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 山洪地質災害防禦和綜合治理總體規劃

《全國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 山洪地質災害防禦和綜合治理總體規劃》是2011年4月6日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通過的一項政策規劃。

規劃背景,基本情況,災害情況,致災原因分析及啟示,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總體要求,指導思想,基本原則,治理目標,規劃範圍和重點,規劃範圍,治理思路,規劃重點,監測預報預警體系建設,監測系統建設,預報預警系統建設,群測群防體系建設,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中小河流治理,病險水庫和大中型病險水閘除險加固,洞庭湖、鄱陽湖重點圩垸整治,山洪地質災害防治,山洪地質災害調查評價,

規劃背景

基本情況

一、概況
我國河流眾多,除大江大河外,流域面積在200平方公里以上有防洪任務的中小河流(包括大江大河支流、獨流入海河流和內陸河流)有9000多條,其中流域面積在3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670多條,大多為大江大河主要支流,也包括較大的獨流入海河流和內陸河流;流域面積在200~3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8600多條。洞庭湖、鄱陽湖位於長江中游南岸,流域面積為42.5萬平方公里。全國現有水庫8.7萬座,其中大中型水庫0.4萬座,小型水庫8.3萬座。
我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山丘區約占全國陸地面積的三分之二。複雜的地形地質條件、暴雨多發的氣候特徵、密集的人口分布和人類活動的影響,導致山洪地質災害發生頻繁。全國有山洪地質災害防治任務的山丘區(防治區)面積約為487萬平方公里,約占我國陸地面積的50.7%,涉及29個省(區、市)的2058個縣,防治區內共有人口約5.7億,其中重點防治區面積110.7萬平方公里,人口1.3億,主要分布在西南高原山地丘陵、秦巴山地以及江南華南、東南沿海的山地丘陵區。全國現有初步查明的山洪溝約1.98萬條,土石流溝2.8萬多條,滑坡、崩塌、地面塌陷等災害隱患點約20萬處。
我國易災地區一般地處江河上游的生態脆弱區和生態敏感地帶,森林植被和草地生態系統具有破壞易、恢復難的特點,森林、草地、濕地的生態功能減弱,加劇了自然災害程度。易災地區林地面積26149萬公頃,占全國林地面積的86.1%,占全國國土面積的27.1%;草原面積25911萬公頃,占全國草原面積的63.7%,占全國國土面積的27.0%;水土流失面積25500萬公頃,占全國國土面積的26.6%。
二、治理現狀
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組織開展了大規模的防洪建設,大江大河及其主要支流以堤防、防洪控制性樞紐和蓄滯洪區為主的防洪工程體系基本形成,防洪預報預警系統逐步得到加強,可防禦常遇洪水,防禦大洪水能力顯著增強。截止到2009年,全國建成堤防及護岸29.14萬公里,達標堤防11.67萬公里。與大江大河相比,中小河流防洪體系較為薄弱,需進行治理的9000多條中小河流中絕大部分未系統治理;除近年來新出現險情的大中型水庫外,大中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基本完成,小(1)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逐步推進,小(2)型病險水庫及大中型病險水閘尚未進行系統的除險加固;中小水庫報警通信覆蓋率低,有5.4%的中型、32%的小(1)型、51%的小(2)型水庫無防汛報警通信設施。洪水風險管理制度不健全。
近年來開展了2020個縣的地質災害普查和1035個縣的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2009年開展了103個試點縣監測預報預警系統建設,2010年汛前完成了全部試點建設任務並投入運行,在防禦暴雨山洪地質災害中避免了多起傷亡事件,發揮了很好的防災減災效益。但全國山洪地質災害防治區內監測站網明顯不足,覆蓋範圍小,監測預報預警能力仍十分薄弱。山洪地質災害防治區點多面廣,目前僅對部分溝道和少量滑坡土石流進行了治理,工程治理措施不足。
長期以來,國家高度重視生態保護建設,相繼實施了天然林資源保護、退耕還林、退牧還草、水土保持綜合治理等一系列重大生態工程,對於江河水患治理以及生態環境改善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截止到2009年,完成“三北”防護林工程造林2447萬公頃,天保工程有效保護天然林9533萬公頃,退耕還林造林面積2600多萬公頃,退牧還草面積4500多萬公頃,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0450萬公頃。山洪地質災害防治區位於江河上中游,林草植被破壞和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未得到遏制,固土護坡、涵養水源、調節徑流的能力不足,導致災害程度加劇,亟需加強綜合治理。
綜上,中小河流防洪能力低,小型水庫病險率高;山洪地質災害防治滯後,尤其是監測預報預警體系不健全;易災地區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尚未得到遏制,已成為當前防災減災體系的薄弱環節,是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重要原因。

災害情況

由於我國特殊的氣候和地理條件,特別是近年來極端天氣事件增多的影響,中小河流洪澇災害,山洪、土石流、滑坡等災害頻繁發生,造成嚴重損失。據統計,一般年份中小河流洪澇災害和山洪地質災害損失約占全國洪澇災害的70%,近年來造成的傷亡人數約占80%。尤其是山洪地質災害發生頻次高,群死群傷事件時有發生。2001年至2010年,累計受災人口15.33億人次,死亡約1.58萬人,倒塌房屋1237萬間,農業受災面積12119萬公頃,直接經濟損失13140億元。
2010年汛期,全國極端災害性天氣突發多發,災害程度嚴重,尤以山洪土石流災害居多。據統計,全國29個省(區、市)受災人口2.1億人,死亡3222人,失蹤1003人,倒塌房屋227萬間,農作物受災1787萬公頃,直接經濟損失3745億元,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均為近10年之最。山洪地質災害主要集中在甘肅、四川、陝西、雲南、貴州等西部地區,死亡失蹤人數超過10人的特大山洪地質災害35起。甘肅舟曲“8·8”特大山洪土石流災害造成1501人死亡、264人失蹤;川陝交界地區的暴雨山洪災害,死亡、失蹤人數182人;四川綿竹、汶川等地的山洪土石流災害死亡26人、失蹤41人;雲南貢山縣特大土石流災害死亡39人、失蹤53人。中小河流洪災主要發生在江西、吉林、遼寧、四川、廣東、海南等地,江西撫河唱凱堤潰決,吉林6條中小河流堤防多處決口,全國11座小型水庫垮壩,災害損失嚴重。

