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道家理論之一)

修真(道家理論之一)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修真者,借假修真也。道教中,學道修行,求得真我,去偽存真為“修真”。

修真之名,古已有之,俗曰修道。它囊括了動以化精、煉精化炁、煉炁化神、煉神還虛、還虛合道、位證真仙的全部修持過程。何謂真?真乃真人之業位,真乃真仙,不是自封標榜,實乃空間上界所封也。真人乃修道人的最高境界,修持者均應胸懷大志,高瞻遠矚,終生勤奮,刻苦修持,德功並進,以求達到真人、真仙的上乘境界,故曰修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修真
  • 源於道家理論
  • 套用:多用於小說和遊戲
  • 理論:去偽存真為“修真”
  • 修真門派:南宗、青城派、伍柳派
  • 修真要訣:修神,修氣,修性,修體
道家修真理論,基本理論,修真門派,修真典籍,修真地址,古今修真概論,修真方法,直源大道論,修德明道論,文化困境,

道家修真理論

基本理論

道教中,學道修行,求得真我,去偽存真為“修真”。
修真修真
修真者,借假修真也。藉此四大假合之肉身,修成吾金剛不壞之真身。古今天下,沒有不死的肉身,只有永恆的法身。所謂:本來真性號金丹,四大為爐煉作團。
肉體者,四大假合矣,雖曰父母恩賜,然父精母血本為凡俗之物,數十年後焉能不壞?何為四大?地、水、風、火,是也。地構成骨胳肌肉和臟腑,水構成身中之血液,風構成呼吸系統,火則構成身中之恆常體溫。
修真又分現實修真及小說修真。小說修真的名詞和境界不具備任何可行性,僅為小說家言,供人娛樂。
通過燒鍊金丹,服食來達到長生的外丹術已逐漸沒落。現修真界主要以金丹大道的內丹學,即丹道為主流,講究修煉神氣。
老子道德經曾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丹道即三返二、二返一、一合於道。其名詞為鍊氣化神、煉神還虛(後又增添煉虛合道、虛空粉碎一說)即精氣神的返還過程。又因人精氣不足,又創出補足精氣的練精化氣,使人從後天補虧達到先天,以便開始修煉。

修真門派

唐末五代以來,以內丹說理解《參同契》的流派逐步壓倒外丹派,成為仙學的主流。著名內丹學家鐘離權、呂洞賓、崔希范、陳朴、陳摶、施肩吾、劉玄英、張伯端等以內丹仙學度人,奉《周易參同契》為丹經之祖,《參同契》作為仙家修煉秘典的價值被社會所公認。當時內丹仙學已發展到爐火純青的境界,開始形成一些各具特色的門派。這些內丹門派皆遠溯黃帝、彭祖、王喬、赤松,依託老子。
一派自稱傳自關尹子(唐代封文始真人),故稱文始派。另一派自稱傳自東華紫府少陽帝君王玄甫(漢代人),故稱少陽派。文始派以虛無為本,以養性為宗,法本《老子》、《莊子》、《文始真經》,屬最上一乘虛無大道,虛極靜篤,大徹大悟,盜天地虛無之真機,頓超直入,齊是非,同人我,進入無天無地的混沌境界,修性而兼修命。少陽派主張性命雙修煉養陰陽,以有為法而至於無為法,分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諸步驟,次第分明,門派繁衍甚廣。
自唐末五代以來,少陽派有鐘離權、呂洞賓、陳摶、麻衣道者、火龍真人、劉操、張伯端等大開法門,歷經宋、金、元、明、清幾個朝代,逐漸形成南宗、北宗、中派、東派、西派、青城派、伍柳派等門派。因而內丹仙學中有以文始派最高,以少陽派最大的說法。另有元、明間張三豐真人,綜合了文始派和少陽派之所長,創三豐派(又稱隱仙派),既不執於有為,又不執於無為,於陰陽栽接中創一清淨法門,兼具南宗和北宗的特點。
這些眾多的門派,從功法上講,略分三類,其一是陰陽雙修的栽接法門,其二是清淨孤修的靜坐法門,其三是陰陽栽接派和清淨孤修派的結合體。

修真典籍

自太古以降,修真漸由追求長生演變為冀望成仙飛升,作為修真理論的典籍也逐漸由質樸而趨於玄幻,明清之世更近於志怪者言。大略而論,下述典籍或可作為當時修真理論的代表作:
1.道德經(老子)、南華經(莊子)、列子、文子、關尹子、大學、中庸、抱朴子(內外篇)、清靜經、心印妙經
2.破迷正道歌、敲爻歌、百字碑、大道歌、靈源大道歌、青天歌、永嘉證道歌、陰符經、黃庭經、周易參同契、入藥鏡
3.張三豐全集、黃元吉文集、古書隱樓藏書、鐘呂傳道集、靈寶畢法、指玄篇、大丹直指、悟真篇、青華秘文、金丹四百字
初學者看看田誠陽的《中華道家修煉學》
道教的一個習慣就是“不得其人不傳”,故密室藏珍而不為人知者眾。另唐宋兩代,修真有成者甚多,惜未作系統論述,此處不便列舉。
修真,從字面解釋就是通過修行求得真我,但都被人給誤解成什麼成仙成佛的!修真就是通過對自身的不斷修行,不斷找出自身的不足讓自己更了解自己,這就是修真。自己都還不能了解透自己還談什麼成仙成佛。道在心中,佛在心中,己心度人,人度己心!
也有修煉其他的,比如說劍仙。劍仙之道,修煉肺宮金氣 ,再轉入離宮,玄火鍛鍊九天神劍。直到離宮”劍芒”鑄就,然後內聚五行真氣,外采天真地靈,外煉仙劍,誅敵於千里之外。可惜實在難修,我相信修煉此道,必能驚天地,泣鬼神。

