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執政

依法執政

依法執政與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之間是辯證統一的:科學執政是基本前提,民主執政是本質所在,依法執政是基本途徑。三者相互聯繫、有機結合,構成了我們黨執政方式的基本理論框架。科學執政與民主執政必須通過依法執政的途徑來實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依法執政
  • 聯繫:科學執政是基本前提
  • 重要性:我們黨執政方式的基本理論框架
  • 學科:政治
科學內涵,基本概念,時代背景,基本要求,重要性,基本任務,建設途徑,重大意義,

科學內涵

依法執政,就是黨要緊緊抓住制度建設這個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的重要環節,堅持依法治國,領導立法,帶頭守法,保證執法,不斷推進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活的法制化、規範化,從制度上、法律上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實施,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這是中國共產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的重大轉變,是實行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依法執政與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之間是辯證統一的:科學執政 是基本前提,民主執政是本質所在,依法執政是基本途徑。三者相互聯繫、有機結合,構成了中國共產黨執政方式的基本理論框架。科學執政與民主執政必須通過依法執政的途徑來實現。

基本概念

所謂依法執政,就是指一個政黨依照法律進入國家政權並在其中處於主導地位,且依照法律從事管理活動。依法執政意味著黨通過制定大政方針、提出立法建議、推薦重要幹部等執政權力的行使,使黨的主張經過法定程式變成國家意志,支持和保證人大、政府、司法機關依法履行職能,最終實現黨的正確領導。
“依法執政的理論與實踐”研討會“依法執政的理論與實踐”研討會
所謂依法執政能力是執政黨以國家機器為槓桿,在治理國家和社會事務中,堅持運用法律手段,解決社會矛盾,協調利益關係,持續獲得人民擁護,促進社會生產發展,引導社會整體進步等方面所表現出的能力。它是執政黨為履行職責、強化效能、保障地位而進行構造、創新的系統行為過程。而依法執政能力建設是一個綜合性的建設工程,是隨環境、任務和對象的變化而變化的動態系統過程,是一個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的過程。

時代背景

中國共產黨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領導方式,在執政實踐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執政方式,包括領導制度和工作制度等。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黨所處的地位和環境、黨所肩負的歷史任務、黨自身的狀況等都發生了新的重大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新形勢下,中國共產黨執政碰到的第一個新情況,是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由計畫經濟體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市場經濟是現代中國走向經濟繁榮的必然選擇,20多年的經濟社會發展的成就已經證明了這一點。另一方面,市場經濟的新情況對黨的執政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問題。它不僅促使經濟發展的結構、經濟活動的主體、利益分配方式多樣化,而且對文化、人的價值觀念等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依法執政依法執政
二是建國以來中國共產黨執政的社會條件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從國內來看,體制改革造成利益關係的新變化,提出了許多緊迫的新任務。比如,如何縮小城鄉差距、貧富差距、東西部差距,都是非常重要而十分艱巨的任務。從國際來看,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對中國既是機遇,又是挑戰。特別是強權政治和西方國家在經濟科技等方面對中國的壓力,對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能力是一個新的考驗。這些都需要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
三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的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長期以來,中國共產黨的執政方式比較直接,其中政策在執政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但是,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客觀上要求黨依法執政,把依法治國作為基本方略。執政方式的改變,使黨在執政問題上直接面對的問題是:黨的執政觀念能否及時改變,黨的執政能力能否 適應這一要求而提高。這個問題的解決,就是通過實踐探索,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
中國共產黨提出要提高自身的執政能力,表明了中國共產黨對民族進步、對國家發展的高度責任感。這不僅關係到中國共產黨能否長期執政,而且關係到能否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關係到中華民族能否實現偉大復興。而依法執政能力建設正是在這一大的時代背景下呼之而出。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共產黨總結過去在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方面的經驗教訓,不斷改革、不斷創新、不斷完善,提出了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和依法執政的重要思想。十五大確立了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本方略。十六大提出要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明確提出了堅持依法執政、不斷提高執政能力的思想。這反映了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對黨的執政活動的內在要求。十六屆四中全會《決定》正是基於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方位所發生的變化,在總結改革開放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從完成黨在新世紀新階段的歷史任務出發,明確提出依法執政是新的歷史條件下黨執政的一個基本方式。