致災原因分析及啟示

我國季風氣候明顯,暴雨頻次高、強度大、分布廣,地形地貌起伏變化大,地質條件複雜,構造運動強烈。在人口增長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不少城鎮或居民點坐落在河谷沿岸、土石流溝口甚至滑坡體上。特殊的自然地理環境、極端災害性天氣以及不當人類活動等多種因素,使得我國洪澇及山洪地質災害易發、頻發、重發。
一、極端天氣和地震因素加劇了災害的發生
近年來,在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我國極端天氣事件多發重發,暴雨發生頻次和影響範圍呈現增加趨勢,近10年間有7年的暴雨日數超過多年平均同期,2010年是近10年來我國極端天氣事件發生頻次、強度、影響最大的一年。2010年5月上旬,江西省定南縣24小時降雨量335毫米,6月13~27日福建建寧縣過程雨量達784毫米,均為該地區有記錄以來最大值。強降雨造成400多條河流發生大洪水或特大洪水,近100條中小河流出現了超歷史記錄大洪水。汶川地震造成山體鬆動,也是引發舟曲、綿竹等山洪土石流災害的重要因素。
二、不當人類活動加大了災害風險和損失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人口迅速增長,洪澇及山洪地質災害風險區無序開發,侵占河道和土石流泄洪通道,毀林開荒、亂砍亂伐、無序開採、過度放牧、非法開墾草原(地)等現象普遍存在,造成災害頻率增加、損失加大。甘肅舟曲縣城川狹山高,城區建設占用白龍江和土石流溝口行洪通道,造成了“8·8”特大山洪土石流災害的巨大損失。三、防災減災監測預報預警體系薄弱長期以來,防災減災監測預報預警系統投入有限,災害隱患普查調查工作滯後,雨情水情災情監測預報設施和預警手段嚴重不足,山洪地質災害防禦預案、組織責任、宣傳培訓演練等群測群防體系不健全,應對山洪地質災害尚不能做到預警及時、反應迅速、轉移快捷、避險有效,造成群死群傷事件時有發生。目前僅在103個重點縣的部分地區開展了試點,絕大部分防治區尚未建立監測預報預警體系。四、防災減災工程體系的薄弱環節問題突出與大江大河相比,中小河流和山洪地質災害防治區防災減災基礎設施薄弱,大部分不具備抵禦常遇洪水的能力,達不到國家規定的防洪標準,相當數量的河流處於不設防狀態,山洪地質災害防治區的山洪溝、土石流溝、滑坡等工程治理措施不足。綜上分析,可得到如下幾點啟示:加強監測預報預警,是完善防災減災體系的關鍵環節。我國山洪地質災害防治點多面廣,具有突發性、普遍性、破壞性的特點,實踐證明,加強專群結合的監測預報預警是避險避災的有效手段。規範人類活動,是減輕和避免災害損失的必然要求。合理界定環境容量和承載力,最佳化社會和經濟布局,避開災害風險區和隱患區,通過法律、行政、經濟和宣傳教育等手段,規範人類活動,規避災害風險,做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能夠大幅減輕災害損失。完善工程體系,是提高防禦能力的有效途徑。加強中小河流治理、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和山洪地質災害防治,解決當前防災減災工程體系薄弱環節的突出問題,能夠有效提高災害防禦能力。加快生態治理,是防災減災的重要內容。加快恢復和提高森林草地生態系統功能,加強水土流失預防監督、綜合治理,增強固土護坡、涵養水源、調節徑流的能力,要作為一項長期任務常抓不懈。

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經過多年來特別是1998年大洪水後開展的災後重建、整治江湖、興修水利,我國大江大河治理和生態環境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大江大河幹流防災減災體系基本形成,防禦洪水能力明顯增強,國土生態狀況明顯改善。但我國江河眾多,受投資不足等因素制約,這些河流目前多未得到系統和有效治理;有山洪地質災害防治任務的山地丘陵區面積約占國土面積的一半,防治體系十分薄弱。2010年汛期,我國部分地區先後出現強降雨,引發部分中小河流漫堤潰堤、一些中小水庫出險和局部山洪地質災害,特別是甘肅舟曲發生特大山洪土石流災害,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充分暴露出防災減災體系存在的薄弱環節。
對此,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為保障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國務院第120次和126次常務會議進行了專題研究,出台了《國務院關於切實加強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質災害防治的若干意見》(國發〔2010〕31號),要求進一步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山洪地質災害防治、易災地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力度。這是繼1998年大洪水後,黨中央、國務院對我國防災減災體系建設作出的又一重大部署,加強綜合防災減災體系建設,是提高災害防範應對能力的迫切需要,是保障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因此,必須堅持規劃先行,在規劃的指導下,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地方要高度重視,協同配合,落實責任,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統籌現有政策和資金,增加總量、突出重點,形成合力,確保工作順利推進,為維護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提供重要保障。

總體要求

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堅持以人為本、科學防治、依法防治、防治結合、以防為主的方針,以人口密集、經濟集中且防洪薄弱的地區和山洪地質災害易發地區為重點,以地方政府為實施主體,國務院有關部門加強指導和協調,著力加強監測預報預警體系建設,著力加強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著力加強山洪地質災害防治,著力加強易災地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力爭用5年時間,基本解決防災減災體系薄弱環節的突出問題,顯著增強防禦洪澇和山洪地質災害的能力,明顯改善易災地區生態環境,完善防災減災長效機制,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保障。

基本原則

一、防治結合,以防為主牢牢抓住當前防災減災體系中最重要、最薄弱的環節,正確處理好預防與治理、重點與一般的關係。進一步強化監測預報預警體系等非工程措施建設,落實各項應急避險措施,把隱患排查、監測預報預警、事前防控等預防措施前置,普及知識,寓教於民,未雨綢繆,防患未然。二、整體規劃,分步實施將監測預報預警體系建設、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山洪地質災害防治、易災地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有機結合,實現資源共享,避免重複建設,在治理區域、治理重點、治理措施上協同配套,形成綜合防治效力;充分發揮現有工程作用,合理確定各類治理工程的重點內容,整體規劃,根據重要程度、財力可能和前期工作情況等,分步實施。三、統籌兼顧,突出重點統籌協調上游與下游、幹流與支流、區域與流域、重點防治區與一般防治區、治標與治本的關係,區分輕重緩急,以防洪薄弱地區和山洪地質災害易發地區為重點,突出加強防災減災最重要、最薄弱環節,優先實施避免群死群傷的監測預報預警體系建設,優先治理隱患嚴重、災害易發、人口密集、保護對象重要、經濟集中的區域,綜合治理,注重實效。四、因地制宜,區別施策尊重自然規律、經濟規律和社會發展規律,根據防洪薄弱地區和山洪地質災害易發地區的病險水庫與災害隱患核查情況,因地制宜,科學設防,趨利避害,消除隱患,努力實現人水和諧;在河流源頭及上游山丘區,重點實施山洪地質災害防治和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在中下游丘陵、平原區,重點實施堤防建設和河道整治。
五、協同配合,落實責任
中央與地方之間,部門與部門之間要加強協同配合,要把加強防災減災重點薄弱環節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健全目標責任制、績效考核制和責任追究制,高標準、嚴要求,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紮實做好規劃實施工作。

