱。通常男角穿大衫戴禮帽,扎腰挎鼓;女角著裙,扎繡球,拿彩綢或白手帕,腦後戴假辮子,腳尖縛腳墊子(踩蹺或叫彩鞋),立起足尖跑場。演唱時,扮女角的扶著男角肩膀,一邊打鼓一邊唱,男角叫作“鼓架子”。有時扮小生或掛髯,與旦角對唱、輪唱。早期“花鼓”沒有弦樂伴奏,演出節目多為民間生活故事,表現男女愛情的故事頗多,如《站花牆》、《小借年》、《蜜蜂記》、《觀文》、《呂蒙正趕考》。
花鼓丁香

歷史沿革

山東花鼓分為南、北、東三路。“南路”即“花鼓丁香”,流行於菏澤、濟寧和泰安西部,影響最大,形成“兩夾弦”、“四平調”兩個劇種。“北路”流行於聊城、德州、惠民等地區,有“聊城花鼓”、“茌平花鼓”和以歌舞為主的“柳林花鼓”,在德州、禹城、臨邑一帶發展成為小戲“一勾勾”。“東路”即鄒縣、滕州、嶧縣(今棗莊市嶧城區)一帶的“鑼鼓沖子”,在當地發展成為“拉魂腔”(即柳琴戲);向東傳入淄博、濰坊及膠東各地,則稱為“肘鼓子”,發展成為“五音戲”、“柳腔”、“茂腔”等劇種,對東路大鼓音樂的形成也產生過重要影響。

藝術特色

由於其動作性強,唱腔優美,隊伍精幹,便於街頭巷尾、劃地為場,循性說唱,生活氣息濃郁,風趣活潑,載歌載舞,鄉土語言,通俗易懂,為廣大農村人民民眾喜聞樂見。然而在舊社會,它卻被污為“有傷風化”、“淫詞濫調”屢遭禁演,“花鼓”藝人倍受辛苦。

表演形式

花鼓演唱以二人對唱形式最為普遍。男為“鼓架子”,女為“舞樁”,稍加化裝,邊舞邊唱,具有明顯的演唱故事的說書特色。後增加了演出人數,發展為分角化裝演出,並增加大鑼、小鑼、鐃鈸、梆子等打擊樂器,吸收某些戲曲鑼鼓經,演出益加火爆,有些已經逐漸擺脫“打地攤”而向戲曲形式過渡。

戲曲唱腔

花鼓唱腔以七聲音階宮調式為主,主體部分為板式變化體結構。常用板式有平調、寒韻、夸七鑼、過序子、念板、鑼鼓沖、砍牛橛等。另有專段專曲的[貨郎調]、[拐磨子]、[趕腳調]、[娃娃腔]等。打擊樂由開台鑼鼓和唱念鑼鼓兩部分組成。傳統書目十分豐富,有唱段《張郎休妻》、《貨郎段》、《小二姐做夢》等近百個,中長篇書《陳三兩爬堂》、《風箏記》、《金釵記》、《玉杯記》等40餘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