基本要求

加強黨對立法工作的領導。通過法定程式成為國家意志,從制度上、法律上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實施,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黨制定的大政方針,提出的立法建議,確定的路線方針政策,需要通過國家立法機關的法定程式,才能夠成為國家意 志,成為全社會一體遵循的行為規範和準則。這一過程是民主的過程,是集思廣益的過程,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相統一的過程,是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制度化、規範化、定型化的過程。因此,貫徹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一方面要加強黨對立法工作的領導,另一方面又要適應立法工作的特點不斷改善黨的領導。
胡錦濤強調依法治國依法執政胡錦濤強調依法治國依法執政
全黨同志特別是領導幹部要牢固樹立法制觀念,堅持在憲法和法律的範圍內活動,帶頭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權威。正因為憲法和法律是黨領導人民制定的,遵守憲法和法律與堅持黨的領導、服從人民利益是完全一致的。中國憲法明確規定:“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這些要求都充分表明,任何削弱憲法和法律權威、損害憲法和法律尊嚴的行為是堅決不能容許的。
督促、支持和保證國家機關依法行使職權,在法治軌道上推動各項工作的開展,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權益。黨的依法執政能力,不僅表現在黨自身遵守憲法和法律上,而且還表現在黨所領導的國家機關的工作上。黨堅持依法執政,就是要使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的各項工作都納入法治軌道,提高依法辦事能力,在法治軌道上推動各項工作的開展。要全面貫徹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法制工作方針,行政管理機關要嚴格依法履行管理職責,行政執法機關要嚴格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司法機關要嚴格依法裁判,監督機關要嚴格依法監督。
加強和改進黨對政法工作的領導,支持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依法獨立公正地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提高司法隊伍素質,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督。《決定》主要提出三個方面的要求:一是加強和改進黨對政法工作的領導,理順黨與司法機關的關係,支持和保證司法機關依法行使職權、履行職責,維護司法權威;二是推進司法體制改革,用改革的辦法來解決司法領域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為在全社會實現公平和正義提供法制保障;三是加強司法隊伍建設,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督和保障,保證司法機關公正司法和嚴格執法。

重要性

黨的十六大強調指出,面對執政條件和社會環境的深刻變化,要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這是黨中央依據中國共產黨所處的歷史地位和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依據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對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提出的一項新要求,是帶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重大歷史課題。
學習研討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學習研討黨的執政能力建設
黨的十六大從五個方面明確提出了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基本要求,即不斷提高科學判斷形勢的能力,不斷提高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不斷提高應對複雜局面的能力,不斷提高依法執政的能力和不斷提高總攬全局的能力。在這五方面的能力建設中,提高依法執政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在中國,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和法律,黨又同時帶頭遵守憲法和法律,在憲法和法律的範圍內開展各項活動,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和執政的顯著特點。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關鍵在於黨必須依法執政,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幹部必須按照法律規定的範圍、程式、內容和手段來行使執政權力。因此,堅持依法執政,是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的重要途徑。只有堅持依法執政,才能實現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與依法治國的有機結合和辯證統一,才能從制度上、法律上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使人民當家作主制度化、規範化、法律化,也才能從根本上保證政權的鞏固和國家的長治久安
堅持依法執政,體現在政府工作中,就是要嚴格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中國共產黨執政方式的重要創新,是政府正確行使行政權力的基本準則。一定要從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地位、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前進的戰略高度,充分認識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的重要性,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採取更加切實有效的措施,不斷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基本任務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中國共產黨的目標,依法執政,是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然要求、內在需要。如果黨的目標不是建設法治國家,那么依法執政作為一種手段就是需要的時候用一下,不需要的時候便放棄。當然,依法執政也是一種途徑、手段,執政黨治理國家,處理各種問題,必須通過法治的途徑和手段。如果連手段的合法性都不具備,就沒有法治可言。這實際上是目的與手段統一問題。正是由於這一點,給黨的建設帶來了新的考驗、新的任務。
幹部素質是依法執政能力建設的重點幹部素質是依法執政能力建設的重點
一是在黨的自身建設上,需要把樹立科學領導觀和現代法治理念,作為黨的建設思想建設的重要內容和任務
長期以來,在黨的領導問題上,通行的觀點是,只要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符合最廣大人民民眾的利益,目的與動機是正確的,其手段與方法即使出現問題,也是可以諒解的。但是,目的與手段是統一的,在法治時代,離開了手段的合法性,只強調目的合法性,其決策的實施必然會受阻,並最終導致目的本身不可能實現。在黨的制度建設上也是如此,黨內的制度規定與國家的法律規定應是相容的,否則就會引起操作的衝突。
二是以合法的方式實現政治動員,調動廣泛的社會資源
黨的奮鬥目標,單靠黨內的力量是不能實現的,有賴於黨對於各種社會資源的動員。黨組織可以在行政權力不能達到或不能幹預的領域進行活動,但是,對於非黨民眾,對於各種新興的經濟組織、民間團體等等,可以以黨的名義、聲望去做組織、動員工作,但不能以強制性手段迫使其服從黨的指示。國家法律則不同,法律的特點就是具有普遍適用性和強制性,因此可行的方式就是把黨的主張轉變為國家的政令和法規,來調動、利用方方面面的社會資源,實現為人民民眾所認同的目標。在社會主義制度下,法律是保護人民利益的,因此,法律所允許的強制性手段,並不影響黨與民眾的關係。
三是黨的活動方式法制化。黨的活動方式是通過黨組織和黨員的各種行為表現出來的
黨在政權系統、經濟組織、社會生活中的行為,除了受到黨章和黨的各種紀律制約外,還要受到法律的約束。法律能夠允許政黨組織有某些行為,也可以禁止某些行為,可以構築起黨的行為的基本模式,維持黨與政府、人大、政協以及其它社會團體的基本秩序。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立法的政治前提下,可以通過法律規範黨員和各級組織的行為,使之有利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建設途徑

