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升規劃管理水平工作機制

一、堅持兩級審批
堅持市城鄉規劃建設委員會(以下簡稱“市規委會”)和市城鄉規劃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市技術會”)兩級審批制度,市規委會、市技術會原則上每月下旬召開一次,重大事項可按照一事一議、特事特辦的原則,隨時召開會議研究。各成員單位要本著“公正、科學、擇優”的議事原則,本著對歷史負責、對城市發展負責的態度,積極參與審議工作。同時要進一步完善專家評審機制,設立由國內知名專家組成的城鄉規劃評審專家庫,進一步充實專家庫的組成人員,真正做到開闊視野、創新思維、借智借力、科學規劃。召開市技術會時原則上每次邀請的參會專家不少於3人,重大項目酌情增加。對市域城鎮體系規劃、城市總體規劃、近期建設規劃、城市專項規劃、城市規劃重大項目的選址、城市重要地段和主要道路兩側的控制性詳細規劃及城市設計、重大規劃調整方案的可行性、涉及規劃相關管理辦法以及其它重要規劃要進行專題評審、專題研究,形成評審會議紀要,提請市規委會研究審定。
二、實現全域規劃
把以人為本、尊重自然、傳承歷史、綠色低碳理念融入城鄉規劃全過程,加快推進各類專項規劃,穩步推進縣(市)城區總體規劃及縣(市)域村鎮體系規劃修編,紮實開展村鎮規劃試點,完善規劃體系。健全規劃銜接機制,按照下位規劃服從上位規劃、專項規劃服從總體規劃原則,加強市、縣、鄉(鎮)、村四級規劃、專項規劃與總體規劃、專項規劃與專項規劃之間的有機銜接與協調。加快編制城市風貌設計,明確城區風貌定位,提出整體風貌引導,為區域規劃、重點地段規劃及具體項目規劃提供特色指引。全面推進重點區域功能發展策劃、規劃設計、空間形態設計、道路交通設計和環境景觀設計“五位一體”的城市設計工作,高水平編制城市重要地段、重要節點、城市幹道、商業街區、文化中心、居住小區、城市雕塑等景觀設計,將城市形象設計成果作為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和項目開發建設的依據,強化城市形象設計在最佳化城市空間形態、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中的作用,塑造城市風貌特色,創造宜人活動空間。
三、精簡運行流程
市城鄉規劃局要進一步研究簡政放權具體方案,對流轉環節、審批許可權和辦理方式進行審查論證,本著能簡則簡的原則進行集中清理和最佳化,並通過建立制度加以規範,完善內部審批運轉流程,實現編制、審批、監管相互制約、相互協調的機制,提高工作效率。同時要加強對控制性詳細規劃以上層面規劃的研究,強化在把握城市發展巨觀整體方向、制定巨觀發展戰略、實現巨觀調控和空間資源配置等方面的職能,做好頂層設計,提升規划水平。
四、落實終身負責
市城鄉規劃局要建立覆蓋面廣的項目終身責任制度,做到分工明確,責任落實具體,逐環節明確責任人,實現責任追究具體化,不因職務變動、崗位調整而分離責任。成立以市城鄉規劃局局長為組長,其他班子成員為副組長的規劃責任工作組,全面統籌規劃工作責任分工與落實,真正做到任務明確、責任到人。根據規劃系統工作職能,按照規劃編制、審批和監督三方面工作,成立三個工作小組,分別為規劃編制審批責任小組、規划行政許可責任小組、規劃執法監管責任小組,由分管副局長任小組組長,各規劃分局局長、各分管科室和局屬單位按照職能負責小組具體工作。工作小組成員提前介入,主動服務,全程跟蹤,終身負責。
五、強化規劃服務
