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8年

1598年

1598年位於16世紀1590年代末,為明朝明神宗萬曆二十六年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1598年
  • 外文名:fifteen ninety-eight
  • 解釋:16世紀1590年代末
  • 年號:明神宗萬曆二十六年
  • 中國農曆:戊戌年(狗年)
傳統紀年,大事記,出生,逝世,歷史記載,“妖書”之獄,明軍南海大捷,

傳統紀年

年號:明神宗萬曆二十六年;日本後陽成天皇慶長三年。

大事記

明代劇作家湯顯祖創作《牡丹亭》。
4月13日,南特條約。
5月2日,亨利四世與西班牙籤訂韋爾芬和約。
12月16日,朝鮮露梁海戰,明軍鄧子龍與朝鮮李舜臣陣亡。
1598年明代劇作家湯顯祖創作《牡丹亭》。
1598年,在露梁海戰中,朝鮮全羅左道水軍節度使李舜臣和大明水軍總兵鄧子龍共同指揮朝中聯合艦隊大敗日軍,不過李舜臣和鄧子龍在此役遭遇到島津家的突襲,雙雙戰死疆場,壯烈殉國。

出生

卡瓦列里(Bonaventura Francesco Cavalieri,1598年-1647年11月30日),義大利幾何學家。

逝世

1月7日,俄國沙皇費奧多一世
5月8日 ,明朝寧遠伯備倭大將軍李如松
9月13日,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
9月18日,日本太閤豐臣秀吉
12月16日,朝鮮水軍將領李舜臣
12月16日,明朝水師將領鄧子龍(1531年出生)

歷史記載

“妖書”之獄

先是萬曆十八年(1590),呂坤為山西按察使時,曾撰一書名為《閨範圖說》。太監陳矩見之,將其購入宮中,進呈神宗。神宗將此書賜給鄭貴妃鄭貴妃在書中加入十二人,且為作序,還指使其伯父鄭承恩重刻。萬曆二十六年五月,呂坤為刑部侍郎時,上《天下安危疏》,請神宗節省費用,停止橫徵暴斂,以安定天下。於是吏科給事中戴士衡上疏,劾呂坤所撰《閨範圖說》、又上《安危疏》,是“包藏禍心”,結納宮廷,逢迎鄭貴妃呂坤疏辨,神宗不問。
不久,又有人為呂坤的《閨範圖說》寫一跋文,名為《憂危竑議》,在京師廣為流傳。大意說:呂坤撰《閨範圖說》,獨取漢明德馬後,因馬後系由貴人進中宮。呂坤顯以此取媚鄭貴妃。而鄭貴妃令鄭承恩重刊此書,目的是為了立己之子朱常洵為皇太子。又說:呂坤疏言天下憂危,無事不言,惟獨不及立皇太子事,用意不言自明。又誣呂坤與鄭承恩等相勾結,同盟結納,羽翼鄭貴妃朱常洵。在戴士衡上疏之前,全椒知縣樊玉衡曾上疏請立皇長子為皇太子,並指斥鄭貴妃。鄭承恩為此大懼,並懷疑《憂危竑議》出於樊、戴二人之手,遂奏報神宗。神宗大怒,鄭貴妃也為此泣訴不已。神宗為掩蓋朝廷內部鬥爭,下令逮捕樊、戴,經嚴刑拷掠,分別摘戍廣東雷州和廉州。而呂坤時已因病致仕回家,置之不問。
至萬曆三十一年十一月,在立皇長子朱常洛為皇太子之後,又出現一文書,名為《續憂危竑議》,計三百餘言。在寓門外為內閣大臣朱賡見到。此書假託“鄭福成”為問答。所謂“鄭福成”,意即鄭貴妃之子福王朱常洵當成。書中說:皇上立皇長子為皇太子實出於不得已,他日必當更易。用朱賡為內閣大臣,是因“賡”與“更”同音,寓更易之意。時人以此書“詞極詭妄”,故皆稱其為“妖書”。神宗得報大怒,立即令廠衛大捕奸人,“務得造書主名”,遂興大獄,都城人人自危。郭正域等廷臣,有的被捕下獄,嚴刑毒打,慘不忍聞;有的被革職為民、勒令回家。有的連家屬也受到株連。後東廠捕得“妖人”(白敫)生光,經一番拷訊之後,神宗令將(白敫)生光定為死罪,於萬曆三十二年四月二十二日處斬。長達數年,震驚朝廷內外的“妖書”之獄至此結束。但“妖書”的作者究竟是誰始終是個謎,朝廷內部的爭鬥更沒有因此而停止。

明軍南海大捷

豐臣秀吉於萬曆二十六年(1598)七月二十二日死,日軍軍心大亂,日將行長、清正皆欲逃歸。清正且發舟先走。為防止日軍逃遁,明軍水師提督陳璘派戰船數百艘,分布於忠清、全羅、慶尚等重要海口。
萬曆二十六年(1598)十一月十七日,當日軍棄蔚山逃遁時,陳璘立即遣其副將鄧子龍偕同朝鮮將領李舜民進行阻擊。鄧子龍素慷慨,所在立戰功,是時他已年過七十,仍不減當年勇,率戰船三百艘為前鋒,追至釜山南海,帶壯士三百人跳入朝鮮戰船,直前奮擊,日軍死傷無數。後因不幸戰船中火,遂與李舜臣一直英勇殺敵,壯烈犧牲。會副將陳蠶、季金等率軍至,前後夾擊,日軍無鬥志,明軍焚其舟,日軍於是大敗。其得脫登入者,又為明軍陸兵所殲,焚溺者萬計。時明將劉綎方攻日軍行長,奪曳橋寨,陳璘以水師會擊,再焚日軍戰船百餘艘。行長部下石曼子疑水師來援,被陳璘擊敗,其餘日軍紛紛揚帆之逃跑。此次釜山南海大戰,明軍共擊沉日船九百餘艘,殲滅日部分主力水軍。
日軍殘部退至山,十二月渡海匿乙山。岩深道險,明軍將士不能進入。陳璘派兵夜查,圍攻崖洞。至天亮發炮攻擊。日軍奔後山。明軍殊死奮戰,日軍逃走,陳璘督兵追擊,日軍無一逃脫。倭援朝戰爭至此結束。明軍入朝作戰,歷時七載,“喪師數十萬,糜餉數百萬才元”。人力、物力損失巨大,但最終打敗日軍,受到了朝鮮人民世世代代的稱讚,還為明軍將領鄧子龍等人立碑建祠,緬懷他們的英雄業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