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菸葉

保山菸葉

保山菸葉,雲南省保山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保山菸葉“清甜香潤”風格特徵突出,菸葉外觀金黃、桔黃、葉片正面與背面顏色差異較小,葉尖與葉基部的色調基本一致,光澤鮮明,組織疏鬆,油份適中,葉片厚薄適中,菸葉醇化潛力好,是烤菸型捲菸製品主配方的原料。

2015年11月05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保山菸葉”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保山菸葉 
  • 產地名稱:雲南省保山市
  • 品質特點:油份適中,葉片厚薄適中
  • 地理標誌: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 批准文號:國家農業部公告第2314號
  • 批准日期:2015年11月05日
產品特點,產地環境,地質地貌,水文情況,氣候條件,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外在感官特徵:鮮菸葉,(植株鮮菸葉)煙田群體結構合理,煙株生長整齊一致,行間葉尖距15~20厘米,田間最大葉面積係數2.8~3.5。葉片厚薄適中,清秀,成熟一致,分層落黃均勻。個體健壯,煙株整齊、均勻、無病蟲害表征。煙株葉色為綠至淺綠,封頂後10天~15天株形為筒形或腰鼓形,株高110~120厘米,莖圍9厘米~12厘米,留葉數18~22片下部葉長55~65厘米,寬25~35厘米,中部葉長65~80厘米,寬30~35厘米,上部葉長55~65厘米,寬20~25厘米,葉面積係數2.5~3.5; 烤後菸葉,成熟度高,色澤均勻飽滿,光澤中至強,多桔黃,油分足,身份適中,組織結構疏鬆。平均單葉重7~10克,其中下部葉7~8克、中部葉9~11克、上部葉8~10克。
內在品質指標:菸葉內總氮菸鹼總糖還原糖蛋白質等主要化學成分含量適宜,糖鹼比、氮鹼比等比例協調。
物理特性:菸葉燃燒性強,燃燒較完全,菸灰多呈白色或灰白色,菸葉濕性較好,填充性中等至較好,菸葉彈性好,菸葉單位面積質量中等,在18%~29%之間。
評吸質量:具有典型的清香型風格,香氣質好,香氣量足,勁頭適中,吃味醇和,餘味舒適,刺激性小,燃燒性好。
保山菸葉保山菸葉

產地環境

地質地貌

種植區位於雲南橫斷山脈南段,高黎貢山和怒山綿延於境內,地勢北高南低。最高海拔1900米,最低海拔500米,適宜種植的海拔500米~1900米;土壤主要類型有紅壤、紫色土、火山灰土和水稻土。種植區一般選擇在低熱河谷、低山、丘陵、緩坡和平壩。

水文情況

種植區內河流分屬瀾滄江、怒江和伊洛瓦底江水系。主要支流有48條,其中,東河、勐米河、水長河、敢頂河、芒寬河等28條屬怒江流域,龍川江幹流、明光河、界頭小江、瑞滇河、大河等13條屬伊洛瓦底江流域,右甸河、漭水河、大田壩河、瓦窯河、灣帕河等7條屬瀾滄江流域。

氣候條件

種植區屬低緯高原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特點是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溫差小,日溫差大。年平均氣溫15.5℃,最低月平均氣溫8.2℃,最高月平均氣溫21℃,無霜期293天以上,年日照時數大於等於2200小時,年最高降雨量2100毫米,年最低降雨量700毫米,平均降雨量1200毫米,降雨量一般集中在5月~10月。
保山菸葉保山菸葉