治理目標

一、規劃期限
規劃基準年為2009年,規劃期限為2011~2015年。
二、治理目標
(一)總體目標力爭用5年時間,使防災減災體系薄弱環節的突出問題得到基本解決,防禦洪澇和山洪地質災害的能力顯著增強,易災地區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防災減災長效機制更加完善,保障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二)具體目標——在洪水易發地區和山洪地質災害防治區建成監測預報預警系統,完善災害防禦預案,將群測群防體系落實到村組,做到排查巡查到位、預警預報及時、轉移避險有效;完善中小河流、中小水庫的監測預報預警體系,建立洪水風險管理制度,提高防汛指揮應急搶險能力。——基本完成流域面積200平方公里以上有防洪任務的重點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使治理河段基本達到國家確定的防洪標準;全面完成新增大中型和小(1)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基本完成小(2)型水庫和大中型病險水閘除險加固,恢復防洪庫容,增強水資源調控能力;基本完成洞庭湖和鄱陽湖重點圩垸整治等。——完成山洪地質災害防治區災害調查任務,全面查清山洪、土石流、滑坡等災害隱患點的基本情況;對危害程度高、治理難度大的山洪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居民實施搬遷避讓;對危害程度高、難以實施搬遷避讓的山洪溝、土石流溝和滑坡等實施工程治理。——在中小河流和山洪地質災害易發地區完成營造林2200萬公頃、退耕還林100萬公頃、退牧還草1000萬公頃;完成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面積600萬公頃,有效改善和保護易災重點地區生態環境。

規劃範圍和重點

規劃範圍

規劃範圍為防洪薄弱地區和山洪地質災害易發地區。主要包括:流域面積200 平方公里以上有防洪任務的重點中小河流重要河段;存在病險隱患的水庫及大中型水閘;洞庭湖、鄱陽湖區重點圩垸;有山洪地質災害防治任務的縣(市、區)。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範圍包括:流域面積3000平方公里以上有防洪任務的河流244條,流域面積200~3000平方公里中小河流5000多條,其中《全國重點地區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設規劃》確定的中小河流2209條,新增的有防洪任務的中小河流2900多條;大中型病險水庫300多座,小(1)型病險水庫5400座,壩高10米以上且總庫容20萬立方米以上的小(2)型病險水庫15000多座,大中型病險水閘2000多座;洞庭湖、鄱陽湖重點圩垸治理和蓄滯洪區建設。山洪地質災害防治範圍以《全國山洪災害防治規劃報告》確定的1836個縣(市、區)為基礎,根據近年來新發生的災害情況,綜合考慮降雨、地質條件、經濟社會因素等,確定防治區面積487萬平方公里,涉及2058個縣(市、區)。易災地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範圍為山洪地質災害易發地區,涉及全國29個省(區、市)的 2058個縣(市、區),包括此範圍內的重點國有林區、農墾團場和自然保護區。其中,草原保護建設任務涉及25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633個縣級行政單位,水土流失治理任務涉及29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766個縣級行政單位。

治理思路

規劃確定的易災地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山洪地質災害防治區域主要位於河流源頭及上游山丘區,中小河流治理河段主要位於河流中下游丘陵、平原區,需要統籌安排、協同推進,形成綜合防治效力。規劃在治理理念上,科學防治與規範人類活動相結合,治山與治水相結合,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相結合;在建設布局上,統籌考慮上下游、乾支流,對坡、溝、河實施綜合治理;在治理措施上,突出非工程措施在防災減災中的作用,強化專業監測預報預警和群測群防體系建設,合理安排工程治理措施,統一規劃,資源共享,避免重複建設;在建設時序上,按輕重緩急,區分重點和一般,突出薄弱環節。通過系統實施各項工程,顯著提高防災減災能力。

規劃重點

按照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突出重點的原則,工程布局突出山洪地質災害易發地區、重點防治區;治理措施優先安排監測預報預警等以防為主的非工程措施,先期實施最薄弱環節的工程治理,基本解決防災減災體系中最薄弱環節的突出問題。
一、抓緊完善專群結合的監測預報預警體系
在山洪地質災害易發地區涉及的2058個縣(市、區)內,以現有氣象水文監測網路為基礎,合理布設局地和移動天氣雷達、風廓線雷達,加密布設自動氣象站、自動和簡易雨量站,消除天氣雨量觀測盲區;建設完善水文(位)測站、巡測基地、水文信息中心站、中小河流水情預報、中小型水庫防汛報警通信系統,加強國家防汛抗旱指揮系統建設;加密布設土石流滑坡等災害監測站點,配置必要的預警設備;建設完善氣象、水利和國土資源等部門的預報預警、信息傳輸和信息發布系統,建立氣象、水利、國土資源等部門聯合的監測預報預警信息共享平台和短時臨近預警應急聯動機制;完善災害防禦預案、宣傳培訓演練等群測群防體系,充分發揮鄉村群測群防監測員、氣象信息員、災害信息員、水文觀測員的作用;把山洪地質災害防治知識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加強宣傳教育和應急演練,強化幹部民眾避災減災意識,全面提高自防自救和互救能力;建立洪水風險管理制度。
二、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最薄弱環節建設
中小河流治理以洪澇災害易發地區、保護區人口密集、保護對象重要的河流及河段為重點。流域面積30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中小河流根據國務院批覆的七大流域防洪規劃和相關規劃,按照先急後緩的原則,集中治理保護區內人口較多、經濟集中,防洪標準低、問題比較突出、洪澇災害比較嚴重,且近年來發生過較大洪水的重要河流的重點河段。流域面積200~3000平方公里的中小河流,完成《全國重點地區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設規劃》確定的2209條中小河流治理任務;其他中小河流,優先選擇人口集中的城村鎮、村莊、集中連片農田以及有重要基礎設施的河流進行治理。加強管理,鞏固大中型水庫除險加固成果,加快小型水庫除險加固,消除水庫安全隱患,對存在重大安全隱患、危害程度大的大中型病險水閘實施除險加固,加強洞庭湖、鄱陽湖重點圩垸整治,基本完成圍堤加固,積極推進居民遷建。
三、深入開展山洪地質災害調查評價和搬遷避讓
全面開展山洪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災害調查,查清山洪、土石流、滑坡、崩塌等災害隱患點的基本情況及氣象致災因子情況,評價和預測災害隱患點發展趨勢,劃定災害危險等級,編制山洪地質災害風險圖及專業圖件。提出綜合防治方案,及時更新災害防禦預案,強化臨災避險和應急處置。在受山洪地質災害威脅嚴重的村鎮,開展災害隱患排查和勘查工作,查明土石流溝、山洪溝和隱患坡體的地質結構,評價其危險性程度。在山洪地質災害防治區每年開展汛前排查、汛中檢查和汛後核查,及時消除災害隱患。加強山洪地質災害災情的統計、核查、評估和發布工作。對危害程度高、治理難度大的山洪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居民實施搬遷避讓。對危害程度高、地質結構已基本查清的山洪土石流溝、滑坡等先行開展工程治理。
四、加強易災地區中生態薄弱區綜合治理
以甘肅、四川、雲南、貴州等山洪地質災害易發地區作為重點,加快恢復和提高森林草地生態系統功能,增強固土護坡、涵養水源、調節徑流的能力;繼續實施長江上游、黃河上中游天然林商品性禁伐,儘快啟動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二期工程;實施中幼林撫育和低質低效林改造;實施南方草地保護建設工程,重點安排江河源頭、沿岸及水土流失嚴重地區,加快退牧還草工程進度;在鞏固退耕還林成果的同時,新增退耕還林任務重點安排江河源頭、三峽庫區、南水北調水源地、石漠化和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區,25度以上陡坡耕地要逐步實現退耕還林;水土流失綜合防治以長江上游西南土石山區、南方紅壤丘陵區、黃河上中游黃土高原為重點,統籌兼顧其他地區,推進水土流失綜合防治。

