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場村(江蘇泰州姜堰區俞垛鎮倉場村)

倉場村(江蘇泰州姜堰區俞垛鎮倉場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倉場隸屬於江蘇泰州姜堰區俞垛鎮,村總面積為2.4平方公里,主要種植葡萄,糧食等農產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倉場村
  • 行政區類別:江蘇泰州姜堰區俞垛鎮倉場村
  • 所屬地區:華東地區
  • 電話區號:0523
  • 郵政區碼:225300
  • 車牌代碼:蘇M
  • 行政代號:321284115
江蘇泰州姜堰區俞垛鎮倉場村
漢初葉甸海陵倉,
劉濞於斯廣積糧,
元末士誠礱穀處,
下河自古米魚鄉。”
當代地方學者周志陶先生《海陵倉》詩是對俞垛倉場悠久歷史的概括和讚揚。
姜堰市俞垛鎮倉場村(原葉甸倉場)———位於里下河地區農田水網中的一個普通村莊。這裡河港縱橫,田連阡陌,自古以來就是“稻粱千里熟、魚蟹多無算”的魚米之鄉,歷來享有米糧倉的盛名。令人驚奇的是這個看似平常的鄉村僻壤,卻有著沉甸甸的歷史堆積。
倉場,原指古代官家收納糧食的場所。海陵倉,為西漢初年吳王劉濞所建。《漢書》載:“吳有海陵之倉,倉為吳王濞所建。”劉濞起兵前,郎中枚乘諫吳王書中有“轉粟西向,陸行不絕,水行滿河,不如海陵之倉”的記載。關於“海陵之倉”的具體位置,不少專家都認為就是俞垛倉場。
漢高祖九年(公元前198年),其地名顧家墩。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劉濞封吳王。傳說為保證供應軍隊和城鎮居民糧食,劉濞派部下劉忠向百姓徵集稻穀、建立糧倉。里下河多為低洼平原,唯有顧家墩地勢較高,周圍河道交叉相連,便於大中船隻航行停泊,水路可通往裡下河各地及吳國大小城市。於是劉濞在顧家墩設立了糧食倉庫和曬穀場。數年後,便形成了150戶左右的村莊。其時,劉濞下令將顧家墩改名為海陵倉。
值得注意的是,“海陵倉”的名字,時在尚未設立海陵縣以前。如果說海陵倉就是俞垛倉場的說法可信,那么海陵縣中“海陵”二字,最先該是從這裡流傳。今天的泰州又是從海陵縣升格而來的,追溯泰州地區最早的海陵之名,當以海陵倉為始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