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茶

佛手茶

佛手,佛手茶(永春佛手)的簡稱。永春佛手系“中國申奧第一茶”,永春佛手茶又名香櫞種、雪梨,因其形似佛手、名貴勝金,又稱“金佛手”,主產於福建永春縣蘇坑、玉斗和桂洋等鄉鎮海拔600米至900米高山處。乃佛手品種茶樹梢製成, 是福建烏龍茶中風味獨特的名品。

佛手茶樹品種有紅芽佛手與綠芽佛手兩種(以春芽顏色區分),以紅芽為佳。鮮葉大的如掌,橢圓形,葉肉肥厚,3月下旬萌芽,4月中旬開採,分四季採摘,春茶占40%。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佛手茶
  • 是否含防腐劑:否
  • 主要營養成分:茶多酚
  • 適宜人群:所有
特徵,傳說,歷史,食療方,栽培技術,定植技術,管理技術,品種分類,樹種分類,永春佛手茶,

特徵

佛手茶成品特徵茶條緊結肥壯,捲曲,色澤砂綠烏潤,香濃銳,味甘厚,耐沖泡,湯色橙黃清澈。沖泡時馥郁幽芳,冉冉飄逸,就像屋裡擺著幾顆佛手、香椽等佳果所散發出來的綿綿幽香沁人心腑。
佛手本是柑桔屬中一種清香誘人的名貴佳果,茶葉以佛手命名,不僅因為它的葉片和佛手柑的葉子極為相似,而且因為制出的乾毛茶,沖泡後散出如佛手柑所特有的奇香。永春佛手始於北宋,相傳是安溪縣騎虎岩寺一和尚,把茶樹的枝條嫁接在佛手柑上,經過精心培植而成。其法傳授給永春縣獅峰岩寺的師弟,附近的茶農競相引種至今。清光緒年間,縣城桃東就有峰圃茶莊,在百齒山上開闢成片茶園種植佛手。清康熙貢士李射策在《獅峰茶詩》有贊佛手茶詩句:“品茗未敢雲居一,雀舌嘗來忽羨仙。”原全國人大副委員會周谷城先生亦為之題贈“永春名茶”條幅。
永春佛手茶樹屬大葉型灌木,因其樹勢開展,葉形酷似佛手柑,因此得名“佛手”。永春佛手分為紅芽佛手與綠芽佛手兩種,其中以紅芽佛手為佳。茶樹樹冠高大,鮮葉大如掌,呈橢圓形,尖端較鈍,主脈彎曲,葉面扭曲不平,葉肉肥厚,質地柔軟,葉色黃綠油光,葉緣鋸齒稀疏。

傳說

佛手茶相傳為閩南一寺院住持採集茶穗嫁接在佛手柑上所得,其葉與佛手柑的葉片相似,茶水具有獨特的“佛手韻”。永春已有300年的栽培歷史,現有茶園2萬畝,年產1500多噸,50%以上出口日本、東南亞各國,是全國最大的佛手茶生產出口基地。佛手茶外形緊結捲曲、肥壯重實,色澤沙綠油潤,湯色黃綠清澄明亮,香氣馥郁幽長,滋味醇厚、回味甘爽。不僅為名貴茶飲,民間長期兼作藥用,既能提神醒腦、醒酒消暑、開胃健脾,又有抗癌、減肥、降血脂之功效,為著名保健茶品,是獨具地方特色的中國名茶。永春佛手還被香港皇室集團製成“皇氏謂常寶”,是一種糅合螺旋藻等中藥的藥劑,以養為主;和傳統藥品依靠氧化鋁化學成分的治療觀念完全不同。