修真地址

道家七十二福地
地肺山,蓋竹山,仙磕山,東仙源,西仙源,南田山,玉溜山,清嶼山,郁木洞,丹霞洞,君山,大若岩,焦源,靈墟,沃洲,天姥嶺,若耶溪,金庭山,清遠山,安山,馬嶺山,鵝羊山,洞真墟,青玉壇,光天壇,洞靈源,洞宮山,陶山,三皇井 ,爛柯山,勒溪,龍虎山,靈山,泉源,金精山,閣皂山,始豐山,逍遙山,東白源,缽池山,論山,毛公壇,雞籠山,桐柏山,平都山,綠蘿山,虎溪山,彰龍山,抱福山,大面山,元晨山,馬蹄山,德山,高溪藍水山,藍水,玉峰,天柱山,商谷山,張公洞,司馬悔山,長在山,中條山,茭湖魚澄洞,綿竹山,瀘水,甘山,莫尋山,金城山,雲山,北邙山,盧山,東海山。
道家十大洞天
第一王屋山洞,第二委羽山洞,第三西城山洞,第四西玄山洞,第五青城山洞,第六赤城山洞,第七羅浮山洞,第八句曲山洞,第九林屋山洞,第十括蒼山洞。
道家三十六小洞天
霍桐山洞,東嶽泰山洞,南嶽衡山洞,西嶽華山洞,北嶽常山洞,中嶽嵩山洞,峨嵋山洞,廬山洞,四明山洞,會稽山洞,太白山洞,西山洞,小溈山洞,火氓山洞,鬼谷山洞,武夷山洞,玉笥山洞,華蓋山洞,蓋竹山洞,都嶠山洞,白石山洞,岣嶁山洞,九嶷山洞,洞陽山洞,幕阜山洞,大酉山洞,金庭山洞,麻 姑山洞,仙都山洞,青田山洞,鐘山洞,良常山洞,紫山洞,天目山洞,桃源山洞,金華山洞

古今修真概論

今之氣功,只在修真過程的初級範疇之中。氣功一詞,早見於晉朝許遜所著之《宗教淨明錄》里記載的《氣功闡微》篇。因其詞義狹窄,並未被廣泛採用。清代出版的《元和篇》中也有《氣功補輯》一章。氣功二字,在近一二百年之中,採用最多的是武術界。解放後、自五十年代劉貴珍先生的《氣功療法實踐》一書面世後,氣功二字才逐漸被人們所接受。但其概念迄今仍不完善,雖各家學說均對之加以闡述豐富,但仍覺其含義狹窄,無法包容修真的龐大體系。
氣在我們祖先的眼中,是一個哲學概念。氣是宇宙間、時空中,萬物生化的根本,是一種基本物質。《黃帝內經?素問》篇云:“氣始而生化,氣散而有形,氣布而蓄育,氣終而象變。”萬物的化生、生長、繁殖、消亡,都是氣貫穿始終,氣乃萬物的基礎和根本。“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中醫學中的氣化論將氣的概念分得更為詳細,例如,先天氣、後天氣、營氣、衛氣、宗氣、經絡氣、臟腑氣、元氣、混元氣、真氣等。修真之士,修持中所運用的這一基本物質實乃先天中的升華物質——元炁。古人為了區別一般之氣與修待之炁的區別,特以“氣”“炁”相分別,以區別其二者之間存在著質的差異。真氣中既有先天之炁,亦有後天水谷、天地之氣的精華。簡單地以氣代之,實難概括也。
氣這一物質,在不同修持階段,其質量存在巨大的差異,只是肉眼難以觀察而已。在“氣”達一層次,其密度低質量不高;在“炁”的層次,其密度、濃度、質量大大提高,表現出光的性質,稍加注意肉眼亦可能觀察到。在更高的層次,其光的性質就越明顯,呈五色態;更高者而返八十一陽天,而返三清虛無自然之界。
人仙不出小乘法,地仙不出中乘法,神仙不出大乘法。是此三乘之數,其實一也。用法求道,道固不難,以道求仙,仙亦甚易。法不合道,以多聞強識面炫,自生小法旁門,不免於疾病、死亡,還猶偽稱屍解,迷惑世人,互相吹捧,致使不聞大道。以旁門小法,易為見功,而俗流多得,互相傳授,至死不悟,遂成風俗,而敗壞大道。雖有信心苦志之人,行持已久,終不見堂奧、節序而入於泉下。嗚呼!
道本無問,問本無應,及乎真元一判,太極已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一為體,二為用,三為造化。體用不出於陰陽,造化皆因交媾。上、中、下列為三才,天、地、人共得一道。道生二氣,氣生三才,三才生五行.五行生萬物。萬物之中,最靈最貴者,人也。惟人也,窮萬物之理,盡一己之性,窮理盡性,以至於命,全命、保生以合於道,當與天地齊堅固,而共得長久。

