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什米爾(青藏高原西部與南亞北部交界過渡地帶)

克什米爾(青藏高原西部與南亞北部交界過渡地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克什米爾(英文:Kashmir,印地文:कश्मीर,烏爾都文:کشمیر),全稱查謨和克什米爾(英文:Jammu and Kashmir),位於南亞次大陸的北部,是青藏高原西部與南亞北部交界的過渡地帶,面積19萬平方千米,2006年人口約1600萬人。傳統首府是斯利那加。該地區南部屬於印度管轄,北部屬於巴基斯坦管轄,兩國均宣稱對克什米爾全境擁有主權。

克什米爾位於南亞西北部,東面與中國交界,西面是巴基斯坦,南面是印度,北面與阿富汗接壤。地形主要是高原和山地,巴基斯坦管轄區與中國交界的喬戈里峰海拔8611米,是世界第二高峰。

克什米爾曾是古印度思想的交匯場所,佛教印度教都在此地得到發展。首府斯利那加重建於孔雀王朝的城市遺址之上。14世紀伊斯蘭教傳播至克什米爾。1339年該地區建立賽義德王朝,信奉伊斯蘭教。19世紀克什米爾保持著一定的獨立性,但先後置於杜蘭尼王朝、莫臥兒帝國、大清帝國(中國)和錫克帝國的統治之下。

克什米爾原指喜馬拉雅山脈最西端的一處峽谷,而今泛指克什米爾谷地查謨拉達克、蓬奇、吉爾吉特巴爾蒂斯坦的廣大地區,其中克什米爾谷地土壤肥沃,是克什米爾人口最密集的地區,居民主要為穆斯林,查謨的居民主要為印度教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克什米爾
  • 外文名稱:Kashmir、Jammu and Kashmir
  • 別名:查謨和克什米爾
  • 行政區類別:邦、地區
  • 所屬地區印度巴基斯坦、中國
  • 下轄地區:查謨-克什米爾邦(印控)/北部地區、自由克什米爾(巴控)
  • 政府駐地:斯利那加、吉爾吉特、穆扎法拉巴德
  • 地理位置:南亞西北部
  • 面積:17.3萬平方千米
  • 人口:約1600萬人
  • 方言:克什米爾語、烏爾都語、印地語、藏語、英語
  • 氣候條件:高原山地氣候
  • 著名景點:喜馬拉雅山脈、喬戈里峰、帕爾巴特峰、查謨丘陵、盧姆河
  • 所屬洲:亞洲
  • 道路通行:靠左行駛
地理,自然,人口,歷史,早期,近代,現狀,文化,宗教,經濟,旅遊,邊境問題,歸屬,分治,文學,

地理

自然

克什米爾全境多山,大部地區海拔在4000米以上。北有喀喇崑崙山脈,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有8000米以上的山峰4座,7500米以上的8座,中國和克什米爾交界的喬戈里峰海拔8611米,是世界第二高峰。中部屬喜馬拉雅山脈西段,13個山峰超出6000米,帕爾巴特峰海拔8126米。南為查謨丘陵,高度一般在1200米上下、印度河上游及其支流傑盧姆河流貫境內。境內山高水深,現已有公路和鐵路與外界聯繫。
南北氣候差異很大,降水量自西南向東北遞減:查謨達1150毫米,東北部最少僅50~80毫米;氣溫自南而北遞降,查謨1月平均為14℃,列城在0℃以下。礦藏有煤,多礦泉與溫泉。森林占總面積八分之一。克什米爾河谷地與查謨地區是重要農業地區,產稻米、玉米、小麥和油菜籽、蘋果。畜牧業以養羊和牛為主,所產羊毛世界聞名,氂牛是山區重要交通工具。有毛織、絲織、地毯、坎肩和木雕等工業和手工業。還發展了旅遊業。1947年前為英屬印度的土邦。印巴分治以及分別獨立時,克什米爾歸屬問題未獲解決。1947年10月,印、巴在克什米爾發生武裝衝突。1949年劃定停火線。巴基斯坦控制區約占總面積的五分之二,人口約四分之一,其餘為印度控制區。1965年9月和1971年11月的兩次印巴戰爭,停火線以西的一些地方為印度占領。
克什米爾地區克什米爾地區