歷史淵源

保山菸葉種植歷史悠久。在明代著名藥物學家張介賓所著《景岳全書》中記述了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至明正統十三年(1448年)明軍西征麓川(今瑞麗)期間,有明軍“吸菸避瘴”情形,可知當時滇西(含今保山)已種植菸草,吸食草煙。
隨著美洲菸草逐漸向歐亞大陸的傳播,緬甸、印度在1599年後引種成功。當時騰衝等縣種植的“濮子煙”即由南方絲綢之路從緬甸、印度等地引入。據《騰越州志》記載,從明萬曆末年(1620年)至清亁隆元年(1736年)的一百餘年間,騰越各縣的菸草已發展到“夷地皆種樹”,並成為當地農業生產的一項“常年產物”。到清光緒年間(1875~1908年),騰衝等地的涼曬煙除農民自種自吸外,已能加工成具有特色的菸絲投放市場,並出口緬甸、泰國。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保山茂恆商號經理回家鄉施甸創建保山殖邊合作農場,引進美國烤菸品種大金元,試種成功,面積300畝。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推廣種植1000多畝,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發展到2000畝。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省政府將保山(含今施甸縣)、騰衝、龍陵3縣列為烤菸種植推廣區,當年全區烤菸面積發展到4000畝。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20世紀50年代中期,烤菸種植面積曾一度迅速擴大。1958年後,因大躍進時期受“五風”和“以糧為綱”的影響,烤菸種植面積逐年減少,至1961年全區基本停種。
1985年,中共保山地委決定調整農業產業結構,重視發展菸草生產。1985年~2005年,保山烤菸生產歷經了試種推廣、快速發展、穩步發展三個階段,菸草業被逐步培育為保山經濟發展的一大支柱產業。
1986年在保山、施甸、騰衝等縣(市)設定試范點,共試種烤菸718畝,收購菸葉6.18萬千克,其中上中等菸葉占65.5%。1988年,推廣種植烤菸51 217畝,收購菸葉310.57萬千克,其中上中等菸葉占74.40%,烤菸生產進一步發展。至1990年,全區種植烤菸7.61萬畝,收購菸葉354.5萬千克,其中上中等菸葉占70.87%。
20世紀90年代,保山煙區烤菸生產實現歷史性跨越式增長。1992年,烤菸種植面積突破35萬畝,收購菸葉3 514萬千克,種植戶由上年6.04萬戶增加到10.68萬戶,區域化連片種植面積17.96萬畝,種植田煙7.23萬畝,實現財政收入占全區財政收入的20.8%。1997年,烤菸種植面積擴大到53.5萬畝,全區有75個鄉(鎮)、31萬戶、106萬人種烤菸,菸葉收購量達4806萬千克,單產90千克,農特稅1.74億元,菸葉收購量、單產、農特稅均創歷史紀錄。 進入21世紀是保山烤菸穩定發展階段,2000年種植23.61萬畝,收購菸葉2614.5萬千克,平均單產110.7千克,菸葉綜合等級合格率78.02%。
保山菸葉保山菸葉

生產情況

截至2015年,保山菸葉種植區域範圍面積12萬公頃,年種植面積4萬公頃,年產量180萬擔(9000萬公斤)。
保山菸葉保山菸葉

產品榮譽

2011年、2012年,保山菸葉連續兩年被杭州中農質量認證中心通過中國有機產品認證。
2015年11月05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保山菸葉”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保山菸葉保山菸葉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保山市境內的隆陽區、龍陵縣、騰衝縣、昌寧縣、施甸縣共5個縣(區)72個鄉鎮(街道辦)。地理坐標為東經98°25′~100°02′,北緯24°08′~25°52′。

質量技術要求

質量控制技術規範編號:AGI2015-03-1773。
安全要求
保山菸葉產地執行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 3095-2012)、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 5084-2005)和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 15618-1995)。生產執行保山烤菸綜合標準(Q/BYC 1.1~47-2013)。
特定生產方式
1.產地選擇:一般選擇海拔500米~1900米之間的區域,年均氣溫14.8℃~21.3℃,大田生長期≥20℃有效積溫為2050 ℃~2080℃,年平均降雨量700毫米~2100毫米的低熱河谷、低山、丘陵、緩坡和平壩種植。
2. 品種選擇:種植紅花大金元、K326、雲煙87等品種。
3. 種植規程:育苗,育苗期一般為每年的2月至4月,育苗方式為漂浮育苗。育苗標準執行Q/BYC 1.18-2013。移栽,移栽時間為每年的4月到5月。移栽方法:採用移栽器實行高桿明水、帶水帶肥定位移栽。移栽標準執行Q/BYC 1.19-2013。大田管理,大田期分為還苗期、伸根期、旺長期、成熟期。田間管理標準執行Q/BYC 1.19-2013。 病蟲害防治技術,主要病蟲害防治方法採用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學防治。化學防治中農藥的使用準則按GB 4285-89和GB/T 8321.1-8321.8 執行。產品採收,採收標準:採收期一般在每年的7月到10月。按照下部葉適時早收、中部葉成熟穩收、上部葉充分成熟採收的原則進行,採收標準執行Q/BYC 1.17-2013。 菸葉調製:把田間採收的成熟菸葉通過編竿掛在烤房中,採取三段式烘烤工藝進行烘烤,烘烤標準執行Q/BYC 1.22-2013。 菸葉分級:調製後的菸葉,根據菸葉的成熟度、葉片結構、身份、油份、色度、長度、殘傷等七個外觀品質因素進行菸葉分級,共分42級,烤菸分級標準執行GB 2635-1992。 貯存:菸葉儲存地方要保持乾燥、避光、清潔衛生。貯存標準執行Q/BYC 1.22-2013。
4. 生產記錄要求育苗、種植、採收、烘烤、收購、管理生產過程做好全程記錄,建立生產檔案,對投入品、使用時間、次數、用量、使用方法、種植和收穫日期等,記錄收集歸檔,並妥善保存,保存期3年。

專用標誌使用

嚴格遵守《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規範》,實行公共標識與地域產品名稱相結合的使用制度。在保護地域範圍內的地理標誌農產品生產經營者,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已獲登記保護的農產品地理標誌,須向登記證書持有人提出申請,簽定標誌使用協定,並按照相關要求規範生產和使用標誌,統一採用產品名稱和農產品地理標誌公共標識相結合的標識標註方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