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大鼓

傣族大鼓

傣族大鼓:怒江下游保山傣族地區稱之為“光弄”,西雙版納傣族地區稱之為“光邊”。另有“兩面鼓”、“雙筒皮鼓”之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傣族大鼓
  • 別稱:光弄、光邊等
  • 引進時間道光年間
  • 類型:打擊樂器
樂器簡介,樂器起源,樂器形制,樂器演奏,內容豐富,技巧多變,激情火爆,參演人員眾多,樂器風格,

樂器簡介

早在5O0多年前,傣族民間就有這種大鼓了。幾百年來,大鼓在傣鄉
盛傳不衰。如今,它是傣族傳統民間舞蹈“嘎光弄”離不開的伴奏樂器。“光弄”為大鼓,“嘎”是舞蹈之意,即大鼓舞。 傣族大鼓用當地生長的梧桐樹芒果樹椿樹掏空製成,鼓身長80厘米左右,外形與水缸相似,兩端一頭大、一頭小,兩面都蒙以牛皮、鹿皮或其他獸皮。大的一端鼓面直徑約50厘米,小的一端直徑25厘米左右。兩面的鼓皮用牛皮條勒緊,並可調節其鬆緊。鼓的內部結構特殊,掏成中間可以互通的兩個鼓腔,故能產生良好的音響共鳴效果,有著較長的餘音。鼓身一側還開有一個直徑3厘米的圓孔。當鼓皮受潮松塌時,便可由此灌酒而入,潤濕鼓皮,待酒揮發以後,鼓皮就會自然繃緊。
演奏大鼓時,傣家年輕力壯的小伙子,將鼓兩端拴系背帶,挎於左肩上。左手掌拍擊小的一端鼓面,發出較高的音;右手執一粗大木製鼓棰,敲擊大的一端鼓面,發出較低的音。也可將大鼓橫置於特製的鼓架上敲擊。演奏者邊敲過舞,音響洪亮,撼人心魄。由於鼓兩端所發音高不同,再加之節奏的多變,鼓聲時重時輕,音色豐富多彩。

樂器起源

由北方的“犁鏵音”衍變而來。相傳,道光年間,由犁鏵大鼓藝人丁海 州首將此種說唱引入傣族。同治年間,鼓書藝人黃玉山(黃陂人)、趙保亭(孝感人)、李世雅(新洲人)、胡少甫(黃岡人)等,為了在當地傳唱,始將北方語言改用當地方言,將伴奏樂器大鼓改用小鼓,以木質雲板取代鐵質犁鏵尖,遂逐漸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鼓書品種。
傣族大鼓傣族大鼓
鼓是我國傳統的打擊樂器,按《禮記·明堂位》的記載,在很早的傳說中,“伊耆氏”之時就已有“士鼓”,即陶器的鼓。由於鼓有良好的共鳴作用,聲音機越雄壯而傳聲很遠,所以很早就被華夏祖先作為軍隊上助威之用。相傳黃帝征服蚩尤的鹿之戰中,“黃帝殺夔,以其皮為鼓,聲聞五百”(《太平御覽》卷五八二引《帝王世紀》)
到了周代,據《周禮·地官司徒》之載,已專門設定了“鼓人”來管理鼓制、擊鼓等事。鼓人所管理的有各種用途的鼓,如寂祠用的雷鼓、靈鼓、樂隊中的晉鼓等。其中,專門用於軍事的叫“汾(音)鼓”,據《說文》的解釋,這是一種長八尺,鼓面四尺,兩面蒙革的大鼓。此外,路鼓、晉鼓、等也用於軍旅,這些鼓以後發展為各種規格的戰鼓,在軍事上得到普遍地運用。