人口

克什米爾是一個多種宗教信仰聚集地,並擁有眾多穆斯林、印度教教徒以及佛教教徒。其中拉達克地區佛教徒最多。
在巴基斯坦控制的喀什米爾包含北部地區和阿薩德克什米爾99%的居民是穆斯林。巴基斯坦政府鼓勵人民移居包括在此境內的普什圖人和旁遮普人聚落。
印度控制的查謨克什米爾(包括查謨,克什米爾山谷和拉達克)占70%的是穆斯林(根據印度2001年的數據)。剩餘人口多是佛教徒和印度教徒,其他宗教人口極少。拉達克居民是黃種人,與中國藏族同種。在查謨的南部居住了許多部落,這些部落的祖先可以追溯到鄰近的印度哈里亞納邦旁遮普邦德里市。
在1941年時,印度人占了總人口的15%。但在1990年,居住在克什米爾山谷的印度居民被強制驅逐(根據某些調查亦可以認為是“自願離開”)。當年的十六萬人中,現今只有一萬五千還居住於此地。
主權宣稱地區人口穆斯林%印度教%佛教%其他宗教%
巴基斯坦
克什米爾北部地區
~3百萬人
99%
巴基斯坦
Azad克什米爾
99%
印度
查謨
~7百萬人
30%
66%
4%
中華人民共和國
拉達克
46%
50%
3%
印度
克什米爾盆地
95%
4%

歷史

早期

克什米爾一詞取自梵文。“克”的意思是水,“什米爾”是使之乾涸之意,克什米爾謂水竭之地。它包括查謨、拉達克、巴爾蒂斯坦、吉爾吉特、罕薩、納加爾以及 克什米爾谷地等七個地區。
克什米爾地區地形圖克什米爾地區地形圖
歷史上,“克什米爾”這個詞原指喜馬拉雅山脈最西端的一處峽谷。而到了21世紀初,“克什米爾”以被用來泛指包括克什米爾谷地、查謨、蓬奇、吉爾吉特、巴爾蒂斯坦和拉達克的廣大地區。其中最主要的克什米爾谷地,海拔較低,土壤肥沃,群山環抱,河流縱橫,風景如畫,民風奇特,是該地區人口最密集的地區,大多數為穆斯林。而查謨的居民多為印度教徒,拉達克的居民從文化習俗上來看則與中國的西藏地區較為相近。
占有現今克什米爾一半土地的拉達克地區,文化主要受中國西藏影響,自十三世紀起,被曾分別為中國的西藏政權和英國、印度控制。至今主權仍倍受爭議。
1587年,開始進入全盛時期的莫臥兒帝國第三代皇帝阿克巴征服了克什米爾,將帝國的版圖擴展到遙遠的西北地方。阿克巴雖然是伊斯蘭教徒,但對印度教採取寬容態度,宣揚各教平等。到了17世紀中期,莫臥兒帝國迎來了極盛時期,當政的皇帝奧朗則布四處征戰,帝國疆域空前廣大,但他放棄了原來的宗教寬容政策,對非穆斯林徵收人頭稅,拆毀印度教的廟宇,導致國內矛盾激化。到了18世紀初,莫臥兒帝國已經處在風雨飄搖、內憂外患之中。莫臥兒帝國駐克什米爾的總督日益變得恣意妄為,激起了克什米爾人的反抗。在這一背景下,阿富汗的杜蘭尼王朝於1752年出兵克什米爾,將其置於阿富汗的統治之下。
克什米爾(青藏高原西部與南亞北部交界過渡地帶)
同一時期,印度北部旁遮普地區的錫克人開始崛起,在1801年建立了錫克帝國,以拉合爾城作為首都。1819年,錫克帝國占領了富饒的克什米爾河谷,並將這一地區的查謨、蓬奇等地封給了古拉伯·辛格三兄弟。1834年,在錫克征服拉達克的前夕,拉達克王請求將本區域置於英國的保護之下,但英國人為了交好強大的錫克,拒絕了這一請求。拉達克王也派人到拉薩請求支援,但當時清朝的駐藏大臣“拒之弗納”。1840年,錫克帝國吞併了拉達克和巴爾蒂斯坦。
在1845年英國與錫克的戰爭中,作為錫克帝國首相的古拉伯·辛格故意採取了許多錯誤的戰略,配合英國人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作為回報,1846年3月,英國政府與古拉伯·辛格簽署了《阿姆利則條約》,以750萬盧比的價格將英錫戰爭中獲得的克什米爾地區賣給了後者,並冊封后者為“查謨和克什米爾大君”。查謨和克什米爾成為英印帝國體系中的一個土邦。英國不干涉土邦的內部事務,但土邦承認英國的最高主權,與其他國家發生爭端時必須服從英國政府的仲裁。條約並且規定,不經過英國政府的同意,土邦不能隨意改變現有的領土邊界,英國和土邦之間有相互軍事援助的義務。
1860年,查謨和克什米爾土邦派軍隊攻占了吉爾吉特,從而使其統治範圍基本上等同於今天所說的克什米爾地區。
1889年,英國在克什米爾地區成立了親英的攝政委員會,這一地區的實際權力掌握在英國派駐的地區專員手中。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為了聯合對抗德國,英國和俄國達成了協定,把克什米爾地區的瓦罕走廊劃給了阿富汗,以割斷克什米爾同中亞大草原的聯繫,使其更牢固地停留在南亞次大陸之中。一戰結束後,英國宣布將權力歸還給土邦大君,但是邊境和重大行政事務的權力仍然保留在英國手中。在統治克什米爾的過程中,英國人同樣使用了分而治之的手法,先是站在印度教上層一邊歧視穆斯林,而當印度教民族主義興起以後,又開始扶持伊斯蘭教勢力,例如給一些部族長老以優惠待遇,允許穆斯林更多進入政府,以及組建主要由穆斯林構成的吉爾吉特特種偵察團。這些做法進一步加深了長期以來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間的矛盾。

