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座觀音堂

宿遷城內的觀音堂是坐南朝北,主神觀音菩薩也背南面北,所以人們稱作倒座觀音堂和倒座觀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倒座觀音堂
  • 方向:坐南朝北
  • 放置:倒置
  • 涉及:觀音
倒座觀音堂,倒座觀音堂由來,

倒座觀音堂

觀音堂舊址在現在的市人民醫院東北角,中山南路盡頭。那時宿遷縣城在項王故里附近,觀音堂處在城北的位置,山門也是朝南,廟內香火旺盛,整日朝拜的、許願的香客絡繹不絕,廟內方丈大發財源,著實風光。

倒座觀音堂由來

明朝萬曆年間(1576年),黃河決口,縣城被淹,城牆及房屋倒塌、衙門、府置、居民都紛紛向北遷至馬陵山坡地(今址)。觀音堂雖未被洪水沖毀,但周圍都是水,縣城又遷到北面,香客來此既不順也不便。因此漸漸蕭條,變得門前冷落鞍馬稀,窮了廟也窮了方丈,和尚們真正成了苦行僧。
後來有一位江南書生,遊歷到宿遷,住在觀音堂內,看到廟裡冷冷清清,和尚破衣爛衫,就給住持(當家和尚)出個主意:把廟門改為朝北,面向縣城,.觀音菩薩也來個180度大轉彎,改為背南面北,廟前再鋪一條路,給香客提供方便,定能改變冷落的狀況。
住持採納了書生的意見,一一照辦,但又怕遭人非議,天下寺廟都是山門朝南,哪有倒座朝北之理?書生又給他出個主意,編一副對聯,貼在觀音菩薩兩邊。聯日:“問觀音為何倒坐,因眾生不肯回首。”語意雙關,既回答了為何倒坐的原因,又暗含佛經上說的“苦海無邊,回頭是岸”的道理。
倒座觀音堂後來毀於戰亂,沒有重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