修真方法

有動而修者,有靜而修者,有動靜兼修者。
動而修者,其法兩途:
其一,依人為創編之功法套路,依式而動。古之八段錦,今之流行推廣的各家功法套路是也。許多愛好者東究西參,今朝學此套路,明日煉彼功法,以博學多家為炫耀,誠為可笑也。套路如套,有為所造,如不跳出,時光空耗。似這種修法,就如同讀書,這家國小轉到那家國小,如不猛醒,升學恐難望也。
其二為神動(亦稱靈動)而修者,此法靜極生動,識神靜寂,元性調動,而形體自動,其動受元神所指揮,不以主觀意志為動念,千姿百態,順應自然,乍看雜亂,實則有規。其功效較之有為編排之法優勝一籌。道法自然.此法頗合自然之旨趣,但此法宜先攢簇五行,和合四象,調和體內之陰陽,避免所出之神陰氣過重,易被魔控而入歧途。如能真知其理其法,此乃一上乘法門。動而修真者,其目的和效果,實乃鍊形化精,使谷化精,祛病除疾,疏經通絡,補漏健形之目的,屬於煉丹法中的起手“清地平基”法也。
神動而修者,此乃“清地平基”之捷法。人生處世,深受七情六慾之困擾,八邪病痛之侵蝕,臟腑受損,經絡阻滯。男子十六歲一過,半陰半陽之態被打破,上耗其性,下耗其命,元神、元氣、元精被天地萬物所奪,此乃常情。然修真者把握陰陽,形神兼修、性命雙修。修形必增壽,“返老還童有妙方,重壽則需只病通脈”。以動完成此步則速,以靜完成此步則緩。
去病氣通經絡,有為套路功法極難面面俱到、主次分明、先後有序,俗云:“有為般般假,無為處處真。”所以,動修仍以神動而修者為上佳之選。神動順應自然之法則,其理深奧,其動真實,其調準確,其序井然,其效迅速。而且其動中有靜,先天元神和後天識神同步協調而煉,起始已握性命雙修之門匙。諸同道可自行體悟,已有自發動經歷者,體會余之教當有所收穫,如再得吾之八脈神修金丹訣,則更能順水行舟,早登階梯。
靜而修者,起始即靜坐收心放心,煉己採藥煉用,如得真訣,其成功一樣有望。但費時較久而已,以靜修入道香,性光易得,命火難求,特別是年齡稍長和身患陳疾者。
動靜兼修,此法較前敘之單一修法更完善,更合道之法則。動靜兼修之法,掌握了神形兼修,性命雙修之總旨。由靜而動,再由動而靜,即得整修和兼修之真趣,外動內靜,內動外靜,動和靜只是相對而言,此乃自然法則。例如靈動前的入靜,形靜而神動,繼而形動則神靜,特別是識神知而不守。靈動完畢後上坐存想,則是外靜而內動。動靜兼修,較之純以動而修者或純以靜而修者為佳,其功效明顯,其費時較短。智者修真,應選動靜雙修之法。人無後天之強健體質,焉有先天之精氣?沒有金剛之體魄,如何修煉證仙之嬰兒?此理易明也。
修真之法,有性命雙修,有僅修命者,有僅修性者,依其得訣多寡之不同而有差異。上乘之法乃道家性命雙修之法,中乘之法乃修性之法,修命之法乃下乘之術。
僅修命者,未得真訣,不悟大道,枯坐頑強,日守乾鍋,假烹假煉,不辨水源清濁,不明採藥法度,長期神入氣穴,死守不退,神被包,結成“死丹”一顆。求祛疾延年則可,最多煉至一鬼仙而已。民間得一訣得一法而修者,大部屬於此類情況。
有專煉性而不煉命者,這類修持者得訣不會,即使修性亦是性的淺層次。修持者靜坐有時,究道講經,穿透世事,滌去人心,復見天心,默證道心,再則存心養性。其修為只是涵養元性,誤以為性光閃現就是真本,而不知收光培神,不知調煉元神,不知以性入命,性命雙修。
修真之學,實乃性命雙修,神形兼修之學。如求修真大旨趣,而歸於正覺,則必須走性命雙修之坦途。上面所舉的兩種修習方法,可以說是一種半偏殘缺之法,不足取也。
性命雙修之法,就是煉己和不漏的修煉方法。具體說來,煉己就是返本歸道,何為性?神即是性,炁即是命。心之根為性,性之根為神,神寓於心,其實三者為一,其卦象為離卦,其方位屬南,其五行屬火,火中真液為水。修明心見性乃修真的第一步功夫。修命的功夫,就是不漏。不漏有層次,首先修煉精不漏,繼而達到眼、耳、鼻、舌、身均不漏,而達到漏盡通的境界。命即腎也,精也,鍊形化精,煉精化炁,以後天補先天之元炁,其卦象為坎,其方位為北,其五行屬水,水中真元為火,丹材全賴於此。
所謂不漏,就是斷淫根也,但是淫根並非一斷就可萬事畢,其不御女色,而自起遺精者,就需以法化之。而且淫心、淫根、淫身三者均須斷絕,不能修到不漏。不與妻室同房,不過斷淫身而已,其淫心、淫根猶未斷絕也,特別是淫心難斷。
從來修真,只此色字難斷。丹經所謂斷卻淫根即是仙,不漏即神仙也。色之一字最是難去,愈拒絕而愈深陷真中,一息猶存此念不會斷滅。經云:“食色者,性也”,無色則路斷人稀,種族無法繁衍。色之一字,誠為有之好,無之亦不好,有此不易戒,無此難修道。生我之門,死我之戶,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均終於此門戶也。蓋由色生愛,由愛生情,由情生淫,由淫生棺材,此乃相連而來。由情精順行生子,逆行成仙,常人以精順行與婦人交合而生子,精竭歸黃泉,而修道者乃是將此精斷絕,不與婦人交合,不漏出陽關,而將此精盡化元精,逆行歸入已身,龍虎會合而結聖胎。其順行生子者,乃是自己死後,有子孫代其而生。其逆行成仙者,乃不需他人代我而生,而是我代我生,金身不朽,與大道共存。此乃莊子“生生者不生,殺生者不死”之義也。
南派修真,倡先盡人道,後盡仙道,中年入道,性定欲平,將人情化為道情,經接命法清修補漏修爻,入道不難。晚年入道,元氣衰敗舊社會為求速效,多採用栽接法,今人難有此條件,仍以接命法修補為佳,雖稍多費時日,但亦穩妥。求人不如求已,免招非議,且雙修栽接之訣,雖極簡不繁,亦難筆之於紙。
青少年入道,以修性為主兼及修命為佳。青少年世事少經,修真大都是一時性情使然,或偶因失意失志而一時為之,並未克穿世事,如修命斷精,則恐日後回頭之苦也。不斷精修不漏,則難修真實之髓道通,髓道不通,則難登金仙之殿堂。今人大都以意通、經絡通誤認周天通,此大謬矣。無矢志入道者,則難習此法,不習此法亦難入性命雙修上佳境界,可不慎乎。
性修死,命修活。死者,乃凡心死、欲心死也,心死神活,道樞掌握也。活者,乃元精活、元炁活也,腎固不漏元精活,煉丹藥材自家多也。所謂降龍伏虎者,龍即指性,乃識性、欲性也;虎即指命,乃腎水、濁精也。心定龍歸海,情忘虎隱山。
研究道家修道之理論,一言概括,必須把握陰陽學說。陰陽學說在丹經理論中貫穿始終,無物不論陰陽,陰中有陽,陽中有陰,用者不見,見者不用。如龍虎、烏兔、鉛汞……等等,不勝枚舉,皆陽中之陰,陰中之陽。大而言之,都是修真性命雙修的基本物質。研究者、實修者只要高屋建瓴的研習,則不難綱舉而目張也。
修真要訣云:“大道無為本自然,功夫不到不方圓。三岔路口尋真種,八卦爐中煉性天。沒底法船能渡海,隨身藥物可延年。刑中藏德人難測,害里生恩心要專。四象調和歸本面,五行攢簇長金蓮。有增有減方為妙,知吉知凶始入玄。脫盡牽纏塵垢物,全成父母末生前。修仙作佛皆由此,餘二虛懸俱是偏。”
道家內功法術之研究,與內鍊金丹術息息相關,“內煉成丹,外用成法”。外用者,主要是運用元神也,運用真炁乃是初級層次之法術。高級之內功法術,就是調煉元神和變神之法也。但出神必假於命基,命基不固,所出之神必然陰重於陽,不堪用。故修煉法術,必重性命雙修之法,而偏重於煉性。但煉性之法中,由於調煉五臟以應外五行,故命功亦含於其中。此乃正宗功法中的主次分明,包容相間處也。