近代

1925年,查謨和克什米爾土邦的最後一任大君哈里·辛格是在英國的扶持下上位的,上任後採取了大規模的經濟和教育改革措施。到了20世紀30年代初,克什米爾成立了穆斯林會議黨、國民會議黨等新的政治黨派。穆斯林會議黨與英屬印度的全印穆斯林聯盟(成立於1906年)關係比較親近,而國民會議黨是從穆斯林會議黨中脫離出來的,同印度國民大會黨(成立於1885年)關係比較親近。穆斯林會議黨希望在英國撤退後加入穆斯林聯盟建立的巴基斯坦,與聯盟領袖真納有著密切的關係。國民會議黨的領袖謝赫·阿卜杜拉是克什米爾威望最高的政治人物,與印度國大黨領袖尼赫魯有著密切的關係。
1947年,印、巴分治時,其歸屬未明確規定,成為印、巴兩國長期的爭端。13月,蒙巴頓就任印度副王,不久即提出了有關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的“蒙巴頓方案”。蒙巴頓方案主要針對的是英屬印度各省的劃分,原則是依據多數居民的宗教歸屬,分別建立印度教徒占多數的印度和穆斯林占多數的巴基斯坦(包括今天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1947年10月,印、巴雙方發生了大規模的武裝衝突。
哈里·辛格大君在加入印度還是巴基斯坦的問題上猶豫不決。邦內的穆斯林會議黨主張加入巴基斯坦,並保證克什米爾仍然具有充分的自治權,謝赫·阿卜杜拉的國民會議黨則主張加入印度。在這一背景下,查謨和克什米爾河谷地區的穆斯林起義決定性地改變了事態的進程。一方面,起義導致哈里向印度方面求援、申請加入印度,完全站到了印度教勢力的一方,另一方面,起義的穆斯林武裝裝備落後,缺乏有效的指揮,沒有能夠迅速控制位於克什米爾首府斯利那加的機場,從而印度方面可以迅速空運部隊。儘管印度軍隊一開始遭到敗績,但隨後很快控制了局勢。巴基斯坦軍隊隨後加入進來,戰火從1947年10月一直延續到1949年1月。
1948年1月,聯合國安理會設立了印、巴問題委員會,並建議停火,然後舉行公民投票。
1949年1月1日,起停火開始生效。同年7月,兩國代表在喀拉蚩達成協定,確定了停火線,由聯合國駐印、巴軍事觀察小組監督停火,但公民投票未能進行。根據停火線,印度占3/5土地和3/4人口,巴基斯坦占其餘部分。印度在其控制區內成立了邦政府,巴基斯坦在其控制區內成立了自由克什米爾政府。
1965年9月和1971年11月又兩次發生敵對行動。印度占領了停火線以西的一些地方。