一是要進一步提高法律意識,增強法治觀念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增強依法行政的自覺性,必須切實增強法治觀念。當前尤其要真正樹立以下三個觀念:
依法執政依法執政
職權法定和權責統一的觀念。任何行政職權的取得和行使都必須符合法律規定。承擔責任是現代法治政府的第一要義,政府的權力來源於人民,政府理應承擔起與權力對等的責任,對人民負責。政府違法行使權力要承擔責任,違法不作為也要承擔責任。
法律權威的觀念。樹立法律權威意識,對全面推進依法行政至關重要。要努力在全社會營造依法辦事、維護法律權威的良好氛圍。各級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幹部要帶頭尊重法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維護法律的權威,嚴格在憲法和法律的範圍內活動。任何機關和個人都不能有超越憲法和法律或者凌駕於憲法和法律之上的特權,不得以權代法、以權壓法、以權亂法、以權廢法。
依程式行政的觀念。程式正義是實體正義的保障。在當前情況下,依法行政特別要樹立依程式行政的觀念,完善行政程式方面的法律制度,做到任何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做出影響行政相對人的行為時,必須遵守法定程式;行政機關在行政決定過程中應當平等對待行政相對人;與行政相對人存在利害關係時應當迴避;在做出不利於行政相對人的行政決定時,應當給予陳述和申辯的機會。
二是要牢固樹立執政為民的思想
法律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相統一的集中體現,中國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依法行政,就是政府依照人民的意志行使權力,為人民謀福利。沒有樹立執政為民的思想,就不可能真正依法行政。
執政為民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永恆的政治理念和行為準則,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質要求,是鞏固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的根本途徑和唯一選擇。歷經革命、建設和改革,中國共產黨已經從領導人民為奪取全國政權而奮鬥的黨,成為領導人民掌握全國政權並長期執政的黨。50多年來,為誰執政的問題一直是擺在全黨面前的一個十分嚴肅的課題。權力是人民給的,這就決定了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基礎在於人民,執政的目的是為了人民,只有做到執政為民,才能真正鞏固執政地位。而鞏固執政地位的目的,又在於更好地執政為民。十六大報告指出,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這一論斷進一步闡明了中國共產黨堅持執政為民的理論依據和實踐依據。
執政為民的關鍵在於努力實踐,抓好落實。誓言要履行,承諾要兌現。推進依法行政,人民民眾不僅是聽幹部說些什麼,更重要的是看幹部做些什麼;不僅看能否一時做到,更重要的是看能否始終做到。因此,堅持執政為民,推進依法行政,不能僅僅停留在口號上和一般要求上,而是要落實到政府的決策中,落實到領導幹部的思想和行動中,落實到關心民眾生產生活中,從民眾最現實、最關心、最直接的事情抓起,努力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切實履行對人民的莊嚴承諾。
三是要大力倡導和培育親民作風
推進依法行政,堅持執政為民,重要的一環,就是要在各級領導幹部中大力倡導和積極培育親民作風。作風是人們在學習、工作、生活中體現出來的態度和行為。一個領導幹部的作風,總是受其內在的政治素養的影響和支配的。作風背後有理念,作風之中有感情,正是由於有不同的理念和感情,才有不同的作風。要在廣大幹部中真正樹立起親民作風,一是取決於正確的民眾觀念,二是取決於深厚的民眾感情。要真正樹立親民作風,必須對人民民眾做到“三真”:
依法執政依法執政
真正尊重。人民民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中國的主人和社會主義建設的主體。親民,首先要尊重民眾,相信民眾,依靠民眾,自覺堅持尊重社會發展規律與尊重人民民眾歷史主體地位的一致性。尊重民眾,要真心實意,不能虛情假意,切忌流於形式,力戒變成“做秀”,真正做到心裡裝著民眾,凡事想著民眾,工作依靠民眾,一切為了民眾,以人民民眾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政府各項工作是否正確、是否有成效的最高標準。
真情交往。尊重民眾,依靠民眾,其前提是深入民眾,聯繫民眾,始終同民眾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親民,顧名思義就是親近民眾,同民眾多接觸、多交往、多聯繫。乾群界限分明,老死不相往來,只會造成隔閡,難免產生誤解。倡導親民作風,應當是把民眾當親人、當朋友,多走動、多交往,特別是要到最困難的地方去,到民眾意見最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開的地方去,把黨的關懷帶給民眾,傾注深情幫助民眾。
真誠服務。親民為民,最終都要落實到關愛民眾,服務民眾,不斷地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離開服務,談何為民、親民?“民眾利益無小事”,凡是涉及民眾切身利益和實際困難的事情,都要看成大事、要事、急事,以真誠的態度抓緊研究解決,竭盡全力地去辦。服務民眾,不是聽言辭,而是看行動。關鍵是要抓住為民眾“謀利”和“解憂”這兩個主要環節,真抓實幹,使民眾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對那些困難民眾,更要體現深情,真誠關愛,傾情撫慰,鼎力救助,使其儘快擺脫困難處境。
四是要樹立正確的權力觀,自覺做到權為民所用
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規範行政權力,防止行政權力被濫用。領導幹部要做到嚴格依法行政、堅持執政為民,就必須樹立正確的權力觀。一切權力來自人民並服務於人民,這是馬克思主義權力觀的根本觀點。在中國,人民是國家的主人,領導幹部手中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作為個人,領導幹部獲得的權力,固然與本人的德才素質和工作實績有關,但從根本上說,是因為其先鋒模範作用符合人民民眾的要求,得到人民民眾的認同。作為人民公僕,領導幹部的權力從本質上說是責任、是奉獻、是服務,權力越大,責任越重。如何運用手中的權力,是領導幹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集中體現。始終不渝地做到權為民所用,是領導幹部的立身之本和行為準則。如果一個領導幹部不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為民所用,那就是忘本,就是背叛,就不配作共產黨的領導幹部。因此,每一位領導幹部一定要倍加珍惜人民賦予的權力,越是在長期執政的條件下,越是在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環境中,越要經常認真思考權力是誰給的,應該怎樣使用,一定要在權為誰用這個根本問題上自省、自重、自警、自勵自律,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忠誠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自覺依法行使手中的權力,真正做到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