監測預報預警體系建設

監測系統建設

在防洪薄弱地區和山洪地質災害易發地區建立和完善專群結合的監測預報預警系統,建立氣象、水利、國土資源等部門聯合的監測預報預警信息共享平台和短時臨近預警應急聯動機制,實現部門之間的實時信息共享,發布災害預警信息。
一、雨量監測
根據氣象、水利兩部門提供的資料,截止到2009年,氣象部門建有鄉鎮及以下雨量監測站約3萬個,其中山洪地質災害防治區約1.3萬個暴雨監測站;水利部門建有雨量監測站約2萬個,簡易雨量站約0.85萬個。
根據我國目前山丘區雨量站網布局實際情況,規劃在充分利用現有雨量監測站網的基礎上,按照先急後緩、協商布點、統一標準、信息共享、提高效率、職責維持現狀、建管用相結合的原則,對雨量監測站網進行適當加密,增設10萬個自動雨量站和一定數量的簡易雨量站,其中自動雨量站建設由氣象、水利部門各承擔5萬個。下一步,省級氣象、水利部門要加強銜接協調,按照“部門分工合作、各負其責、整合資源”的原則,就規劃原則、建設布局、建設規模與標準、實時信息共享等達成一致意見,聯合編制實施方案,經國務院有關部門審核同意後,由氣象、水利部門分別組織實施。
二、氣象監測
經過多年的發展,截止到2009年,氣象部門已建成國家級地面氣象觀測站2418個,鄉鎮及以下的自動氣象站30853個,新一代天氣雷達156部,在軌氣象衛星6顆,初步建成了包括衛星、雷達、自動氣象站等在內的綜合氣象觀測系統,基本實現對我國大尺度天氣系統的覆蓋。但氣象監測站網仍比較稀疏,存在觀測盲區,尤其是尚未建立覆蓋中小尺度天氣系統的氣象觀測系統,應急觀測能力亟待加強。
在充分利用現有設施的前提下,根據先急後緩的原則和資金可能,設定一定數量的移動天氣雷達、天氣雷達、風廓線雷達、自動氣象站、移動氣象觀測站等監測設備;布設一定數量的雲、能見度、天氣現象等自動觀測設備;增加布設自動衛星導航探空系統和改造L波段雷達探空系統;增補和升級改造雷電探測站、布設自動土壤水分觀測站、建設生態環境氣象觀測站、升級改造酸雨觀測站以及上述觀測站信息傳輸和技術保障系統,建設和改進易災地區強降水短時臨近預報系統和定量降水短時預報系統。
建立易災地區森林、草原火險氣象實時監測分析系統,實現國家、省、市、縣四級布局;建立易災地區森林、草原火險氣象條件預報預警系統,實現國家、省、市三級布局;建立火險氣象數值預報業務系統,實現國家、省兩級布局;建立減災服務系統,包括: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和傳播系統,生態環境治理氣象服務業務系統建設,生態氣象災害風險評估和區劃,氣象衛星生態遙感監測分析業務系統。
氣象監測項目由中國氣象局總負責,各省(區、市)氣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建設任務實施,中國氣象局相關直屬單位負責業務指導、技術支持和國家級運行監控系統、運行維修平台、計量檢定標校與考核測試系統的建設實施。
三、水文監測
截止到2009年,水利部門共建有水文站3183個、水位站1407個、簡易水位站1693個,在我國主要江河及重點區域已基本建立了為防災減災服務的水文監測預報預警體系。但是監測站點稀少,監測設施落後,不能適應當前防災減災的需要。
規劃在充分利用現有監測設施的前提下,根據輕重緩急和資金情況,設定一定數量的水文站、水位站、水文信息中心站、水文巡測基地等,提高中小河流洪水預報和水情服務水平,加強應急機動監測能力。
水文監測系統項目責任主體為流域機構或省級水行政主管部門,項目要按照《水文監測系統項目建設管理辦法》的要求完善前期工作,經水利部或省級發展改革部門批准實施方案後,由水文部門組織實施。
四、土石流、滑坡監測
目前全國僅有550個縣建立了部分土石流、滑坡等簡易監測點,且監測設施和手段落後。規劃在威脅人口500人以上的大型、特大型地質災害點中,選擇2638處重要地質災害點進行專業監測,其中土石流專業監測點665個、滑坡專業監測點1973個。
土石流、滑坡監測系統主要在現有監測工作基礎上布設。在布設監測站點時,按照突出重點的原則,對嚴重威脅居民生命財產安全、工程治理難度大、暫時不能採取搬遷措施、目前處於緩慢變形或局部變形的土石流溝、滑坡體,除採取群測群防措施外,根據具體情況採取相應的專業監測,通過布設專業監測儀器進行實時、自動化監測,分析其變形發展趨勢,適時做出預警預報信息。對其他土石流溝、滑坡體,一般採取群測群防措施進行監測,必要時對滑坡體的形變可輔以GPS、斜坡裂縫相對位移等進行監測,在重要部位布置鑽孔傾斜儀;對土石流溝輔以地聲等手段進行監測。
在充分利用現有監測設施的前提下,根據輕重緩急和資金情況,設定一定數量的雙頻高精度GPS觀測儀、TDR監測系統、聲發射監測儀、移動式鑽孔測斜儀、岩(土)體壓力計、孔隙水壓力監測儀、滑坡無線裂縫伸縮儀、土石流地聲報警器等監測設備。在重點防治區的重點縣配置三維雷射掃瞄器。
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地方政府是山洪地質災害防治責任主體的原則,土石流、滑坡監測由各省(區、市)人民政府全面負責,國土資源部會同水利部等有關部門做好協調、指導和監督工作。
五、生態監測
為有效鞏固生態保護與恢復成果,維護易災地區生態系統的健康與穩定,強化生態監測預報預警,提高林草防災減災能力。加強森林病蟲害、草原鼠蟲害防治、天敵繁育場和生態野外觀測站建設。
依託現有生態調查監測和野外觀測站點數據,以及新增地面調查點位,獲取水、土壤、植被、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的數據,分析易災地區生態系統類型與分布狀況等基礎生態環境特徵,建立易災地區森林、草原、濕地及生物多樣性等生態環境趨勢本底數據。
規劃建設縣級防治示範站、配備防治設施設備、應急防治物資儲備庫、天敵繁育場;選擇山洪地質災害極為嚴重,需要長期跟蹤觀測生態建設成效的中小流域典型地段,布設生態野外觀測站;選擇草原鼠蟲害常發區域,進行必要的草原鼠蟲病害監測,建設防治物資站、天敵繁育場和野外監測站,配套防治設備,儲備防治藥劑。
草原鼠蟲害應急防治物資站建設的責任主體為省級草原行政主管部門。森林病蟲害防治、生態野外觀測站建設任務將在《林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和其他專項規劃實施過程中予以落實。