歷史

清康熙年間(1704年)永春獅峰岩建成,“僧種茗芽以供佛,嗣而族人效之,群踵而植,彌谷被崗,一望皆是。”永春佛手已有300年的栽培歷史。
永春佛手茶在1985年、1989年被農業部評為優質農產品;1987年獲“全國華僑茶葉基金會”授予的“佛手獎”1995獲中國第二屆農業博覽會金獎。上世紀30年代初,就有少量佛手茶開始轉銷國外。現有茶葉種植面積6萬多畝,產量4000 噸,其一等品每公斤售價在150元以上,每年外銷茶葉2500餘噸。出口到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閩南一帶的華僑不僅將其作茗茶品飲,還經年貯藏,以作清熱解毒、幫助消化之藥。贊其“西峰寺外取新泉,飲佛手賽神仙;名貴飲料能入藥,唐人街里品茗篇。”
“疏肝,理氣,和中,化痰” 供喜歡喝酒,想肚子舒暢,精神煥發的人選擇該品選用芸香科植物佛手Citrus medical rar sarcodacty liswingle的乾燥果實。佛手:“舒肝理氣,和胃止痛。”用於肝胃氣滯,胸脅脹痛,胃 痞滿,食少嘔吐。引自《中國藥典》(2000年版)第一部P141,佛手[功能與主治]中內容。佛手生於溫暖濕潤、雨水充足的地方,均為栽培。產於廣東肇慶、高要、雲浮、四會等地。廣東產品果大質佳,為廣東地道藥材“十大廣藥之一”。佛手經傳統炮製與科學的精製加工製成袋泡茶,使佛手中的有效成分揮髮油、佛手內酯、檸檬內酯、橙皮甙等得到充分利用。功效啟到舒肝理氣,和胃止痛。在古代佛手茶是達官貴族人家的珍品,《紅樓夢》一書中描寫探春房中擺設,將佛手與顏魯公墨跡同列,有詩去:“清香撲我鼻,直欲吐龍延。” 佛手茶具清香、涼爽、甘而不膩的奇特口味。
佛手茶

食療方

鮮佛手15克,(乾品6克),胡桃20克。用水沖泡代茶或用佛手、胡桃各20克,煎水代茶飲。兩種方法均代茶飲。舒肝止痛、健脾。

栽培技術

定植技術

茶園的建設應在重視生態平衡,不破壞自然資源,水土保持,從本地的茶葉生產的實際情況出發,集中建設好茶葉生產基地,使其適當集中連片,便於管理,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更有利於集中設廠加工,提高茶葉質量。茶葉的建設還應堅持高標準、高質量,並逐步實現茶樹良種化、茶區園林化,茶園水利化,栽培科學化。
1、茶樹良種化:結合當地實際生產茶類,生態條件等確定純正不受污染的品種,健壯的高產、優質、抗病蟲害的佛手茶苗進行栽培。
2、茶區園林化:要因地制宜,全面規劃,要以治理水土為中心實行山、水、田、林路的綜合治理,實現園林區域化,專業化。
3、茶園水利化:建園應不過量破壞植被,有利於保持水土,要廣辟水源,建好茶園排灌設施,水源應符合部頒標準,不受污染並做到旱季能灌,澇季能排。
4、栽培科學化:要求合理密植,重施有機肥(農家肥為主),輔以化肥(複合肥、尿素等),正確運用采剪技術,掌握病蟲害發生規律,加強檢疫和預測預報,採用植保方針“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措施。
⑴氣候條件:佛手茶樹對氣候條件的要求是,喜歡溫暖濕潤地段,年平均氣溫在13℃以上,活動積溫在3500℃以上的地域大氣濕度以80%左右最好,不低於60%,年降水在1000mm以上。
⑵土壤條件:佛手茶樹喜歡酸性土壤,PH值4.0―6.5之間,玉斗鎮境內均屬紅壤微酸性土壤,非常適合佛手茶的種植,但土壤中游離酸鈣超過1.5%時,對茶樹生長就不利,還有通氣、蓄水、保肥、保溫等方面均應注意對佛手茶樹的影響。
⑶地理條件:茶園宜選擇在海拔450―750m之間,坡度25°以下的山坡或丘陵地方,以10―20°坡地最為理想,坡向選擇座北向南方向較為理想,做到“山頂造林,山腰種茶、山下種糧”的綜合開發。
⑷梯級茶園的建設:注重建設等高線的修梯原則,畦面要平衡,防止水土沖刷,一般隨彎隨勢,儘量取直便於管理打好基礎,宜採取表土回溝,心土築岸,將心土挖出外沿築岸,岸高20cm左右,畦面向內稍傾斜以利於保水、保土、保肥,畦面寬度視坡度而定,一般在1.5―2.5m左右,採取單行或雙行定植,1.5m寬畦面宜定植單行,2m寬畦面宜種植雙行,以提高早封行,早投產,株距單行採取0.30―0.35m,雙行採取0.3―0.4m株行距為宜(三角形排列錯開定植)。
⑸茶園畦面心土築岸,表土回溝時,溝寬與溝深度要適合茶樹的根群發育,宜拉溝寬0.4m左右,深0.5m左右,以表土雜草回溝,並每畝施以有機肥料(農家肥)30―40擔,石灰粉50斤,鈣鎂磷100斤作基肥混和土壤後待種植,選擇在立春―雨水季節進行定植,佛手株高選擇15―20cm健壯無病蟲害苗木定植,定植後做好稻草等覆蓋,以利提高成活率。