樂器形制

傣族大鼓由鼓身、鼓皮、鼓圈、鼓卡和鼓棰等部分組成。鼓的材料, 鼓身:初期有金(金屬)、玉、木、石等種種製品。一直到現代,則多已改用木料和牛、馬、豬皮等製造。用金屬製造的叫“鉦鼓”,用石料製造的叫“石鼓”,獸皮製成的稱為“皮鼓”。鼓圈和鼓卡:目前多用鋁合金製成。鼓棰:短而粗的木棰,一端包以皮條、布料或絨氈,呈球狀。
傣族大鼓傣族大鼓
近世佛寺中所用的鼓,其狀多為矮桶式,大型鼓多半懸掛在鼓樓中,或大雄寶殿的檐角下。中、小型的鼓,則配以吊鐘,架放在鼓架上,以備贊誦唱念之用。手鼓則於離位行進時執持敲用。
傣族大鼓屬於雙面膜鳴樂器,無固定音高,但可控制發音的強弱變化。用鼓棰敲擊發音,隨用力的變化來表現不同的音樂情緒。其音色低沉響亮,雄壯有力,用於模仿雷聲和炮聲時恰如其分。
現代傣族大鼓起源於古代土耳其,因此又稱大軍鼓,中世紀時傳入歐洲。是軍樂隊、管弦樂隊和交響樂隊中最重要的打擊樂器,幾乎不作獨奏,而是參與合奏或襯托樂隊和聲的伴奏樂器, 但大鼓的地位非常重要,它不僅使樂隊的低音聲部更加充實、豐滿,而且為整個樂隊帶來一種氣勢,增添了活力。
直徑近1米。由蒙上皮的木製框架構成。演奏時通常豎著放置,雖然可能有一面或兩面鼓膜,但實際上只使用一面。大鼓由一個單鼓槌敲擊,被稱作大鼓槌,兩面的頭都可使用,頭上包著羊毛或氈子。通常敲擊時,是擊鼓膜的中心與鼓邊之間,擊鼓的中心只是用於短促而快速的擊奏(斷奏)和特殊效果。儘管現代大鼓在交響樂隊已廣泛使用,但最初它只是和其他土耳其軍樂隊的打擊樂器一起在18世紀晚期進入歐洲,19世紀中葉以前一般只用於模仿軍樂隊的音響效果。清代形成於北方,一般認為由鼓詞衍變而成。一人自擊鼓板演唱,另有三弦等樂器伴奏。近代流行各地的大鼓不下二三十種,如京韻大鼓、梅花大鼓、山東大鼓等。通常還把弦子書一類歸在大鼓中。各種大鼓的書(曲)目、唱腔等不盡相同。

樂器演奏

總起來說,傣族大鼓具有演奏內容豐富、演奏技巧多變、演出效 果火爆、參演人員眾多四個特點,深受民眾,尤其農村民眾的歡迎和喜愛,所以有其它藝術所不能具有的廣泛的社會基礎。
傣族大鼓演奏傣族大鼓演奏

內容豐富

首先,傣族大鼓演奏內容豐富。傣族大鼓是打擊樂器,也有演奏樂譜——鼓譜。鼓譜,俗稱套,每一套表示一個內容。據調查,大鼓有100—150套鼓譜。現在比較流行的約30—50套。

技巧多變

其次,大鼓演奏技巧多變。大鼓演奏一般一個大鼓隊配備一面大鼓及多副鐃、鑔和一面小鼓及多副雲鑼小鑔小鑼。按照演奏風格、技巧不同,河間大鼓大致分為兩個流派——東路和西路。東路以米各莊周邊為代表,沒有套鼓,鼓與鐃、鑔齊鳴,有的套路更注重鐃、鑔表演,演奏起來有萬馬奔騰之勢,不可阻擋;西路以興村周邊為代表,以套鼓為主,演奏時由小鼓(引鼓)先演,然後,大鼓(含鑔鐃)合之,引鼓演奏活潑輕快,大鼓敲擊火爆異常,震人心憾人魄,大有山崩地裂之感,再加之演員擊打動作詼諧有趣,增添了河間大鼓演奏的可觀賞性。無論哪種流派,演奏人員的表演都令人心曠神怡,鼓手們的鼓槌帶著彩穗時而上下飛舞,如彩蝶追花,時而輕擊鼓邊,如蜻蜒點水,打鐃鑔演員的表演也是花樣百出,時而挺胸仰首,雙臂高展,如二郎擔山,時而一鑔高拋,如飛燕穿雲,時而一鑔在另一鑔邊上直立旋轉,如雙輪飛轉。不管是鼓手,還是其它樂器的表演者,一律身穿或紅、或綠、或黃的古代武士服裝,頭包彩巾,別上紅纓球,腰扎三寸多寬的彩帶,胸前胸後都佩飾護心明鏡,個個威武英俊,邊舞邊打。觀者眼花繚亂,心情激動不已;演者鬥志昂揚,豪情奔放難抑。

