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和胃

健脾和胃

健脾和胃:治法。針對脾胃虛弱、脾胃不和之證,採用補益脾氣,調和脾胃之氣,達到脾升胃降的治法。適用於胃脘痞滿,隱痛綿綿,食入不化,便溏等。常用藥物有人參、白朮、茯苓、木香、砂仁等。代表方劑如香砂六君子湯。(來源於《中醫藥常用名詞術語詞典》,主編:李振吉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5年出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健脾和胃
  • 處方組成:黨參、白朮、茯苓
  • 功能:健脾和胃,調理升降
  • 處方分析:脾主升清,升則健
滋脾養胃湯
【處方組成】黨參、白朮、茯苓、炙甘草、生麥芽、枳實、厚朴、半夏、陳皮、生薑、丹參、砂仁殼。
【功能主治】 健脾和胃,調理升降。主治胃痛之因脾運不振、濕滯中焦、脾胃不和、升降失常所致者,症見胃脘脹痛,以痛為主,喜按,進食稍多則脘脹,泛酸噯氣,納呆食少,舌苔薄白,脈細滑。
【處方分析】脾主升清,升則健;胃主降濁,降則和。《吳醫匯講》云:“治脾胃之法,莫精於升降。”董氏非常重視調理脾胃的升降氣機,特設升清降濁兩組藥物理順中焦氣機,以達到健脾和胃之目的。方中用黨參、白朮、茯苓、炙甘草、生麥芽健脾益氣,升舉清陽;用枳實、厚朴、半夏、陳皮、生薑理氣化滯,降胃泄濁;用丹參和血化瘀止痛;砂仁殼芳香醒脾,行氣寬中而不傷胃津。全方有升有降,有補有瀉,升降脾胃,調理氣機,兼和血絡,故能取得噯惡平、泄利止、濕濁化、痞滿除、脾運健、胃納增之佳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