預報預警系統建設

一、山洪地質災害預報預警系統建設
(一)監測預報預警信息共享平台建設
建立縣級監測預報預警信息共享平台,氣象、水利、國土資源部門實時共享信息,實現雨情水情等基礎信息的實時入庫、自動分析、動態監測、線上查詢、線上監控、線上預警發布等功能。
規劃建設2058個縣(市、區)的山洪地質災害監測預報預警信息共享平台,建設29個省(區、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320個地級市的山洪地質災害信息管理系統,進一步完善國家級山洪地質災害信息管理系統。
(二)預報預警系統建設
建立精細化、定量化強降水預報系統,尤其是短時臨近預報系統;建立中小河流和小流域洪水預報和水情服務系統;根據區域降雨實況數據和預報雨量,開展山洪、土石流、滑坡預報。
完善現有專業部門預警信息發布系統,通過兩種山洪地質災害預警方式進行信息發布,一是通過縣級山洪地質災害監測預報預警信息共享平台和相關部門專業發布系統,向受威脅的城鎮、鄉村、居民點、學校、醫院、工礦企業發布預警信息;二是在緊急情況下,相關責任人員向可能影響範圍內的民眾發布預警信息。
縣級配置電動警報器、傳真機、預警簡訊收發設備等預警設備;鄉鎮級配置無線預警廣播系統、電動警報器、查詢監視終端、傳真機等預警設備,配置柴油發電機作為應急供電設備;村級配置手搖報警器、銅鑼、高頻口哨等傳統預警設備,重點村配置無線預警廣播系統。
縣級至地市級預報預警通信系統利用公共電信網、衛星通信信道作為主備信道,縣級及以下各部門建立二級通信網。
水利、氣象、國土部門要加強銜接協調,確定監測預報預警信息共享平台和預報預警系統的建設實施、信息發布的責任主體,建立部門間聯合的信息共享平台和應急聯動機制,聯合編制實施方案,經國務院有關部門審核同意後組織實施。
二、防汛抗旱指揮系統建設
加快國家防汛抗旱指揮系統二期工程建設,完善信息採集、通信、應急指揮、計算機網路等系統;完善數據匯集、套用支撐平台,擴充套用範圍和服務功能,整合數據資源和套用系統;新建和續建相關綜合資料庫,完善相關業務套用系統等。
三、中小型水庫防汛報警通信系統建設
建設完善中小型水庫防汛通信系統,構建重點中小水庫的水雨情自動監測系統,完善重點中小型水庫預警信息傳輸系統。
規劃建設通信系統、中小型水庫的水雨情監測站、水雨情接收站、預警系統等。項目責任主體為省級水行政主管部門,項目建設要結合水庫除險加固編制實施方案,由省級發展改革部門審批後實施。
四、洪水風險管理
在中小河流重點河段選擇基礎條件較好的防洪保護區、蓄滯洪區及重點防洪城市,編制不同量級洪水的洪水風險圖,開展洪水風險區劃;編制洪水避難轉移圖,開展洪水風險意識宣傳和培訓;編制完善水庫和中小河流(段)防洪預案。以上相關工作的責任主體為水利部及各流域機構。

