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遣連(2011年胡雪楊執導的電影)

先遣連(2011年胡雪楊執導的電影)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先遣連》是由胡雪楊執導的歷史類電影,影片由陸劍民、周浩東、卓嘎等主演。

講述了以李狄三為代表的先遣連英雄不怕苦、不怕死,最終136名先遣英雄勝利完成把鮮艷的五星紅旗插上阿里高原,和平解放阿里30多萬平方公里的感人故事。

電影於2011年10月28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基本介紹

  • 導演胡雪楊
  • 編劇:蘇小衛、思蕪
  • 主演:陸劍民,周浩東,索朗卓嘎
  • 發行公司:中國電影集團公司
  • 中文名:先遣連
  • 製片地區:中國大陸
  • 類型:戰爭、歷史
  • 上映時間:2011年10月28日
演職員,電影視頻,劇情簡介,影片信息,演員表,發行信息,幕後花絮,幕後製作,電影評價,

劇情簡介

新疆軍區獨立騎兵師組成了7個民族130多人的進藏先遣連,在李狄三同志的帶領下,從新疆向西藏阿里進軍。在孤軍深入青藏高原海拔最高的藏西北阿里地區一年多的日子裡,先遣連的勇士們以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意志,行程千餘公里,在大雪封山、異常嚴寒、缺糧少鹽等極端艱苦的條件下,完成了先期進入阿里地區,把五星紅旗插上世界屋脊的光榮任務,為和平解放阿里奠定了堅實基礎的故事。

影片信息

影片:《先遣連》
上映時間:2011年10月28日
《先遣連》橫版海報《先遣連》橫版海報
地區:中國內地
類型:戰爭片、歷史片
導演:胡雪楊
編劇:蘇小衛、思蕪
主演:

演員表

角色演員備註
--陸劍民----
--周浩東----
--索朗卓嘎----

發行信息

電影於2011年10月28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幕後花絮

為真實再現當年進藏先遣連的悲壯情懷,該劇絕大部分戲碼都在平均海拔3000米的高原上艱難拍攝,主創們在拍攝過程中也經歷了諸多驚險,甚至每五分鐘就得經受一次沙塵暴。
據出品發行方華夏電影負責人介紹,該影片是西藏地區首次自主拍攝的電影,揭秘首批解放軍進藏的經歷,以1950年8月至1951年10月新疆軍區獨立騎兵師一團一連作為先遣連進軍阿里為原型。