重大意義

依法執政是中國共產黨建國以來執政理論與執政經驗的科學總結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從領導人民為奪取全國政權而奮鬥的黨成為領導全國人民掌握全國政權並長期執政的黨,成為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的領導核心。歷史表明,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充滿活力、與時俱進、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的執政黨,是一個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執政黨。從中國共產黨多年的執政方式看,新中國成立到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前,基 本上沿襲了民主革命時期的領導方式,直接用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由於種種原因,沒有把黨內民主和國家政治社會生活的民主加以制度化,法律化,或者雖然制定了法律,卻沒有相應的權威,以至到文化大革命時期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團倒行逆施,致使憲法和法律成為一紙空文,黨、國家和人民遭到建國以來最嚴重的挫折和損失,教訓極為深刻。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撥亂反正,認真反思了黨的執政失誤,充分認識到忽視法制建設的嚴重危害,高度重視並及時把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提上重要議程。20多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國家政權機關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地開展工作,新的法律、法規不斷出台,國家政治制度日趨完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不斷向前發展。在不斷總結中國共產黨執政經驗的基礎上,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在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國這一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黨的十六大又進一步提出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堅持依法執政,不斷提高依法執政能力等要求。依法治國是對鄧小平民主法制理論的豐富和發展,而依法執政則是對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進一步深化。依法治國和依法執政都是中國共產黨對正反兩方面執政經驗的科學總結。
依法執政是中國共產黨對執政規律的科學認識
依法執政是共產黨執政規律的客觀要求,是自覺運用共產黨執政規律的重要體現。從當今世界看,可以說,依法執政是當今政黨執政的普遍規律和基本的執政方式。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和執政地位是憲法規定的,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是中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徵。法律是黨領導國家權力機關制定的,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的共同體現,是人民權利的制度化、法律化。因此,更應當總結一些國家執政黨的依法執政方式及其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善於運用法律和國家政權實現黨的執政目標和執政宗旨。從法治的規律和國家權力的運行規律看,也要求中國共產黨依法執政。在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法治就是按照反映人民意志的法律進行統治。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執政黨的意志必須反映和代表人民的意志。因此,執政黨必須崇尚憲法和法律,要根據國家的憲法和法律去制定政策和做出決定,維護憲法和法律的統一和尊嚴,要善於把成熟的決定和政策及時通過法定程式轉化為法律,使社會矛盾和政治經濟關係在法律的軌道上得到正確、及時的協調和處理。黨依法執政體現了執政規律的基本要求。
依法執政是中國共產黨實現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宗旨的必然要求