群測群防體系建設

以基層幹部民眾為主體,對調查確認、威脅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山洪地質災害易發小流域或隱患點進行全面監測;對危險性較大的災害隱患點,布設監測報警儀器,安排專人負責,重點監測。由專業技術人員選擇確定群測群防監測預報預警點,並對群測群防員、氣象信息員、災害信息員等基層群測群防隊伍定期進行監測方法的培訓指導。對所有山洪地質災害威脅區或隱患點開展巨觀巡查,特別是在汛期,安排專人定期巡查監測,發現險情和前兆及時預警;對降雨時監測人員不宜到達或危險性較大的山洪地質災害隱患點,布設簡易監測報警儀器進行自動監測報警,安排專人負責看管、維護;對於人口較為分散且受山洪地質災害威脅的村、組設立簡易雨量監測站,利用所在地區適用的傳播方式進行信息的傳輸。組織基層黨員幹部或民眾對山洪地質災害隱患點開展監測預報預警,充分發揮鄉村群測群防監測員、氣象信息員、災害信息員的作用,同時對廣大山丘區民眾開展山洪地質災害防災避險知識和技能的宣傳教育,提高山區居民防範山洪地質災害的知識和避險技能。
一、完善組織和責任制
山洪地質災害防禦工作實行地方人民政府行政首長負責制,成立縣級山洪地質災害防禦指揮部,統一領導、協調、指揮山洪、土石流、滑坡等災害的防災減災工作。建立縣、鄉、村、組、戶五級山洪地質災害防禦群測群防組織和責任制體系,建立多員合一的縣、鄉、村三級群測群防組織指揮機構。
二、編制災害防禦預案
山洪地質災害防禦預案是在現有條件下,事先做好防、搶、救各項工作安排的方案。地方各級政府,尤其是基層的縣、鄉(鎮)、村,應根據各地的特點,按照總體要求,編制防禦預案。規劃編制縣級預案、鄉級預案、村級預案。在預案實施過程中,結合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及時修訂山洪地質災害防禦預案。
三、宣傳、培訓及演練
利用會議、廣播、電視、報紙、宣傳欄、宣傳冊、掛圖、光碟及發放明白卡等方式宣傳山洪地質災害防禦知識,做到進村、入戶、到人,不斷提高人們主動防範、依法防災的自覺性,增強人們的自救意識和自救能力。在醒目的地方設立危險區警示牌,標明轉移對象、轉移路線、安置地點等相關信息。把山洪地質災害防治知識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組織開展山洪地質災害防禦相關知識的培訓和避災演練。

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

中小河流治理

一、流域面積3000平方公里以上中小河流治理
全國流域面積30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中小河流有670多條,其中七大江河主要支流約430條,獨流入海和內陸河流約240條。獨流入海河流主要分布在遼東半島、山東半島以及東南諸河區。內陸河流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區。根據國務院批覆的七大流域防洪規劃和相關規劃,按照輕重緩急,選擇防洪任務重、有重要保護對象的244條河流的重點河段進行集中治理。
(一) 治理標準
根據防洪保護區現狀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統籌考慮上下游、乾支流、流域和區域的關係,妥善處理防洪與排澇的關係,按照《防洪標準》(GB50201-94)和有關規劃科學確定防洪標準。
(二)治理規模
規劃對244條河流進行重點治理,其中,大江大河主要支流173條,獨流入海河流47條,內陸河流24條。根據國務院批覆的七大流域防洪規劃,按照河流重要性,173條大江大河主要支流中,有重要支流63條,包括長江流域的烏江、漢江、湖南四水、江西五河、四川五江一河、湖北荊南四河、青弋江、水陽江、滁河等24條,黃河流域的渭河、伊洛河、湟水河等8條,淮河流域的史灌河、淠河、新汴河等6條,海河流域的漳河、滹沱河、薊運河等9條,松花江流域的洮兒河、輝發河、飲馬河等7條,遼河流域的渾河、太子河等5條,珠江流域的柳江、桂江、鬱江等4條。
71條獨流入海河流及內陸河流中,重要河流有20條,包括東南諸河的錢塘江、甌江、閩江、九龍江、晉江、賽江(交溪)、韓江,海南島的南渡江、北部灣的南流江、東北地區遼東半島的大凌河、渾江、海拉爾河、嘎呀河等13條重點獨流入海河流,以及西北諸河的和田河、葉爾羌河、阿克蘇河、渭乾河、伊犁河、額爾齊斯河、格爾木河等7條內陸河流。
(三)主要建設內容及重點
主要建設內容為加高加固堤防(護岸)、河道整治(清除行洪障礙)及清淤疏浚等。
大江大河主要支流建設重點是,防洪標準低、問題比較突出、洪澇災害比較嚴重,保護區內人口較多、經濟集中、糧食產量大、有重要基礎設施,以及近年來發生過較大洪水的重要河段。獨流入海河流和內陸河流治理的重點是,防洪問題比較突出,風暴潮和融雪引發的洪澇災害比較嚴重,保護對象比較重要,城鎮化程度高以及近年來發生過較大洪水的河段。
二、流域面積200~3000平方公里中小河流治理
全國流域面積在200~3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8600多條,分布範圍廣,規劃選擇洪澇災害發生相對頻繁、防洪風險相對較大、受洪水威脅的人口較多、經濟集中、有需要保護的城鎮、村莊以及有較大範圍農田等保護對象的河流共5000多條,開展重點治理。
(一)治理標準
根據國家《防洪標準》(GB50201-94),結合中小河流防洪保護區現狀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科學規劃,統籌考慮中小河流治理對大江大河及其支流的防洪影響,與流域區域防洪標準相協調。中小河流治理的防洪標準一般為10~20年一遇。
(二)治理規模
根據全國各地洪澇災害風險程度、近年災害發生情況以及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等因素,經過綜合分析和統籌平衡,選擇治理河流5000多條。2009~2012年,按照《全國重點地區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設規劃》,並根據2010年洪澇災害情況,對部分河流和治理河段進行了適當調整,涉及重點地區中小河流2209條。2013~2015年,在實施完成《全國重點地區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設規劃》基礎上,進一步加大治理力度、擴大治理範圍,再治理2900多條重點中小河流重點河段。
(三)主要建設內容及重點
主要建設內容為堤防護岸加固和建設、河道清淤疏浚、排澇工程等。因地制宜,多措並舉。山區和丘陵區河道,宜採取擋牆或護岸等工程形式進行防護,局部加固或新建封閉堤防,並根據需要開展河道清淤疏浚。淺丘區和平原區河道,對城鎮河段和農田集中區進行堤防加固,對河道局部卡口段進行拓寬和疏浚。
以保護人口超過萬人的縣城、鄉鎮、村莊,萬畝以上集中連片的基本農田以及重要基礎設施的河段為治理重點。山丘區河流治理重點是縣城、鄉鎮的河段,儘量保持河流的自然狀態;丘陵及平原區河流治理重點是沿河人口和農田較集中的河段、行洪排澇河道淤積卡口等河段。優先治理納入《全國重點地區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設規劃》的2209條河流和防洪問題突出、近年來發生過較大洪澇災害的河流的重點河段,進行加高加固堤防(護岸)、河道整治及清淤疏浚等。

