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紀事本末

元史紀事本末

《元史紀事本末》是明代陳邦瞻撰著的一部斷代紀事本末體史書。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元史紀事本末
  • 創作年代:明代
  • 作者:陳邦瞻
  • 卷數:27
史書簡介,詳細介紹,作者,體例,優點,缺點,地位,

史書簡介

史紀事本末》:陳邦瞻紀事本末體編撰的記載元朝歷史(1206--1368)的史書,用一年左右時間,於萬曆三十四年 (1606年)完稿。每卷一事,共27卷。

詳細介紹

作者

陳邦瞻,字德遠,江西高安人。明朝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進士,曾任南京吏部稽勛司郎中,福建按察使後官至兵部左侍郎,《明史·卷二四二》有傳。除《元史紀事本末》外,陳邦瞻還編撰有《宋史紀事本末》一書。

體例

紀事本末體:是以歷史事件為主體,完整地敘述一個歷史事件始末的體裁形式。它克服了編年體記事分散和紀傳體記事重複的缺點,在編年、紀傳、政書三體之外又創立了一種新體裁,從而為史學的發展開闢了一條新途徑。
始於南宋袁樞所撰《通鑑紀事本末》,不久就有同時的章沖模仿袁樞撰寫了《春秋左傳事類始末》,以及宋理宗時期楊仲良撰寫的《續資治通鑑長編紀事本末》。
此後主要有明代陳邦瞻的《宋史紀事本末》、《元史紀事本末》,谷應泰的《明史紀事本末》,清代高士奇的《左傳紀事本末》、張鑒的《西夏紀事本末》、李有棠的《遼史紀事本末》和《金史紀事本末》等等。這種體裁先後受到了朱熹、章學誠、梁啓超及近人何炳松的推崇。
紀事本末體陳邦瞻時已發展了很長一段時間,這就使得《宋史紀事本末》比起前代更顯得完善,當然無可避免的也有不少缺點。

優點

與《元史》相比,《元宋史紀事本末》有以下優點:
1.敘述生動、形象,可讀性強
元史》對史事組織不太盡如人意,同時敘事平板,而《史紀事本末》則克服了這方面的不足,敘事引人入勝,形象鮮明深刻,讀後令人久久不能忘懷。
2.褒貶見諸筆端,觀點鮮明
陳邦瞻多次在字裡行間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感情,褒貶見諸筆端。很多從題目中就可以看得出作者對奸佞亂政誤國的憎恨;另外對於大家頌揚的英雄,陳邦瞻也不吝筆墨。
3.史事敘述,清晰明了
《元史》編撰史事往往是支離破碎、首尾分離,而《元史紀事本末》對史事的敘述卻給人井然有序、清晰明了的感覺。
4.按時間編排,脈絡清楚
我們看《元史》,由於其紀傳體的缺陷,同一時期的人物、事件卻往往被劃分到不同的類別中,缺乏連貫性。但《元史紀事本末》按時間編排,全書歷史演變的脈絡清晰,每個時期的政治、軍事等都講得有條不紊。

缺點

元史紀事本末》的缺點,主要包括:刻本流傳過程中的訛傳、觀點的局限性、內容上的紕漏。
對此,中華書局在1977年出版時,都作了詳細說明。

地位

元史》作為正史,很多地方也是《元史紀事本末》所不及的,比如其豐富的資料性,在研究元代的一些細節問題時,其參考價值要遠高於《元史紀事本末》。
同時,《元史紀事本末》作為《元史》的縮寫本,在寫作過程中,雖然也參考了許多其他《元史》中所沒有的資料,但基本上還是以《元史》為藍本,許多觀點明顯還是沿襲《元史》而來。
但是無可否認,《元史紀事本末》在歷史文獻中還是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