幕後製作

影片自3月25日在拉薩開機以來,歷時7個月拍攝製作,期間攝製組總行程近23000公里,分別在新疆烏魯木齊、葉城,西藏阿里普蘭、拉薩,北京、上海和李狄三故居石家莊進行拍攝。
紅旗招展,英烈千古。
探班時間:2011年5月17日—19日
探班地點:新疆—和田—葉城—戈壁外景地—《先遣連》
在新疆的和田機場落地,撲面而來的黃沙將我們快速的帶入了這個擁有喀斯特地貌,沙漠性乾旱氣候的傳奇地域。出了和田縣城,驅車270多公里趕往葉城的路上,冗長的公路兩側是一望無際的黃色戈壁,傳說中的沙塵暴還沒看到,除了遠處偶有的建築和雄奇的沙丘以外,眼盡處只有天地間的一輪落日,照著這亘古不變的戈壁與沙漠。而田正也是傳說中古絲綢之路的一個必經之地。
葉城位於喀什地區南部,喀喇崑崙山北麓,經過一路的長途跋涉和顛簸,終於讓我們在曠野上見到了廂車,馬匹,帳篷,大巴等人跡,《先遣連》劇組就在這城外幾十公里處的戈壁攤上建駐了外景地。沙漠的早晨萬里無雲,日照有些強烈,沒有房車,沒有專用廁所,不時有風沙灌進蹲在戶外吃早飯的演職人員嘴裡,時值氣溫17度。用導演胡雪楊當時的話講就是:“你們還不知道,時間尚早,等會兒這天就給你們點厲害看看。”
當天拍攝的戲份是劇本的開頭與結尾,部隊挺進西藏和在征程中的艱難跋涉。電影中的現在正是冬季,人馬在缺氧,高寒,沒有補給的情況下同殘酷的自然條件做著鬥爭。主演全部到齊,正是大場面,我們了解得知當天現場的演職人員和民眾演員加起來共340多人,馬匹,騾子,氂牛等牲口另計。
在現場轉悠幾圈,終於在帳篷後的陰涼里見到了主演,劇中飾演李狄三的陸劍民和飾演彭連長的周浩東。只見倆人一臉古銅色,已經換好了服裝在候場,老式軍襯衫外套棉衣棉褲的軍裝,束著板帶登著牛皮軍靴,外面罩著軍大衣,這一身劇裝已經把在候場的倆個大老爺們在陰涼里捂出了白毛汗。
“上場時還得繫上圍巾戴上皮手套,”我們採訪彭連長的扮演者周浩東說。隨著中午的到來,戶外的氣溫已經越來越高,這樣的服裝下午拍上兩三個小時演員就會汗透重衣,一直濕透棉襖。“這恐怕是我拍戲十幾年以來經歷的最惡劣的環境。”周浩東說。
拍了十幾年戲,在《喬家大院》和《貞觀之治》中有過出色演出的陸劍民談起和胡雪楊導演的首次合作。“導演是一個要求很高很嚴格的導演,特別是他個人的一個工作風格,很獨特。在每一場戲之前導演會在現場把主演和各部門工作人員聚集過來,進行“掌握”,其實就是說戲,他會認真的說到各個方面的問題,很有用很有效率。
終於,在經過漫長的準備和試戲之後,一百多人終於上馬,到位,機器上了高台,全組嚴陣以待,開始拍攝今天的第一個鏡頭。內容是先遣連大部隊挺進西藏即將進入無人區,前面已經沒有路了,總指揮李狄三望望眼前一望無際的曠野回頭看看身後的大部隊,揮手命令進軍。胡雪楊導演一聲令下,這一百多人馬在鏡頭裡一遍又一遍的沖向沙漠,戈壁灘上頓時飛沙四起,馬嘶號鳴,場面壯大。
帳篷里,在監視器前的胡雪楊導演和攝影指導緊張的討論了一番,決定改變拍攝方法,由高台換炮,這樣就由固定機位變成了移動機位,也就意味著剛才的素材可能白拍了,導演又在原有的人馬上增加了馬匹的數量和道具,調換了隊形,認真的檢查了道具的細節,在影棚與特效已經無所不能的今天,導演對於細節與真實的追求可謂很用心。
趁著劇組換炮的空擋我們和此次擔任攝影指導的許斌老師聊了起來。年輕的許老師愛說愛笑,他不但是電影學院攝影系的青年教師,也是4月份剛剛上檔的新片《夜驚魂》的導演。我們問到《先遣連》的整體拍攝風格,他熱情的向我們解釋:“新疆和西藏光線的反差極大,這樣的拍攝環境對我們來說算是很大的挑戰,也是我個人非常喜歡的,可以將技術運用到極致。”我們又趁機問起他關於新片的情況,他謙虛起來,只說票房已經過千萬讓他很滿意。
中午,戈壁的太陽已經變得火辣辣的,時值氣溫40度上下,地表已經變得滾燙。由於戈壁午後的光照過於強烈,劇組不得不轉景休整,躲過烈日當頭的2個小時,再繼續進行拍攝。加之新疆的光照時間較長,劇組每天的開工時間在早上的7點到夜裡10點,13,4個小時左右。