激情火爆

其三,大鼓演奏激情火爆。大鼓一般有2-6名鼓手一齊擊打,再配之以數十副大鑔、大鐃、大鑼齊鳴。真是鼓聲鏗鏗,鑔鐃聲鏘鏘。合在一起,如春雷初炸,驚天動地,翻江倒海,數里之遙可聞其聲。鼓手個個身強力壯,演奏到激情豪放時,哪怕是寒冬臘月,滴水成冰,演員們依然個個脫光了膀子或者只穿件單衣,人人頭冒白氣,汗流浹背。鼓手們跳著高地打鼓,鑔鐃演員們邊舞邊敲,“嘿!哈!”聲不斷,給人以極大的鼓舞和震撼。

參演人員眾多

其四,大鼓參演人員眾多。河間大鼓因其體大,伴奏樂器多,因而演奏時需眾多演員。小隊須15—20名演員,大隊則須 40-50名甚至更多,一般平均每隊20-40名演員。再加上鼓樂聲特大,所以必須有足夠大的場所才能表演。演員多,演出場地大,演奏的套路多,吸引的觀眾自然就多。在農村,每當大鼓表演時,可以說是家家鎖門,童叟出動,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或站高凳,或立房頂,或爬到樹上觀看。特別是農閒、節日時演出,更是觀者如醉,演者如痴。

樂器風格

傣族大鼓
傣族大鼓在怒江下游保山傣族地區稱為“光弄”,在西雙版納傣族地區稱為“光邊”。另有“兩面鼓”、“雙筒皮鼓”之稱。早在500多年前,傣族民間就有這種大鼓了。幾百年來,大鼓在傣鄉盛傳不衰。如今,它是傣族傳統民間舞蹈“嘎光弄”離不開的伴奏樂器。“光弄”為大鼓,“嘎”是舞蹈之意,即大鼓舞。傣族大鼓用當地生長的梧桐樹、芒果樹或椿樹掏空製成,鼓身長80厘米左右,外形與水缸相似,兩端一頭大、一頭小,兩面都蒙以牛皮、鹿皮或其他獸皮。大的一端鼓面直徑約50厘米,小的一端直徑25厘米左右。兩面的鼓皮用牛皮條勒緊,並可調節其鬆緊。鼓的內部結構特殊,掏成中間可以互通的兩個鼓腔,故能產生良好的音響共鳴效果,有著較長的餘音。鼓身一側還開有一個直徑3厘米的圓孔。當鼓皮受潮松塌時,便可由此灌酒而入,潤濕鼓皮,待酒揮發以後,鼓皮就會自然繃緊。演奏大鼓時,傣家年輕力壯的小伙子,將鼓兩端拴系背帶,挎於左肩上。左手掌拍擊小的一端鼓面,發出較高的音;右手執一粗大木製鼓棰,敲擊大的一端鼓面,發出較低的音。也可將大鼓橫置於特製的鼓架上敲擊。演奏者邊敲邊舞,音響宏亮,撼人心魄。由於鼓兩端所發音高不同,再加之節奏的多變,鼓聲時重時輕,音色豐富多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