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姓

光姓,即單個漢字“”作為的姓氏。源於“媯姓”,出自舜帝後裔陳氏田光之秦末子孫,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媯姓一族的一個分支遷到齊國後,自稱“田姓”。後來,田氏中田光為避免秦始皇追殺,逃至燕國,改稱光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光姓
  • 讀音:guāng
  • 得姓始祖:田光
  • 歷史名人:光 逸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得姓始祖,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歷史名人,光 逸,光楚容,光時亨,光耀男,光紹天,光正爽,光其軍,光氏宗譜,

基本介紹

光[光,讀音作guāng(ㄍㄨㄤ)]
光姓

姓氏淵源

單一淵源:源於媯姓,出自舜帝後裔陳氏田光之秦末子孫,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舜帝為黃帝直系子孫,由於政治清明,流芳百世,到西周王朝建立伊始,周武王即尋訪舜的後人封於陳(今河南淮陽)。據史籍《史記·田完世家》及《新唐書·宰相世系表》、《古今姓氏書辨證》等資料記載,齊桓公封媯完于田地,其後子孫以地為氏,稱田氏。相傳帝舜當天子之前,帝堯把兩個女兒嫁給了他,讓他們在媯汭河邊居住,他們的祖孫有留在媯汭河一帶的,就是媯姓。
史記·田完世家史記·田完世家
周武王滅商後,建立了周朝,便追封前代聖王的後人,找到了帝舜的後裔媯滿(帝舜之子商均的第三十二世孫)。武王封媯滿為陳侯,史稱胡公滿陳胡公。春秋時期,陳桓公的弟弟在陳桓公死後殺死了太子免,自立為陳歷公。太子免的兩個弟弟欲報殺兄之仇,就趁陳歷公去蔡國時把他殺了,兄弟二人相繼為國君,就是陳莊公和陳宣公。陳宣公晚年打算立寵姬所生的兒子為太子,就把先前所立的太子禦寇殺了。陳歷公的兒子叫陳完(媯滿的第十世孫),他同禦寇的交情很好,禦寇被殺後,他怕被株連,便逃到了齊國。齊桓公就將他封于田地。陳完因為逃到了齊國,不願用原來的國名為氏,遂以食采地名為氏,改稱田氏。傳至田和任齊國相國時,他將齊康公放逐到海上,自立為君,於是姜姓齊國成了田氏齊國。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田氏代齊”。後來田氏有一支遷至燕國,在戰國末期出了一位為仁為義、敢做敢為的俠者,即節俠田光。當時秦國仗勢連滅各國,田光激於義憤,將荊軻引薦給燕太子丹。後來荊軻刺秦王不成,事泄,秦始皇得知荊軻是田光引薦給燕太子丹的。秦國滅六國後,秦始皇下令徹查此案。
田光後人為避殺戮,逃至太原府平定洲樂平縣巴洲村桃園定居,並遂以父名為子姓,稱光氏,遠避於故晉地絳郡一帶。巴洲桃園便成為華夏光氏之源、之祖、之根。

得姓始祖

田光。田光(公元前?~前227年),戰國末燕國人。以“節俠”自許。由太傅鞠武引見,與太子丹結交。後薦荊軻於太子丹,並自刎以壯其志。子孫後來為避秦始皇追誅,改為光氏,以田光為得姓始祖。

遷徙分布

光姓現於山西、山東、甘肅、河南、湖北皆有分布。其中一支於清末遷於馬來西亞。

郡望堂號

郡望

正平郡:亦稱絳郡,今山西省新絳縣。春秋時期屬於晉國,戰國時期三家分晉,正平歸屬於魏國。漢朝時期為臨汾縣地。北魏時期始置正平郡,兼置東雍州。北周武成二年(公元560年)改為絳州。隋朝開皇三年(公元583年)州治從玉壁遷置今縣址,後改稱絳郡,附郭正平縣。唐朝時期改郡為州。明朝洪武初年(公元1368年),正平縣被廢黜,地入絳州。民國初期改稱新絳縣。
安樂郡:古代安樂郡有兩個:①南北朝時期北魏王朝設定,隸屬安州,其時轄地在今北京市東北古北口外。東魏時期轄境南移,管轄安市,在今北京市密雲縣密雲水庫之東北,所領二縣中安市縣在今北京市密雲縣境。北齊、北周時期領安市、密雲二縣。隋朝開皇初年廢黜。②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置檀州,隋大業三年(公元607年)改為安樂郡,管轄燕樂,故城在今北京市密雲縣密雲水庫北燕落村。領燕樂、密雲二縣。唐朝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復改為檀州。