趁著劇組轉景的間隙我們去參觀了兩個重要的外景地,“地窩子”和“藏廟”。根據拍攝的需要,劇組斥資在戈壁攤上按照比例建造了一模一樣的藏廟,瑪尼堆,和先遣連駐軍戰士們的宿舍“地窩子”,有很多悲壯的情節都在這幾個景發生。
隨後我們也在這裡見到了劇中唯一的女演員,扮演格桑梅朵的索郎卓嘎。格桑梅朵算是《先遣連》整部戲中唯一的一抹紅色,這個美麗的藏族少女,由在《喜馬拉雅王子》中有過出色演出的青年藏族話劇團演員索郎卓嘎飾演。
隨著時間的推移,太陽偏西,午後果然風沙四起,一望無際的戈壁灘上出現了黃色的龍捲風風團,龍捲風夾雜著沙塵從遠處天邊遮天避日的移動過來,待到眼前,如一顆炮彈落入現場,黃沙四起,瞬間能見度為零。見慣了這種場面的劇組工作人員倒很是臨危不亂,“今天的天氣已經算是很不錯了。”他們告訴我們。
起風了,起風了,趕緊拍!風沙中劇組開始了下午的緊張拍攝。影片中的內容是先遣連大部隊在風沙,低溫等各種惡劣的環境中行軍。胡雪楊導演在現場永遠情緒高漲,給圍過來的工作人員和主演講戲。從第一個鏡頭到最後一個鏡頭,從表演到攝影到調度,導演對於各個方面的要求和掌控。
從《漢武大帝》中的衛青到《先遣連》中的李狄三,英雄人物在陸劍民手中已是遊刃有餘,作為本片的主演,他和我們聊起了先遣連精神,還告訴我們戈壁的沙塵暴最恐怖時曾經在拍攝夜戲時颳倒了劇組12K的大燈,所幸的是沒有人員傷亡。雖然條件如此惡略,沙塵暴肆虐拖慢了劇組的進度,有時由於天氣原因,一天只能拍攝幾個鏡頭,但是劇組仍然沒有懈怠,在艱苦的拍攝條件中,劇組的主創人員爆發出了許多珍貴的火花。
陸老師談起和胡雪楊導演的此次合作,可謂是20年之後的再聚首。原來20年前同為同窗的二人曾經一起合作過作業,我們請陸老師給老同學20年後的合作一個評價時,他用了“精益求精”來形容對方。
在現場苦等一天之後,我們終於等到了採訪胡雪岩導演的機會。“今天又咬傷了兩個人。”導演告訴我們,惡劣的氣候不但讓人受不了,連劇組的馬也是脾氣暴躁。當問到《先遣連》被稱為電影史上的長征時,胡雪楊導演顯得十分感慨,他告訴我們:“劇組今年4月在拉薩開機,由拉薩到烏魯木齊再到葉城幾經轉場,大隊人馬輾轉各地,在祖國的大半個版圖上留下了足跡,一路走來全程超過上萬公里,拍攝條件之艱難堪稱他從影20多年之最。“我們也可謂是身體力行驗證了一回長征精神。”胡雪岩導演說。
被問到最初如何接拍這個影片時,導演說的確是先遣連的悲壯精神打動了他,但是作為慶祝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和建黨90周年的獻禮片,《先遣連》既是任務又是一部注入了人文情懷的電影作品,他希望影片能夠帶給觀眾更多的啟迪和對60年前這段珍貴歷史記憶的回溯與感動。
截止到截稿時,《先遣連》劇組已經在新疆完成了拍攝的49個日日夜夜,而在結束頂著沙塵吃飯的新疆外景地之後,大部隊即將輾轉西藏,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進行最後的拍攝。

電影評價

影片講述的先遣連事跡真實感人、催人淚下,是一部弘揚愛國主義、激勵廣大幹部民眾銘記崢嶸歲月、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優秀紅色主旋律影片。
《先遣連》在內容提煉和藝術表現等方面都取得很大成功,是一部集革命傳統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廉政勤政教育於一身的好影片。
影片除表現先遣連官兵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外,還充分展現了藏西北高原氣勢恢弘、美不勝收的自然景觀和魅力無限的民族風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