直源大道論

中國文字語言,內涵豐富,言簡意深。研讀丹經,必須注意其深刻的內涵,把握住陰陽學貫穿始終。道家學說始終將可見和不可見的物質囊括於一起論述,研究時切不可顧此失彼,只注意到可見之物,則丟失了高級的、根本的、實質性的不可見本原性物質。如果不注意掌握研究方法,則難得丹道和法術的神髓,理通法隨,不如此則難入修真之門。易曰:“窮理盡性,以致於命,是了性了命”。修真必需窮究性命之理,性命之理通徹,方能了得性命。若性命之理不明,認不得性是何物,而欲了性了命,豈不是盲修瞎煉。修真人必需以生死為大事,然後窮理性命之源根,若一毫道理窮究不徹,則一毫性命做不穩。知一分,做一分;知的十分,做的十分。
古來祖師大慈大悲,丹經於書千百比喻,流傳世間,欲人人成道,個個了真。其中藥物、火候、作用法則,無不俱備。可惜後世學人,或自作聰明,或糊塗冥頑,不自辨識,不費苦功修研,偶有一得,便大肆發揮,胡吹亂造,自創學說,害人誤己。亦有人自己吃不到葡萄,便說葡萄酸不可耐,自己沒有達到神修境界,便說別人都是假,古人全是非,要不就一頂封建迷信的大帽子同你罩來,看你能奈我何。如此種種可不悲乎?
縱觀當今知名人物中,窮理者眾乎?名噪一時的張香玉大師,以性功著稱於世,惜乎命功不足,無理論支撐,過言玄境,且斂財過重,必遭天譴而曇花一現,氣功熱潮亦進入低谷,令人感嘆。以山人觀之,出山於社會上傳道者中,窮理、盡性、了命者,唯嚴
新一人耳。其性命雙修,位證金仙,真人封號亦不為過。其報告委婉曲折,千比萬喻,以授大道之玄機。惜乎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大部分人仍未參透其調心篇中的玄機。其人實為修真界一位奇才,因其性命雙修,自仙而仙.所以雖有攻訐者、毀謗者,均未能將其撼動。立志修真者,均應從其出山、進入社會的坷坎經歷中,悟到性命雙修的重要性。
窮理、盡性、了命,實乃修真之必由之正路和坦途。勸君勿滿足於一法一技之得,勿僅沉溺於功法之中,而應高瞻遠矚,高屋建瓴,窮理、盡性、了命,自握智珠,則不難進入修真之大門。吾願更多的有德有志有緣人步入修真之門,是以直書直源大道之說。
了心歸元,是性命雙修的入門之訣,是修性的直解總訣。
身心既道。正如南宗祖師張伯端《青華秘文?心為君論篇》中所云:“心者,神之舍也。心者,眾妙之理,而宰萬物,性在乎是,命在乎是。若夫學道之士,先須了得這一個字,其餘留後段事矣,故為之傳”。所謂心,它包含了兩個大的概念,此概念中又分小的概念。兩個大概念,就是指形質之心和有形無質之心。
心藏神,就是指識神和元神。識神也就是後天獲得的思維,也稱欲神、慾念、識心、主觀意識等等。元神是指先天獲得的本來面目,它的初級態稱為元性,元神實質上是元性、元氣、元精三種高級物質的聚合體。未修煉之人只能稱之為元性,修煉之士儘管功力深淺不同,但元精、元氣、已經開始與元性聚合,較常人的元性陽性成份增多,可以稱為元神。
修真理學認為,人將生時,元性始入。正陽真人云:“人之生,自父母交會而二氣相合,即精血為胎胞,於太初之後而自太質,陰承陽生,氣隨胎化,三百日形圓,靈入體,與母分離。”此一點靈光就是指元性。元性含有其自身許多年代的信息,非肉眼所見之物。
訣云:“凡人投胎時,元性居方寸,而識神則居下心。下面血肉心,形大如桃,有肺以覆翼之(魄),肝以佐之(魂)。假如一日不食,心上便大不自在,以至聞驚則跳,聞怒則悶,見死亡則悲,見美色則眩。腦為神腑,不見腦動而只聞心動。方寸中之真意,如何能動?到其動時,便不妙,然亦最妙。凡是人死時方動,此為不妙。最妙者,光已凝結為法身,漸漸靈通欲動矣。”此千古不傳之秘也。修煉中,在元神出竅離體之時,必然有心動、心悸、心憋悶之感覺,山人身旁之學生中大多數都有這種切身體驗,年青人表現出的徵象更突出和明顯,此訣之言不謬也。
人體血肉之心,乃識神所依,屬於陰火。儘管現代醫學認為,意識活動在大腦,但那畢竟是有形質之學說。據報載,非洲一男子用措心置換心臟,出院後不久即變得愛鑽垃圾桶,喜歡雙手著地爬行,喜歡吞食殘湯剩菜.完全表現出豬的習性,其本人亦不能自主和控制這些行為。醫學界認為此乃一新的研究課題。這一例子充分說明,無形體的奧妙所在和氣功、中醫理論的玄妙。
