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陵鎮

信陵鎮

信陵鎮地處湖北省巴東縣,是該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恩施自治州唯一的港口鎮,素有“川鄂咽喉,鄂西門戶”之稱。

信陵鎮歷史悠久,交通便利,山川秀麗,物產豐富。全鎮國土面積87.2平方公里。13個村和6個居委會,常住總人口4.7萬人,其中土家族、苗族、藏族、回族等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38.5%。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信陵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湖北 恩施 巴東
  • 政府駐地:湖北省巴東縣信陵鎮朝陽路18號
  • 電話區號:0718
  • 地理位置:湖北省西部
  • 面積:87.2平方公里
  • 人口:4.7萬
  • 著名景點:神農溪、鏈子溪、寇公文化公園、無源洞、巴東白鹿洞、大面山
  • 火車站:巴東站(位於野三關鎮)
  • 車牌代碼:鄂Q
概況,沿革,行政區劃,經濟發展,社會事業,自然資源,旅遊資源,重要景點,歷史文化,

概況

巴東縣轄鎮,縣政府所在地,縣政府駐地西壤坡。信陵鎮位於縣境中部偏北,長江南岸。面積87.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60831人(2010年六普)。轄6個居委會、13個行政村。鎮政府駐黃土坡,。

沿革

據《湖北通志》:梁為信陵郡。康熙年代的《巴東縣誌》記載:信陵城,在治西15里,梁置信陵郡於此。民國初改為城鎮。1949年改城關鎮,1958年改為長江公社,1961年恢復城關鎮,1981年地名普查時更名為信陵鎮。1996年,面積87.2平方千米,人口4.1萬人,轄西瀼坡、火焰石、營沱、水聚坪、荷花、黃家灣、土店子、將軍山、自斷脈、老屋場、青嶺、高陽、萬戶沱、三朝觀、黃土坡、紅石樑、中元子、金竹園18個行政村和葵花街、車站街2個居委會。2004年,鎮政府駐黃土坡,人口46226人,面積87.2平方千米,轄西壤坡、黃土坡、紅石樑、金堂、大坪、白土坡、營沱7個居委會和荷花、土店子、將軍山、黃家灣、水聚坪、金竹園、三朝觀、中元子、青嶺、老屋場、高陽、自斷脈、山帽子、龍潭坪14個行政村。
【2013年代碼及城鄉分類】422823100:~001 121西壤坡居委會 ~002 121雲沱居委會 ~003 121北土坡居委會 ~004 121大坪居委會 ~005 121黃土坡居委會 ~006 121紅石樑居委會 ~200 122荷花村 ~201 220水聚坪村 ~202 220黃家灣村 ~203 220將軍山村 ~204 220土店子村 ~205 122三朝觀村 ~206 122金竹園村 ~207 220中元子村 ~208 220青嶺村 ~209 220高陽村 ~210 220老屋場村 ~211 220青山村 ~212 220火焰石村

行政區劃

該鎮轄西瀼坡、營沱、白土坡、大坪、黃土坡、紅石樑、神農溪7個社區及荷花、水聚坪、黃家灣、土店子、金竹園、三朝觀、中元子、青嶺、大面山9個行政村。
鳥瞰巴東縣城鳥瞰巴東縣城

經濟發展

信陵鎮屬三峽庫區移民重點鎮,同時也是西部大開發戰略恩施地區的黃金口岸,信陵鎮黨委、政府充分利用三峽工程建設帶來的發展機遇,一手抓改革,一手抓社會經濟建設,圍繞“農業穩鎮、科教興鎮、開放強鎮、民營富鎮、市場活鎮、依法治鎮”發展方略,憑著對教育發展的責任和務實創新、開拓進取的精神,始終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為確保對教育工作的領導,信陵鎮人民政府組建了“信陵鎮基礎教育工作領導小組”,下設了實質性工作機構——教育辦公室,由信陵鎮黨委委員、鎮人民政府副鎮長朱艷同志任組長,中心學校校長任常務副組長,政府教育幹事及中心學校工作人員為成員。教育辦公室代表鎮人民政府全面履行教育管理職責,落實鄉鎮長管理教育的事務,保證了信陵鎮教育的穩定進步。

社會事業

信陵鎮現有國中兩所、中心完小8所(另有兩個教學點)、公辦幼稚園一所、民辦幼稚園7所。在校國中生2267人,在校小學生4299人 ,在園幼兒1300多人。在職教職工465人,退休教師167人。專任教師中高級職稱59人,中級職稱317人,初級職稱81人,學歷合格率100%。