現狀

主詞條:巴控克什米爾印控克什米爾
克什米爾地區由兩個國家分治:巴基斯坦控制了西北部地區(自由克什米爾和克什米爾北部地區),印度控制了中部和南部地區(查謨-克什米爾邦)。錫亞琴冰川同時被印度和巴基斯坦所控制,印度控制了其中大部分地區,而巴基斯坦則控制了其中較低的山峰。巴基斯坦將整個克什米爾地區視為有爭議的領土,而印度則援引其憲法證明克什米爾地區為印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克什米爾地區也有一部分人傾向於獨立建國,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受到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共同反對。由於印巴兩國都擁有核武器,克什米爾向來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具危險性的領土爭端之一。印巴兩國為了爭奪克什米爾地區曾經爆發了三場戰爭:1947年第一次印巴戰爭、1965年第二次印巴戰爭和1971年第三次印巴戰爭,還有一次是1999年在印控克什米爾的卡吉爾地區爆發的卡吉爾邊境衝突(一些人稱為第四次克什米爾戰爭)。
克什米爾盆地克什米爾盆地

文化

克什米爾人的生活型態是純樸的,對於宗教信仰的差異是寬容的,以及比之外界更為緩慢地進步的步調。居民大多喜好和平,多樣化的文化足夠反映宗教的多樣,當部落歡慶節日時才可以使他們遠離平淡的生活。 克什米爾人以喜好各種不同的音樂而聞名,男性和女性著裝顏色都非常鮮艷。克什米爾華特爾地區的男性多能表演著名的當地舞蹈“獨哈”。當地女性則表演另一種民俗舞蹈“鹿弗”。克什米爾早已因精湛的美術而聞名數世紀,這其中包括詩歌和手工藝品。

宗教

克什米爾的伊斯蘭教義受到蘇菲派影響較深,這使得這裡的伊斯蘭教與其他南亞地區的正統遜尼和什葉派很不同。在歷史上,克什米爾由於對文化的包容而聞名,這體現在“克什米爾主義”中,1969年的北約核武器裁減和平條約正是這一主義的體現。

經濟

克什米爾的經濟基本以農業為核心。在歷史上,克什米爾曾以世界著名的開什米羊毛成為經濟帶動點而出口到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克什米爾人都是編織和製造圍巾、絲地毯、墊子、kurta以及陶器的能手。克什米爾是世界上最好的藏紅花——克什米爾/印度藏紅花的產地。自然生長的水果和蔬菜作為有機食物主要被出口到中東。肥沃的克什米爾谷地是印控克什米爾經濟支柱。該地區以養蠶業及其他農產品如蘋果、梨及許多溫帶水果如堅果聞名。
2005年10月17日克什米爾大地震後經濟狀況急轉直下,導致巴控克什米爾方至少7萬巴基斯坦人死亡,以及印控克什米爾大約1500人的死亡。

旅遊

自20世紀初克什米爾與朝聖一度成為受歡迎的旅遊地點,風光明媚的山嶺地帶,也被稱為“南亞的瑞士”。直到90年代關係越來越緊張為止。旅遊業也是克什米爾絕大部分地區人民的主要經濟資源和收入之一。然而,自從1989年克什米爾暴動事件之後,克什米爾的旅遊業遭受沉重的打擊。