病險水庫和大中型病險水閘除險加固

一、病險水庫除險加固
(一)除險加固規模
根據規劃確定的任務,列入本次規劃的項目,一是新出現的300多座大中型病險水庫,二是《全國重點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規劃》確定的5400座小(1)型病險水庫,三是重點小(2)型病險水庫15000多座。
(二)主要建設內容
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設計標準和等別執行現行規範和標準。原則上不得調整水庫的原工程任務和規模。以大壩安全鑑定意見或安全評價為依據,針對水庫存在的主要病險問題,通過採取綜合加固措施,消除病險,確保工程安全和正常使用,恢復和完善水庫應有的防洪減災和興利效益。重點安排直接關係水庫工程安全運行的擋水建築物、泄水建築物、輸水建築物、基礎及兩岸壩肩加固處理,以及與運行安全有關的閘門、啟閉設備等設施改造。其它內容不列入除險加固任務。除險加固原則上不新增永久移民占地。
主要措施為大壩整治、基礎處理與防滲、溢洪道整治、輸(放)水設施改造、金屬結構及啟閉設備更換等。在進行除險加固的同時,加快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精簡水庫管理機構,大力推行“管養分離”,落實管護經費和責任人,完善必要的觀測、通訊、預警設備,制定和完善水庫調度運用方案和安全管理應急預案。
對於水庫規模減小或者功能萎縮,除險加固技術上不可行,經濟上不合理的水庫,按有關規定降低等級或報廢。
(三)項目實施安排
根據規劃目標和任務,到2012年底,全面完成《全國重點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規劃》確定的5400座小(1)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2013年底前,完成15000多座重點小(2)型水庫除險加固,對300多座近年來新出現的大中型病險水庫,逐項履行基本建設程式實施除險加固。病險水庫除險加固項目責任主體為省級人民政府,要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財政部等部門制定的管理辦法要求組織實施。
二、大中型病險水閘除險加固
(一)除險加固範圍
列入規劃的病險水閘應同時滿足:最大過閘流量達到100立方米每秒及以上;已進行註冊登記,經安全鑑定確定為三類閘或四類閘;除因地震、超標準洪水、強颱風等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造成的病險水閘外,建成年限在15年以上(1994年以前完成建設)且1999年以來未進行過全面除險加固的水閘;不屬於水庫、水電站的輸水和泄水建築物的水閘以及河道上的通航船閘及橡膠壩;不屬於已明確資金渠道的病險水閘。《全國大中型病險水閘除險加固方案》確定的病險水閘共2621座。
(二)主要建設內容
採取的主要措施為增擴閘孔、加高閘頂等防洪達標措施;灌漿、振沖加密、降低閘室揚壓力或加長閘底板長度等增加閘室穩定的措施;增加水平鋪蓋或垂直防滲牆、改造上下游翼牆或在岸牆背後增設刺牆、接觸灌漿等增強滲流穩定的措施;局部修補或拆除重建等結構修復措施;改造或恢復消能工、增加海漫長度和寬度、加設柴排、加深防沖槽等滿足消能防衝要求的措施;河道清淤、設定擋砂、攔砂、沖砂設施,設定合理的引水沖砂結構型式等應對泥沙問題的措施;採用樁基和圍封,同時改造閘室及上部結構尺寸等滿足抗震規範要求的措施;機電及金屬結構設備更新改造措施;自動化監控。
病險水閘經除險加固後,防洪標準和工程安全狀況應符合現行國家或行業技術標準,恢復原有設計功能,滿足防洪體系要求和正常運用條件,達到一類閘安全類別。同時加快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精簡水閘管理機構,大力推行“管養分離”,落實管護經費和責任人,完善必要的觀測、通訊、預警設備,制定和完善水閘調度運用方案和安全管理應急預案。對於水閘規模減小或者功能萎縮,除險加固技術上不可行,經濟上不合理的水閘,按有關規定降低等級或報廢。

洞庭湖、鄱陽湖重點圩垸整治

一、建設標準
洞庭湖、鄱陽湖圩垸圍堤工程的建設標準根據其防洪、蓄滯洪任務,保護對象的重要程度,失事後造成的危害與損失大小合理確定。圍堤等級一般應低於所在區域長江重要保護區的堤防等級,與長江乾堤結合的部分圍堤可與乾堤等級相同,地位重要、失事後會造成極大危害的,其等級和標準可適當提高。分區隔堤的等級參照圍堤標準確定,一般不高於蓄滯洪區圍堤等級。
洞庭湖、鄱陽湖蓄洪垸安全設施的建設標準為,安全區人均安置面積標準一般不低於100平方米,並建設必要的基礎設施,安全區圍堤建設標準應不低於蓄滯洪區圍堤標準;安全台人均安置面積標準根據當地土地資源條件一般不低於50平方米,並規劃建設必要的基礎設施。
二、主要建設內容
(一)洞庭湖重點圩垸整治
按照《洞庭湖區治理近期實施方案》,近期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城陵磯附近100億立方米蓄洪工程範圍內的蓄滯洪區的堤防加固、安全建設和分洪閘工程;湖區22個蓄滯洪區和洪湖東分塊等堤防加固工程,以及城陵磯附近100億立方米的蓄滯洪區安全建設;尾閭治理工程。
(二)鄱陽湖重點圩垸整治鄱陽湖區建設內容主要包括湖區二期治理防洪工程第六個單項20座圩堤;4處蓄滯洪區安全建設;尾閭治理工程。