識心、主觀意識,乃是進入修真之門的最大障礙。首先修真人明白這一點,並且修德積善、陶冶性情、修持煉己、滌去凡心、復見元神真性。祖師訣云:“蓋心者,君之位也。以無為臨之,則其所以動者,元神之性耳;以有為臨之,則其所以動者,慾念之性耳。有為者,日用之心;無為者,金丹之用心也。以有為返於無為,然後以無為而蒞正事,金丹之入門也。夫神者,有元神焉,有欲神焉。元神者,乃先天以來一點靈光也。欲神者,氣質之性也。元神者,先天之性也。將生之際,元性始入,父母以情而育我體,故氣質之性每遇物而生情焉。今則徐徐剷除,主於氣質盡,而本元始見,本元見,而後可以用事。學人但能護元神,則超生陰陽外,不在三界中,此歸元方可,所謂本來面目也。修真之要訣,總綱在制服凡心、識神、主觀意識。綱舉目張,繼以靜之一字為敲門磚,能靜則金丹可坐致也。”此兩點實乃修真入門之要訣。精、炁、神之所以能為我所使用,是因為心靜極則生動,元精動時,海底自開,元精自升直入炁中,如一著意,則不升矣,鐵門開矣。元炁動時,其炁自運於天地之間,上不過心,下不過陰,愈久愈足,如一著意,其氣自伏,難覓難尋。元神動時,無需指揮,自由神炁穴中升至心竅,心中一悸,砰然衝出體外,初時不知其從何而出,從何而入,豈能著意用心乎。
凡心一顆日夜磨,靜里覓真訣無多。如能參透此訣理,大羅金仙舍爾何。”明道之訣要全在此矣。常人急功好利,多求功法而不研求功埋,東究西參而自耗光陰,不識綱舉目張之道理,究小法而失大法,如黑夜登程,車奔西撞,何日才能覓著正途。吾有數言勸諸君:“參玄悟空,萬法歸宗。收心入靜,法在其中。”
何謂歸元?祖師曰:“天地視人如蜉蝣,大道視天地亦泡影,惟元神真性,則超元會而上之,其精炁則隨天地而敗環矣,然有元神在,即無極也,生天生地,皆由此矣。”所謂元,就是指真性,就是元神,就是本來面目。若見元神,必須先見性光,此光乃真性之光,是見真性元神的基礎物質。元神乃是元精、元炁、元性的聚合,性光乃精、炁、神的升華顯露,無光則難覓真性元神。
性光,有采觀法、送聚法、回照法等方法凝鍊。采觀法,就是外采入內,見則觀之。光之不足送入太虛,聚取宇宙之靈能。亦為回光內照凝鍊五行,洗魂煉魄以培元神。丹道以精水、神火、意土為無上之寶。精水就是指先天真一之炁,神火就是指性光,意土則為中宮之地,也就是臍輪後面虛無一穴。修煉即以精水為基本物質和基礎,以意土為體,以神火為用。回光照于丹田氣穴,則五行攢簇,肝所藏之魂,心所藏之神,肺所藏之魄,腎所藏之志,脾所藏之意,在真意性光的統一號令下,凝聚一團達到煉魂、制魄、斷識、全神的煉功效應。煉盡陰滓以返純乾,消魄全魂、消陰制魄則元神陽氣充足,易出竅矣。元神之出竅,光弱者難以自見,其陰重質量不純之故,光足而全者則歷歷分明,可內觀到元神在體內的形成、成長、出竅等全過程。必須注意的是元神並非聖嬰,亦不是金身,不可混為一談。
見性之法,有內煉法,也有符咒法。道家以內煉為主,符咒為輔。元神初出,與識神並不同步協調,難以控制,也不必控制,以觀為主,所見所到,一定要重德,注意篩選信息,也不必害怕,非此假死一場,則難入道門。
明道,必須明真我,真我即元神,元神一出,真可謂勝券在握,得訣實修,仙業可望矣。詩曰:“未煉還丹先煉性,末修大藥先修心,性定自然丹性至,心清然後藥苗生。”要達到明道,應先知收心法,再言煉靜功,定其心神,方可言修真。定則靜,靜則生,不但要靜中能靜,必須做到動中也能靜,“鬧處煉神,靜中煉炁”。
所謂心動,並非心真動,實質是意念動。所謂神弛,並非元神外馳,實指識神外馳。識神、意念乃一物,而損精耗氣。意念的欲望多,能去此賊,則真性圓明。不欲何貪,不貪無求,心如虛空,煩惱妄想皆不為累,再加鍊氣,則明道可致。白玉蟾宗師云:“參玄宗不難得手,難從性宗參入,如從此入便得淵源,倘行錯路徑,則如虛空尋跡,披水覓路。”白師乃南宗五祖之一,此一言切中性命雙修中由性入命的關節處,誰雲南宗修命不修性?!由性入命,心宜虛空,神宜安定,能使心不動,便可立丹基。以養心為主,心動神疲,心定神閒,疲則道隱,閒則道生,胸次浩浩,乃可載道。收心當知儉之道,儉於目可以養神,儉於言可以養炁,儉於事可以養心,儉於欲可以養精,儉於心可以出生死,是儉為萬化之柄。儉於心乃修真了道的大關鍵。
制心當明內外三關。內三關,性不遷情,氣不化精,神不外馳;外三關,耳不淫聽,目不妄視,口不欺心。修道之心應如金玉之堅,只有這樣始能度一切煩惱、一切困難,而全身心歸於大道。修真人應慈悲為本,修德、守德為基,道功為根,酒、色、財、氣均需戒絕。古人謂酒色財氣乃水火刀兵,是修道人的四大魔關,不能降此四魔,則勿需修仙。須知“房屋是量人的斗,嬌妻是渡客的船,財帛乃流通之物,兒女是眼前的冤。”修真者不可貪錢財,自足安貧知樂。
性功深處道功全,福力圓時道力圓。解得真功歸上覺,世間法相總非玄。天心自與人心合,玄旨須從覺後參。四萬八千皆未法,無為妙有乃真詮。”天心即真性元神,無為妙有乃元神作功,識神同步修煉。外煉、內煉皆依此做去,法術可靈金丹可得。較之有為修煉,其時迅速,易進入自動修煉狀態。
欲明道,先保持其光潔無塵,潔淨無塵垢,方可見性。見性者,先見其光,洗魂煉魄,繼見真我元神。元神培成,內外用功,性命雙修同步而進,明見大道,修真可入門矣。

