侉餅

侉餅

侉餅是古城安慶的一種民間食品,是由麵粉製作成的烘烤的一種食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侉餅
  • 外文名:Kuǎ Bǐng
  • 主要原料:麵粉
  • 是否含防腐劑:否
  • 適宜人群:老少皆宜
基本介紹,引證解釋,

基本介紹


侉餅須圓形,稍長,多加芝麻,或黑或白,密密一層。油條一根或兩根都可,侉餅對摺卷包。急不可耐咬上一口,多少日的鄉愁,就全在其中了。
文革中,安慶侉餅清一色長條“朝笏板”(古代君臣上朝廷時所執狹長板子),1斤糧票0.28元稱1.4斤,完全就是為了飽腹。1980年代初,侉餅從長條“朝笏板”恢復為圓餅子,其中吳越街“一巷香”老店新開,專門打二兩三兩的圓侉餅,雖然小店面積不過三五平方,但因用料講究製作精細,結果聲名大振。
侉餅
文革時,安慶侉餅偷工,清一色都是長餅子,1斤糧票0.28元稱1.4斤(飲食公司規定)。通常我們只能買二兩(6分錢),再加1根油條(有現在兩根大,1兩糧票6分錢)。早點就蠻蠻實實吃了個飽了。
侉餅在安慶,也叫大餅,也叫爐餅,前者太淡,後者太文。還是侉餅順口且好聽。嚴格地說,侉餅是北方食品,“侉”本身就有“外來”之意。但侉餅傳入安慶,就溶進了南方文化,其精其細,完全改變了早前製作的簡單與粗獷。具體有三,因字數所限,只能待後續。
《新民晚報》上介紹安慶一巷香侉餅,是以他父親的懷念說出來的:“爸爸總是說,離開安慶就是捨不得一巷香的侉餅包油條。聽到這話,媽媽不高興了,離開家,老婆孩子都捨得就是捨不得侉餅包油條,這還叫男人嗎?”又氣他:“趕快多吃點侉餅包油條好回你的山旮旯里去!”生動至極!
侉餅鋪往往是夫妻檔,也有兄妹檔,男的圍著汽油桶烤侉餅,女的守著一口油鍋炸油條,邊炸油條邊收錢,嘴裡還要喊出來:“兩塊餅子三根油條五元二、收你五塊五、找你三毛”,這叫做“唱收”,以免發生爭執講不清楚。男的不用講話,但卻更吸引大夥的眼球,一是因為烤餅的時間長,從爐子裡飄出的香味實在誘人,自然就看了過去;二是製作過程確實好看:從大堆發麵中切下一塊,撒一把乾粉,揉幾下,再撒把乾粉,再揉幾下,當你聽見“啪”的一聲響後,面就揉好了,那是他在麵團上拍了一巴掌;將麵團先抻長抻寬了,在上面抹層水油、水是鹹的,撒上蔥花,捲起來再抻長了,在上面抹層糖浠水、撒上芝麻,然後切成一塊一塊地就可以入爐了。
侉餅
入爐烤制也非常見功力,手在涼水中浸一下,然後迅速地抄起麵餅左右手倒騰、將餅底抹濕後貼進爐膽里。爐膽是用陶土燒制而成,上小下大像半個雞蛋殼,兩頭通的,中間是火。為了防止火力不均,要先用半截小瓦圍成一圈擋住火,等差不多時再移去。烤好的餅用扁嘴火鉗取出,看看餅尖子上的一小截不夠脆就放在火上繼續烤一會。整個烤制過程也就三分鐘的時間,看的人眼花繚亂,垂涎欲滴。烤好的侉餅放在鋪了碎瓷磚的爐面上,如果上面髒兮兮地還不嚴重影響生意?
侉餅要包著油條吃,喜歡吃辣的可以在餅上抹點辣醬,要趁熱吃,外酥里軟,香辣可口,冷了就沒這感覺了。年輕時要兩塊侉餅包兩根油條,吃了到中午都不餓。

引證解釋

一種用白面烙成的大而厚的餅。魯迅《朝花夕拾·瑣記》:“仍然自己不覺得有什麼‘不對’,一有閒空,就照例地吃侉餅,花生米,辣椒,看《天演論》。”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弄堂生意古今談》:“至於車夫,那自然只好退到馬路邊沿餓肚子,或者幸而還能夠咬侉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