管理技術

1、佛手茶園的管理,對幼齡茶園的耕除管理不同於多年老年茶園,要注意不能耕除太深,次數要比較少,耕鋤要結合間作綠肥的播種和撒施肥料同時進行,耕鋤的深度1―2年內宜進行淺耕,耕深8―10cm左右,年耕鋤2―3次,隨著茶園的苗木長勢,耕鋤深度不斷耕深至15―20cm,深耕時距植株15cm以外進行,並注意少傷著根部,同時注意天氣變化,長期乾旱天氣不能耕鋤,防止水份散發,提倡草生栽培,刈草鋪園,增加腐殖肥料,以利於疏鬆土壤。
2、肥水管理:選用腐蝕的廄肥堆肥、綠肥、餅肥等,提倡年施一次有機肥料,以農家肥為主,以提高幼齡茶樹的長勢,從而提高茶樹抗病蟲害的能力,增強葉綠素,葉片肥厚,提高茶葉品質,施用有機肥料不僅能為茶樹提供全面的營養,而且肥效期長,可增加或更新土壤要機質,促進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有化性質和生物活性,輔以化學肥料如複合肥料,尿素等,宜採取薄肥勤施的施肥原則,每2個月撒施一次複合肥料與尿素(比例為2:1搭配),又根據幼齡茶樹對磷鉀肥需要較多的特點,三要素比例:1―2年生為1:1:1,3―4年生為2:1:1,施肥的數量1―2年生每畝純氮2―5公斤,2―3年生每畝純氮5―7公斤,3―4年生畝施純氮7―10公斤,施肥量還應按畝植株數、長勢、土壤及肥管條件而定,隨著茶樹的增長,施肥量逐年適當加大,一般生產100公斤乾茶,要補充純氮9公斤,磷4公斤,鉀2.66公斤,氮、磷、鉀的比例為3:2:1。總之施肥原則是:要達到經濟合理用肥,充分發揮肥效,一般採取開溝施肥與撒施結合,做到科學施肥,以發揮最大肥效。
3、定型修剪:應採取低位修剪,矮化樹冠的原則,擴大採摘面積,適當降低高度,可減少分枝層次,有利於茶樹體內水份與養分的運轉,又可減少樹體每年對光合產物的消耗,從而提高茶樹的經濟係數幼齡樹的定型修剪,當年度一般在冬季9―10月份進行,離地面高度30cm剪平,第二年5月份春梢硬化後定型修剪高度40―50cm,9―10月份控制在60cm以內,以後視佛手茶樹的生長速度,疏枝修剪至80cm內定型樹冠,高度一般不超過1m株高。
4、低產茶園改造:針對未老先衰茶樹、重採摘、輕管理的茶園等,樹齡在15年以上,均應採取深修剪直到台刈、改種(套種)等技術措施,深修剪一般高度掌握在50―60cm,台刈掌握在離地面20―25cm,由於台刈都是從根頸部萌發的枝梢(新梢),所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可以形成整齊的樹冠和健壯的樹勢,在加強肥水管理下,能使茶樹迅速增長,對打造好佛手質量,提高檔次,創效益,爭品牌具有深遠意義,實踐證明,是切實可行的。對樹齡十幾年的中年樹,宜採取深修剪的辦法,重修剪的高度在離地面40―60cm為宜,一般疏剪去茶樹1/3―1/2,要求修剪整齊平整,台刈與重修剪的時間掌握在春茶採摘後進行。
5、病蟲害防治:本地茶園常見的病蟲害是茶尺蠖假眼小綠葉蟬茶雲紋葉枯病茶毛蟲黑刺粉虱茶蚜茶小捲葉蛾、茶菜枯病等多種病蟲害,以假眼小綠葉蟬、蚜蟲、粉虱為害最為猖獗,應採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在增施農家肥有機質肥的基礎上,增強茶樹的健壯樹冠;提高抗病蟲害能力,加強預測預報、掌握好防治適期,防治指標,並嚴格按照無公害茶園可使用的農藥品種及其安全標準執行,降低農殘,保護生態環境,保護天敵數量,以高效低毒等生物藥劑為主,把病蟲害的損失,控制在最小程度,並以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技術規範,嚴禁茶園使用除草劑。