市城鄉規劃局要進一步強化服務意識,牢固樹立管理向服務轉變理念、為民服務理念、訴求導向理念、全員服務理念、科學發展理念,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最佳化規劃服務水平。堅持超前服務、主動作為,配合指導屬地政府(管委會)、項目單位共同把項目規劃前期工作做紮實。對全市重點項目、重大產業項目專門開闢“綠色通道”,嚴格實行“視窗受理、並聯審批、限時辦結”,為重點項目、重大產業項目提供快捷、高效、優質的審批協調服務。對規劃前期論證、編制、實施進行全程跟蹤和指導服務,實行“保姆式”服務,一包到底,全程負責。
六、推行陽光規劃
堅持“從民眾中來,到民眾中去”,樹牢民眾觀點,考慮基層實際,從基層反映最突出的問題入手最佳化服務,堅持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推行陽光規劃,擴大公眾參與,保證公眾對規劃工作的參與權、監督權、知情權,使城鄉規劃工作始終體現民眾意願,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人民民眾的利益。做好規劃展覽館整體提升工作,全面展示許昌市城鄉規劃基本情況、許昌歷史發展、城市特點、五型許昌、重大項目、產業特色及規劃前景,為市民提供了解規劃、參與規劃、監督規劃的平台。市城鄉規劃局要制訂“陽光規劃”的實施要求和工作規程,進行規劃的事前公示、事後公布、調整公示,對建設項目事前公示、事後公告,對違反城鄉規劃的案件查處進行公布並實施城鄉規劃報告制度。
七、搭建信息平台
加快規劃信息平台建設,對現有的信息設施條件和基礎信息數據深度挖掘和整合,實現指標與圖形互動的城市規劃一體化綜合管理與輔助決策,提高規劃管理自動化、定量化、科學化、數位化水平,為“陽光規劃”、“科學規劃”提供技術支撐,為許昌市建設“數字城市”、“智慧城市”打下堅實基礎。高標準建立三維輔助決策軟硬體系統,通過實時三維場景模擬、信息查詢以及利用多媒體信息集成技術,搭建三維、動態、可視化的城市規劃政府輔助決策平台,為方案推敲、設計思想、設計特點以及相關信息的展示提供科學、合理的輔助決策,實現規劃決策從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轉變,走向決策智慧型化。
八、嚴格規劃執法
緊緊圍繞規劃編制與落實並重的工作原則,加強項目規劃監管,完善“預防為主,輔以重罰”的規劃監督和執法工作模式,保障各類建設項目嚴格按規劃要求實施。進一步完善違法行為防控機制,事前約談建設單位,宣傳法規政策,告知注意事項,提醒違規後果,做到防患於未然。強化日常巡查發現機制,堅持從工程放線驗線、驗槽、驗基礎、驗主體到竣工驗收的“五驗”全過程監管機制,確保監管工作全覆蓋、無縫隙。加強應急查處聯動機制,通過強化部門協作配合,提高違法建設的聯動查處工作水平,實現統一組織、部門協作、信息互通、行政執法與行政監察相結合的違法建設查處模式。
九、加強統一管理
按照“集中領導、統一規劃、統一管理”的原則,強化城鄉規劃統一管理。許昌縣、魏都區政府,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城區管委會(以下簡稱“四區一縣”)、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城鄉規劃工作,樹立城鄉規劃一盤棋的思想,主動加強對接,充分發揮規劃引領作用,實現公共整體利益。各級領導幹部要帶頭學習、宣傳和執行城鄉規劃,自覺維護城鄉規劃的權威性和嚴肅性。要建立規範、暢通、高效的協調機制及全方位、多層次的溝通渠道,強化市、縣(區)兩級聯繫,加強部門協作,共同做好城鄉規劃編制、實施和管理工作。市財政、縣(區)財政要建立城鄉規劃專項資金,每年安排城鄉規劃專項經費,用於城鄉規劃編制、規劃課題研究、區域開發研究、規劃管理支出、村鎮規劃管理經費補助等,為城鄉規劃工作順利開展提供堅實保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