修德明道論

道的體性特徵是虛無、自然、純粹、樸素、簡單、平易、清靜、無為、柔弱、不爭等十種特點。這些體性特徵,從人身上體現出來就是上德。上德是道的人格化和倫理化,道體現於人謂之德。最高尚的德是自然的、無形的,無跡象可睹,無端倪可察。它是內在的、含蓄的,不顯山不露水,是無意的流露。道是什麼特徵,上德就是什麼特徵。
上德無心為德,下德有意為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有為而有以為。正如《清靜經》所云:“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明道德。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則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道德經》云:“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失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正如聖祖所云,所謂德,應當是唯道是從。沒有體悟到道的真境,沒有得道,失道而後德,才需要人們重德、修德、守德。失德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人們沒有得道,沒有悟到道,才必須講究德心、德性、德行的修持。修德萬日,就是為了悟到道、得道。有了道,德不德已不用考慮了,因為心身合乎於大道,萬事皆合乎自然,德化其中,不德而德,不需執德,是為上德、真德。還沒有得道,那就必須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重德修德、守德,直至得道。如果你連德也缺乏,那就要重視和修持仁、義、禮。道、德、仁、義、禮五者是修真者必須達到的修為。其最終目標是道,它是總綱,失德、缺德、無德者將永遠也達不到道的境界。德性、德心、德行缺乏者,則必須從禮、義、仁修持起,一步一個腳印,達到全德、有德、守德的狀態,繼而才能進入道之門。
聖祖《道德經》內容博大精深,包羅萬象,是道家哲學思想的基石和總綱。但是,其理最終可以概括為兩個字,即“道”和“德”。而最後高度概括,只有一個字“道”。千日修煉,一日大徹大悟,這個大徹大悟就在於悟到道,並且得到道。在此境界,則一切繁文縟節都拋棄得乾乾淨淨,一切都透透徹徹,簡潔明了。宇宙萬物都是道之所生,道包容一切,得道則掌握了萬物的實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陰陽之分合、繁衍,萬象之變化,都是道的運行變化。人天相合,天之道即人之道,天下萬物皆是道的體現。得道則陰陽在乎手,變化由乎心。
明道、得道之唯一途徑,乃是明德、重德、修德、守德。何謂明德,明德就是要明白德的含意,德與道的內在聯繫,德與煉功的關係。不明此三者,則不能重視德性、德心、德行的修持。不重德,也就不可能很好地修德。不修德,也就無所謂守德。不明德、重德、修德、守德,則將終生只在鍊氣的境界,無法進入道門,無法進入氣功之“功”的境界。
德的含意是什麼?德就是真善,僅從字上解析,德乃眾人應該一心做到,或解為一心為眾人做到。十種善行,堅持四項行為準則。此十善,乃十心,就是忠孝心、好善心、慈悲心、平等心、博愛心、教化心、忠恕心、和藹心、忍耐心、勇猛心。有此十心待人處世,則十善備矣。四項行為準則就是非禮勿言、非禮勿聽、非禮勿動、非禮勿行。有此十心四禮,而且修持不輟,則德可全,德全且備則心靜,“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大道可至矣。
忠孝心者,忠孝乃人立身處世之大節,萬善之根源,古聖前賢垂訓諄諄,載於典冊備至,究而研之,貫以今世新義,遵循行之可也。好善心者,見人之危,則扶持幫助;見物之危,則救活解脫。盡己之力而為,如不能為則委曲求其全,設法周旋,用善心滿足而後已,不僅僅是表現在施財好義上,謂之善也。慈悲心者,天下人心雖然不齊,好惡有別,但皆存元性,皆吾一體,禽獸昆蟲、草木亦同此生機,必須愛而護之,憐而惜之,不可損傷,所謂盡己性、盡人性、盡物性是也。宇宙萬物皆可為師,乃師其性、得其助也。平等心者,心中無富貴,眼中無貧賤,言行無勢利,一視同仁,平等待之,則世俗之濁氣消除殆盡,和氣周流身心矣。博愛心者,以博大心胸,愛護世人及萬物,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尊老愛幼,仁愛廣施於人民和萬物,不以識心之好惡而區分是也。教化心者,見人之善行,則褒揚宣傳,倡其善行,揚
其善心;見人之惡,則苦口婆心,規勸其改惡向善,以己之行代為化解,以遏其惡。成人之善,如成己之善;去人之惡,如去己之惡,豈可小視耶。忠恕心者,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推已及人,視人如己,時時自省,以忠信寬恕之心待人處世。和藹心者,人無高低貴賤之分,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待人皆要和藹親近,勿存親疏,一視同仁。勇猛心者,凡是當為者,應該自己立定主見,見義勇為,為人排憂解難,拔困扶危,一直做去,勿為他人所阻,不必等待觀望,是為勇猛心也。
德與道的內在關係若何?德是道的人格化、倫理化,道體現於人體就謂之德,德是道的表現形式,德是道的一種可見、可觀、可觸及的具體表現形式。德是有形,道是無形。德是形,道是質,德是悟道、得道的基礎物質,無德、缺德則修真無法入門,鍊氣功無法
進入“功”的境界。今人鍊氣功者,大都只重視功法,而不重視明德、重德、修德、守德,著書立說亦只片言敷敘,此乃不明理也。如此修煉,當然只能永遠停在鍊氣的水平,而無法達到神修的境界。德是道之入門金鑰匙,願人人自握。牢握此匙,登堂入室也非難事。
德與煉功的關係。德厚功高,此至言也。人之主觀意識、思想,也稱識神,它是從後天客觀世界獲得,此識心被物慾所染,七情六慾所困。人之元性、元神,乃先天獲得,“人之初,性本善”,乃實指此也。《清靜經》云:“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詩曰:“學道先從識自心,自心深處最難尋。若還尋到無尋處,始信凡心即道心。大道不遠在身中,萬物皆空心不空。(識)性若空時和氣注,氣歸元海壽無窮。欲得身中神(識)不出,莫向靈台留一物。物在身中神不清,耗散真精道難尋。一急動時皆是火,萬緣寂處即生真。”
人之七情六慾,是損德敗道之毒藥,是蒙蔽心性之霧瘴。修德就是去七情、斷六欲的根本大法,修德是鑄慧劍,憑此劍斬斷七情六慾,而達到靈台無一物的境界,則道可致矣。修德是去人心、立道心的法寶。許多人以為修德與煉功並無多大內在聯繫,實乃無知也。要想真正進入修真的大門,非修德不能進道。
修德的效應表現在兩個方面。其內在效應,能去六欲斷七情,使靈台清淨,煉功易於入靜,心猿易鎖,意馬易拴。識心清淨,則真性易現,主觀意識和下意識之間才能和諧、統一和同步,才能真正體會到如何調心、調神。識神和元神之間,也是一個太極模式圖,識神為陰,元神為陽。吾有詩云:“說陰陽、道陰陽,陰陽中間隔堵牆。欲見真性化陰陽,需憑德器折此牆。修真明得此中理,九天下詔接仙郎。”
修德的外在效應,正應一句俗語;“得道者多助”。修真人在未得道之前,就必須信守“重德、修德、守德多助”的格言,積善為德,以德入道。這個多助是表現在多方面的,有空間信息界的幫助,也有物質世界人、事物的幫助。要取得三界所有的幫助,就必須廣結善緣,廣種佛田,對人如此,對動物、植物、事物亦應如此。你才能為自己修真製造一個良好的外在環境,古代亦稱之為修“外功”。很多人積德求報,而且希望現報,此乃執德,執德是無德的表現。修德者並非無報,其報在天,其報在道,報之於無形也。修煉至調神境界時,這其間的因果關係就會逐步知曉。所以很多師傅說,功夫的提高,並不完生在“煉功”這二個字上,而在於修德上。
修煉二字,修是根本大法,煉是基礎之方。上乘境界乃修持所得。修為和堅持、行持乃進入上乘的根本之法。很多人鍊氣功多年,真氣頗足,但總感到功不上升,難入佳境,只以為是功法不理想。其實,法無定法,萬法歸宗,它歸宗在煉功的基本原則上。這個原則就是了心歸元、修德明道。只要我們掌握了原則的要領,就可獲得最佳的修煉方法。
調神的稍高層次買際上就不是靠煉的,而關鍵是在修德工,當你進主下意識狀態後,你自己才會明自。當你遇到特殊的情況,而出現了微妙或者奇妙的變化,或者化險為夷,逢凶轉吉,解決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題,出現了一個又一個的奇妙故事時,你仔細體悟,回憶自己所做過的善事、善行,就自真正明白神修的含意,就會明白“得道多助”的內在玄妙。修德的善行越多、越大,那么你的心靈就越易淨化,元神就越活躍,主觀意識和元神之間的通道就越暢通,太極弦就會敞開,識神與元神之間就容易同步作功。修德明道的人,會在自己的周圍環境中形成一個有形和無形的強場,獲得有形和無形的幫助,特別是無形仙師們的幫助和各種信息的支持和扶助。
修德是修真的重要原則,也是修真的重要功法,特別是修性、了心歸元的重要技術方法。古人用修真一詞而不用“煉真”之語,其玄奧也在於斯。修德之大法,非此不能入室,非此不能進門。從前將此稱之為外功。經云:“太上曰:欲求天仙者,當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當立三百善。”此乃修真至言,非虛說也。修習內功雖然可以延己之命,祛疾增壽,以安享天年,但不能感格空間的上、中、下三界的各層次信息,獲得無形幫助有形的效應。只有內外兼修,性命雙修,內鍊金丹,外積善德,才能感格天地而動鬼神,內外齊修,雙功並進,直趨修真之門庭,繼而登堂入室,完成修真大業。
總而概之,修真者,皆要謹記修真參道四大要訣:修神修氣修性修體