自然資源

信陵鎮自然資源豐富,一是屬天然富硒地區,盛產玉米、小麥、油菜、土豆、紅薯、芝麻、花生,此外長江沿岸宜柑面積廣,主產紅桔臍橙血橙夏橙等品種,尤以其品質優良而享譽全國;二是礦產資源豐富,石灰石、水泥用粘土分布廣、儲量大、產量高;三是海拔(最高達1635.6米,最低66.8米)高低懸殊,具有山區垂直性氣候特徵,適宜農作物及藥材的生長;

旅遊資源

鎮域臨江20餘公里,風光秀麗,景色宜人,名勝古蹟甚多。古傳巴東“八大景”和“摩岩石刻”、“古亭秋月”、“無源仙洞”、“巴山公園”等令遊客流連忘返,國際旅遊景點神農溪隔江相望,巴東長江公路大橋橫江臥波。1988年巴東縣被國務院列為開放縣,信陵鎮當之無愧地成為巴東開放的前沿陣地。

重要景點

①古亭秋月
信陵鎮
“古亭秋月”即“巴東八景”之一,又名秋風亭,是宋朝名相寇準19歲任巴東縣令時所建,故又稱寇公亭。位於新縣城東南,海拔176米處,高10餘米。古亭秋月,坐南朝北,背臨風光如畫的金字山,面對滔滔不絕的長江,十分壯觀。古亭為木質結構,紅柱彩瓦,兩層飛檐,四角攢尖,雕樑畫棟,做工精緻。亭頂筒瓦有“萬古不朽”銘文。
秋風亭有不少關於北宋著名政治家寇準的美麗傳說。縣誌載“秋風亭,在舊縣治左,寇萊公建”。原址江北舊縣坪,南宋乾道年間尚存,後隨縣城遷於江南。寇準20歲任巴東縣令,為官清廉,勸民農事,植柏栽桑,為人敬仰。明朝知縣盛皋為紀念寇公,便在今址仿建秋風亭。後經清康熙初年、嘉慶二十一年、同治五年幾次修葺,光緒二十四年重建保存至今。秋風亭能保存至今並不斷完善修葺,則是由於人們熱愛寇準,推崇他正直的人品和體察民情的作風。
秋風亭也成為詩人墨客邀朋聚友、思古抒懷、吟詩作畫的場所,為歷代名人逸士所題詠,有記可考的詩詞20餘首。北宋詩人御使中丞蘇轍云:“人知公惠在巴東,不識三朝社稷功,平日孤舟已何處,江亭依舊傍秋風”。南宋詩人陸游過巴東,泊舟登亭賦《秋風亭》:“江水秋風宋玉悲,長官手自葺茅茨,人生窮達誰能料,蠟淚成堆又一時。”
美麗的古亭秋月,綿綿不絕的敬仰之情。
②無源仙洞
信陵鎮
無源洞是古巴東八景之一,又叫“仙洞靈泉”,古稱兀淵洞,位於信陵鎮東面2.5公里處的金字山山麓,海拔高214.6米。洞口高15米,寬9米,洞深且大。據《巴東縣誌》記載,洞內“可容萬人,居民每避兵於此。”相傳有人執燭探洞,燃完七支半仍無盡頭,深邃莫能窮其源,所以名叫無源仙洞。
洞中有溪流沿洞湧出,玉珠四濺,水聲潺潺,飛瀉如銀,在洞口形成飛瀑,如一條白練呼嘯而入長江。洞中泉水隨著早、中、晚時間的變化,流速以緩、急、慢交替,顏色以清、渾、黃變換,真是變幻莫測。洞中石鐘乳、石筍交錯分布,千姿百態。無源洞洞中有洞,參差錯落,宛如迷宮。山路及洞壁間亦有不少摩崖石刻,盛讚此洞為“無源仙泉”、“靈山聖境”。
遊人也多在此吟詩留跡。有首詩這樣描寫無源洞:“此洞何年駐列仙,危岩突兀瀉銀泉。斜痕散濕酣朝露,遠勢飛流破曉煙。一幅晶簾雲外掛,千里雪練嶺頭懸。潺湲聽罷歌聲沸,疑是山中別有天。”
③巴山公園
巴山森林公園,位於縣城東部3公里的金字山麓峽谷深處。古為巴山,形如金字故名。是峽江中唯一一處集山、水、林、泉、洞於一體的風景名勝區,占地面積約5平方公里。
巴山森林公園樹木茂盛,泉石清幽,盛夏最高氣溫27℃,歷為人們療養休假的地方。植被豐富,有松、柏、柑橘及各種林木帶5千餘畝,有近2000多平方水域的盤山水渠供遊人水上娛樂活動;有1800餘米山奪曲徑及三道人工瀑布直達水、旱二洞。洞上有新建的宏偉鋼筋混凝土公路大橋,橫跨幽谷,長220米,高125米,寬12米,曾有詩讚曰:“歲月悠悠長與共,幽泉凌跨千年拱。”
近來巴東縣人民政府加大投資,對蓄水後的巴山森林公園無源洞風景區進行重新打造。公園內自然景觀中的內外平湖、峽谷、溶洞、響泉、瀑布組成了三峽風光一個完美的縮影。還對巴山森林公園無源洞進行了延伸開發,將風景區建設成為集休閒、旅遊、度假、餐飲於一體,既能充分體現巴東人文風情,又能展現景區奇特山水的綜合娛樂場所。
巴山森林公園秀麗可愛,吸引著眾多的遊客觀賞。