堂號

(缺)。

歷史名人

光 逸

(生卒年待考),安樂人(今北京古北口)。著名晉朝軍諮祭酒。

光楚容

(生卒年待考),安樂人(今北京古北口)。著名唐朝桂州都督。

光時亨

(生卒年待考),南直隸桐城人(今安徽桐城)。著名明朝崇禎年間進士,兵部兵科給事中。

光耀男

(公元1934~今),安徽樅陽人。著名地方司法教育者。1960年在上海社會科學院法律系畢業後,在青海工作了三十餘年,其中從教二十六年。
1994年退休前,任青海省司法警官學校高級講師、法學理論教研室主任。任教期間,共給校內外九十多個班級、五千多人(次)講過課,講授的課程計十門,即高中語文、政治和歷史,大中專的中國法制史、民法學、憲法學、行政法學、行政訴訟法學、司法文書和律師實務等。發表論文四篇:《不能絕對化》、《略談佛教道教和儒教的結合和對唐初法律思想的影響》、《淺談三種法律責任的相互關係》、《行政訴訟的由來和發展》。編寫教材和法制講座五十多萬字。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效果良好。獲省教委從教二十年榮譽獎一次和校級優秀教師獎五次,其中青海衛校和司法警官學校各一次,海北外祁連山中學三次。任兼職律師十六年,辦案百餘件,深受好評。歷任九三學社青海委教育文化委員會副主任、政法委員會委員和機關支社委員。還是中國法學會、律師協會和青海省教育學會會員。
1992、1995、1997年先後被收入《中國中等專業學校高級講師人名辭典》、《安徽省樅陽縣誌》和《中國教育專家名典》。

光紹天

(公元1940~今),山西汾城人。著名縣文出版工作者。1962年畢業於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油畫專業。現任中國民主同盟青海省委宣傳部長、常務委員,青海省第八屆政協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版畫家協會會員,編審。長期工作和生活在青藏高原,對藏傳佛教藝術和民族民間藝術情有獨鐘。多年從事藏族民間英雄史詩格薩爾王傳奇的研究和插圖創作,許多作品發表在青海民族出版社甘肅民族出版社整理出版的格薩爾王傳奇分冊中,其中《格薩爾王傳奇》(霍嶺大戰之部)插圖六幅獲1980年度全國書籍裝幀優秀作品獎,發表於1981年第八期《美術》,編入《1981年中國出版年鑑》、《中國文藝作品插圖選集》、《中國新文藝大系1976~1982美術集》,1986年獲文化部、國家文物事業管理局、國家民委、中國民研會頌發的榮譽獎。曾多次參加全國性美展,有作品被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毛主席紀念堂國家博物館收藏;1993年在海峽兩岸中國水墨畫大展中獲首獎。有作品輯入《國畫名家百幅集》(台灣出版)。
本人傳略曾輯入《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中國當代美術家傳》、《中國當代著名編輯記者傳集》等等。

光正爽

(公元1947~今),湖北仙桃人。著名中共地方黨務工作者。仙桃市剅河財政管理所黨支部書記、所長。
1966年1月~1975年11月先後任剅河區新華大隊到大隊長、黨支部書記;1975年12月任剅河區公所幹事;1975年12月~1986年10月先後任剅河區謝場鄉副鄉長、黨委副書記、鄉長、黨委書記;1986年11月~1994年2月,先後任剅河鎮副鎮長、鎮人大主席;1994年3月任剅河財政管理所黨支部書記、所長。曾當選為仙桃市第三、四屆人大代表;1998年12月當選為仙桃市第五屆人大代表。

