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矛杜鵑

倒矛杜鵑

倒矛杜鵑(學名:Rhododendron oblancifolium Fang f)為杜鵑花科杜鵑屬下的一個種。灌木,枝條細瘦,當年生幼枝嫩綠色,有疏絨毛;老枝灰白色,常無毛。葉薄革質或羊皮質,倒披針形,基部漸狹成楔形,總狀傘形花序,有花3-5朵,有淡棕色柔毛。蒴果圓柱形,被銹色毛,成熟後常6-7裂。花期4月,果期7月。

生於海拔500-1 300米的河邊、溝邊的雜木林中。產中國貴州東部。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倒矛杜鵑
  • 拉丁學名:Rhododendron oblancifolium Fang f.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合瓣花亞綱
  • :杜鵑花目
  • :杜鵑花科
  • 亞科:杜鵑花亞科
  • :杜鵑屬
  • 亞屬:常綠杜鵑亞屬
  • 常綠杜鵑組
  • 亞組銀葉杜鵑亞組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近種區別,

形態特徵

灌木,高約2.5-5米;枝條細瘦,當年生幼枝嫩綠色,有疏絨毛;老枝灰白色,常無毛。葉薄革質或羊皮質,倒披針形,長6-10厘米,寬1.5-2(-2.3)厘米,先端漸尖或短尖,有短尖尾,基部漸狹成楔形,上面綠色光滑無毛下面有淡棕色毛被,中脈在上面下陷成淺溝,在下面顯著隆起,無毛,側脈在兩面均不明顯;葉柄短,長0.5-1厘米,上面平坦,常無毛。總狀傘形花序,有花3-5朵;總軸長2-4毫米,有淡棕色柔毛;花梗長1-2厘米,有腺毛及短絨毛;花萼小,僅為5個波狀突起,長不到1毫米;花冠鐘狀漏斗形,白色或粉紅色,喉部有紫紅色斑點,長3-3.5厘米,上部直徑3.5-4厘米,5裂,裂片圓形,長1.5厘米,寬約2.5厘米,頂端圓形,稀具缺刻;雄蕊7-13,長1.5-3厘米,不等長,花絲基部有叢捲毛,花葯長圓狀橢圓形,長3-4毫米;雌蕊長3-3.5厘米;子房卵圓形,長約4毫米,有腺體及短柔毛,花柱長約3毫米,無毛,柱頭微膨大。蒴果圓柱形,長8-15毫米,直徑4-5毫米,被銹色毛,成熟後常6-7裂。花期4月,果期7月。
倒矛杜鵑倒矛杜鵑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500-1 300米的河邊、溝邊的雜木林中。

分布範圍

產中國貴州東部。模式標本采自貴州印江(梵淨山)。

近種區別

該種與猴頭杜鵑R. simiarum Hance十分相近,但是該種葉片狹窄,倒披針形,寬僅1.5-2厘米,是常綠杜鵑亞屬 Subgen. Hymenanthes (Blume) K. Koch.內葉片最狹窄的種類之一,葉柄短,長僅0.5-1厘米,雄蕊7-13等不同;亦近於長柄杜鵑 R. longipes Rehd. et Wils,但是本種葉下面為淡褐色毛被,每花序僅3-5花,總軸短,長2-4毫米,花梗短,長僅1-2厘米,花絲基部被毛等可以區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