邊境問題

半個多世紀以來,印巴關係時緊時緩,雙方在克什米爾地區的武裝衝突幾乎從未中斷。兩國不斷發生衝突的原因,歸根到底是克什米爾問題。
克什米爾是“查謨和克什米爾”地區的簡稱,位於印度、巴基斯坦、中國、阿富汗之間,面積約為19萬平方公里。克什米爾問題是“分而治之”的殖民政策造成的。 18世紀中葉,印度次大陸開始淪為英國的殖民地。二戰結束後,印度擺脫英國的殖民統治獲得獨立。1947年6月,英國最後一任駐印度總督蒙巴頓提出了把印度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自治領的“蒙巴頓方案”。 根據“蒙巴頓方案”的規定,印度教徒居多數的地區劃歸印度,穆斯林占多數的地區歸屬巴基斯坦。但對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卻規定由各王公土邦自己決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保持獨立。當時,克什米爾地區77%的人口為穆斯林,他們傾向加入巴基斯坦; 克什米爾土邦王是印度教徒,他先是既不想加入印度,也不願加入巴基斯坦,但最後又傾向加入印度。因此,印巴分治時,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未能得到解決。 印、巴分治後不久,雙方為爭奪克什米爾主權於1947年10月在克什米爾地區發生大規模武裝衝突,即第一次印巴戰爭。1947年12月,印度將克什米爾問題提交聯合國安理會。1948年8月和1949年1月,聯合國印巴委員會先後通過關於克什米爾停火和公民投票的決議,印巴均表示接受。1949年1月雙方正式停火,7月劃定了停火線。克什米爾分為印控區和巴控區,印巴分別在各自控制區內建立了地方政府。

歸屬

主詞條:克什米爾問題
克什米爾爭端是指印度和巴基斯坦對查謨和克什米爾地區主權紛爭而引發的一系列問題。克什米爾爭端是英殖民主義在1947年撤出印度時留下的。獨立前的印度,行政上由兩大部分組成:英屬印度和土邦。英屬印度包括11個省,而在這些省中間,夾雜著大約550個的土邦。克什米爾就是最大的土邦之一。
克什米爾形勢圖克什米爾形勢圖
根據1947年6月公布的“蒙巴頓方案”,土邦地區歸屬則由當地的王公來決定,但是土邦必須考慮所在地區的地理因素。克什米爾情況很特殊,它處於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地理因素”的考慮在這裡不起作用。而克什米爾的王公是印度教徒,但居民中將近80%卻是穆斯林。按照分治方案中多數決定原則,應該歸入巴基斯坦;但按照土邦的王公決定原則,顯然印度會被優先考慮。因此印巴分治時,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未能得到解決。
之後,印巴之間爆發了三次戰爭。1948年到1949年的第一次印巴戰爭的結果是,印度控制了克什米爾地區大約3/5的土地與3/4的人口。巴基斯坦控制了另外2/5的土地與1/4人口。這次停火奠定了後來雙方對克什米爾控制的範圍。另外,按照聯合國的決議,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最終必須由公民投票來決定。但是,雙方後來在是否舉行、如何舉行公民投票的問題上始終無法取得統一意見。通過一步步的行動,印度到六十年代初期已經完全接管了克什米爾。
1966年1月,第二次印巴戰爭之後,雙方簽署了《塔什乾宣言》。宣言聲稱雙方將恢復兩國間的正常關係,通過和平手段解決爭端。但是在關鍵的克什米爾問題上,《宣言》僅僅表明雙方都陳述了各自的立場。至於公民投票、軍事人員的活動範圍等關鍵問題均未提及。
1971~1972年的第三次印巴戰爭後簽署了《西姆拉協定》,要求雙方舉行雙邊會晤最終解決克什米爾問題。

分治

印控克什米爾
印度控制了大約52.5%的地區(9.4萬平方千米),在控制地區成立了查謨-克什米爾邦,該邦主要包括四部分:
克什米爾谷地、查謨、拉達克和錫亞琴冰川
巴控克什米爾
巴基斯坦控制部分可以分為兩個區域: 一為自由克什米爾(Azad Kashmir),大約13350平方千米,二為克什米爾北部地區,大約72496平方千米,共約85846平方千米,名義上是巴基斯坦的一個自治區,有自行選舉的總統、總理、立法及司法機關。
發生戰爭
2019年2月26日,印度方面對外證實,當天凌晨印度空軍對巴控克什米爾地區實施了空襲,空襲目標為“恐怖分子訓練營”。印方稱“大量恐怖分子”在空襲中身亡。