山洪地質災害防治

山洪地質災害調查評價

加大山洪地質災害調查力度,全面查清山洪、土石流、滑坡、崩塌等災害隱患點的基本情況及氣象致災因子情況,評價和預測災害隱患點發展趨勢,劃定災害危險等級,編制山洪地質災害風險圖,對科學開展山洪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原則和目標任務
(一)調查評價原則
以人為本。立足於保障山丘區人民民眾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減輕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進行調查與評價,優先開展保護人口相對多、居住集中的重點防治區的調查工作,查清災害隱患點居民分布情況。調查評價工作以最大程度保障居民生命財產安全為主,兼顧國家重要基礎設施、重大工程建設區(沿線),保障居民和國家財產、資源和生活生產環境安全並重。
全面調查。對山洪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進行系統、深入的調查和評價,對所有居民點、重要基礎設施等進行逐點調查,對一般防治區開展災害隱患點排查和危險地段地質災害調查。
客觀評價。根據歷史山洪地質災害發生情況,居民分布情況,山洪溝、土石流溝、滑坡、崩塌體的地質狀況以及土地利用情況,對山洪地質災害風險進行客觀評價,編制山洪地質災害風險圖。
(二)目標任務
在山洪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以縣為單元,全面查清山洪、土石流、滑坡、崩塌等災害隱患點的現狀、形成的環境地質條件等基本情況,確定受災害隱患點威脅的對象,評價災害隱患點在自然和人為因素作用下的發生、發展規律及對當地人民生命財產的危害程度,進行山洪地質災害易發程度區劃和風險評價,劃定災害危險等級,編制山洪地質災害風險圖,為開展山洪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提供全面、系統、準確的基礎資料。
對受山洪地質災害威脅嚴重的村鎮,開展災害隱患排查和勘查工作,查明山洪溝、土石流溝和隱患坡體的地質結構,評價其危害程度。在山洪地質災害防治區,每年開展汛前排查、汛中檢查和汛後核查,及時消除災害隱患。加強山洪地質災害災情的統計、核查、評估和發布工作。
二、重點防治區災害調查評價
為有效減少人員傷亡,科學開展山洪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在山洪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全面查清山洪、土石流、滑坡、崩塌等災害隱患點的基本情況,評價和預測災害隱患點發展趨勢,劃定災害危險等級,編制山洪地質災害風險圖。
調查內容包括:流域基本情況,歷史山洪地質災害情況和防治現狀;進行溝道斷面的測量,了解調查區產流匯流下墊面的基本條件,流域內土地利用情況和地層、構造等基本特徵;對於流域內分布的可能誘發或加重山洪災害的小水庫和山塘,進行小水庫情況調查和下遊河道斷面的測量;分析計算下墊面參數、山洪溝水力參數等,完成不同頻率的山洪風險區劃,繪製山洪災害危險區劃圖;針對在防禦標準以下的風險區域,進行入戶調查,確定需要搬遷避讓或者臨時轉移的人員;開展一定洪水頻率下河道沖刷淤積計算分析;確定不同情景下水庫潰壩對下游的影響,完成小水庫潰壩風險分析;確定防治區內小流域對應不同預警級別的臨界雨量、水位等預警指標。
開展地質條件調查,分析滑坡、崩塌、土石流發生的岩土體結構條件,闡明其發育、分布規律及形成機理,評價和預測其發展趨勢,進行環境工程地質條件區劃;對已發生的滑坡、崩塌、土石流等災害點進行調查,了解其分布範圍、規模、結構特徵、影響因素和誘發因素等,並對其復活性和危險性進行評估;對城市、村鎮、廠礦、重要交通沿線、重要工程設施、大江大河、重要風景名勝區和重點文物保護點等潛在的滑坡、崩塌、土石流等災害隱患點進行調查,並對其危險性和危害性進行評價;結合防災規劃,推薦應急搬遷避讓新址,並進行災害危險性和建設適宜性初步評估;分析降水等對滑坡、崩塌和土石流的影響,進行災害氣象預警區劃;建立災害信息系統,進行災害分區評價,圈定易發區和危險區,編制地質災害風險評價圖,提出災害防治建議。
三、重要村鎮災害隱患排查和勘查
針對受山洪嚴重威脅的414個縣城及受土石流、滑坡嚴重威脅的4400個村鎮,開展災害隱患排查和勘察工作,查明重要村鎮周邊土石流溝、山洪溝和隱患坡體的形成條件,隱患部位的地質結構,評價其穩定性、危險性及其風險,為山洪地質災害防治和重要村鎮規劃建設提供基礎依據,顯著降低重要村鎮周邊山洪地質災害隱患造成的群死群傷及重大財產損失。
勘查內容包括:針對村鎮及村鎮後山,採用三維地形掃描、航空測量、全站儀、常規水準測量等手段,快速獲取村鎮及村鎮後山1:1000—1:5000比例尺數字地形圖;開展重要村鎮詳細比例尺(1:2000—1:10000)地形及工程地質測繪,開展山洪地質災害排查;對可能發生山洪地質災害的隱患坡體和山洪溝,按照初步勘察的要求投入山地工程和鑽探工作量等,查明山洪地質災害隱患的地質結構及其危險性;因地制宜地提出山洪地質災害防治對策和重要村鎮規劃建設建議;編制重要村鎮工程地質區劃圖、危險區劃圖、災害風險評價圖、建築適宜性圖。
四、年度山洪地質災害排查
在山洪地質災害防治區每年開展汛前排查、汛中檢查和汛後核查,及時消除災害隱患,實時掌握山洪地質災害隱患點和危險地段的分布、穩定狀態和發展變化,及時動態更新山洪地質災害防禦預案和山洪地質災害風險區劃圖。
工作內容包括:在山洪地質災害防治區內,全面開展山洪地質災害隱患點排查和危險地段的山洪地質災害調查,及時發現和確定威脅人們生命財產安全的山洪地質災害隱患點和危險地段;對已查明的山洪地質災害隱患點,實施逐點排查,檢查隱患點險情有無新發展,針對最新情況,填寫山洪地質災害調查表,劃定山洪地質災害危險區,明確防治級別,更新防禦預案;檢查監測設備、警示標誌是否完好,受威脅民眾對預警信號、撤離路線和避災場地是否熟悉,日常監測預報預警工作是否有效開展;針對各縣級行政區域的水文、氣象、地質環境條件及山洪地質災害發育特徵,編制年度山洪地質災害排查報告,對重點防治區範圍進行適當調整,及時調整各級行政區的山洪地質災害風險區劃圖。
五、山洪地質災害調查成果綜合集成
綜合集成山洪地質災害調查和排查、重點村鎮山洪地質災害勘察等成果,加強山洪地質災害災情的統計、評估和發布工作,在2058個有山洪地質災害調查評價任務的縣(市、區),綜合編制山洪地質災害風險圖、山洪地質災害名錄、山洪地質災害調查綜合研究報告。建立省級和全國山洪地質災害專業資料庫,編制各省(區、市)及全國山洪地質災害專業圖件,開展山洪地質災害風險評價,提出山洪地質災害防治建議,為政府巨觀決策和管理提供決策支持。
工作內容包括:集成山洪地質災害調查成果,加強山洪地質災害災情的統計、評估和發布工作,以縣為單元,綜合編制山洪地質災害風險圖、山洪地質災害名錄和山洪地質災害調查綜合研究報告;建立基於GIS平台的山洪地質災害基礎資料庫及信息系統,建立數據共享的元數據和標準接口,建立省級和全國山洪地質災害資料庫和信息系統;制定調查技術要求,匯總調查評價圖文材料,確定山洪地質災害各級臨界指標,編制各省(區、市)及全國山洪地質災害易發程度分區圖、危險性區劃區和風險區劃圖,編制山洪地質災害調查綜合研究報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