歷史文化

巴東縣最早立縣時叫歸鄉縣。南朝宋景平元年(公元423年),從秭歸分出置歸鄉縣,屬歸州治下。梁朝普通六年(公元525年),改歸鄉為信陵郡,為郡治。北周天和三年(公元568年),廢郡改縣,名為樂鄉縣。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更名巴東縣。由於巴東所在地古代屬於巴國,且地處巴國之東,故稱巴東。後來歷朝歷代,巴東的隸屬關係不斷變更,直到民國21年(1932年)設定為巴東縣,隸屬恩施專署管轄。解放後,恩施作為專區(地區、州),巴東縣一直屬恩施管轄。
最初,梁朝信陵郡、北周樂鄉縣治均設在五里堆。隋後,巴東縣治設在舊縣坪。南宋期間,巴東縣治由江北舊縣坪移到江南信陵鎮。
巴東縣治為什麼從舊縣坪移到信陵鎮?巴東縣治從舊縣坪移到信陵鎮的準確時間是哪一年?民間傳說,是北宋時期寇準來巴東做縣令時(公元981~984年),將縣城從江北舊縣坪遷往江南金字山下,並留有一個《遷城鎖山》的傳說故事。有人論證,巴東縣治從舊縣坪南移到信陵鎮是在南宋乾道年間,即公元1165~1173年。若干年來,關於巴東縣治從舊縣坪移到信陵鎮的準確時間和原因,眾說紛紜。
明代詩人思榮,來過舊縣坪,留下題為《舊縣》的七絕一首:
人家仍在瀼西東,兵火遷移舊縣空。
山鳥不識興廢事,野花枝上語春風。
——明·思榮《舊縣》
這首詩中,有兩個重要信息:
1.詩人寫此詩時,縣治早已搬遷至信陵鎮。
2.巴東縣城從江北舊縣坪遷移到江南信陵鎮的原因——“兵火”。
綜而述之,應該是南宋乾道年(公元1165~1173年)間“兵火”的緣故,巴東縣治從舊縣坪遷移到了江南信陵古鎮。隨著舊縣坪文物研究,相信一定會有一個答案(或參考答案)。
自南宋開始,巴東縣治再無變更,只是縣城歸屬有些變化。晚清時縣城屬在市里,民國20年屬近聖區,民國25年為第一區信陵鎮,解放後曾改名城關鎮(縣直轄),1981年9月,定名為信陵鎮至今。古鎮之所以定名信陵,是因為“巴東,古信陵地也”。巴東立縣時即為古信陵郡,後人沿襲古名,順理成章。
信陵古鎮坐落在長江北岸海拔880米金字山下,面臨長江,呈東西走向。三峽長江邊的幾個縣級城鎮,唯獨巴東自古不設防,沒有修建城郭。究其原因是信陵鎮所在地山勢太陡峻,不適宜進行大規模的建造。鎮內建築,不是吊腳樓,即是用石頭砌成高碚搭建的樓。關於此,清同治《巴東縣誌·城池》載“縣治,依巴山之麓,背山為城,面水為池,前濱江岸,後逼高峰,營建所不能施,故向無城郭。”
信陵古鎮作為巴東縣治至修建三峽大壩而搬遷,已有近一千年的歷史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