文學

克什米爾語是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克什米爾地區人民的語言,它的文學歷來受梵語波斯語烏爾都語文學的影響。13世紀宗教詩人希迪根特的詩作《偉大之光》是克什米爾最早的一部文學作品。14世紀時,女詩人拉爾·塔德和努魯丁的格言詩帶有宗教色彩,宣揚人類友愛、社會平等和團結,揭露宗教的清規戒律和舊習俗的虛偽。15世紀時,有不少頌揚封建王公、反映社會風尚、描繪男女愛情生活的敘事詩,著名的有帕達沃達爾的《巴納蘇之死》、伯勒希斯德的《哀樂之傳》、默赫索姆的《傑納傳》等。16至18世紀,抒情詩接近現實生活,表現真摯的愛情和離愁,其中著名的有16世紀的女詩人赫巴·卡杜恩和18世紀的詩人阿勒尼瑪勒。
18世紀下半葉,文學中出現神秘主義傾向,著名的神秘主義詩人有格勒姆·布倫德汗、斯沃契格拉爾、夏赫格普爾、默哈穆德·迦米等。18至19世紀出現以神話傳說中羅摩與悉多、黑天與羅陀的愛情故事以及烏爾都語、阿拉伯語民間故事為題材的敘事詩,著名的有帕勒迦希·拉姆的《羅摩下凡》,伯勒瑪南德的《羅陀選婿》、《蘇達瑪傳》和《濕婆的愛戀》,默哈穆德·迦米的《尤素福和佐列哈》、《萊伊麗和馬季農》,默格布爾·迦爾瓦里的《煙火》等。克什米爾有豐富的民歌民謠,反映了人民的勞動、愛情和宗教生活。著名的民歌集有《蘇菲諾言》,著名的民歌詩人有19世紀的格里辛·拉吉登和納吉姆等。
19世紀末,詩歌反映現實生活,表現人民對自由的渴望。沃哈伯·帕勒、默格布爾·迦爾瓦里的諷刺詩和勒蘇爾·米爾的抒情短詩開闢了克什米爾詩歌的現實主義道路。克什米爾現代文學的奠基者馬赫朱爾(1885~1952),首先拋棄宮廷詩人的傳統主題和藝術形式,用人民的語言描寫現實生活。他的詩反對封建壓迫,要求爭取民族獨立。他的主要作品有《我的青春》、《祖國》、《故鄉的花圃》、《農家女》和《克什米爾婦女》等。他的追隨者阿卜杜爾·阿赫德·阿薩德的詩不僅表達了愛國主義思想,而且主張進行社會改革,主要詩作有《江河》、《控訴惡魔》等。
20世紀40、50年代,克什米爾發生新文化運動。詩人納迪姆以及羅欣、拉希、伯勒米、阿爾默斯德·默吉布爾和皮拉加等人的詩歌表達了愛國主義思想,描繪了工農的生活,反對壓迫和剝削。納迪姆的《我的青春朝氣勃勃》,拉希的《新的一天晨風》,伯勒米的《舞歌》,被認為克什米爾進步文學思潮的代表作。60年代的新老作家還寫了大量“格吉爾”抒情短詩,或歌頌自由和勞動,或指責社會的弊病。這時期還有歌劇和詩劇的創作,著名的有納迪姆和羅欣合寫的歌劇《希瑪爾和納伽拉葉》,迦米爾的詩劇《太陽般的力量》。短篇小說直至40年代才開始創作,主要作家有阿赫德爾·莫希烏丁和納迪姆等人。莫希烏丁著有短篇小說集《君子之交》。
齊柏林飛艇樂隊創作的《kashmir》也是根據克什米爾地區當時的生活狀況創作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