中國共產黨是代表和領導人民行使管理國家權力和社會事務的執政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的執政黨。中國共產黨的最大優勢是始終代表全國人民,密切聯繫全國人民,全力服務於全國人民。正因為黨執政後始終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黨才在建設社會主義的過程中得到人民的擁護和支持,實現長期執政。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是黨的根本宗旨問題,如何始終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是執政方式問題,二者密不可分。如果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只停留在政策和理念層面,而沒有科學化、制度化和程式化的實施機制,不僅實現不了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還可能好心辦壞事,損害人民的利益。只有通過憲法和法律的形式,把全體人民的根本利益法律化、制度化,並通過嚴格的執法活動予以實現,才能得到全體人民的擁護和支持,最大限度地實現人民的利益。因此,中國共產黨要切實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必須充分運用法律手段,堅持依法執政。
依法執政是依法治國的核心內容
依法治國作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其實質就是執政黨要依法執政,參政黨要依法參政,行政機關要依法行政,司法機關要依法司法,人民團體和事業單位要依法開展工作,企業要依法進行經營活動,國家工作人員要依法辦事,公民要依法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依法執政就是中國共產黨及其代表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進入國家的各級政權機關執掌和行使國家權力,履行領導和支持人民當家作主,最廣泛地動員和組織人民民眾依法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維護和實現人民民眾根本利益的職責。依法治國作為黨治國的基本方略,依法執政作為黨執政的基本方式,都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崇尚法治、反對人治的法治精神,都是為了實現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都是為了踐行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宗旨。因此,二者在本質上是一致的,是高度統一的。依法治國與依法執政的不同主要表現在:第一、實踐主體不同。依法治國的主體是國家所有的社會組織和社會成員,依法執政的主體是中國共產黨的各級組織和在國家政權機關中執掌權力的共產黨員。第二、內容要求不同。依法治國是對全社會的要求,一切社會組織和成員都必須服從這一治國基本方略,都有義務踐行這一治國基本方略,都必須把法律作為行為的基本準則;而依法執政則是對中國共產黨及其被選舉任命和委派到國家政權機關中執掌和行使國家權力的代表們的要求,他們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範圍內行使國家權力。第三、直接目標不同。依法治國的直接目標是在中國建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依法執政的直接目的是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實現黨的長期執政。依法治國和依法執政的聯繫和區別,要求既不能把二者割裂開來,用依法治國排斥依法執政,也不能把二者混為一談,把依法執政等同於依法治國。中國共產黨在國家的執 政地位和國家政權機關中的領導人絕大多數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現實,決定了中國共產黨能否做到依法執政,成為能否在中國實施依法治國的關鍵。黨只有在憲法和法律範圍內活動,才能樹立法律的權威;執掌國家權力的共產黨人只有依法行使職權,依法治國的各項工作才能在各個部門、各個地方和各個層級順利推進;中國共產黨只有始終不渝地堅持依法執政,依法治國方略才能在中國最終實現。
依法執政依法執政
依法執政能力建設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的需要
不斷提高依法執政的能力,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相統一的必然要求。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根本,也是中國共產黨依法執政的顯著特點。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只有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把握和處理好三者的關係,才能大大提高黨依法執政的能力。中國的憲法和法律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相統一的體現,依法執政是實現黨的領導的基本方式。全面貫徹依法治國方略,依法執政既是重要環節,又是必要條件。一個國家,執政黨能否依法執政,直接影響著國家機構能否依法運轉,從而決定著能否真正實行依法治國。只有通過依法執政,才能切實保障把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真正統一起來。
依法執政是中共執政方式中的基本方式:
科學地依法執政有利於保證黨始終發揮縱攬全局、協助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
依法執政的重要體現
支持人民代表大會依法履行職能,使黨的主張通過法律程式上升為國家的意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