文化困境

無人領導改革
一個宗教盛行久了以後,必然會產生一些糟粕與包袱,所以常常必須注入新血輪或加以改革,才能使它適應時代而歷久而彌新,也使它的理論及傳教方式,愈來愈完善。舉例而言,佛教由創立於印度,而能成為今日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其實是不斷的攝取別人的長處以為己有。小乘的佛教倡無常、苦、空、無我,是以出世為主的宗教;到了大乘,傳入中國後,受到中土文化影響,大量吸收魏晉玄學的道體論思想,開始轉變而主張常、樂、我、淨。到了唐代,又轉而為崇壇好祀的密宗,深入於凡民求財治病的平常生活中。到了民國後,西風東漸,傳統社會產生了極大的變化;佛教的太虛法師便在民國二年,大力倡導佛教革命,從教義、組織、財產等方面著手,主張人間佛教,擺脫了佛教只重出世(死人)的宗教,轉而為活人的宗教。這些轉變雖逐漸使得佛教成為非佛教的佛教,在當時也都招來了強大的反對與爭鬥,但卻使佛教因此而能生存下去。太虛的佛教革命,對佛教的貢獻不可謂不大。現在詳加說明於下:
太虛生於清光緒十五年(1980)十二月,十六歲出家。在清末民初時,當時的社會巨變,西洋風潮大量湧入,達爾文進化論盛行,太虛學佛之餘,深感社會民俗的巨變,也領悟到佛教改革的必要。清末之時,太虛即常與革命黨人相往來,民國成立後,太虛便主張佛教革命,民國二年(一九一三年)太虛於上海八指頭陀追悼會上倡導:
「佛教宜革命有三:一組織革命,二財產革命,三學理革命。」但這樣的主張,卻被當時的《佛學叢報》醜詆為妄人邪說,視之為陷害釋迦牟尼的提婆達多;文云: 「太虛和尚演說:佛教宜革命有三:一組織革命,二財產革命,三學理革命。……本報按:佛教革命之名詞,發現不久,度亦妄人之邪說耳!若大庭廣眾之間,明目張胆,放言高論,則未免肆無忌憚矣!然即如某僧演說,佛教宜革命有三,亦唯第二條財產問題,尚有討論之餘地。若第三條之牽涉學理,竊恐非自命新佛之提婆達多從地獄復起不可!至第一條之組織革命四字,則不但無理由之可言,且並邏輯亦不可解矣!」
太虛的改革主張,雖然一開始即遭受到來自佛徒自身的攻擊,但太虛依然不變初衷,陸續於《佛教月報》發表《致私篇》、《宇宙真相》、《無神論》等文章,否定造物主,也否定靈魂說,以為「無神即無造物主,亦無靈魂,而一切皆以無為究竟者也。」 太虛將佛教看做是無神論之宗教,而「無為」一詞,用的更是道家語。可以看出在教義的解說上,太虛和傳統說法是有所差別的。太虛更在民國四年(公元一九一五年)撰《整理僧伽制度》,所建立的佛教組織架構,頗類似西方天主教組織模式,主張政教分離,「分教所、教團、教籍、教產、教規,分別為之議制度,實行集產制。」 並撰《人乘正法論》將佛教的五戒十善做為在家信眾的道德規範,擬以此深入民間,改良社會。逐漸把佛教出世間變成世間化。民國九年(一九二0年)二月,太虛創辦的《海潮音》雜誌創刊號開始發行;《海潮音》雜誌為佛教的重要刊物,太虛利用它來倡導自己的改革主張,曾用本名或筆名在此刊及不同的刊物上發表文章。太虛本人培養出不少學生,其學生也感染了太虛的革命熱忱,為了要達到改革佛教的目的,不斷和當時廣大守舊僧眾相鬥,其間不惜語出偏激之言。在太虛所轄的佛化新青年會發動激烈的改革運動時,曾對印光等類的傳統僧人,散發傳單,予以攻擊,並稱印光為「第一魔王」。
太虛學生寧達蘊、張宗載等佛化新青年會將印光、諦閒說成是大魔王;太虛的學生大醒稱印光、諦閒是「豬頭長老」,稱王一亭、黃涵老為「蛆蟲居士」;用詞都是極為苛虐,令人驚心動魄。我們由印光信中所說「其傳單有三數千言」,且太虛弟子將印光等僧人稱為「魔王」、「豬頭」,可以想像彼時佛教改革派攻擊傳統僧人的激烈情形。這種情形,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小乘蛻變成大乘時,傳統的小乘佛教和改革的大乘佛徒間激烈的論辯,交相攻擊,甚至殺戮等情形。其後雖然大乘勝了,然而小乘的教義教理依舊被吸收,並保留了下來,小乘、大乘由矛盾對立,而終歸於統一。同樣的道理,現代化的改革派佛教雖然隨著時局的變改,而取得了勝利,但以印光為代表的保守派勢力,他們所堅持的傳統修持法門,尤其是專心於念佛等簡單易懂的往生淨土法門,也被現代佛教所吸收並宏揚。 上面詳述太虛的佛教革命,主要的是用來看出一個宗教的改革歷程是艱辛困苦的,但卻又是不得不如此。 反觀道教,道教主張「我命在我不在天」,認為有生不必有死,以一己之力,與天爭勝,追求永生。據《史記.封禪書》所載,求仙之說戰國時已盛行。自周迄今,其間較大的改革有東漢張陵的五斗米道、北魏寇謙之改良了科儀、金(宋)時王重陽創全真道;這些變革都不如佛教的大。而自南宋以下,近八百年來,並無新的重大改革出現。尤其民國以後,整個社會思潮及社會形態,在西方的衝擊下,已產生了巨大的變化,中西新舊各種宗教紛陳並起,道教並無調整自己的腳步來適應它,也沒有完密的教團組織、布道方式,無法和其它的宗教相抗爭,因而逐漸喪失了它的信眾,而走向式微。道教的式微和沒有有力的人士領導道教改革有關;底下再略舉數項,論述其主要式微原因於下:
重術輕學,信徒的素質難以提升
道士,要他演述科儀,可以長達三天三夜;但要他講經說法,則難以啟口,也難以維持半個小時。「學」與「術」嚴重失調。今日在台灣許多宮廟的住持,不僅看不懂道經,甚至誤把佛經當道經來誦念。宮廟的住持及信眾,普遍存在素質低落的問題。這種現象的形成,雖然原因很多,但是道廟重「術」不重嘉言錄》,一九八二年四月基隆十方大覺寺印贈等書,《印光法師文鈔》是收集印光文鈔最全的書,後來台中蓮社亦予出版,而不收錄此信,殆出自於為賢者諱的心態。印光受到太虛學生的攻擊,不止一次,印順《太虛大師年譜》民國十八年條云:「時印老(五月二十九日)《復某居士書》,痛斥大愚。」可見除佛化青年會的傳單外,太虛剃度的弟子大愚也撰文攻擊過印光。