光其軍

(1965——今)安徽省作家協會會員、男,公務員,筆名風柔笛悠悠,安徽桐城市人,市作協副秘書長、安徽文學網駐站作家,好心情美文網簽約作家、碧海港灣經典散文版版主。喜歡在文字里行走,用心感受生活,用筆記錄生活,讓生活浸潤文字。作品發表在諸多報刊雜誌,也有諸多作品被網路轉載、校刊、校本教材選用和個人收藏,散文集《為一朵花微笑》已經出版,散文《穿越隧道》獲得2011年全國散文作家論壇徵文大賽一等獎,並被收錄入《全國散文作家精品集》、散文《為一朵花微笑》獲得2011年中華頌全國文學藝術大賽一等獎並被收錄入《中華頌——全國文學藝術精品集(第九卷)》、散文《雲縫裡的陽光》獲2010年華夏情散文大賽二等獎;散文《蛙鳴記憶》獲得09年全國作家散文論壇徵文大賽二等獎,作品被收入《全國散文作家精品集》。《走向炊煙》在全國第二屆星光杯散文詩歌大獎賽上也獲得二等獎,作品被收錄入《2009散文精選》一書中。《愛是無聲的語言》收入《愛在黃河》散文集中。

光氏宗譜

光姓分派序(《光氏宗譜》原文節錄)
姓氏傳承:由於舜政治清明,周建立伊始,即封舜的後人於陳(今河南省)。春秋末,陳衰落,王族陳完奔於齊,以田為氏(田、陳二字通假)。經多年創業,兼及樂善好施,借糧予民以大斗,收貸則以小斗為憑,逐漸取得齊人信賴,宗族重新興旺,終代姜氏(呂尚後裔)而為齊國主宰。後田氏一支至燕,戰國末出了一位為仁為義敢為的俠者,即肇姓之源,先祖田光。田光激於義憤,將荊軻引薦給燕太子丹刺秦王。秦滅燕後,徹查此案。田光後人遂以父名為子姓,遠避山西(此處暫存疑,有待考據),故絳郡(今山西省內)為郡望。元末戰亂,山東等處十室九空,惟山西一境偏安,人煙繁庶。明朝建立,強令山西民眾移民魯、皖等處,此即史稱的“大槐樹移民”,光姓族人亦有在其中的。山東濱州陽信一支概略為:明洪武元年由山西樂平(今山西省昔陽縣)遷入山東,居於今陽信縣流坡塢鎮光家村。先人光士忠,以行醫濟世造福一方。三世祖光宏曾任明南城兵馬司指揮,塋位於大光村正西兵馬墳。(據說前幾年曾有護心鏡出土,);五世祖光祖歷山西五台、直棣河間、陝西米脂三邑知縣;七世祖光懋,歷任戶部觀政、授真定府推官、兵戶吏三科都給事中、升河南左參政,塋位於村正北五里,張鐵匠村南,文革前有石人石馬等遺蹟,村老學校曾取去石碑一塊(未查),現墓前神道已蕩然無存,僅存光懋先祖夫婦絲綢畫像兩副,因年代久遠,抱著為子孫後代負責的態度,聯繫縣文化館代存至今。九世祖光浚明,字子亮。乃一大書法家,又擅花鳥畫。縣博物館存有其對聯一副,留有“福字入木”、“一字抵千金”等佳譽。十世祖光岳奇,擅做詩,現家譜載有近百首,著有《丹志丹》一書。光家村現存明崇禎年族譜一部共四卷,其中對桐城光時亨崇禎七年中進士後、認祖歸宗有詳細記載,清光緒年手抄本家譜一部(共四卷)。桐城光氏則為光姓另一比較大的支脈。大致在明初(存疑待考),安徽祁門有光姓六兄弟,其中的老大、老二和老六後遷居桐城,被尊為桐城光姓的三位一世祖,稱西光(老大、老二的後代)、東光(老六的後代)以為別。明、清以至民國,桐城光姓均為當地望族,子孫以好學上進而知名,人稱“書香門第,桂花之家”。
譯文
據昔陽《光氏宗譜》記載:今天下光姓多矣,推而廣之,無非我始祖之所自出也,但代遠年湮,失次者難稽耳。姑即其目前之所知者而言之,直隸邢台縣一股,始祖諱宗,次支之所出也;邢台石善村、銀鍋村,長支之所出也;京東口外光氏最多,樂平之所出也,至平定州,長支之所出也;和順縣立碧村,樂平之所出也;大明洪武初年,祖諱士忠至山東信陽縣居住,其分派更多;章丘縣之始祖諱剛,歷城縣之始祖諱榮,桐城縣之始祖諱惟乃皆信陽縣之始祖所出也。今山之東西並直隸口外歷代相傳,又不知幾多分派也。然子孫雖繁衍無窮而合天下惟吾一族光姓焉,總而計之,皆我古燕處士田光肇祖之苗裔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