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鐵冶

廣州府南海縣佛山鎮(今廣東佛山)﹐為明代鐵器冶煉﹑集散地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佛山鐵冶
  • 地點廣東佛山
  • 性質:藝術
  • 類別:冶煉
15世紀初﹐佛山鐵冶已見於史籍記載。至成化﹑弘治之際﹐佛山居民大都以鐵冶為業。佛山鎮地處西江和北江匯流處。環堡皆水﹐水上運輸便利。廣東各地采煉之生鐵﹐多順江而下﹐販運\至該鎮炒鑄成熟鐵錠和其他鐵製品。佛山鎮冶鐵業均屬民營﹐冶鐵戶稱爐戶﹐受爐戶雇募者為工匠。各爐戶因炒鑄鐵器製品種類的不同而形成若干行業。據崇禎八年(1635)有關佛山打造鐵器行業的官府告示所記碑﹐其炒鑄行業有﹕鑄鍋﹑鑄鐵灶﹑炒煉熟鐵打造軍器﹑打拔鐵線﹑打造鐵鎖﹑打造農具雜器和鐵釘等。佛山鐵器遠銷海內外。
明朝定製﹐宮廷和官府所需用物品﹐都通過歲辦或採辦形式(見三辦)﹐取之於各行業的商民。商民上供物品“答應上務”或“答應公務”。佛山爐戶“答應”的鐵器包括﹕鐵鍋﹑鐵灶﹑各種軍器﹑鐵釘﹑鐵線﹑煎盆鑊等。崇禎五年﹐明朝政府在廣東“裝造五大戰船”﹐需用大量鐵釘。佛山鐵釘行蠹(即幫辦的爐戶)帶差沿村詐索。不該“答應”的爐戶也在聚斂之列﹐強行“取辦”﹐致炒鑄各行雞犬不寧。封建官府的掠奪﹐嚴重阻礙了佛山民間鐵冶業的發展﹐引起爐戶的反抗。天啟二年(1622)發生炒鑄七行工匠的反抗鬥爭﹐崇禎六年又發生耳鍋匠﹑鋸柴及諸爐戶的鬥爭事件。清代﹐佛山仍是較重要的鐵冶生產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