「學」,則是主要原因之一
「術」是指科儀、風水、占卜、命相。「學」是指對經書道理的闡揚。台灣及東南亞一帶的華人社會,非常重視俗稱「山」、「醫」、「命」、「相」、「卜」等五術。山(仙道),指靜坐、鍊氣、養生、藥餌、靈修等。醫(醫療),指針灸、方劑、推拿、食療、心靈治療等。命(算命),指紫微斗數、八字、四柱等。相(勘察),指手相、面相、骨相、名相(姓名學)、墓相(陰宅)、宅相(陽宅)、風水勘輿等。卜(卜卦),指易占、六壬、太乙神術等占卜術。這些流傳久遠的術數之說,自有它存在的價值,唯過度重視「術法」科儀,而不從哲理著手配合來論述,易使人誣指為迷信。「術」須有「學」來做領導、介紹,才不致流於庸俗低劣,且術越深,修持應越高,才不會以術為惡。「學」是指經書中的哲理要義。道經中不乏好的經典,有些談論義理,如《道德經》、《南華經》、《黃帝陰符經》、《太平經》、《周易參同契》、《抱朴子》、《清靜經》、《悟真篇》等等,有些涉及民俗如《北斗經》、《南斗經》、《老子守庚申求長生經》、《受生經》、《玉曆至寶鈔》、《玉匣記》等等,這些均必須有人來加以簡擇,以古籍今譯的方式,將其義理及其對後世民俗的影響,介紹給世人。 今日道教的術法太過,而學理的認知則普遍受到忽略,造成了信眾的素質難以提升。
三、缺乏教團組織,傳教無方,無認同感
今日世界的宗教,如西方的基督教、天主教,甚至台灣的佛教、新興宗教等,大都有定期聚會(或經常聚會),有教團組織、傳道方式。但相對的,道教徒則是一盤散沙,平時各人拜各人的神,並無定期聚會,各宮廟也互不相屬,無人講經傳道。拜媽祖的,自認是媽祖信徒;拜關公的,是關公信徒;對道教神只毫無概念,對道教也無認同感,甚至不認為自己是道教徒;有的更刻意去攀緣佛教,弄成道廟由和尚住持,而成了非佛非道的怪現象。所以在台灣雖然有不少香火鼎盛的宮廟,但卻因各自為政,無認同感,而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
四、缺乏講經布道者
宮廟的住持及道士,終其一生,大都以科儀術數為職志,能講經說法者極少,也無定期公開的講經活動。台灣無線的電視台甚多,定時播出佛教講經節目的,有六七個,甚至有許多電視台是整日播放佛教節目的。佛教有自己傳道的專用電視台。除電視台外,擴播電台亦有佛教講經節目。相對的,在電視台或播音電台方面,幾乎全看不到道教的講經節目。如此傳道,如何能得信眾?而在培養人才上,雖有一間小規模的木柵道教學院,也一直沒培養出能講經傳道的人才。一個缺乏主動向民眾傳道的宗教,在起跑點上已輸了一大截。不培訓說經人才,不重視說經人才,將使道教在年青一代的信徒中迅速流失。老乾而無新枝,其後果可想而知。
五、修持法門過於雜散,未加整理
在世界各宗教中,常將信徒分為「聖」與「凡」二者。一般的民眾為「凡」,經過特定的宗教修持法門後,才能轉「凡」而為「聖」。「修持」在宗教活動中,占著極大的分量。以道教來說,悟道者為聖,未悟道者為凡。凡夫為凡,神仙為聖。一般民眾,未加修持為凡;對社會人民有貢獻死後成「神」,及由積善並加修持而來的「仙」,皆屬「聖」。由凡入聖,須以修持(修煉)為橋樑。 道教由於流傳久遠,所以派別眾多,修煉法門各異。正一重符籙,上清重存思,外丹主黃白,內丹煉精氣神,房中重男女和調;此外,禱祀、召遣、藥餌、避谷、食氣、守一、清靜無為等等法門不一而足。在今日好簡惡繁的功利社會中,須有人來簡化其修持次第,循序誘導。道教的眾多法門,如無人來加以綜匯整理,初學者將難以入手,也無法吸引信眾。
六、過度的包容,喪失了自己
兼容並蓄,本來是一種美德,也應是成功的條件之一;由於道教有寬廣的包容性,所以在中土,雖有宗教爭執,卻不會產生宗教戰爭。而爭執的結果,則是逐漸走向融合。但過度的包容,卻反而使優點變成了缺點,喪失了自己的特色,而成為失敗的主因。自宋以下,長期來大量混佛入道的結果,造成了今日的民眾不能區分佛教與道教,以為拜佛即是信道。這種情形不僅在台灣如此,在海外的華人社會也如此。筆者今年三月初曾到新加坡開會,道教界的李至旺道長告訴筆者說新加坡有的道廟甚至將印度神及回教神一起設在廟中來拜,但這種看似宗教融合、民族共存的寛大胸懷,不僅得不到認同,反而招來了印度教徒、回教徒的抗議,認為褻瀆了他們的神只。這個例子說明了過度的包容,不僅無益,反而有害。包容並非壞事,但必須有選擇性,也不能僅從包容對方神只入手而已,而是須從哲學義理、科儀、傳教方式等多方面上著手,用包容來將對方長處攝取為己有,如此才能得蒙其利。道教包容,促成了佛、道的融合,但過度的包容,也讓道教喪失了自己。舉例而言,由於明末《西遊記》、《封神演義》等小說的倡導,於是道教將觀音、錠光佛、文殊等神吸收為己神,同屬玉帝所轄。但因給予過高的地位,這樣的做法,反而造成佛、道不分的後果。相對的,佛教雖也吸收道教的神只,如關公在道教的階位是帝君,然而佛教卻把他說成是受智顗渡化的神而已,階位僅是佛教的護法神,地位低下可知。道教將佛教的神置於高階,佛教將道教的神置於低階,於是相形之下,造成了佛在道上的誤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