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髯萼紫堇

假髯萼紫堇

假髯萼紫堇(學名:Corydalis pseudobarbisepala),別名假髯萼黃堇(橫斷山區維管植物),是罌粟科紫堇屬植物,無毛草本,高約25厘米。莖直立,粗壯,不分枝,具葉。分布於四川北部(灌縣、茂縣、理縣、小金、寶興),生長於海拔4000米附近的草地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假髯萼紫堇
  • 學名:Corydalis pseudobarbisepala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Archichlamydeae
  • :罌粟目 Rhoeadales
  • 亞目:罌粟亞目 Papaverineae
  • :罌粟科 Papaveraceae
  • 亞科:荷包牡丹亞科 Fumarioideae
  • :紫堇族 CORYDALEAE
  • :紫堇屬 Corydalis
  • :高紫堇組 Sect. Elatae Fedde
  • :假髯萼紫堇
  • 分布區域:中國四川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物種區別,

形態特徵

無毛草本,高約25厘米。莖直立,粗壯,不分枝,具葉。基生葉少數,具長柄,葉片輪廓寬楔形,長4-5厘米,二回三出全裂,第一回全裂片具長柄,輪廓圓形,第二回全裂片具短柄,輪廓近圓形,不規則的深裂或淺裂,小裂片長圓形或狹匙狀長圓形,先端圓或鈍,具小尖頭,背面具白粉,葉脈二歧狀分枝;莖生葉3-4枚,疏離,互生,下部葉具短柄,上部葉近無柄,葉片輪廓近心形,寬過於長,3全裂,全裂片具柄,3-5深裂或淺裂,小裂片倒卵狀長圓形或倒卵形,其他與基生葉相同。總狀花序頂生,有9-12花,密集,近傘房狀;苞片下部者掌狀深裂,中部者淺裂,上部者狹橢圓形全緣;花梗與苞片近等長。嘂片長圓形,長2-2.5毫米,不規則的深裂成多數撕裂狀齒,明顯具小髯毛,宿存;花瓣紫色,上花瓣長約2.5厘米,花瓣片倒卵形,先端具小尖頭,邊緣全緣,背部雞冠狀突起超出瓣片先端,開始高並具粗糙的淺波狀齒,逐漸變矮並延伸至距的末端,距圓筒形,勁直,粗壯,末端圓,與花瓣片近等長,下花瓣長約1.5厘米,花瓣片圓形,雞冠狀突起高,超出瓣片先端,延伸至其中部消失,具淺波狀齒,爪寬,略呈囊狀,內花瓣片長圓形,基部2耳垂,爪楔狀匙形;雄蕊束長約1.2厘米,花葯小,長圓形,花絲下部2/3寬披針形,上部線形,蜜腺體棒狀,貫穿距的2/5;子房橢圓形,長約5毫米,具2列胚珠,花柱與子房近等長,柱頭雙卵形,具8個乳突。果未見。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4000米附近的草地上。

分布範圍

分布於四川北部(灌縣、茂縣、理縣、小金、寶興)。

物種區別

該種和下述一種在本組中是較特化的類型,即其花序少花,密集成傘房狀,萼片深裂成髯毛狀,兩種分布海拔相近,但本種分布區稍廣,宜為祖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