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口

史口,分東、南、北3個自然村,12個行政單位,是東營區史口鎮黨、政機關所在地。大約在四五千年以前,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據《博興縣誌》)。在歷史上史口曾多次更名,先後叫過福昌鎮、博昌鎮、史家口、史口街、史口鄉和史口鎮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史口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東營區
  • 下轄地區:3個自然村,12個行政單位
周代,宋元時期,明洪武年間,民國時期,近代,

周代

史口商代為薄姑境,周被封為齊國地,秦為臨淄郡,後置為濟北郡。再後設博昌縣,並有“先有博昌鎮,後有博昌縣”之說。兩漢時期,佛教傳入我國,道教亦開始興起,不少的皇帝大臣信仰宗教,各地建造寺廟頗為盛行。唐貞觀年間,社會安定,經濟繁榮,史口附近寺廟成群。“慈航普渡”倒座觀音堂的“福昌寺”尤其壯觀。這座寺前有龜馱透欞碑,內有純銅鑄座式佛尊。佛尊高約丈余,重約2.5噸,遠近聞名。這裡也因之而曾得名日“福昌鎮”。到了北宋年間,這裡的街市一度十分繁華。商客雲集,農曆每月四、九日大集形成,歲首歲尾香火廟會昌盛,大觀年間又更名為博昌鎮。至金代的太宗天會、海陵王貞元年間,這裡的經濟達到了繁榮時期。廟會盛行,廟堂重修,建有“黑神捉靈”鎮西天齊廟、“聖知忠”鎮北關帝廟、“協天大帝”鎮南關帝廟、娘娘廟、岳王廟、城隍廟、土地廟。還鑄有高2米、重1.5噸的純鐵大鼎鏡,並有“三山(鐵山、碳山、猴子山)”之景觀。

宋元時期

史口鎮北有一條大道河叫趙家河,這一帶河邊有一港口,貨船、行商繁興。史姓家族在這一港口處主要以經營陶瓷器、食品、茶館等店鋪為業謀生,過路商客即送名——“史家口”。但在當時,博昌鎮的大名仍名正言順。元太祖十六年,蒙古兵南下,連得金統治之漢地九十餘郡(據《元史》記載)。元太祖認為“漢人無補於國”,決定要“悉空其人以改牧地”。於是,蒙古兵所到之處,“十家廬舍,九家被毀”。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北征大將軍徐達,率領各路軍在山東與元軍決戰。這次大戰之後,山東各地“田園荒蕪,居民鮮少”、“昔日耕地,變成草莽”。博昌鎮當時地處邊遠,相對較輕緩,但也不可避免地遭受了嚴重浩劫。

明洪武年間

河北、山西大批移民遷來博興縣(五代後唐莊宗為避祖諱改博昌縣為博興縣)。有王氏、吳氏、魏氏、趙氏等到博昌鎮安家落戶,村鎮規模得以逐漸恢復。清代出現了康乾盛世,經濟得以發展,博昌鎮丁字形大街在這一時期逐步形成。大街兩旁商廈建築齊整,蒲台縣麻灣的玉和堂也到此地建立了當鋪。商行會同地方集資興建了南、北大戲樓,西邊還有一個小戲樓。每逢四、九大集,人山人海,叫賣聲聲,商業繁盛。集市上單食品就有鍋餅、火燒、油條、麻花等幾十種,最出名的要算是史口包子、羊肉湯。

民國時期

博昌鎮又更名為史口鎮,轄36個閣,1260多戶人家。在下五縣地區頗有名氣。此時,史口鎮煙坊林立,土製煙銷售,東達八大組、北到義和莊、南至鹽垛、西到喬莊。當時有“方圓幾百里,平均每家要給史口煙坊拿出一石糧”的說法。土煙的牌號也很有威望,“飛艇”、“自明”不“吃”不行,雙龍、順祥、松鶴、鳳凰也聲名遠揚。抗日戰爭時期,渤海(包括清河時期)行署、軍區曾於1940年8月趕走偽成建基部,一度解放史口。後也曾多次進駐史口,並設為機關駐地。行署和軍區後勤在此設立工商管理局,籌建了商行,辦起了多種商業(如捲菸、藥房、醬園、印刷局、榨油車行等)和敵偽展開了工商戰線上的鬥爭。以楊國夫司令員為首的軍區司令部,曾先後多次在這裡召開軍事、商乾會議,如研究部署攻打三里莊、解放利津城、討伐張景月、攻打蒲台城等戰役。以上戰役的參戰主力和支前民工,也大都從這裡出發。取得勝利後,也經常在這裡召開萬人慶功大會。

近代

1958年,史口南村分為南一、二、三、四,4個行政村;1960年,史口北村分為北一、二、三、四,4個行政村; 1981年,史口東村分為東一、二、三、四,4個行政村。目前,史口共有12個行政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