品種分類

樹種分類

佛手茶樹品種有紅芽佛手與綠芽佛手兩種(以春芽顏色區分),以紅芽為佳。鮮葉大的如掌,橢圓形,葉肉肥厚,3月下旬萌芽,4月中旬開採,分四季採摘,春茶占40%。
佛手樹種佛手樹種
佛手茶成品特徵茶條緊結肥壯,捲曲,色澤砂綠烏潤,香濃銳,味甘厚,耐沖泡,湯色橙黃清澈。沖泡時馥郁幽芳,冉冉飄逸,就像屋裡擺著幾顆佛手、香椽等佳果所散發出來的綿綿幽香沁人心腑。佛手本是柑桔屬中一種清香誘人的名貴佳果,茶葉以佛手命名,不僅因為它的葉片和佛手柑的葉子極為相似,而且因為制出的乾毛茶,沖泡後散出如佛手柑所特有的奇香。永春佛手始於北宋,相傳是安溪縣騎虎岩寺一和尚,把茶樹的枝條嫁接在佛手柑上,經過精心培植而成。其法傳授給永春縣獅峰岩寺的師弟,附近的茶農競相引種至今。清光緒年間,縣城桃東就有峰圃茶莊,在百齒山上開闢成片茶園種植佛手。清康熙貢士李射策在《獅峰茶詩》有贊佛手茶詩句:“品茗未敢雲居一,雀舌嘗來忽羨仙。”原全國人大副委員會周谷城先生亦為之題贈“永春名茶”條幅。

永春佛手茶

永春佛手茶:又名香櫞種、雪梨,屬大葉型灌木,因其樹勢開展,葉形酷似佛手柑,名貴勝金,又稱“金佛手”,主產於福建永春縣蘇坑、玉斗和桂洋等鄉鎮海拔600米至900米高山處,乃佛手品種茶樹梢製成,是福建烏龍茶中風味獨特的名品。分為紅芽佛手與綠芽佛手兩種,其中以紅芽佛手為佳。不僅為名貴茶飲,民間長期兼作藥用,既能提神醒腦、醒酒消暑、開胃健脾,又有抗癌、減肥、降血脂之功效,為著名保健茶品。清康熙年間(1704年)永春獅峰岩建成,“僧種茗芽以供佛,嗣而族人效之,群踵而植,彌谷被崗,一望皆是。”已有300年的栽培歷史。上世紀30年代初,就有少量佛手茶開始轉銷國外。閩南一帶的華僑不僅將其作茗茶品飲,還經年貯藏,以作清熱解毒、幫助消化之藥。贊其“西峰寺外取新泉,飲佛手賽神仙;名貴飲料能入藥,唐人街里品茗篇。
永春佛手茶永春佛手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